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背景下我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困境与优化策略

国际竞争背景下我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困境与优化策略
作者:郭梦迪 郭江 卫平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7年第2期
    郭梦迪 郭江 卫平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外专利布局成为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的利器。本文从海外专利布局区域、布局领域、布局策略、布局的专利质量出发,揭示了我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区域不均衡、技术领域覆盖存在结构性缺陷、海外并购效果差、专利创新性和影响力低等问题。并根据问题及原因,结合专利战略、非对称赶超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经济发展新引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外专利布局;问题;成因;优化策略
    2016 年11 月WIPO 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年度报告显示,2015 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连续五年蝉联世界第一,并创造历史达到110 万件,远超分列二、三位的美国(52.6 万件)和日本(45.4 万件)。专利数量井喷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但2015 中国专利申请
量仅为4.22 万件,远落后于美国(23.8 万件)、日本(19.54 万件)和德国(10.19万件),海外专利占比仅4%,说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未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此外我国专利创新性和影响力也落后于发达国家。2016 年汤森路透社公布的全球企业百强创新榜中,中国内地企业无一入围。海外专利布局质与量的困境成为限制我国企业乃至国家发展的牢笼。因此在“创新驱动战略”和“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研究我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困扰及其背后的原因和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问题
   
    (一)我国海外专利数量少且布局区域不平衡,集中于发达国家而缺少对发展中国家战略性布局
    2015 年中国申请专利42200 件,占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4%,这一数字说明我国绝大多数专
利并未走出国门。2015 年美国专利申请量占申请总数的45%、日本为43%,中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与金砖国家相比我国依旧落后,印度专利占比为47.3%、巴西和俄罗斯分别为29.2%和12.5%。海外专利占比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专利质量不高。在海外专利布局区域来看,我国海外专利集中布局于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WIPO 统计数据,2015 年我国在美国申请专利21386 件,占海外专利总量的50%;在EPC 成员国、日本和韩国专利申请占比分别为13.55%、6.73%和4.61%;在其他金砖四国申请的专利占比之和不足10%,在其余发展中国家布局更少。华为累积的19453 件专利中,欧洲11474 件,美国5052件,其余国家和地区仅2927 件。中兴、京东方、小米、腾讯、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也主要在欧洲和美国布局专利。发达国家作为主要市场和技术竞争最核心地带加强布局无可厚非,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布局更具战略意义。
    (二)我国国际专利的技术领域覆盖存在结构性缺陷,多数技术领域仍由发达国家主导
    根据WIPO 按技术领域专利公布数据(2015 年),对比中、美、日和世界PCT 专利公布量总数,可发现我国PCT 申请技术领域国际覆盖存在明显结构性缺陷。在35 个技术领域中,我国数字通信领域PCT 公布量占世界公布量的33.8%,超过美日;电信领域世界占比22.4%,超过日本但略低于美国。电气工程大类我国与美日差距不大,具有一定竞争力。但在仪器、化工、机械工程领域,我国占比均低于10%,尤其是生物、医学、运输、机器零件、基础材料化学等技术领域,PCT 专利公开量占比仅5%左右。数字通信领域中国拥有华为、中兴两巨头,2015PCT专利申请量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三。2015 年苹
果向华为专利许可98 件,而华为专利许可苹果高达769 件,反映出我国数字通信领域专利布局较为充分。然而在其他领域则不容乐观,在材料化学领域,日本是唯一能制造第五代单晶材料的国家;在机器零件领域,伺服电机和减速器被日本控制,市场占有率达75%;在运输领域,我国面临自动变速箱技术瓶颈,每年进口额超过300 亿元。我国还是电子元器件的净进口国,关键技术受制于国外局面仍未得到彻底转变。我国海外专利技术领域采用非对称赶超战略“培优补差”,加强弱势领域专利集中度十分必要。
    (三)我国企业专利含金量不高,创新性和国际影响力低
    虽然专利申请量节节攀升,但是质量低下、创新程度不高是我国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汤森路透2016 年发布的全球创新力企业(机构)前一百名评价结果中,我国企业全军覆没。中国的强势技术领域———数据通讯领域中大量核心专利仍被爱立信、诺基亚、高通等传统巨头把控。华为作为民族标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可圈可点,但在“专利申请全球性”和“专利影响力”方面与国际龙头企业仍有差距。在生物医药领域,我国很多产品还处于模仿跟进阶段。例如美国FDA 近两年批准的新药中,大分子药物占绝大多数,我国企业趋之若鹜,但主要以生物类似物、仿制为主,专利和产品创新性和影响力低。近几年有起的新材料技术,虽在少数领域有所突破,但在有机硅、炭纤维、MDI 等领域,产品缺口仍然很大,还得依附于先进国家,而这些技术往往拥有较高的壁垒,攻破不易,要想参与国际竞争举步维艰。在先进制造领域,中国企业多是低技术含量组装,处于国际产业链底层,而跨国公司更注重品牌和技术,
掌握高附加值的核心专利,主导高端产品市场。
    (四)我国海外知识产权并购发展迅速但实现有效专利布局困难重重
    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并购包括直接收购知识产权和并购外企两种途径。在直接收购方面,2016 年,小米收购Intel 百余项专利;在企业收购方面,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跨境收购最大国。天翔环境收购美国骑士、美的收购东芝白家电业务、乐视收购VIZIO……海外并购虽发展迅速但效果却不容乐观。《2016 年企业海外财务风险管理报告》显示,海外并购成功企业占比不足20%。《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更直接指出我国走出去的企业仅有13%取得可观盈利,近半数企业都处于平衡甚至亏损状态。上海某机器有限公司购买24 项专利后才发现,21 项专利未被授权,不仅未获得核心专利还蒙受损失;南京汽车公司收购“MG”未考虑地域性,需再出巨资购买欧洲地区商标所有权;中广核收购法国电力遭到欧盟阻挠。一些企业对海外企业前期考察不清,收购了企业却未获得核心技术和人才;还有一些收购完成后由于文化和管理上的差异也无法良好运转。海外知识产权并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致使企业无法实现有效专利布局。
