微合金钢钛氮比控制实践

吕志勇,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E-mail:swiffkiss@163
微合金钢钛氮比控制实践
吕志勇,张立夫,周刘建,邢维义,方恩俊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辽宁营口115007)
摘要:针对微合金钢钛氮比不理想影响钢水质量的问题,分析了影响钢水钛、氮含量的原因,采取了优化工艺路线、优化增钛时机、分步增氮等措施后,将钢水钛氮比稳定控制在2.4~3.4,钢水成分合格率由81%提高到100%,达到了钢水的成分控制要求。
关键词:微合金钢;钛氮比;钛含量;氮含量
中图分类号:TF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613(2019)06-0048-04
Practice of Controlling Ratio of Ti to N in Micro-alloyed Steel
Lv Zhiyong ,Zhang Lifu ,Zhou Liujian ,Xing Weiyi ,Fang Enjun
(Bayuquan Branch of Angang Steel Co.,Ltd.,Yingkou 115007,Liaoning ,China )
Abstract :In allusion to the problem that the undesirable ratio of Ti to N in micro-alloyed
steel impaired the quality of molten steel,the causes of influencing content of Ti and N in molten steel were analyzed.And then such measures as optimizing the process flow,optimizing the time for increasing content of Ti and increasing content of N step by step were taken so that the ratio of Ti to N was stably controlled in the range from 2.4to 3.4,and therefore the pass percent of molten steel was increased to 100%from 81%,which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asked by specifications
on elements in molten steel.
Key words 院micro-alloyed steel;ratio of Ti to N;content of Ti;content of N
钢的微合金化技术是目前改善钢铁材料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低碳微合金非调质钢的试验研究表明,当钢中钛、氮含量达到理想配比时,TiN 颗粒钉扎晶界作用最有效[1]。炉外精炼工序控制钛、
氮含量,钛的合金化采用添加含钛合金的方法,氮的合金化一般采用添加含氮合金和吹氮气的方式增氮。国内许多钢厂对转炉、LF 、RH 氮含量的控制均做了相关研究[2-4]。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炼钢部
生产的一类低碳微合金非调质钢对钛氮比控制要求极为严格,控制比值的上限和下限差值不能大于1,钛含量控制在0.013%~0.020%,氮含量控制在0.0040%~0.0070%(RH 处理的常规钢种氮含量一般控制在0.0040%以下),同时要求低磷、低
硫、低氢和喂线球化夹杂物。根据该钢种特殊的成
分要求,钢水需经RH 处理将氢控制在0.0002%以下,但脱氢的同时也脱氮。RH 提升气体可以自由切换为氮气或氩气,吹氮气增氮时,氮的收得率非常不稳定,增氮速率的波动范围为0.0002%/min ~0.0007%/min ,达不到钛氮比的精确控制要求。钛是易氧化元素,在钢水冶炼过程极易发生变化。氮、钛元素不稳定导致钛氮比波动大,生产过程发生质量事故的比例较高。因此,分析了影响钢水钛含量、氮含量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钢水钛氮比达到理想值,钢水质量得到提高。
