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气象资源

北纬39°8′4″东经117°11′40″
        光能、热能、自然降水和风能是气候资源最基本的四个方面。天津市的光能资源丰富,可以满足多种农作物对光照的需求。热量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和两年三熟的需要。降水量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的不均匀,使得天津市经常出现旱涝现象。风能资源地区性、季节性明显,沿海地区比较丰富,蓟县山区一带相对贫乏,年内春季风速最大,秋季风速最小。
 
 第一节 光
 
        一、太阳辐射 天津市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年总量平均为4935兆焦耳/平方米(以天津单站实测资料为准,下同)。按照太阳能丰富程度,中国划分为五类区域,天津市属第三类地区,太阳辐射比较丰富。 由于天津市地域面积不大,太阳总辐射的年际变化远远大于地区差异。以市区为例,年总辐射量最多的是1965年,总辐射量达到5932兆焦耳/平方米,而最少的1995年,总辐射量仅有3758兆焦耳/平方米,二者相差2174兆焦耳/平方米,达多年平均的44%。天津市的年总辐射量,80%的年份能达到5610兆焦耳/平方米。
图1—1 天津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曲线图 天津市春、夏季节太阳辐射能最丰富,季太阳总辐射分别为1613兆焦耳/平方米和1700兆焦耳/平方米;秋季次之,为1051兆焦耳/平方米;冬季最少,仅510兆焦耳/平方米。年内各月中,5月份太阳总辐射最强,月平均太阳总辐射为645兆焦耳/平方米。1月最弱,仅为210兆焦耳/平方米。天津地区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大体相似,稍有不同。月总辐射的最大与最小分别出现在5月和12月,而月平均气温稍滞后一些,最高与最低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另外,5~7月气温呈上升趋势,辐射则相反。这是因为进入雨季后,空气中水汽含量和天空云量增多,使总辐射收入相对减少。
         二、日照 (一)可照时数 可照时数是指太阳光在一天内直射某地的最长时间。天津地区年可照时数约4436小时,各区县相差不超过1~2小时。各季节可照时数的变化较大,春季达1207.6小时,日长最长时一天可达15小时(日长是指一天中太阳可以照射的时间);冬季为895.3小时,日长最短时一天仅有9小时左右。6月、7月可照时数最长,每月达450小时;11月、12月、1月、2月可照时数最短,每月约300小时。 (二)实照时数 实照时数也称日照时数,即太阳实际照射到的小时数。天津各区县1971~2000年年平均实照时数为2471~2769小时。沿海一带是日照丰富地区,其中塘沽区最多,为2802小时,汉沽区次之。低洼地区的宝坻县日照最少,为2579小时。实照时数比可照时数的地区差异大,塘沽区与市区的
年平均实照时数相差210小时,比起可照时数的1~2小时之差大了几个量级。 实照时数的年际间区别很大,以市区为例,从1949年至2000年,实照时数最多的1957年,达到3041小时,最少的1999年仅为1897小时,相差1144小时。 各季节的实照时数也有很大不同,一般春、夏季实照时数最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这种状况与太阳辐射的季节分布一致。 一般5月、6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51~292小时。7、8月份,雨季来临,天空云量增多,日照时数也相应减少,月平均日照时数降至205~244小时。9、10月份日照时数稍有增加,11、12月份月平均日照时数约168~189小时,是全年的最小值。 (三)实照时数的变化 20世纪80~90年代天津市大气能见度明显降低,使实照时数不断减少。1991~2000年全市平均年总日照时数为2459小时,较1961~1990年少262小时。且各区县均在减少,蓟县减少最多,达471小时;减少最小的是汉沽区,为82小时。 在6~9月的夏茬作物生长季,1991~2000年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864小时,较1961~1990年的976小时减少112小时。其中北辰区、蓟县减少近170小时,是减少最多的;汉沽区、津南区、宝坻县、静海县减值最小,为53~54小时。在9月至次年5月的冬麦生长季,1991~2000年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1812小时,较1961~1990年的平均1986小时减少174小时。其中蓟县减少最多,达347小时;汉沽区、津南区、静海县减少较少,分别为39小时、58小时、66小时。 天津市各区县的日照时数,1991
~2000年平均较1961~1990年平均都普遍减少,且冬半年更为严重。日照时数减少最多的是蓟县。
 
