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的由来

共和行政——诸侯释位,以间王政
  周厉王胡暴虐侈傲,宠信虢公长父﹑荣夷公等佞臣。大夫芮良夫曾加劝谏,指出荣夷公好专利(霸占土地山川的产物),会酿成大难,厉王不听,终以荣夷公为卿士,执政用事。芮良夫又告诫执政诸臣,不可专利作威,否则国人为王之患,也未得结果。国人对厉王不满,谤王,厉王大怒,命卫国之巫监视国人,有者杀,致使诸侯怨恨不朝,国人不敢谈论政事。大臣召穆公虎进谏,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厉王仍不听。经过三年,国人愤而起义,攻袭厉王,厉王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太子静藏在召穆公家,被国人包围,召公以自己之子代替,太子才得免难。
  厉王出奔后,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同行政,号为共和。共和元年(前841),为中国古史有确切纪年之始。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周﹑召二公共立太子静,是为周宣王,共和乃告结束。
  另一说,厉王出奔后,由共伯和执政,此年是公元前 841 年,史称共和行政。从厉王出奔到宣王即位,中间经过了 14 年。《史记周本纪》说: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这可能是司马迁对共和的误解。许多先秦古籍,包括先秦诸子的记载都认为共和是指共伯和。
《竹书纪年》记载:周厉王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王。共伯和归其国,遂大雨。……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史记周本纪》《正义》引《鲁连子》云: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举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共伯和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和复归国于卫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云: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吕氏春秋开春论》云: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为来稽矣。周厉之难,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谓矣。《庄子让王》云:许由娱乎颍阳,共伯得乎共首。
  由此可见,厉王奔彘后,历史上两种说法:一为周、召二公联合行政,号曰共和;二则以为共伯和执政。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2:30: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843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国人   共伯   太子   记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