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注液结构、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池封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注液结构、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2.电池通常需要保证足够的电解液才能正常工作,而电解液的注液口通常设置在电池盖板上,电解液可通过注液口注入电池内部,注液完成后需在注液口上采用密封件进行二次密封,可利用激光焊接将注液口封死,确保电池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漏液现象。
3.电池在服役年限内,重复多次的充放电过程会导致电解液损失,造成电池使用性能降低,需要对其进行补液,才能保证电池继续工作。而现有工艺中使用了激光焊接工艺密封注液口,但是由于焊接的不可拆卸特征,密封件与注液孔处无法形成新的补液通道,导致补液困难;或者拆卸后造成盖板的损坏才能完成注液,补充电解液的过程繁琐,补液后电池盖板的密封性能也有所下降。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急需一种密封结构来改变密封件与注液孔的连接,形成可解除密封的电池注液结构,从而解决电池难以补液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密封可拆卸,便于实现电池二次补液的电池注液结构及电池。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注液结构,用于安装于电池的盖板上,电池注液结构包括阀体、阀座和阀芯。其中阀体具有贯通的流体通道和积液腔,所述积液腔由所述流体通道的圆周方向向外延伸形成。阀座固定设置于所述阀体上并位于所述流体通道内,所述阀座设置有中央孔。阀芯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内,所述阀芯构造为:
7.当通过所述流体通道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电池内部向电池外部流动时,阀芯将所述流体通道密封关闭,所述流体无法流出。
8.当通过所述流体通道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所述电池外部向所述电池内部流动时,阀芯将所述流体通道开启,所述流体流入所述电池内部。
9.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注液结构,通过阀体、阀座和阀芯的配合,能够实现当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电池内部向电池外部流动时,阀芯将流体通道密封关闭,流体无法流出;当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电池外部向电池内部流动时,阀芯将所述流体通道开启,流体流入电池内部,进行二次注液,并且密封结构的性能不会受到注液的影响,实现了密封结构可拆卸。尤其是在电解液价格波动时,可设置为在电解液价格相对较低时,对具有该电池注液结构的电池进行二次注液,以补充电解液,以整体降低电池的使用成本。
10.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阀芯包括顶部和中空的圆柱部,所述顶部的直径由所述电池的内部向所述电池的外部方向减小,所述圆柱部设置于所述顶部的靠近所述电池内部的一端。
11.在本技术中,阀芯的顶部设计成直径由电池的内部向电池的外部方向减小,能够与阀体上的积液腔相配合,实现对流体通道的打开和关闭。
12.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阀体具有界定所述流体通道和所述积液腔的内壁,所述积液腔靠近所述电池的外部的内壁形成开关部,所述阀芯的所述顶部与所述开关部密封接触或者离开以实现所述流体通道的密封关闭或者开启。
13.在本技术中,通过阀芯的顶部和阀体内壁上形成的开关部之间的密封接触实现对流体通道的密封,能够对电池盖板的注液孔进行密封。通过阀芯的顶部和阀体内壁上形成的开关部离开后可以打开流体通道,能够对电池进行二次注液。
14.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阀座与所述阀芯的所述顶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预紧力;
15.当所述阀芯将所述流体通道关闭时,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所述阀芯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朝远离所述阀座的方向运动;
16.当对电池内部注入流体时,所述阀芯在所述流体的作用下将所述弹性件进一步压缩,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所述弹性件朝所述阀座的方向运动,将所述流体通道开启。
17.在本技术中,当所述阀芯将所述流体通道关闭时,弹性件能够提供给阀芯以弹性力,实现阀芯与阀体的接触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当对电池内部注入流体时,弹性件会被进一步压缩,从而打开流体通道,实现对电池的二次注液。
18.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注液结构还包括止挡部,当所述流体由所述电池外部向所述电池内部流动时,所述止挡部用于限制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量。
19.在本技术中,为了防止弹性件变形太多而导致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失去弹性,设置了止挡部用于限制弹性件的压缩量。
20.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止挡部包括阀球,所述阀球的直径大于所述阀座的所述中央孔的直径。
21.在本技术中,为了防止零件的损伤,需要限制阀芯向阀座的移动距离,设置阀球并且阀球直径大于中央孔的直径,能够实现阀芯向阀座移动时,当阀球抵住中央孔时,阀芯不能再向阀座方向移动,起到保护作用。
22.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阀芯的面向所述中央孔的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用于对所述阀球进行定位。
23.在本技术中,为了防止阀球的位置偏移,设置定位槽进行定位。
24.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止挡部包括凸环或者至少一个凸块,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凸环或者至少一个凸块。
