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发展历程概述与展望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历程概述与展望
作者:***
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29期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的伟大变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精气神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坚定前行。同样,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白手起家,历经70多年的沧桑巨变,由知识产权申请大国向质量强国稳步跨越。可以说,知识产权的历史变迁生动体现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伟大成就。因此,立足当下总结过往,着眼未来共谋发展,才能更好的应对中华民族崛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一)探索期(1949-1978年):从无到有,填补空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多年战乱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精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在此背景下,为了团结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等团体,提高生产产能,满足百姓基本生活需求,1950年,政务院先后研究并批准通过了《关于改进和发展出版工
作的决议》《保障发明权和专利权暂行条例》以及《商标注册暂行条例》,以上政策性文件的出台,对于巩固新生政权,激发全民族共同建设崭新的新中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关于改进和发展出版工作的决议》中就规定,对于作者的精神和经济利益要予以尊重和保护,出版业应尊重作者的创作,不得有翻版、抄袭、篡改等侵犯作者精神利益的行为,对于作者的稿费,应在兼顾作者、读者以及出版社利益的基础上,和作者友好协商确定稿酬,这一规定的出台,大大激发了知识分子的创作热情,他们纷纷以多种形式为新生政权的建立建言献策,这也为1956年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1]。《保障发明权和专利权暂行条例》以及《商标注册 暂行条例》,分别从鼓励和保护发明创造成果、提高产品质量等角度,鼓励全社会发明创造热情,以此提升当时较为落后的生产产能。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定,国家经济的发展,1963年,国务院先后审议通过了《发明奖励条例》和《商标管理条例》,以取代《保障发明权和专利权暂行条例》和《商标注册暂行条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曲折探索时期,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开始陷入停滞阶段。
        总体来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虽对知识产权进行过有益探索,但是受限于当时的开放程度、政治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在这一阶段尚未建立起知识
产权制度体系。
        (二)初创期(1979-1990年):持续发展,建成体系
        中国正式接触知识产权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始于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1月,同志应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率代表团初访美国,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双方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中美高能物理合作执行协议》和《中美贸易协定》等一系列政府间合作协定,在这些协定中,不约而同都加入了知识产权及其保护条款。正是这一系列协议的签订,促使我国加快了对知识产权的研究步伐。1979年4月,主管国家宣传工作的接到一份关于起草我国版权法并逐步加入国际版权组织的报告,他认真研究并在报告上批复,“同意报告。请你们赶快动手,组织班子,草拟版权法。[2]”随着这份报告的批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正式进入了制度制定阶段。然而受当时思想封闭的掣肘,一些人对于起草制定《著作权法》以及《专利法》有颇多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这是资产阶级的产物,如果对于著作权以及专利给予过分保护,会使得权利人挟知识产权以自重,不利于我国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于舆论以及意识形态的引导将引起诸多困难。此时中央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最终形成“为了中国的技术引进及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发展中国经济,有必要也必须进行知识产权立法工
作”的多数意见。因此在中央的支持下,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工作驶入快车道,1982 年第一部《商标法》通过并颁布实行,1984 年《专利法》,1990 年《著作权法》相继通过并施行,至此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得以建立,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发展期(1991-2004年):不断完善,接轨国际
        1992 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会议提出要建立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积极为“复关”作好各项准备工作。随着冷战结束,发展经济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经济全球化在当时已成为共识,为了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取得竞争优势,发达国家企图利用他们主导的贸易规则特别是知识产权制度來获取绝对权益,此时知识产权及其保护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因此无论是GATT还是后来的WTO,其规则本身就是建立在知识产权制度之上,因此中国要想真正融入世界,就必须对刚刚建立起来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加以改革,使其不断和世界接轨。在中国入世谈判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了重点,特别是1991-1999年的三次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更是成为了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1991年,美国针对我国的著作权立法问题,发起了臭名昭著的“特殊301调查”,随后1994年、1996年,针对我国知识产权执法以及国内盗版问题,又直接发起了两次“特殊301调查”,经过多轮谈判,1999年《中美知
识产权协议》达成,至此双方关于知识产权领域的问题才得以平息[3]。因此,为了全面适应世界竞争环境以及尽早加入WTO,我国开始全面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1992年、2000年我国两次修改《专利法》,分别加入了优先权以及专利保护制度。《商标法》也于1993年以及2001年进行了修改,加入了集体商标以及证明商标的内容,同时对于商标的客体保护范围加以延伸。1997年《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2001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相继颁布实行,至此,一整套适应国际主要知识产权竞争规则的制度及其法规在我国确定并不断发展、完善。
        (四)成熟期(2005年以后):以我为主,创新驱动
        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抢占技术制高点,从而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国都将知识产权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05年,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主持召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正式拉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工作序幕,经过三年的不断调研和反复论证,同时广泛听取行业协会和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颁布实行。《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
