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之网与中国之策

TPP之网与中国之策
作者:暂无
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5年第11期
    历时5 年多的《跨太平洋关系协定》(TPP)谈判终于画上了句号。虽然中国缺席其中,但无论从地理版图还是贸易关联上,中国已客观地被裹挟进去。因此,对于这一旨在重新塑造全球贸易规则并且区域目的性很强的全新FTA(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必须拿出与其贴身或远程周旋的韬略和智慧。
    文/ 张锐
    更高的贸易规则
    TPP 谈判原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在2005 年正式发起,当年四国签署的是名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TPSEP,而且当时由于四国经济总量较小,并没有引起亚太地区的注意力。然而,随着2008 年美国的加入并获得了主导权,TPSEP 随即引发了滚雪球效应,先后有澳大利亚、秘鲁、越南和马来西亚鱼贯跟进,美国借势将TPSEP 更名为TPP。之后,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国相继加入谈判,TPP 成员国范围最终扩展到目前的12 国。
    从TPP 达成的谈判协定内容看,正式文本包含投资、服务、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国有企业、劳工、环境等30 个章节。与其它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安排相比,TPP具有最为显著的三大特点:
    ——TPP 具有明显的政治代表性。一般自由贸易协定或自由贸易区都是由经济利益所驱动,但TPP 则是出于政治考量的一种自贸设计。从目前看,TPP 成员分散在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等三大洲,相互之间的贸易量虽然不大,但却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来自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政治代表性。
    ——TPP具有涵盖广泛的高标准性。即TPP是一个所谓“21 世纪贸易协议的新标准”和“自由贸易协定的范本”。对于加入成员国而言,TPP要求全面市场准入,即消除或削减涉及所有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投资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100%贸易自由化;不仅如此,与传统自由贸易区仅仅强调货物贸易、原产地、服务贸易的规则完全不一样,TPP 深化了许多双边自贸协定中已经提到的条款,其开放程度更高,如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劳动保护和环境协定等。与此同时,TPP 建立了其他贸易协定中所没有的新规则,如国有企业、数字经济以及电子商务等等。
    ——TPP 具有无与伦比的体量。参与TPP 的成员国囊括了8 亿人口,圈占了全球经济总量的40%,覆盖了世界贸易近30%的市场份额。因此,TPP 是继续北美FTA 后全球目前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开放平台,TPP 今后还将吸纳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的加入,其中韩国、台湾、印尼、泰国、印度等都可能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跨进TPP的门槛。
    超级大赢家
    据英国调查公司Eurasia 估计,从长期来看,TPP 能给加入的国家带来可观的收益。到2025 年,12 个成员国的GDP 将共增加2850 亿美元,出口则会增加4400 亿美元。不过,在所有的TPP 成员国中,美国除了像越南、日本等国获得显著的经济红利外,其所能取得的综合收益却是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相比于其他国家,美国的农业与制造业本身就具有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伴随着TPP 的落地,美国的农副产品如奶制品、制糖、稻米和海鲜的税金将减少98%及以上;另据美国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TPP 将消除超过18000 种商品的关税,从而促进美国制造商以及中小企业的对外出口,至少可以为美国工业品打开11%的海外贸易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正在推行“再工业化”战略,未来高端制造业将得到显著发展,而且这种产业优势是TPP 成员中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企及的,以此观察,TPP 实际上为美国重塑制造大国与制造强国的地位预留了极大的海外市场空间。
    相比于丰厚的贸易经济收成,更令美国心怡的是能够通过TPP 看到自己在整个亚太地区整合力与影响力的提升。最近几年,全球FTA 谈判如火如荼,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步伐也明显加快,其中既有所谓的“10+1”、“10+3”、“10+6”经贸合作机制,也有中韩、中日韩、印度与日本、韩国与澳大利亚等双边与多边自贸安排,更有“东盟共同体”、“东亚经济体”的积极热身。而在这种区域经济合作繁花似锦的棋盘中,
中国的支配与左右能量与日俱增。对此,美国明显感到了自己在亚太地区被边缘化的可能,白宫也果断按下了“重返亚洲”的战略按钮。如今,伴随着TPP 修成正果,除了美国企业能够快捷、便利、无障碍地进入亚太地区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话语权和控制权将得到空前的彰显与提高,以美国为中心的亚太经济新秩序的重塑概率大大提升。事实上,在通过TPP 跨洋拉拢亚太成员国的同时,美国两年前还启动了TTIP 谈判,目的是建立美欧自由贸易区,而且按照双方圈定的时间表,TTIP 在三年之内完成。TTIP 一旦建成,基于美欧之间特殊的政治与军事联盟关系,双方针对亚太国家的政策协调程度无疑会明显加强,亚太地区许多国家随美国而动的代入感就会进一步强化,美国借助TPP 充当亚太地区“领袖”的角将得到显著强化。
    由美国在“二战”后发动构造出的WTO 体系下多边贸易自由化政策与机制虽然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但随着欧盟、北美以及各种形式FTA 的出现,WTO所能发挥的作用日渐式微,即便是一个多哈回合谈判也由于成员国利益纠葛而久拖未决;另外,现在的贸易模式是全球价值链,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因此,对于各国规则的协调、市场的统一、新规则的规范等问题,美国在WTO 框架中无法推动,需要新的平台来建立新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通过TPP 所谋求的是新的区域贸易规则甚至全球贸易规则的定夺权与主导权。对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达成TPP 协议后发表的声明中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不应该放任中国等国制定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可以预见,伴随着TPP 的实施,未来诸如环境条款、劳工条款和竞争条款等不仅可能上升为多边贸易规则的内容,而且TPP 所构筑的区域性的高标准贸易和投资规则
