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人造卫星计划(1950-1957)成功且长久的国家标签塑造

苏联人造卫星计划(1950-1957):成功且长久的国家标签塑造
仪名海 刘凯露
【内容提要】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震惊世
界。苏联启动人造卫星计划是基于科研、国防、国家形象塑造等因素综合考量后的重大决定,特别是在
对外宣传策略的选择上可谓慎之又慎。苏联为了抢在美国之前完成发射,较为冒险地选择了发射相较于
原计划的“缩小版”卫星。为全面配合这一决定,规避由于潜在失败风险可能造成的负面宣传效果,苏
联宣传机构选择了低调且谨慎的对外宣传策略,在发射前甚至没有相关报道,在发射后也显得较为冷
静,但其“以事实说话”的航天成就的影响力却极为深远。通过发射卫星,苏联的国家形象塑造取得了
巨大成就,不仅在其盟友阵营内部,甚至在与资本主义阵营国家间的对外交往中,也创造了外交机遇,
还长久成为了苏联及今天俄罗斯的正面标签。
【关键词】苏联“斯普特尼克一号” 人造卫星  冷战  对外传播
2021年是苏联解体30周年,苏联74年的社会主义历史实践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尽管苏联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已不复存在,且它的成功与失败留下了太多具有争议的
话题,但苏联在航天领域的成就却毋庸置疑是人类科技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甚至成为当时乃
至现在外部世界认识苏联的标签之一。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震惊世界。在苏联1984年国家宣传片中,苏联国歌“带领我们走向共产主义胜利”一句所配画面,是苏
联航天员加加林(Гагарин)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徐徐升空。苏联人造卫
星计划是苏联火箭和弹道导弹研究的延续,也是苏联太空计划的起点。航天为什么能成为苏联
的重要标签?具体而言,苏联基于何种考虑启动了这一计划?这一计划与苏联的对外宣传有何
种联系?
一、引言
目前,有关苏联在冷战时期对外宣传的研究范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比较政治研究范式,即将苏联对外宣
传置于冷战的视角下,比较美苏之间在政治层面的宣传攻防,着重分析作为国际
关系博弈工具之一的宣传手段。二是内容分析,即着重关注对外宣传过程中的议程设置、海报、
广播、新闻文本等领域。以上研究的资料多来源于新闻媒体,却很少援引政府档案。而对外传
播不仅仅是一个自由延展的传播过程。说什么、怎么说、由谁说、在什么时间说,常常不由宣传
部门自主决定,而由其主管上峰基于多种考量决定。这就意味着,要考察某种重要宣传符号的
选定,就必须结合决策层解密档案完成。
本文主要依据已解密的苏联档案写就。这些档案主要来自于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федеральных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хархивов)和美国威尔逊中心档案馆(Wilson Center)。在分析传播效果时,也会援引部分西方大型媒体的历史文章。目前已解密的档案已经可以完整显示出当时苏联科学家如何说服决策层启动苏联人造卫星计划,苏联决策层最关心发射人造卫星前后哪些事宜,以及基于何种考虑选择发射时间等等。
研究苏联发射人造卫星作为宣传工具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透视宣传因素在决策中的影响作用可以对我国航天活动对外传播工作有所启示。苏联作为冷战的一极,其对外宣传有许多成功经验。航
天事业是苏联国家形象的高光时刻之一,当年的成就与对世界的震撼依然是今天俄罗斯对外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层重要意义是,苏联人造卫星从谋划到成功发射“斯普特尼克一号”的这一时期恰逢“中苏蜜月期”,苏联向中国派遣了大量专家和顾问。他们不仅帮助中国建立了工业化基础,也帮助中国建立了包括宣传机构在内的一整套适用于苏式经济基础的国家机构。分析作为当时中国“师傅”的苏联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新中国早期对外宣传工作的历史环境和对标标准。
讨论苏联发射人造卫星计划的外宣缘起与外宣效果不能忽视三个重要历史背景。第一,盟友层面,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歧。苏联对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十月事件”等东欧国家社会事件的处理严重损害了苏联的国家形象。第二,技术层面,苏联火箭和弹道导弹研制为人造卫星发射提供了技术积累。第三,对手层面,美国已公开宣布正在研发人造卫星,并且已付诸行动。
二、研究发现
(一)  与美国竞争是苏联启动人造卫星计划的直接动力
从苏联策划启动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就显示出其与美国竞争的意图。
根据您的指示,我将提交一份备忘录。季洪拉沃夫(ТихонравоваМ. К.)“在人造地球卫星上的备忘录”翻译了有关在美国正在从事的这一领域工作的材料。目前,新文章的发表使我们可以谈论在未来几年内制造人造地球卫星的可能性。①
关于美国媒体上出现的有关在1957年至1958年实现小型人造地球卫星的制造的报道,我们报告:火箭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当前状态允许(我们)在未来几年内制造出人造地球卫星。……在美国,人们特别关注人造卫星的制造问题。……根据最近的新闻报道,美国政府已决定制造这种卫星,并在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年7月至1958年12月)进行发射。②
1955年8月8日,苏共中央主席团正式下达命令开始研制人造卫星。除了关心技术和财务层面的必要支持外,主席团的另一个关注焦点即是新闻报道样稿。我们无从得知这份样稿具体谈及哪些内容,这不但因为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中没有看到这份稿件,而且在苏联的宣传材料中也没有到。这一情况显示出,苏联尽管非常重视该计划的舆论影响,但在筹备期间该计划一直是处于保密状态。
批准创建人造地球卫星的想法。
命令赫鲁尼切夫(Хруничева)开始制造人造地球卫星,并在一个半月内向苏共中央委员会提交有关该问题的必要措施草案,以及向苏共中央委员会提交一份关于制造人造地球卫星工作的新闻报道文本。③
与美国竞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不仅仅是苏联领导层的愿望,也是苏联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夙愿。1956年,美国两次尝试发射可以搭载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极大刺激了苏联科学家。1957年1月5日,科罗廖夫(Королёв)等科学家向苏共中央建议发射一枚比原计划更小、更简单的人造卫星,旨在抢在年内可以将人造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尽管苏联有前期火箭发射