集体,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多次对知识产权的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连续多年成为专利申请第一大国,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不断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等一大批创新载体不断涌现,极大促进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伟大实践。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聚焦质量强国,全面提升知识在创新发展中的比例,以技术引领发展,以创新带动经济腾飞。至此,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党的领导是根本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几百年的时间构筑起权责明确、客体宽泛、手段多样、体系完备的知识产权完整链条,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起步晚,虽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探索,但成就斐然。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4.2万件,商标注册申请量为737.1万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为4431件,自2007年以来,连续十多年蝉联世界专利申请榜首位,与此同时,知识产权质量稳重向好,以发明专利为例,2018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平均要求数为8.3项,专利平均维持年限达到6.4年,相较于十二五期间,这一数据提升60%以上[4]。可以说中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在知识产权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前WIPO总干事阿帕德·鲍格胥在评价我国知识产权所取得
的成就时说到,“中国经验是知识产权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纵观我国知识产权发展史,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无到有进行探索,为改革开放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决摒弃错误思想干扰,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建立了我国知识产权体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市场经济出发,以世贸规则为参照,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矢志不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创新力度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魄力提出“质量强国战略”,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比重。正是得益于一代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断探索,在党的坚强领导之下,我國知识产权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
        (二)思想解放是先导
        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和一帆风顺的,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其也经历过一番曲折,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最终走上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知识产权发
展之路。1979年,我国着手起草《著作权法》,然而受极左思想的长期影响,一部分干部认为对版权这种私权进行保护,是对具有资产阶级成分的知识分子的一种纵容,甚至个别部委也不同意,他们认为国家刚刚拨乱反正,各方面建设都需要资金,外汇本就很紧张,此时若拿紧缺的外汇储备去向外国人购买版权,会造成财政极其困难的不利局面。1980年后,国家开始大面积的知识产权立法工作,此时无论国内还是国际都有这样一种疑虑,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是为改革开放服务的权宜之计,还是为了实现技术变革和文化繁荣的长久之策。面对各种疑虑与困惑,中央审时度势,从大局出发,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造性的回答了知识也是一种竞争资源,而且是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资源,自此尊重知识,保护知识权益成为共同价值遵循[5]。因此,纵观这条曲折探索发展之路,正是得益于思想的不断解放,最终促成如今知识产权不断走向成熟的发展格局。
        (三)立足实际是关键
        从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细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创造、运用、保护知识产权,始终走在技术发展前列,使得国家由制造大国完成向创新强国的蜕变。在这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当中,知识产权在帮助他们获得经济飞跃、科技跨越以及巨大竞争优势的同时,通过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利用技术抢占市场,通过知识付费及规则制定赚取高额利润,可以说,知识产权既是西方国家推动实施的践行者,也是既得利益的最大拥护者。作为舶来品,我国接触知识产权的时间虽不长,但取得的成就却有目共睹,在经历被动接受到主动求变,从学习借鉴、单纯移植到拥抱创新、自主发展,我国知识产权在学习中求变,在变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自主创新,开创了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新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现任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就曾说到,“中国运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知识产权征程,并自成体系,其个中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总结学习。”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背后是广大知识产权工作者默默耕耘,立足国情,根据实际构建符合我国价值理念具有中国特的知识产权理论体系,以此支撑中国的崛起。
        (一)在党的领导下嵌入意识引领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7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知识产权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被逼使用到主动创造,一切足以载入世界知识产权发展史的成就,都离不开党的支持,离不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接力探索。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
中国知识产权事业要想取得更大发展,更高成就,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此,一要做到守住底线。作为外来制度引进的知识产权,其在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思想、文化的价值冲突,虽然70多年来我们通过价值引领成功探索出富有中国特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但世界终究是开放的,我国的开放之门必然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开越大,西方的知识产权价值也必然会源源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渗入,这时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何时政治意识、党的领导这根红线坚决不能突破。二要做到价值遵守。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马克思关于财产权、发明与创新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与知识产权的辩证学说,为社会主义国家知识产权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知识产权的理论论述。
        (二)在学习借鉴中坚持独立自主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繁荣,知识因开放交融而绚丽多彩。知识产权因其显著的先进性、创造性、知识力、推动力而备受世界各国所推崇,成为显示全球影响力、提升综合国力的核心战略资源。作为研究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在法理研究、政策支持、运用保护、协同
管理上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强大的操作执行力。相较于他们来说,我国虽已建成较为成熟的知识产权支撑体系,但在文化培育、价值塑造、立场视野等层面差距明显。为此,要在新时代追赶先进,缩小代差,真正把我国焠造成战略支撑、体系维持、文化引领的知识产权强国,就必须紧盯前沿动态,通过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来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但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西方国家为争夺科技竞争权而强推符合他们价值观的单边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在交流借鉴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通过自身不断扩大的国际影响力,努力构造以中国为中心,符合全球发展的多边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知识产权领域的中国话语权。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38: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674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知识产权   发展   中国   保护   国家   体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