    二、我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问题成因分析
    (一)我国海外专利战略缺乏全球性和竞争性
    2014 年《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作为近阶段国家专利战略的实施指南,在应对国际竞争时,主张“拓展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竞争力提升”,目的是“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巩固和发展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多双边知识产权交流”。由此不难看出,我国专利战略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主,“进攻性”和“功利性”不强,并非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而且我国大部分专利并未走出国门,企业内斗激烈,在国外的布局也集中于当前市场需求较大的发达国家,对具有成长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重视不够,缺乏全球性战略格局。反观美日则将专利战略作为争夺国际市场和获取财富的利器,美日不仅重视在发达国家专利战略布局,对发展中国家也实施超前布局。通过专利技术提前布局实现行业垄断地位,压制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并瓜分市场。中国全球性战略和竞争性战略的缺乏是企业不愿“走出去”和“走出去”势单利薄的重要原因。
    (二)企业海外专利布局成本高压力大
    企业海外布局成本高成为抑制企业国际专利申请动机的重要原因。一是专利申请和维护费用较高。通过巴黎公约直接申请海外专利一般需支付5-6 万/ 每国的国外官费、律师费和国内代理费、翻译费;通过PCT 申请国际专利须在申请时需支付上万元国际阶段的官费和代理费, 进入外国国家阶段时还需再准备5-6 万元人民币/国。除了申请费用,企业还需根据专利申请类型和维持时间缴纳不同价格的年费。二是为进行海外专利布局的并购成本高。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案数量和并购金额近年出现大幅上涨,2016 年交易数量是2013 年2 倍但交易金额却达四倍。在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领域,我国95%的专利药和医疗设
备被国外垄断,以高成本获取海外专利技术似乎是唯一的解决办法,2017 年1 月9 日,三胞集团就以8.19 亿美元收购医药名企Valeant 旗下的Dendreon,以获取前列腺癌免疫疗法所有权;在半导体领域,政府大力推动海外企业并购,其中紫光收购美光等十几起并购案件因美国阻挠而破产给企业加重负担;我国生产全球77%的手机,但国产手机芯片不足3%,每年进口芯片超2000 亿美元,超过石油和大宗商品,另有中国110 多家手机企业受限于高通的3G 和4G 专利技术,每年需缴纳大量使用费,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
    (三)企业高端创新和源头创新稀少
    虽然我国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但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创新和源头创新稀少。造成源头创新稀少与我国历史“逆创新”进程有关。顺创新流程是:直觉式创新- 解释式创新- 推理式创新-扩散式创新,而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从扩散式创新端逆向前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始终难以达到“创新源头”,因而难以产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核心技术。其次,我国的“官产学研”体系不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脱离市场,企业研发难度大,专利成果转化困难,高端创新和源头创新通道不畅通。此外,无论政府还是社会对于失败容忍度较低,使得社会缺乏创新氛围、个人缺乏创新热情。正是由于缺乏高端创新和源头创新,发达国家先进的专利技术成为我国企业难以逾越的鸿沟,严重影响我国专利布局能力和效果。
    (四)海外专利布局专业人才奇缺,知识产权并购技能缺乏
    海外专利布局遭遇困境,人才缺乏和技能缺乏是重要成因。首先我国真正的高精尖科技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世界发现的重大科技成果中我国所占比例一直低位徘徊,科技成果稀缺反应出我国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奇缺。其次,我国优质专利服务人才缺乏。优质专利服务人才需要深入了解并灵活掌握核心专利关键信息回避、语言撰写、法律知识、国际规则、专利相关技术等知识与能力。同我国年年攀升的专利服务需求相比,这样高素质的专利服务人才十分匮乏。最后,我国企业还缺乏海外知识产权并购技能,并购前对权属、时间性、地域性等考察不清;并购中缺乏谈判能力和技巧;并购后难以跨越文化差异和管理方式差异进行融合。
    三、优化我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对策建议
    (一)科学制定和大力推行全球视野、竞争性强的国际专利战略
    我国专利战略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主要目标,缺乏全球性和竞争性,想要发挥专利战略作用应从这两方面入手补齐短板。专利战略的全球性是指在区域布局上加强在发达国家的战略布局,同时有意识地加强在发展中国家的前瞻性战略布局。通过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政治环境评估、市场评估、知识产权评估等,进一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并对布局企业予以奖励。专利战略的竞争性是指我国专利战略应激发企业竞争意识,以技术垄断和占据市场为目标,使其充分参与国际产业竞争。首先,政府应优化企业海外竞争激励机制,对国际标准和国际领先技术进行奖励,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其次,政府选择大、中、小海外专利布局标杆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我国企业走出去。
    (二)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行结构化海外专利策略,积极推进发展中国家专利布局
    政府和企业应实行结构化海外专利战略,即持续稳步推进,在发达国家专利布局,并结合我国区域战略着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前瞻布局。结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覆盖的亚太地区、中亚地区、东盟、南亚和中东地区加强专利布局。“一带一路”覆盖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潜力,技术水平较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布局但仍有空白。因此,在这些地区布局可使我国企业抢占先机占领市场。政府和企业对这些地区的知识产权环境、技术演进趋势、行业专利分布现状和发展情况、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规划以及技术和专利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估,选择前景较好地区市场空白较大的产业进行战略性布局,做到未雨绸缪。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8:1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818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专利   企业   布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