技术的积累,但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一计划依然有一定风险。档案显示,苏联科学家们详细陈述了美国人在这一领域的进展,并最终说服了苏共中央主席团。
我们要求准许在1957年7月至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举行之前,于1957年4月至6月准备并进行两种类型的人造导弹的首次发射,这些导弹用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首次发射导弹的准备工作正面临很大的困难,因此推迟原计划完成时间……这颗卫星的第一次发射定在1957年,考虑到科学研究仪器的建立和发展非常复杂,可能在1957年底进行。与此同时,美利坚合众国正在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进行相当紧张的准备工作。最著名的是以三级火箭为基础的名为“先锋”的项目,其中一个版本的第一级火箭是红石火箭。卫星
是直径50厘米、重量约10公斤的球形容器。1956年9月,美国试图在佛罗里达州的帕特里克空军基地发射一枚三级火箭和一颗卫星,并对此保密。美国人没有成功地发射卫星,他们的火箭第三级显然带有球形容器,飞行了大约3000英里,约合4800公里,他们后来在新闻界宣布这是一项杰出的全国纪录,并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美国火箭飞得比世界上所有火箭都更远、更高,包括苏联的火箭。根据媒体上的消息,美国正准备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显然希望以任何代价获得优先权。在美国,除了使用美国陆军和海军的技术手段外,还非常重视为未来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提供的所有观测服务,(计划)广泛利用民众,特别是业余天文学家、业余无线电操作员。在报告苏联和美国在不久的将来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可能性问题的现状时,我们要求批准下列提案:……4.在报刊上发表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球
形容器的信息。④
(二)  低调宣传但造成巨大轰动和深远影响
从上述档案中可以看出,苏联从决策层到科学家都非常重视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卫星的媒体效果,特别是在冷战环境中与美国产生的比较效应,但苏联自身对于此事的宣传却十分谨慎,甚至异常低调。
1.注意到委员会关于准备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报告。今年10月中旬发射地球卫星。2.批准塔斯社电台的报告文本,并在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况下在新闻界发表。⑤直到发射成功的第二天,即1957年10月5日,题为《关于首颗人造卫星的公告》的文章才刊登于苏联《真理报》,向世界正式宣布此事:
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苏联提议再发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随后这些卫星将更大、更重,并将用于执行科学研究计划。人造地球卫星将为星际旅行铺平道路,显然,我们的同时代人将目睹新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自由和尽责的劳动如何使人类最大胆的梦想成为现实。⑥
苏联在宣传口径上报道低调,但是这一消息的发布却几乎震动了全世界的每一个人。
在外交层面,有两份有代表性的材料可以大致体现出该事件的影响力是跨越冷战“铁幕”的。一份是白宫办公室评估美国民众对苏联人造卫星反应的报告。这份报告一共提出了五点总结。除其中一点是讨论美国应当迅速在技术层面奋起直追之外,其余四点分别分析了美国国内和世界舆论的可能变化。在报告末
尾,还进行了一句总结,“苏联政府的威望急剧(sharply)提升”。⑦
另一份是苏联方面记载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П.Ф. Юдина)与主席之间的谈话。主席对于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极为感兴趣,他与尤金交谈甚欢。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中国几乎是苏联最重要的政治盟友,特别是在东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之后,苏联迫切需要中国外交层面的政治支持。受发射卫星影响,主席判断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这种态度一直延续到了1957年11月莫斯科共产党会议上,他强调社会主义国家“要以苏联为首”,这不仅给予了苏联急需的政治支持,⑧还将中苏关系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团结推向了历史顶峰。⑨
在谈话中,主席对卫星的飞行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并热情地谈到了这次活动的重要性。他说:“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平衡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我们有利。”他还认为,帝国主义者显然不会冒着对我们发动战争的危险,因为现在还不知道“卫星会说些什么”。他对苏联科学家成功发射更大、更现代的卫星表示了信心。⑩
三、思考与启示
(一)  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有助于拓展较大的外交空间
通过研究档案可知,苏联研发“斯普特尼克一号”并非一帆风顺。为了抢在美国人之前成功发射卫星,苏联科学家和政治家决定冒一定风险首先发射一个“缩减版”卫星。
历史证明,这样的冒险是值得的,并极大拓展了苏联的外交空间。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其“带头大哥”的地位凸显无疑,并得到了中国的支持。与此同时,苏联也借此机会开始与资本主义阵营的部分国家在科技等领域接触与合作。
例如,为观测卫星,苏联与日本、澳大利亚、西德等国家开始讨论共用全球观测站数据的问题。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种有限接触似乎是国际关系中极为正常的交流,但在当时两极格局之下,两个阵营彼此以非直接热战形式全面对抗,这种接触已是非常巨大的外交突破。从20世纪40年代末冷战爆发之后,不同阵营的国家之间还从未有过这样友好而热烈的交流。至于苏联是否抓住了这一契机继续深入与西方国家合作与交流,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至少,“斯普特尼克一号”为苏联提供了这样的外交空
