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收纳装置及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清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体收纳装置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拖地或洗地配备有两个储水水箱,其中一水箱用于存储清水,另一水箱用于存储污水。由于配备两个储水水箱,因此的占用体积大,构建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收纳装置及清洁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拖地或洗地配备两个水箱而导致占用体积大、构建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体收纳装置,该液体收纳装置包括第一储液结构和第二储液结构;
5.所述第二储液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的内部,所述第二储液结构具有柔性而容积可变;所述第一储液结构的结构壁与所述第二储液结构的结构壁之间的空间用于存储第一液体,所述第二储液结构用于存储第二液体;
6.所述第一储液结构具有进液结构和出液结构,所述第二储液结构具有导液结构;所述进液结构和所述导液结构连通,所述第二液体能够经过所述进液结构和所述导液结构流入所述第二储液结构;所述出液结构和所述导液结构连通,所述第二液体能够经过所述出液结构和所述导液结构流出所述第二储液结构。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体为污水,所述第二液体为清水。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进液口和进液管,所述进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的结构壁上,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液口、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导液结构;和/或,
9.所述出液结构包括出液口和出液管,所述出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的结构壁上,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液口、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导液结构。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进液口和进液管,所述进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的结构壁上,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液口、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导液结构;所述进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的顶壁上。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液结构包括出液口和出液管,所述出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的结构壁上,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液口、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导液结构;所述出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的底壁上。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液结构包括出液口和出液管,所述出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的结构壁上,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液口、另一端穿过所述导液结构并伸入所述第二储液结构的内部。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结构包括导液口和导液套筒,所述导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储液结构的结构壁上,所述导液口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的侧壁相对设置;
14.所述导液套筒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的侧壁、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导液口;所述导液套筒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于所述进液结构,所述第二连通口连通于所述出液结构。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液体收纳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导液结构居中设置;或者,所述导液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储液结构的底壁设置。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液结构的结构壁由连续的弧形壁面构成。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液结构为储液袋或储液囊。
18.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液体收纳装置。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设备为清洁,用于停靠清洁机器人。
20.本技术提供的液体收纳装置及清洁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21.该液体收纳装置中,第二储液结构设置于第一储液结构的内部,第二液体可存储于第二储液结构中,第一液体可存储于第一储液结构的结构壁和第二储液结构的结构壁之间的空间中。由于第二储液结构的结构壁具有柔性而容积可变,因此第二储液结构的体积大小可变。随着第二储液结构中第二液体的减少,第二储液结构的体积缩小,第二储液结构的结构壁和第一储液结构的结构壁之间的存储空间则增大,该液体收纳装置可存储更多的第一液体。相反地,随着第二储液结构中第二液体的增加,第二储液结构的体积增大,第二储液结构的结构壁和第一储液结构的结构壁之间的存储空间则减小,该液体收纳装置可存储更多的第二液体。
22.将本技术提供的液体收纳装置应用于清洁设备,例如拖地或洗地,例如第一液体选择为污水,第二液体选择为清水。使用作业前,使清水存储于液体收纳装置的第二储液结构中,并可使清水的存储量达到最大。使用作业的过程中,清水的使用量不断增加,第二储液结构的体积不断缩小,第二储液结构的结构壁和第一储液结构的结构壁之间的存储空间不断增大。而污水的产生量正是清水的使用量,因此污水可存储于第二储液结构的结构壁和第一储液结构的结构壁之间的存储空间中。
23.本技术提供的液体收纳装置和清洁设备,将第二储液结构的结构壁设计为具有柔性而容积可变,利用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交替增多和减少,将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存储于一个箱体中,规避了现有技术中需配备两个储水水箱的方案,使得液体收纳装置的占用体积减小、构建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收纳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收纳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收纳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收纳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29.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收纳装置的示意图。