第二节 气温
 
        一、年平均气温 天津市的气温基本是由北向南逐渐增高。蓟县由于观测站设在北部地区南坡,气温稍有偏高。天津市区、塘沽区的气温比周围郊区高,也比南部的静海等地高,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气温最高的是天津市区,最低的是地势低洼的宝坻县。各区县多年平均
气温的差别不超过1.5。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1.8,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969年,最高值出现在1998年。市区和北部的蓟县气温变幅较大,最大差值为3.3。 1961~2000年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80年代至2000年,在全球增暖的气候背景下,天津的气温明显升高,尤其90年代末,升温最明显。
天津市各区县1991~2000年平均气温与1961~1990年平均气温比较,各站年平均气温都呈增高趋势。市区和蓟县增值最大,均达1.1;宝坻县增值最小,为0.3;其余各区县在0.7~1.0之间,平均升温0.8
二、月和季平均气温 天津各月的平均气温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在7月,一般达26左右;谷值在1月,一般为-4~-6。 天津全年分为冬、春、夏、秋四季,季节特征明显。冬季于上年12月到本年2月,春季为3~5月,6~8月为夏季,9~11月是秋季。夏季气温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气温最低。 冬季是最寒冷的季节,平均气温-3.7~-1.7。季内3个月的平均气温都在零度以下,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3.3~-5.5。 春季平均气温12.0~13.4。春季是全年中温差最大的季节,气温多变。例如,西青站3月平均气温5.0,4月猛增至13.6,相差达8.6,是各月升幅之首。 夏季是天气最热的季节,季平均气温23.
4~25.7,季内3个月月平均气温均在23以上,一般7月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5.8~26.6。 秋季,冷气团开始活跃,气温逐渐降低。季平均气温12.0~14.0。气温下降最快的是10月至11月。例如,西青站10月平均气温13.2,11月降至4.5,降温达8.7,是全年降温最快的。
图1-2 西青区各月平均气温图
1991~2000年各季节、各月的平均气温都高于1961~1990年的平均值。四季中尤以冬季为最,各区县升温值除汉沽外都超过1,其次是春季、夏季,秋季变幅最小。各月中以2月变化最大,3月次之。
三、最高与最低气温 (一)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 天津市平均最高气温为29.6~31.2,各地都出现在7月份,西青和静海最高。沿海地区的汉沽、塘沽和宁河高温的强度较低。
天津市各区县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8(汉沽)~41.7(蓟县)。沿海的区县相对较低,35以上的高温日数也较少;南部的静海县和山区的蓟县相对较高。有86%的年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6、7月份,也偶见于5月或8月。
全年日最高气温大于35的高温日数平均为2~10天。南部和远离海岸的中西部地区气温达到35以上的日数较多,东部塘沽、汉沽及宁河35以上的高温日数少。
天津市最热的月份(7月)平均最高气温近些年都在升高,其中塘沽、西青、静海升温最明显,北部地区除蓟县以外增幅较小。
1991~2000年的极端最高气温大部区县都比往年升高,只有宁河县极端最高气温略有下降。
1961~1990年天津市各区县高温日数年平均为4.7天,但1991~2000年平均达7.3天,较1961~1990年明显增多。 (二)最低气温 天津市各区县平均最低气温为-10.9~-6.0
均出现在1月份,北部宝坻、蓟县及宁河等地最低。对照平均最高气温的地区分布可见,塘沽、东丽和北辰是天津市冷热温差最小的地区。 天津市各区县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8.3~-27.4。极端最低气温的出现时间,60%集中在1月份,27%出现在2月份,有的年份也出现在12月。1971年市区极端最低气温-17.7,出现在3月3日。极端最低气温的年际差异很大,每年冬季寒冷程度有很大不同。以天津市区为例,1966年极端最低气温-22.9,而1995年和1999年仅-8.4,相差14.5。从1949年到2000年间,极端最低气温在-10.0~-20.0之间的年份有46年,占88%,极端最低气温在-10.0以上或-20.0以下的年份仅6年。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32: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812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温   天津市   小时   时数   地区   季节   区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