间和机遇。
(二)  航天领域重大突破可以极大提升国际影响力
苏联发射卫星让苏联的国家形象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都焕然一新。
首先,体现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内部。1957年10月6日,我国《人民日报》转发了塔斯社的新闻通稿。我国邮电部也很快发行了特种邮票纪念苏联发射卫星这一壮举。与此同时,苏联在西方国家民众心目中的国家形象也得以极大改变,甚至掀起一股时尚潮流。“斯普特尼克发型”“斯普特尼克时装”在西方年轻女
性中风靡一时。苏联在美国人的认知中,从之前的贫穷、专制、封闭、落后的“红帝国”一跃成为“引领人类前行的领航者”。这种认知变化不仅体现在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上,甚至直接影响了196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总统候选人尼克松和肯尼迪都不得不回答如何在太空领域赶超苏联——其后续影响间接促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诞生。
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一号”不仅在当时震惊全球,其影响甚至延续多年。英美许多重要媒体对此记忆深刻而长久,甚至夹杂着些许恐惧,延续至今。英国广播公司(BBC)2017年发表评论称:“‘斯普特尼克号’仍然是俄罗斯影响世界的一股强大力量,只是在不同空间罢了。”11《纽约时报》甚至将这种心理投射到美国与中国的航天竞争格局中:中国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唤起了苏联留给他们的震撼。在“斯普特尼克一号”发射50周年之际,《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文章除回顾当年美国对此事的震惊之外,还呼吁盟友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以“避免对他们的成就感到恐惧(not fearful reaction against their achievements)”。12
四、结语
本文基于已公开的历史档案讨论了作为宣传用途的苏联人造卫星计划。这一计划并非完全基于科学发展或安全需要,它从提出到研发到选择发射时间一定程度上是要与美国一争高下,彰显苏联大国地位,彰显苏联制度的生机勃勃。
航天事业是重工业和尖端科技的集成代表,在科学家指导下适当冒险可以取得巨大的宣传效果。探索星辰大海,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每向未知领域前进一小步,不仅能够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而且可以永载史册。
当然,笔者深知苏联发展人造卫星代价巨大,有关苏联以牺牲经济民生为代价重点发展航天事业的研究十分丰富。本文仅就苏联人造卫星在宣传上取得成功的一面展开探讨。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外层空间对外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6YJA810003)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对外商业航天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BGJ042)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冯小桐对本文写作亦有贡献。
仪名海系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凯露系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生
M. V. Keldysh, ed., Tvorcheskoe nasledie akademika Sergeia Pavlovicha Koroleva: izbrannye trudy i dokumenty (Moscow: Nauka, 1980), p.343.
《有关制作人造地球卫星的工作说明》,1955年8月5日,АПРФ. Ф.З. Оп.47.
Д.272. Л.41-43,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
《关于创建人造卫星》,1955年8月8日,АПРФ. Ф.З. Оп.47. Д.272. Л.40,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
同①,pp.369-370.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1957年9月26日,АПРФ. Ф. 3. Оп. 47. Д.
273. Л. 8,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
《关于首颗人造卫星的公告》,1957年10月5日,h t t p s://d i g i t a l a r c h ive.
《对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反应》,1957年10月16日,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Staff Research Group. 1. Box 35, Special Projects: Sputnik, Missiles and Related Matters; NAID #12082706,艾森豪威尔总统图书馆。
沈志华,《、赫鲁晓夫与一九五七年莫斯科会议》,《历史研究》2007年第6期,第82-109页。
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第227页。
摘自尤金个人日记,1957年10月11日,АВПРФфонд0100, опись50, папка 423, дело 5,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
英国广播公司社论:《人类首颗卫星发射60周年:苏联巨大宣传攻势》,英国广播公司,www.bbc/zhongwen/simp/science-41508450,2017年10月5日。
《纽约时报》社论:《人造卫星的遗产》,《纽约时报》,imes.
com/2007/10/04/opinion/04thur3.html,2007年10月4日。
责编:荆江①
11
12
「注释」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31: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68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苏联   发射   人造卫星   美国   国家   中国   计划   宣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