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应蒸汽的蓄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工业生产中,有许多废热、余热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利用而被白白地浪费掉,同时又有许多用户依靠自备燃油燃气锅炉等来生产热能,从而造成了热能浪费和优质能源消耗双重能源损失,并且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如一些工厂工艺需要建设余热锅炉,但由于没有使用蒸汽环节,大量的蒸汽白白放空,周围也没有能够使用蒸汽单位,为这些余热蒸汽寻出路就成为工厂增加效益的迫切要求;能源的输送一般有二种方法,一种是运送燃料,它靠传统的运输工具如汽车、火车、轮船等输送,第二种是通过管网输送热能的区域化集中供热,而作为第三种能源输送的模式——移动蓄能供热在近几年悄然兴起。所谓移动蓄能供热是指利用蓄热材料和装置进行热能的吸收、存储和释放,达到能源储存、运输和合理使用的目的。当前具体的使用实践是,利用相变蓄热模块,置于货柜汽车中,做成移动式热能回收及储运装置,即俗称的“移动热站”,将热电厂、炼钢厂、化工厂等一切能提供排空废热的热源,通过装有该材料的移动热站将热源运送给用户,从而实现了热能的无管网远程输送。
3.对于热源为蒸汽的移动热站,接收的热源温度往往是比较高的,但是目标客户要求的温度往往较低,现有工艺中通常是利用变温的手段实现温度的降低,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接收到的热源进行变温后储存在蓄热装置内而后运动至目标客户区域进行供热,由于蓄热装置存储的热源在运输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热量的损失影响热源的温度,热量损失量和运输路程的长短有直接关联,这就导致移动热站到达目标客户的地域后,供应的蒸汽热源的温度往往和目标客户需求的范围有差异,不容易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给目标客户供给热源之前对热源进行进一步调温进而满足目标客户对热源温度需求的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应用于移动运载车辆上,包括储气罐,储气罐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储气罐上设置有雾化输送管、第一蒸汽输送管和第二蒸汽输送管,储气罐内侧的雾化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一雾化喷头,第二蒸汽输送管上连通有放空管,放空管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蒸汽输送管的末端上设置有变温管的一端,变温管上设置有盲管,变温管内侧盲管上设置有第二雾化喷头,变温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三蒸汽输送管,第三蒸汽输送管沿着靠近变温管至远离变温管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
6.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蒸汽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第二蒸汽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放空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和第三蒸汽输送管出口端之间的第三蒸汽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7.优选的,还包括蓄水罐,蓄水罐和雾化输送管之间通过第一输水支管相连通,第一输水支管沿着蓄水罐至雾化输送管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输送泵和第三调节阀,蓄水罐和盲管之间通过第二输水支管相连通,第二输水支管沿着蓄水罐至盲管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二输送泵和第四调节阀。
8.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蒸汽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一安全阀、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
9.优选的,所述的盲管两侧的变温管内均分别设置有整流孔板。
10.优选的,所述的蓄水罐上连通有输水总管,输水总管沿着靠近蓄水罐至远离蓄水罐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和过滤器,第一输水支管的入口端以及第二输水支管的入口端均同第三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之间的输水总管相连通,第一输送泵和输水总管之间的第一输水支管上以及第二输送泵和输水总管之间的第二输水支管均分别设置有单向阀。
11.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输送泵与第三调节阀之间的第一输水支管上以及第二输送泵和第四调节阀之间的第二输水支管均分别设置有液体流量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以及泄压管的入口端,所述的泄压管的出口端和蓄水罐相连通,泄压管上设置有第五调节阀。
12.优选的,所述的蓄水罐上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
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4.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储气罐输送水源并通过第一雾化喷头将水源雾化对储气罐内储存的热源进行第一次降温的基础上,所述的第一次降温的预设温度范围是高于客户需求范围的从而满足运载过程的热量损失,再通过向变温管内输送水源并通过第二雾化喷头的雾化作用形成第二次降温过程,在给目标客户供给热源之前对热源进行再次调温,进而满足了目标客户对热源温度需求。
15.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储气罐外侧设置有隔热层,降低了运输过程的热量损失。
16.最后,本实用新型在第二蒸汽输送管上还设置有第一安全阀;第二蒸汽输送管和储气罐相连通,便于第二蒸汽输送管和储气罐通过第一安全阀泄压,保护了第二蒸汽输送管和储气罐的使用安全。
17.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细节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3为图1细节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应用于移动运载车辆上,包括储气罐1,储气罐1外侧设置有隔热层44;储气罐1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和第一温度传感器3,储气罐1上设置有雾化输送管4、第一蒸汽输送管5和第二蒸汽输送管6,第一蒸汽输送管5以及第二蒸汽输送管6均与储气罐1相连通,储气罐1内侧的雾化输送管4上设置有第一雾化喷