1原精炼工艺控制钛氮比存在的问题
该钢种原来的精炼工艺路线为先经LF 再经
RH 。LF 脱硫升温,在RH 加钛、脱氢、增氮和喂线。RH 在深真空处理模式下脱氢脱氮,前期钛合金化,脱氢结束取样并采用轻处理模式,保持真空度
48--
为5kPa,控制钢水中的氮含量不变,依据回样结果增氮,最后喂线。分析认为,上述工序存在三个缺点,一是RH等样时间长,氮的检验时间一般需要10min以上;二是RH吹氮气增氮速率不稳定,增氮1min的偏差达到0.0005%;三是钛元素的波动大,范围达到0.003%,钛元素每波动0.001%,氮元素波动0.0004%,造成氮元素的控制范围只有0.0010%,精确控制难度极大。
2钛和氮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钛和氮含量的控制精度要求很高,相应的检验精度也高。使用ARL4460火花源直读光谱仪检验钛含量,使用TC600氮氧仪检验氮含量。表1是标样和单个生产样钛和氮含量重复检验的结果。由表1可知,钛含量的检验波动很小,生产样的氮含量检验偏差约0.0003%。可见,生产过程的取样质量对氮含量的检验结果影响很大。
表1钛和氮含量的检验情况%
3影响钛含量波动的原因分析
3.1Als对钛含量的影响
钛是易氧化元素,一般在钢水脱氧后加入。常用的脱氧合金有铝合金和硅合金,精炼过程一般使用Als含量代表脱氧程度,Als含量大于0.01%,表示钢水已脱氧,Als含量越高,钢水脱氧程度越强。钛在合金化的过程中,部分被氧化形成TiO2夹杂物。本研究统计对比了钛的收得率与Als含量的关系见图1。由图1看出,钢水中Als越高,钛的收得率越高。统计得出Als含量提高0.01%,钛的收得率上升3%。
3.2RH后吹氩对钛含量的影响
吹氩是精炼的重要手段之一,吹氩可以均匀钢水成分、温度和去除夹杂物。但是吹氩流量过大时渣面接触空气,导致钢水二次氧化,钛元素含量
图1钛的收得率与Als含量的关系
降低。尤其是RH后吹氩,为促进小颗粒夹杂物上浮,吹氩时间达到10min以上。由于每罐氩气透过透气砖的起翻效果各有差异,所以要及时调整吹氩流量。如果吹氩流量过大,钢水中的钛元素烧损会增大。本研究统计了6炉RH后吹氩对钢水钛含量的影响,如表2所示,吹氩过程的钛元素损失在0.0004%~0.0025%。
表2RH后吹氩对钢水中钛含量的影响%
4影响氮含量波动的原因分析
4.1LF增氮对氮含量的影响
LF加热过程中,石墨电极与钢渣之间产生高温电弧,高温电弧使周围的空气电离,容易造成钢水增氮[5]。统计数据表明,LF精炼过程中增氮量为0.0001%~0.0018%,平均增氮量为0.00061%,波动较大,LF操作过程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增氮量的波动。
由于该钢种RH前期采用深真空模式处理脱氮,LF的搬出氮含量不宜过低,否则RH后期增氮幅度越大,氮元素控制精度越低。本研究统计了LF搬出氮含量见图2。由图2看出,LF搬出氮含量在0.0020%~0.0060%之间波动,数值较低。因此,需适当提高LF的搬出氮含量。
样品钛含量氮含量
0.01530.0071标样0.01520.0070
0.01530.0071
0.01630.0042生产样0.01590.0044
0.01610.0045序号吹氩前钛含量吹氩后钛含量10.01600.0144 20.01740.0160 30.01580.0133 40.01580.0154 50.01650.0158 60.01580.015
3
49
--
图2LF搬出氮含量
4.2RH前期脱氮对氮含量的影响
随着RH真空度的降低,氮分压降低,钢水中的氮含量降低。RH深真空处理时,真空度小于200Pa,保持15min,检验各阶段氮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RH初始氮含量与脱氮速率关系很大。本研究统计了RH初始氮含量与脱氮速率的关系见图3。由图3看出,钢水中氮含量下降趋势明显,初始氮含量越高,脱氮速度越快。
图3RH初始氮含量与脱氮速率的关系4.3RH后期增氮对氮含量的影响
