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与“苹果”

金融  │  Finance 2012.07  Shanghai  Economy
38创意经济 │  Creative Economy  2012.07 Shanghai  Economy 2
012年6月11日,美国加州的好莱坞大道上,每年举办奥斯卡颁奖典礼
的“柯达剧院”(Kodak Theatre)门楣上金的大字换成了“杜比剧院”(Dolby Theater)”,意味着数字时代标志性的演变最终完成。尽管当年柯达集团买下了这家剧院的20年冠名权,但是随着集团申请破产的进程加快,这个冠名权在进行到第十个年头时就将宣告终止。而同在6月11日的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苹果现任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展示了包括下一代配置高清Retina 显示屏的MacBook Pro笔记本、iOS6操作系统、OSX“山狮”(Mountain Lion)操作系统以及热销品MacBook Air笔记本处理器升级在内的一系列软硬件升级。而上述的一系列软硬件升级势必将引发又一轮关于移动领域更多的关注和投资。
同样是美国的大企业,2012年的命运却大相径庭。
创新不再追求“结果”而重在“过程”……
1880年,当时还是银行职员的乔治·伊士曼开始利用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批量生产摄影干版,这就是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前身。伊士曼在干版生意上大获成功,翌年与商人斯特朗合伙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公司。可见,柯达是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典型企业,这一类企
文/曹祎遐
业通常会视“技术”为核心、企业的生命之所在,因而有人认为,这次柯达所遇到的“坎”是因为没有做好技术的持续创新。
然而,柯达并不是没有做过创新战略上的调整,也不是没有尝试各领域中的技术突破。柯达也曾将医疗影像作为自身的主体业务,也曾致力于推进金融信息化。2003年柯达从H P 挖来了Antonio Perez、Lloyd 和Farraei 等,这些人在一起,将柯达公司彻底改变了面貌,使柯达又重新回到了喷墨打印领域。与此同时,他们从专利文档中挖掘知识产权资源,他们每年的技术转让费就能达到2.5亿美元。之后,柯达转让了一项在材料中嵌入化学签名的方法,制造商和零售商可以通过扫描来识别假冒产品。不过,这些都是在技术层面上的发明与应用,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的产品或“结果”;而进入新经济、新知识时
代,更大的创新成功则是“过程”的创新,即创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改变,
人们之间由面对面的交流变成了人与“苹果”的沟通。
如今,“苹果”持有976亿美元现金,可同时买下戴尔、雅虎、摩托罗拉移动、动视暴雪、百思买以及奈飞;“苹果”的收入为463.3亿美元,超过全球105个国家的G D P ;“苹果”的市值4163.8
亿美元,等于5个亚马逊公司或10个eBay。“苹果”的创新可以说造就了一项奇迹,不仅改变生活方式,
也颠覆了相关产业的结构,例如手机的操作系统更迭、A P P 的广泛应用等等,都成为了苹果创新的“衍生品”。从某种程度而言,苹果的创新更是一种文化上的创新,“果粉”们成了这一文化创新的坚定追随者,虽然不知道苹果在离了乔布斯之后将何去何从,失去了这样一位被认为是“苹果”文化的灵魂人物对这家企业无疑影响重大,然而只要苹果没有失去其文化,继续保有让苹果人在“玩乐”中创新的宗旨,相信未来,它依然会是一颗“金苹果”。
通过柯达与苹果,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社会更需要的是过程的创新、人们生活及生存方式的创新、乃至文化的创新,其创新效应远大于技术上的创新,因为现今的技术创新同样也亟需文化氛围、环境上的支撑。
“柯达”与“苹果”
——企业的创新哲学
技术层面上的发明与应用,
未能挽救柯达破产的命运。
"Kodak" and "Apple"
2012.07  Shanghai  Economy Finance  │  金融39 2012.07 Shanghai  Economy创意经济 │  Creative Economy 文化创新人才“难产”
实在是一大欠缺!