头7,第二蒸汽输送管6上连通有放空管8,放空管8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二蒸汽输送管6的末端上设置有变温管10的一端,变温管10上设置有盲管11,变温管10内侧盲管11上设置有第二雾化喷头12,变温管1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三蒸汽输送管13,变温管10采用管状结构,盲管11的数量采用若干个,若干个盲管11之间相互平行,每个变温管10内侧的盲管11上均安装有若干个第二雾化喷头12;第三蒸汽输送管13沿着靠近变温管10至远离变温管10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4、第二压力传感器15和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16。所述的第一蒸汽输送管5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17,第二蒸汽输送管6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18,放空管8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19,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16和第三蒸汽输送管13出口端之间的第三蒸汽输送管13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20。
22.本产品还包括蓄水罐21,所述的蓄水罐21上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42、液位传感器43和第二安全阀45。蓄水罐21和雾化输送管4之间通过第一输水支管22相连通,第一输水支管22沿着蓄水罐21至雾化输送管4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输送泵23和第三调节阀24,蓄水罐21和盲管11之间通过第二输水支管25相连通,第二输水支管25沿着蓄水罐21至盲管11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二输送泵26和第四调节阀27。
23.为了扣除蒸汽在管道输送所引起的热量损失精确反馈输送给变温管10气体的参数,本产品在所述的第二蒸汽输送管6上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29、第三压力传感器30以及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31。本产品在第二蒸汽输送管6上还设置有第一安全阀28。
24.所述的盲管11两侧的变温管10内均分别设置有整流孔板32,所述的整流孔板32采用与变温管10部分内腔相适配的板状结构,所述的整流孔板32上均匀设置有整流孔,安装整流孔板32后有助于消除蒸汽的湍流,降低噪音。
25.所述的蓄水罐21上连通有输水总管33,输水总管33沿着靠近蓄水罐21至远离蓄水罐21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截止阀34、第四截止阀35和过滤器36,安装过滤器36便于过滤通过输水总管33输送给蓄水罐21水中所含的杂质;第一输水支管22的入口端以及第二输水支管25的入口端均同第三截止阀34和第四截止阀35之间的输水总管33相连通,第一输送泵23和输水总管33之间的第一输水支管22上以及第二输送泵26和输水总管33之间的第二输水支管25均分别设置有单向阀37。
26.所述的第一输送泵23与第三调节阀24之间的第一输水支管22上以及第二输送泵26和第四调节阀27之间的第二输水支管25均分别设置有液体流量传感器38、第四压力传感器39以及泄压管40的入口端,所述的泄压管40的出口端和蓄水罐21相连通,泄压管40上设置有第五调节阀41。
27.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至图3所示,将安装有本产品的移动运载车辆停放到指定区域,而后本产品的第一蒸汽输送管5接入余热锅炉的高压蒸汽的输出端,放空管8的末端处于放空状态,即完成了本产品的储热过程的安装。
28.余热锅炉的高压蒸汽通过第一蒸汽输送管5到储气罐1内,而后通过第一蒸汽输送管5到储气罐1内的高压蒸汽逐步置换储气罐1内原有的气体,被置换出来的气体通过放空管8放空至大气,当放空管8上安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9反馈的数值和储气罐1上安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3反馈的数值近似一致时,关闭放空管8上的第一截止阀19。在此过程中储气罐1上安装的第一压力传感器2的数值逐步提高,当第一压力传感器2反馈的数值到达第一预设压力区间后,关闭第一蒸汽输送管5上安装的第一调节阀17停止继续向储气罐1内的继续输
送高压蒸汽。再然后,打开第一输水支管22上的第一输送泵23以及输水总管33上的第三截止阀34,蓄水罐21内储存的水依次经输水总管33、第一输水支管22和雾化输送管4,而后经第一雾化喷头7的雾化后形成水雾和储气罐1内的储存的高压蒸汽直接混合,进行第一次降温,当第一压力传感器2达到第二压力区间范围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3达到第一降温后的区间范围后,即完成了热源的储存过程;即可关闭第一输水支管22上的第一输送泵23以及输水总管33上的第三截止阀34。期间在第一次降温过程中由于水雾的输送储气罐1内的压力值是逐步升高的,如若当第一压力传感器2反馈的数值超过所述的第二压力区间范围时,应当及时打开第一安全阀28进行及时泄压,进而确保储气罐1的使用安全。
29.而后安装有本产品的移动运载车辆行驶至目标用户的制定停放区域,将第三蒸汽输送管13的出口端接入目标用户的热源输入端,即完成了释放热源的准备工作。具体的释放热源过程如下:
30.打开第二蒸汽输送管6上安装的第二调节阀18,储气罐1内储存的经第一次降温后的高压蒸汽通过第二蒸汽输送管6输送给变温管10内,期间为了准确反馈输送给变温管10高压蒸汽的参数值,工作人员应该通过第二蒸汽输送管6上安装第四温度传感器29、第三压力传感器30以及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31反馈的数值进行读取数值,与此同时打开第二输送泵26,根据第四温度传感器29反馈的温度参数以及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31反馈的流量参数随时调整第四调节阀27的开度,进而满足第三温度传感器14、第二压力传感器15和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16反馈的数值均在客户的需求范围之内。当第一压力传感器2的压力降低在预设放空范围区间时,本产品的热源即输送完毕。则需要关闭第二调节阀18、第二输送泵26以及第四调节阀27。
3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送泵23工作的时间,工作人员应当及时观察第一输水支管22上安装的第四压力传感器39反馈的数值,当如若第四压力传感器39反馈的数值超过预设值时,应当及时打开与第一输水支管22相连通的泄压管40的第五调节阀41,通过与第一输水支管22相连通的泄压管40向蓄水罐21内泄压,进而保护第一输水支管22。同理第二输送泵26工作的时间,也应当及时观察第二输水支管25上安装的第四压力传感器39反馈的数值并选择性的及时打开与第二输水支管25相连通的泄压管40的第五调节阀41,通过与第二输水支管25相连通的泄压管40向蓄水罐21内泄压,进而保护第二输水支管25。