3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1.100、第一储液结构;200、第二储液结构;10、进液结构;20、出液结构;30、导液结构;40、清污口封盖;50、倒液口;60、倒液口封盖;70、入液口;10a、进液口;10b、进液管;10c、进液口封盖;20a、出液口;20b、出液管;20c、第一管段;20d、第二管段;30a、导液口;30b、导液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4.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收纳装置和清洁设备进行说明。
37.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体收纳装置,该液体收纳装置包括第一储液结构100和第二储液结构200。第二储液结构200设置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内部,第二储液结构200具有柔性而容积可变;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与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之间的空间用于存储第一液体,第二储液结构200用于存储第二液体。其中,第一储液结构100具有进液结构10和出液结构20,第二储液结构200具有导液结构30;进液结构10和导液结构30连通,第二液体能够经过进液结构10和导液结构30流入第二储液结构200;出液结构20和导液结构30连通,第二液体能够经过出液结构20和导液结构30流出第二储液结构200。
38.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收纳装置中,第二液体可存储于第二储液结构200中,第一液体可存储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和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之间的空间中。由于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具有柔性,因此第二储液结构200的体积大小可变。随着第二储液结构200中第二液体的减少,第二储液结构200的体积缩小,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和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之间的存储空间则增大,该液体收纳装置可存储更多的第一液体。相反地,随着第二储液结构200中第二液体的增加,第二储液结构200的体积增大,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和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之间的存储空间则减小,该液体收纳装置可存储更多的第二液体。如此利用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交替增多和减少,将第一液体
和第二液体存储于一个箱体中,规避了现有技术中需配备两个储水水箱的方案,使得液体收纳装置的占用体积减小、构建成本降低。
39.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液结构10包括进液口10a和进液管10b,进液口10a开设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上,进液管10b的一端连通于进液口10a、另一端连通于导液结构30;出液结构20包括出液口20a和出液管20b,出液口20a开设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上,出液管20b的一端连通于出液口20a、另一端连通于导液结构30。
40.更为具体地,进液口10a开设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顶壁上,进液管10b沿液体收纳装置的高度方向直线延伸。出液口20a开设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底壁上,出液管20b沿液体收纳装置的高度方向直线延伸。
41.该实施例中,导液结构30包括导液口30a和导液套筒30b,导液口30a开设于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上,导液口30a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侧壁相对设置;导液套筒30b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侧壁、另一端连通于导液口30a;导液套筒30b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连通于进液管10b,第二连通口连通于出液管20b。更为具体地,沿液体收纳装置的高度方向,导液结构30居中设置。
42.如图2所示,第二液体通过进液结构10进入第二储液结构200中,第二储液结构200舒展开并存储第二液体,由于第二液体的重力作用,第二储液结构200整体靠近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底壁。如图1所示,随着第二液体通过出液结构20导出第二储液结构200,且第一液体通过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入液口70进入第一储液结构100中,第一液体对第二储液结构200形成浮力支撑,第二储液结构200逐渐远离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底壁,第一液体可以托住第二储液结构200,使得第二储液结构200和导液结构30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减轻导液口30a的负荷,且有利于第二储液结构200中的第二液体全部流出。其中,图1和图2中所示a方向为第一液体由入液口70进入第一储液结构100内部的方向,所示b方向为第一液体对第二储液结构200的浮力支撑方向。
43.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液结构10包括进液口10a和进液管10b,进液口10a开设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上,进液管10b的一端连通于进液口10a、另一端连通于导液结构30;出液结构20包括出液口20a和出液管20b,出液口20a开设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上,出液管20b的一端连通于出液口20a、另一端穿过导液结构30并伸入第二储液结构200的内部。
44.更为具体地,进液口10a开设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顶壁上,进液管10b沿液体收纳装置的高度方向直线延伸。出液口20a开设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底壁上,出液管20b包括第一管段20c和连通于第一管段20c的第二管段20d,第一管段20c和第二管段20d的连通处圆弧过渡。其中,第一管段20c沿液体收纳装置的高度方向直线延伸,第二管段20d远离第一管段20c的端头伸入第二储液结构200的内部,第一管段20c和第二管段20d的圆弧过渡位置穿设于导液结构30中,以通过第二管段20d伸入第二储液结构200内的端头导出第二液体。
45.该实施例中,导液结构30包括导液口30a和导液套筒30b,导液口30a开设于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上,导液口30a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侧壁相对设置;导液套筒30b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侧壁、另一端连通于导液口30a;导液套筒30b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连通于进液管10b,第一管段20c和第二管段20d的圆弧过渡位置正好适配于导液结构30,穿过第二连通口和导液口30a,顺利导出第二液体。更