总理在去年年底曾说过,中
国要有“乔布斯”,要有像“苹果”一样
能够占领全球市场的产品出现。而创新
的重点仍在于“人”,创新的活力来自多
元文化主体的各种优秀人才和多种文化
资源在同一空间聚合所产生的“聚变效
应”。倘若缺乏能产生这种聚变效应的社
会生态和制度环境,即使引进某些“创
新型人才”,其创新活力也会在现有制度框架中窒息,外来创新人才的“本土化”过程是有难度的,如同“嫁接”一般,其成功率的保障需要更高的环境条件与技术支持。
上海市市长韩正则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创新是城市活力所在、希望所在。要让创新、创业的精神融化在上海的血脉中,让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新、创业人才拥有更大发展空间、赢得更多信任宽容、获得更好扶持帮助,使上海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福地。
我们应形成一个有利于文化创新发展的社会生态和制度环境,并大力构建和弘扬以“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氛围。从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多元文化结构的各个层面上广泛地招贤纳士,吸引国内外各层次、各类型、有潜能的文化创新人才,使文化创新成为名家集聚和“成名成家”的大舞台。惟此,才能产生亲和力和机会感,才能吸引众多优秀人才到创新企业汇聚、竞争和发展。根据文化创新要求,进行导向性的政策配置,这方面尤其需要企业吸引高素质具有跨文化、跨领域沟通及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建立创新人才的特殊激励机制,要学习与借鉴“苹果”鼓励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以激励员工创新的成功经验,把
企业打造成“名人加工厂”的“苹果模式”,
即“乔布斯+创新工厂”模式。
“原创”动力不足
创新从何而来?
我们发现,复古情怀会经常出现在
创新活动中,虽然怀旧情愫有时会取得
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共
鸣,然而“怀旧牌”打多了并非好事——
这很可能是缺乏原创动力的表现。
“柯达”的优势在于技术创新意识
非常强,它致力于在医学、金融、光学
等领域有技术上的突破,可惜的是却最
终没能发现如同数码相机颠覆了传统拍
摄、冲印方式一般能够颠覆市场、颠覆
生活方式的方法。
沪上的一些创意餐厅、创意园区也
是一样,多在模仿而少有自创,创意餐
厅通常采用“拿来主义”将西方的一些
创意copy过来,创意园区则效仿个别做
得比较成功的案例(如北京798创意园
区)进行不断复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有的沪上创意餐厅十分“聪明”,以老上
海的怀旧情怀为噱头,吸引食客们纷至
沓来,然而这些创新却总也是表层的创
新,很难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此
次的春节晚会也遭遇了相同的“尴尬”,
网络上传播的一张春晚现场“睡觉”
的图片说明了今年的春晚在形式上的成
功远大于内容上的,当然,这不能归咎
与春晚导演的失职,相信任何人到了这
个位置上都会尽全力做好这台联欢会。
问题就在于节目本身,哈文在接受某电
视节目采访时说“好节目是硬道理”,这
透露出我们今年春晚的节目在原创力和
生命力方面的缺失,这可能变成了春晚
创新的最大瓶颈。如同春晚一样,“巧妇
难为无米之炊”,希望我们的企业、民间
多出一些“好的本子”,让政府搭台来唱,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创新之路。
正如全球最卓越的30位领导力大师
之一的约翰·巴尔多尼(John Baldoni)
日前撰文指出:“一家公司如何才能重新
塑造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创造力呢?
首先,它必须照照镜子。大公司里发生
的事情和好莱坞如何拍摄电影非常类
似——很多人都可以说‘N o’,但是少数
人会亮出绿灯。通往‘yes’的路上有很
多障碍,但是这些应该而且可以得到改
变。不是这样一家公司本身会创造新产
品,而是它可以表现得敏捷、灵活、反
应迅速。因此它就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事,
更有效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从中国企业的创新战略角度而言,
需要的宁可是如苹果般咬了一口却意犹
未尽的创新诉求,而不是如同柯达“咔擦”
一声短暂如昙花一现般的绚烂一瞬。■
中国企业需要的,
是宁如苹果般缺少一块
却意犹未尽的创新诉求,
而非柯达般“咔擦”一
声间的绚烂瞬间。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25: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64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创新   文化   苹果   企业   人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