32.通过本实施例,通过向储气罐1输送水源并通过第一雾化喷头7将水源雾化对储气罐1内储存的热源进行第一次降温的基础上,所述的第一次降温的预设温度范围是高于客户需求范围的从而满足运载过程的热量损失,再通过向变温管10内输送水源并通过第二雾化喷头12的雾化作用形成第二次降温过程,在储能过程中进行第一次降温后,在储能释放过程中进行第二次降温,第二次降温幅度的变化值相对较小,更容易达到客户需求的温度区间要求。
33.本实用新型是满足于供应蒸汽的蓄热设备领域工作者需要的一种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应用于移动运载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罐(1),储气罐(1)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和第一温度传感器(3),储气罐(1)上设置有雾化输送管(4)、第一蒸汽输送管(5)和第二蒸汽输送管(6),储气罐(1)内侧的雾化输送管(4)上设置有第一雾化喷头(7),第二蒸汽输送管(6)上连通有放空管(8),放空管(8)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二蒸汽输送管(6)的末端上设置有变温管(10)的一端,变温管(10)上设置有盲管(11),变温管(10)内侧盲管(11)上设置有第二雾化喷头(12),变温管(1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三蒸汽输送管(13),第三蒸汽输送管(13)沿着靠近变温管(10)至远离变温管(10)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4)、第二压力传感器(15)和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蒸汽输送管(5)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17),第二蒸汽输送管(6)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18),放空管(8)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19),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16)和第三蒸汽输送管(13)出口端之间的第三蒸汽输送管(13)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罐(21),蓄水罐(21)和雾化输送管(4)之间通过第一输水支管(22)相连通,第一输水支管(22)沿着蓄水罐(21)至雾化输送管(4)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输送泵(23)和第三调节阀(24),蓄水罐(21)和盲管(11)之间通过第二输水支管(25)相连通,第二输水支管(25)沿着蓄水罐(21)至盲管(11)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二输送泵(26)和第四调节阀(2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蒸汽输送管(6)上设置有第一安全阀(28)、第四温度传感器(29)、第三压力传感器(30)以及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3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盲管(11)两侧的变温管(10)内均分别设置有整流孔板(3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罐(21)上连通有输水总管(33),输水总管(33)沿着靠近蓄水罐(21)至远离蓄水罐(21)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截止阀(34)、第四截止阀(35)和过滤器(36),第一输水支管(22)的入口端以及第二输水支管(25)的入口端均同第三截止阀(34)和第四截止阀(35)之间的输水总管(33)相连通,第一输送泵(23)和输水总管(33)之间的第一输水支管(22)上以及第二输送泵(26)和输水总管(33)之间的第二输水支管(25)均分别设置有单向阀(37)。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送泵(23)与第三调节阀(24)之间的第一输水支管(22)上以及第二输送泵(26)和第四调节阀(27)之间的第二输水支管(25)均分别设置有液体流量传感器(38)、第四压力传感器(39)以及泄压管(40)的入口端,所述的泄压管(40)的出口端和蓄水罐(21)相连通,泄压管(40)上设置有第五调节阀(4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罐(21)上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42)和液位传感器(4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应蒸汽的储能装置,应用于移动运载车辆上,包括储气罐,储气罐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储气罐上设有雾化输送管、第一蒸汽输送管和第二蒸汽输送管,储气罐内侧的雾化输送管上设有第一雾化喷头,第二蒸汽输送管上连通有放空管,放空管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蒸汽输送管上设有变温管的一端,变温管上设有盲管,变温管内侧盲管上设有第二雾化喷头,变温管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三蒸汽输送管,第三蒸汽输送管上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在给目标客户供给热源之前对热源进行进一步调温进而满足目标客户对热源温度需求。本实用新型调节、使用方便,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景。景。


技术研发人员:

魏超 马鸽 王青鹤 王世恩 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开封高中压阀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30

技术公布日:

2022/12/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26: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80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蒸汽   热源   所述   截止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