为具体地,沿液体收纳装置的高度方向,导液结构30居中设置。
46.如图4所示,第二液体通过进液结构10进入第二储液结构200中,第二储液结构200舒展开并存储第二液体,由于第二液体的重力作用,第二储液结构200整体靠近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底壁。如图3所示,随着第二液体通过出液结构20导出第二储液结构200,且第一液体通过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入液口70进入第一储液结构100中,第一液体对第二储液结构200形成浮力支撑,第二储液结构200逐渐远离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底壁,第一液体可以托住第二储液结构200,使得第二储液结构200和导液结构30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减轻导液口30a的负荷,且有利于第二储液结构200中的第二液体全部流出。其中,图3和图4中所示a方向为第一液体由入液口70进入第一储液结构100内部的方向,所示b方向为第一液体对第二储液结构的浮力支撑方向。
47.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液结构10包括进液口10a,进液口10a开设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侧壁上。出液结构20包括出液口20a和出液管20b,出液口20a开设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底壁上,出液管20b沿液体收纳装置的高度方向直线延伸,出液管20b的一端连通于出液口20a、另一端连通于导液结构30。
48.该实施例中,导液结构30包括导液口30a和导液套筒30b,导液口30a开设于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上,导液口30a与该实施例中的进液口10a相对设置;导液套筒30b的一端连通于该进液口10a、另一端连通于导液口30a;导液套筒30b的筒壁上开设有连通口,该连通口连通于进液管10b。更为具体地,该实施例中,导液结构30靠近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底壁设置。
49.如图5所示,第二液体通过进液结构10进入第二储液结构200中,第二储液结构200舒展开并存储第二液体,由于第二液体的重力作用,第二储液结构200整体支撑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底壁。随着第二液体通过出液结构20导出第二储液结构200,且第一液体通过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入液口70进入第一储液结构100中,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底壁依然对第二储液结构200形成支撑,持续托住第二储液结构200,使得第二储液结构200和导液结构30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减轻导液口30a的负荷,且有利于第二储液结构200中的第二液体全部流出。其中,图5所示d方向为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底壁对第二储液结构200的支撑方向。
50.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由连续的弧形壁面构成,以此最大限度地提供第二储液结构200的容积可变性。
51.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储液结构200的材质为以下任意一种:
[0052]-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0053]-涤纶树脂;
[0054]-硅胶;
[0055]-pp/pvc/pe。
[0056]
其中,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俗称为改性tp,涤纶树脂俗称为pet。
[0057]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储液结构200为储液袋或储液囊。
[0058]
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储液结构100的顶壁上开设有清污口,该顶壁上活动设置有清污口封盖40,清污口封盖40用于封闭或敞开该清污口,操作人员可通过清污口清理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内部。图1至图5中所示的c方向为清污口封盖的铰接转动方向。
[0059]
进一步地,上述清污口封盖40上开设倒液口50,该清污口封盖40上活动设置有倒液口封盖60,倒液口封盖60能够封闭或敞开该倒液口50,操作人员可倾倒第一储液结构100,通过倒液口50倒出其中的第一液体。
[0060]
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包括如上的液体收纳装置。本实施例中,清洁设备优选为拖地或洗地。上述的第一液体优选为污水,第二液体优选为清水。
[0061]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收纳装置及清洁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0062]
该液体收纳装置中,第二储液结构200设置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内部,第二液体可存储于第二储液结构200中,第一液体可存储于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和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之间的空间中。由于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具有柔性而容积可变,因此第二储液结构200的体积大小可变。随着第二储液结构200中第二液体的减少,第二储液结构200的体积缩小,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和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之间的存储空间则增大,该液体收纳装置可存储更多的第一液体。相反地,随着第二储液结构200中第二液体的增加,第二储液结构200的体积增大,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和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之间的存储空间则减小,该液体收纳装置可存储更多的第二液体。
[0063]
将本技术提供的液体收纳装置应用于清洁设备,例如拖地或洗地,例如第一液体选择为污水,第二液体选择为清水。使用作业前,使清水存储于液体收纳装置的第二储液结构200中,并可使清水的存储量达到最大。使用作业的过程中,清水的使用量不断增加,第二储液结构200的体积不断缩小,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和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之间的存储空间不断增大。而污水的产生量正是清水的使用量,因此污水可存储于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和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之间的存储空间中。
[0064]
本技术提供的液体收纳装置和清洁设备,将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设计为具有柔性而容积可变,利用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交替增多和减少,将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存储于一个箱体中,规避了现有技术中需配备两个储水水箱的方案,使得液体收纳装置的占用体积减小、构建成本降低。