会逐步影响和推向区域之外,最终形成全球性的相应规则,从而实际上取代WTO为代表的现有多边贸易体制。
    施予中国的影响
    对于一个贴近自己身边的区域贸易自由化安排机制,中国无论是在贸易出口还是地区角伸展所受到的影响将不言而喻。对此,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夸大其词,而应该从短期与长期、动态与静态的角度审慎地作出系统影响评估。
    公开数据显示,除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四国之外,TPP 其他8 国均已和中国签署了双边或多边自贸协定。在这些自贸协定下,绝大多数商品贸易的进口关税已经很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TPP 所形成贸易转移与替代效应。因此,从短期来看,TPP 的成立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历经三年已产生局部成果,在中韩FTA 的倒逼之下最终达成一致性协议也是指日可待。与此同时,中国与美国正在进行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而且很有可能向BITT(双边投资和贸易谈判)方向滑动;另外,加拿大也直接与间接地表达出希望与中国开启FTA 谈判的意向。还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台湾和香港是将来也成功加入TPP,这可使中国大陆手中增加了两颗弯道出击的战略棋子。依此审视,TPP 从长期来看对中国所形成的负面冲击也将受到抑制。
    但是,任何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的出现都会带来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而贸易转移效应对区外国家
而言显然意味着压力加大,TPP 也不例外,甚至TPP 对中国外贸的压力还存在加码的可能。一方面,TPP 将使得我国对发达国家的低端出口受到一些影响,因为越南、墨西哥等成员国可能会抢占部分我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份额。另一方面,美国和日本的高端出口到东南亚可能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替代效应。与此同时,TPP 所强调的原产地规则对中国部分行业的冲击较为剧烈,如按照区域内的纱线和纤维织物作为原材料的原产地规则,TPP的成员国从美国进口纱线,再把服装出口到美国,享受零关税。但美国作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这一规定,不仅对中国制造的产品,只要是采用了中国原材料的产品都会受到很大冲击,这样,中国纺织品原材料实际受到了双重冲击与钳制。综合评估,学界认为TPP 会对中国贸易出口产生-0.14%的影响。
    还需认识到,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遏制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而且得到了新加坡、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的积极回应。现在看来,在亚洲地区贸易自由化是以中国为中心还是以美国为中心的选择上,TPP 的确让美国得分壮胆不少。一方面,美国可以通过对TPP 成员国中的东盟FTA 国家和日本施加直接与间接的影响,以制约中国在“10+1”、“10+3”和“10+6”的腾挪空间;另一方面,美国借助TPP 已经抢到了区域贸易更高规则的制定权,中国若想未来加入TPP,某种程度只有被动适应甚至接受的无奈,其间所支付的贸易代价和非贸易代价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以此观之,TPP 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钳制与冲击已客观形成。当然,TPP 对中国的影响并非全是负面。可以说TPP 协议的达成是被动地递给了中国一本修炼手册。一方面,TPP 有关劳动权益、反对垄断、国有企业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的规定可以为中国顶层设计提供对标参考,从而反思我国经济存在的深层缺陷,破除改革深水区的病灶与障碍,并最终实现经济制度与机制的全面创新;另一方面,TPP 所产生的新的贸易竞争压力也倒逼中国企业加快产品与技术迭代创新的步伐,进一步拓展外贸出口的机制与通道,从而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秉持开放包容心态
    虽然美国主导的TPP 具有明显的“去中国化”彩,中国也从来没有接到过加入TPP 谈判的邀请,但中国不应有任何的失落甚至有被边缘化的感觉。毕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于TPP 这样一个对亚太地区的确能够产生极大推动作用的贸易协议,中国应当表现出应有的大国风范。因此,无论是在思想认知层面还是政策操作层面,中国政府理应以开放与合作的姿态回应之。
    数据显示,中国已签署的双边自贸协定已经达到14 个,涉及22 个国家和地区,此外,中国正在谈判的自贸区还有5 个,涉及23 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研究阶段的自贸协定有5 个,涉及5 个国家。看得出,即使没有加入TPP,中国丝毫也不显得落单和孤独,中国具有充分的双边与多边贸易自由化驾驭功力以及广阔的区域贸易自由化腾挪空间。
    不仅如此,中国还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导和主导了“金砖银行”的建立与诞生;与此同时,中国推出了面向海外广阔腹地的“一带一路”战略,在国内运作了上海等自贸区的大手笔,所有这
些都充分地表明,中国已经在诸多领域和相应层面获得了区域贸易与投资规则的制定权,并逐渐到全球经济新格局下如何进行战略博弈与合作的路径。因此,正如我们在进行规则创新中展现出开放胸怀一样,对于全新的TPP,中国也不会表现出抱残守缺的对抗性思维。
    更为重要的是,TPP 成员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对他们的依赖程度,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强化。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智利、新加坡和越南等八个TPP 成员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美国、加拿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中国不参加TPP,也会以一个最重要的贸易力量而存在;何况任何一个TPP 成员国所谋求并不只是TPP 内部的红利,更不能置庞大的中国市场于不顾。正是如此,虽然美国试图通过TPP 遏制中国,但中国完全没有必要与其分庭抗礼,而应胸有成竹地泰然处之。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34: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848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贸易   美国   规则   区域   经济   亚太地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