RH抽真空处理过程中用氮气提升气体时,可以增加钢水氮含量。增氮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深真空处理阶段,二是轻真空处理阶段。LF搬出氮偏低,则在RH深真空处理阶段吹氮气增氮;依据RH过程样调氮,则在RH轻真空处理阶段吹氮气增氮。
RH从处理开始吹入氮气,吹完氮气立即改为氩气。本研究统计了RH深真空处理吹氮气时间与增氮量的关系见图4。如图4所示,吹氮时间低于3min,钢水的氮含量几乎不增加,吹氮时间越长,钢水增氮量越大,平均每分钟增氮0.0001%~ 0.0002%。当吹氮时间大于7min,增氮量大于0.0010%的概率增加。
图4RH深真空处理吹氮气时间与增氮量的关系RH轻真空处理阶段的真空度约为5kPa,时间不宜太长,避免炉机不匹配。轻处理的吹氮气增氮效果较深处理更加明显,轻处理阶段的增氮速率是深处理阶段的3倍以上。本研究统计了5炉RH轻真空处理阶段增氮速率见表3。由表3可知,在固定提升气体流量和真空度下,各炉次增氮速率并不稳定,难以精确控制氮含量。
表3RH轻真空处理阶段增氮速率
4.4RH后吹氩对氮含量的影响
RH后吹氩过程的剧烈搅动不仅影响钛元素含量,也会增加钢水中的氮含量。本研究统计了RH后吹氩的增氮量见图5。
图5RH后吹氩增氮量
图5所示的吹氩前后取样对比显示,平均增序号
吹氮前
氮含量/%
吹氮后
氮含量/%
吹氮气
时间/min
增氮速率/
(%·min-1) 10.00410.005620.00075 20.00270.003540.00020 30.00270.004660.00032 40.00320.005260.00033 50.00260.004650.000
40
《鞍钢技术》2019年第6期吕志勇等:微合金钢钛氮比控制实践总第420期
50
--
量为0.0007%。由于吹氩搅动效果差异,生产中吹氩增氮量的波动达到了0.0005%,即使到了精炼
最后一道工序,氮含量也在波动,降低了钛氮比的控制精度。
5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5.1优化工艺路线
由于RH 脱氮和增氮的不稳定性,将工序任务重新分配,工艺路线调整为LF →RH →LF 。第一次经LF 升温、脱硫,经RH 脱气,第二次经LF 增氮、喂线。优化前后各工序的时间对比见表4。工艺路线优化后,避免了在真空状态下后期精确调氮,省去了RH 处理阶段的等样时间,总处理时间增加了25min 。
表4优化前后各工序的时间对比
min
5.2优化增钛时机
调整钛元素的加入时机可以降低后期精炼过
程的波动。第一次LF 脱硫结束时,控制Als 含量在合适范围,加入钛铁,渣中TiO 2含量在原水平上
提高20%~30%,减少精炼后期钛的氧化。再经过RH 循环和第二次LF 处理。统计了3炉优化后的钢水,钛含量变化趋势见图6。
图6优化后各工序钢水钛含量变化趋势
如图6所示,钛含量稳定,在0.001%范围内波动,波动范围减少了0.002%。5.3分步增氮
相关研究表明,铝、钛元素对氮溶解均起到促
进作用用更加突出。本研究统计了6炉钢水钛对增氮的影响见表5,由表5看出,钢水中不刻意添加钛元素,添加增氮合金几乎不增氮,当钛含量≥
0.010%,增氮合金的氮收得率是不含钛钢种的4~6倍。
表5钛对增氮的影响
钢水在第一次LF 处理阶段,控制氮含量不低于0.0040%。RH 只深真空处理,吹氮气增氮5min ,抑制钢水中氮含量下降。RH 脱气结束搬出,钢水转回LF 。LF 第二次处理时添加增氮合金,喂线后吹氩搅拌5min 。统计了3炉优化后钢水氮含量的变化趋势见图7。如图7所示,工艺优化后,RH 搬出后的钢水氮含量波动范围降至0.0010%。
图7优化后钢水氮含量变化趋势
除了优化工艺,取钢样时的动作不能太快,避免尾部钢液流出,保证样品的尾部饱满,保证检验精确。采取上述措施后,钛含量和氮含量的波动范围缩小,氮合金收得率稳定。钢水钛氮比稳定控制在2.4~
3.4,钢水成分合格率由81%提高到100%。
(下转第55页)
序号加入前氮含量/%加入后氮含量/%增氮合金收得率/%
增氮合金重量/kg 钛含量/%1
0.0032
0.0033
4
25
0.0070
2
0.0024
0.0027
6
50
0.00703
0.0027
0.0029
4
500.00704
0.00390.005129450..01605
0.0031
0.00453050
