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文档

浙江大学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背景
知识产权转化与技术产业化一直是国家实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发达国家科研事业的发展来看,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技术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据统计,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目前已高达60%~80%。而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仅有39%,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校科研院与企业缺乏有效的市场沟通。现阶段,高校科研部门往往是先产出专利,再拿着专利去寻市场,结果却往往是四处碰壁。而我国大量企业受资金、科研人才的限制,仍缺乏自主研发的能力,从高校引入专利并实施商品转化仍是我国多数企业实现产品研发和升级换代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80%的专利产生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科研成果商品化率尚不足10%。由于现有科技知识产权转化模式的制约,导致我国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无法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使得大量科研产品成为游离于市场之外的无用成果,造成了科研资金、人员精力的极大浪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借
助信息技术,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管理与转移服务,是改变当前现状的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我国建设最早也是目前发展比较好的网上技术市场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与科学技术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合办,由浙江电信公司承建的。该网站于200210月正式运行,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集约化的现代技术市场。它以买方需求拉动卖方参与竞争,以企业难题招标为龙头,优化科技招投标活动。政府通过科技资源、科技政策的引导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促进企业难题招标活动的有效实施,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活动的注意力引向了企业。在该网站运行的最初3个月,在线企业就已经达到30351家,高校和科研机构达34356家,共发布技术难题招标项目7826项,提供研发经费501亿元,签约项目1855项,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可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我国科研事业、甚至是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浙江大学虽然在各地建立了30个技术转移中心,2009年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企业合作项目也在3000个以上。但这与我校拥有的知识产权绝对数量相比,还是太少。高校和企业之间供需信息交流不通畅,已成为制约我校与企业技术合
作的一个瓶颈;因此建立一个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对于帮助学校科研人员掌握企业技术需求,帮助企业寻技术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和技术的转移实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建设目标及意义
有鉴于浙江网上技术市场较成功的经验,我校应建立起自己的网上技术市场(即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浙江大学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依托浙江大学科研优势、技术资源、学科特长及其他创新要素,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与政府机构、技术转移机构、中介机构、专利事务所、法律事务所、风险投资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可为教师提供与企业交流互动的新渠道,实现学校与企业、教师与企业的开放式沟通,优化学校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模式,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不仅有利于浙江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凸显浙江大学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提高地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该平台建设,实现如下目标:
1)建立学校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管理。对于专利,希望借助平台能实现从提出申请到实施转让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创造价值,更好地实施学校知识产权战略。另外对不能获
得专利权的知识产权,希望借助平台能沉淀积累下来,丰富学校知识产权。
2)盘活学校知识产权,深度挖掘经济价值,以行业科技发展为导向,集成我校相关技术和其他单位技术,夯实工研院产业支撑平台。
3)整合风险投资公司、专利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资源,实施打包转让和转化提升我校知识产权附加值。
4)汇聚优质企业资源,丰富科研项目来源渠道,构筑战略合作企业库。同时为企业了解浙大,寻求科技支撑提供便捷的新平台,加快学校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
1、数据建设的可行性
科研院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007年初正式上线,经过一至四期的分阶段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同时,学校已建立了全校性的中心数据库以及数据交换平台。这为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获取条件。
2、技术的可行性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是数据库和数据仓储技术、通讯技术、身份识别与加密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成熟的数据存储、互动交流、信息安全技术保证。
3、管理的可行性
学校于2005年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组,为全面推进浙江大学校园信息化和网络建设工程进行指导和决策。下设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全校性的协调管理与技术支持提供了保障。
同时,科研院从责任领导到具体实施部门到专职人员组成了信息化建设队伍,保证了管理的可行。科研院(科技开发与转移部)负责平台建设,工研院、技术转移中心负责平台运行与维护,其中技术转移中心下设的综合事业部作为负责平台日常管理的部门。
另外,可借助市场机制,整合专利事务所和我校图书馆等相关资源,共同建设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二、平台建设内容
(一)数据库建设
1、技术成果: 进行唯一编号,信息包括『编号,技术名称,产业应用,创新点和优势,简介,专家,多个分类,开发部,高校』可将技术设定成,寻项目中试,国际技术成果可以由开发部发布。
1)链接专利,并显示专利状态,直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采集专利信息数据。
2)将技术成果进行分类,分为二级,或者能够自动提取关键字,自动归类。
3)按中试技术,成熟技术,集成技术等分类;
4)所获奖项作为技术成果的一项字段;
5)专家可以通过后台,直接将项目信息补充之后,提交为技术成果。对于信息不全的技术成果,补充信息或图片。教师提交的技术成果,可以选择作为寻项目中试”“寻风险投资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23:27: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656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技术   企业   转移   知识产权   平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