[0065]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收纳装置,用于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液结构(100)和第二储液结构(200);所述第二储液结构(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内部,所述第二储液结构(200)具有柔性而容积可变;所述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与所述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之间的空间用于存储第一液体,所述第二储液结构(200)用于存储第二液体;所述第一储液结构(100)具有进液结构(10)和出液结构(20),所述第二储液结构(200)具有导液结构(30);所述进液结构(10)和所述导液结构(30)连通,所述第二液体能够经过所述进液结构(10)和所述导液结构(30)流入所述第二储液结构(200);所述出液结构(20)和所述导液结构(30)连通,所述第二液体能够经过所述出液结构(20)和所述导液结构(30)流出所述第二储液结构(2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为污水,所述第二液体为清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结构(10)包括进液口(10a)和进液管(10b),所述进液口(10a)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上,所述进液管(10b)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液口(10a)、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导液结构(30);和/或,所述出液结构(20)包括出液口(20a)和出液管(20b),所述出液口(20a)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上,所述出液管(20b)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液口(20a)、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导液结构(3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结构(10)包括进液口(10a)和进液管(10b),所述进液口(10a)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上,所述进液管(10b)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液口(10a)、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导液结构(30);所述进液口(10a)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100)的顶壁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结构(20)包括出液口(20a)和出液管(20b),所述出液口(20a)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上,所述出液管(20b)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液口(20a)、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导液结构(30);所述出液口(20a)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底壁上。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结构(20)包括出液口(20a)和出液管(20b),所述出液口(20a)开设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100)的结构壁上,所述出液管(20b)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液口(20a)、另一端穿过所述导液结构(30)并伸入所述第二储液结构(200)的内部。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结构(30)包括导液口(30a)和导液套筒(30b),所述导液口(30a)开设于所述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上,所述导液口(30a)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100)的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导液套筒(30b)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液结构(100)的侧壁、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导液口(30a);所述导液套筒(30b)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于所述进液结构(10),所述第二连通口连通于所述出液结构(20)。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液体收纳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导液结构(30)居中设置;或者,所述导液结构(30)靠近所述第一储液结构(100)的底壁设置。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结构(200)的结构壁由连续的弧形壁面构成。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结构(200)为储液袋或储液囊。1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收纳装置。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为清洁,用于停靠清洁机器人。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体收纳装置及清洁设备,该液体收纳装置包括第一储液结构和第二储液结构;第二储液结构置于第一储液结构内,第二储液结构具有柔性而容积可变;第一储液结构与第二储液结构之间的空间用于存储第一液体,第二储液结构用于存储第二液体;第一储液结构具有进液结构和出液结构,第二储液结构具有导液结构;进液结构和出液结构分别连通于导液结构,第二液体能够经过进液结构和导液结构流入第二储液结构且能够经过出液结构和导液结构流出第二储液结构。本申请液体收纳装置利用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交替增多和减少,将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存储于一个箱体中,使液体收纳装置的占用体积减小、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

杨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银星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05.27

技术公布日:

2022/12/15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1:25: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48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结构   所述   液体   装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