0.0165
6
0.00420.0050
25
350.0151项目传搁时间
LF1RH LF2
总时间优化前556050165优化后
70
60
30
30
190
51--
6结论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炼钢部
分析微合金钢钛氮比不理想的原因后认为,钢水中Als 含量、RH 后吹氩对钛含量影响很大,LF 操作不稳定、RH 初始氮含量、RH 轻处理阶段和RH 后吹氩均对氮含量的控制影响很大。据此将工艺路线调整为LF-RH-LF ,优化了增钛时机,采取分步增氮的措施,结果提高了钛、氮元素的控制精度,钛氮比稳定控制在2.4~3.4,钢水成分合格率由81%提高到100%。
参考文献
[1]季怀忠,杨才福,张永权.氮在非调质钢中的作用[J ].钢铁,
2000(7):66-71.
[2]魏宝森.转炉冶炼低氮钢技术探讨[J ].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4):32-35.
[3]李田茂,倪勤盛,刘贺华,等.钢水氮含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
施[J ].鞍钢技术,2015(3):43-46.
[4]李泊,李冰,王爽,等.帘线钢氮化钛夹杂的控制实践[J ].鞍
钢技术,2018(5):55-57.
[5]黄德胜,杨森祥,李桂军.LF 精炼过程氮含量控制技术与实
践[J ].炼钢,2012(2):14-16.
[6]张军,韦泽,熊云松,等.RH 精炼氮合金化技术探索[J ].宽
厚板,2017(3):39-41.(编辑许营)
修回日期:2019-05-07
表7刃具用钢30MnB5的显微组织
4结论
(1)转炉冶炼过程中入炉铁水S 含量控制在
0.025%以下,出钢P 控制在0.014%以下,精炼处理过程采用高碱度,确保终点S 含量达到0.005%以下,钢水在精炼工艺后采用净吹氩6min ,镇静
15min 以保证钢中夹杂物去除。
(2)连铸铸机状态稳定,二冷水冷却系统正
常,合理控制拉速,按每20s 提升0.05m/min 升速,当达到目标拉速后,禁止改变拉速,要保证全程恒速浇注,从而获得结构致密的铸坯。
(3)该热轧卷板的显微组织是细小均匀分布
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同时钢中的夹杂物较少,显微组织无明显组织偏析。
(4)合理的成分设计及轧制工艺,保证了
30MnB5钢力学性能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金恒阁.浅谈含硼钢的应用[J ].黑龙江冶金,2012,32(3):39-42.
[2]孙永喜,李法兴,张君平,等.冶炼硼钢控制硼含量的工艺实
践[J ].特殊钢,2013,34(4):33-35.
[3]郭晓波,戚淑芳,赵成林.低碳含硼钢氮化物析出特点研究[J ].鞍钢技术,2013(6):27-30.[4]赵西成,霍英.钛含量对中碳硼钢奥氏体晶粒度及晶粒粗
化温度的影响[J ].机械工程材料,2003,27(7):12-13.[5]赵志业.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理论[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
社,1986.
(编辑田玉婷)
修回日期:2019-05-30
试样号
1234567铁素体晶粒度级别(级)9.510.59.51010109.5带状组织级别(级)
2
1.5
2
2
1.5
2
1.5
(a )1/4处;(b )心部
图1显微组织微观形貌(500倍
)
(上接第51页)
55--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2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853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含量   钢水   处理   增氮   控制   波动   过程   影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