25.在本技术中,套设与弹性件的凸环或者凸块也是可以限制阀芯向阀座移动的距离,从而保证弹性件的压缩量在弹性变形范围之内。
26.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阀芯的所述顶部和所述圆柱部一体成型,沿所述流体从所述电池外部向所述电池内部流动的方向上,所述阀芯的所述圆柱部与所述阀座具有距离。
27.在本技术中,一体成型工艺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阀座和圆柱部之间的距离为阀芯向阀座移动留出空间,能够实现流体通道的开启。
28.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圆柱部上设置有第一导流口,所述第一导流口与所述阀体的所述积液腔连通。
29.在本技术中,通过在圆柱部上设置导流口,使得流体向电池外部的方向流动时,会通过导流口充满到积液腔,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流体向电池内部的方向流动时,流体可以通过第一导流口流入到电池内部。
30.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阀座包括限位部和固定部。所述限位部面向所述阀芯的所述顶部,所述限位部凸出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阀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中央孔设置于所述限位部的中心。
31.在本技术中,固定部与阀体的内壁固定能够将阀座固定,限位部能够对阀芯的向阀座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
32.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阀座上设置有第二导流口,所述第二导流口设置于所述限位部或者所述固定部上,连通所述电池的内部和外部。
33.在本技术中,在阀座上设置导流口能够使得流体通过导流口注入到电池内部。
34.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阀芯的所述顶部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圆柱部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顶部和所述圆柱部固定连接,所述阀座与所述阀芯的所述圆柱部相抵接。
35.在本技术中,阀座与阀芯的圆柱部相抵接,能够增强密封效果,采用分体成型工艺制造阀芯的顶部和圆柱部,并且圆柱部由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实现阀芯移动时,压缩圆柱部,从而阀芯不会被圆柱部限制,便于开启流体通道。
36.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顶部的直径由所述电池的内部向所述电池的外部方向逐渐减小。
37.在本技术中,顶部的直径逐渐减小,便于加工,密封效果佳。
38.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中央孔是中央通孔。
39.在本技术中将阀座上的中央孔设置为中央通孔,可以增加流体的流量,有利于提高效率。
40.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注液结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阀芯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密封槽内,用于将所述流体通道密封关闭。
41.在本技术中,密封圈的设置能够避免阀体和阀芯直接接触,容易影响配合性能,导致密封不良,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
42.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对应的第二定位部,当所述流体通道关闭时,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当所述流体通道开启时,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分离。
43.在本技术中,在阀芯和阀体相配合的位置分别设置相对应的定位部,能够实现阀芯移动后与阀体密封配合时不会出现倾斜等现象导致的密封效果不良。
44.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阀体上靠近所述阀座的一端设置有安装部,用于将所述电池注液结构安装于所述盖板。
45.在本技术中,通过在阀体上设置安装部实现电池注液结构与电池盖板的安装。
4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组
件、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盖板和安装于所述盖板的电池注液结构,所述电池注液结构包括上述的电池注液结构。
47.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组,其中电池组包括上述的电池。
48.根据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49.本技术提供的电池,采用以上的电池注液结构,可实现密封可拆卸,实现了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能够便于对电池的二次补液的同时防止电池漏液。
5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出的电池注液结构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51.本技术提出的用于安装于电池的盖板上电池注液结构,包括阀体、阀座和阀芯。其中阀体具有贯通的流体通道和积液腔,积液腔由流体通道的圆周方向向外延伸形成。阀座固定设置于阀体上并位于流体通道内,阀座设置有中央孔。阀芯设置在流体通道内,阀芯构造为:当通过流体通道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电池内部向电池外部流动时,阀芯将流体通道密封关闭,流体无法流出。当通过流体通道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电池外部向电池内部流动时,阀芯将流体通道开启,流体流入电池内部,可进行二次注液,并且密封结构的性能不会受到注液的影响,密封结构可拆卸,能够实现在不破坏密封结构的前提下对电池的二次注液。
52.本技术提出的电池,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组件、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盖板和安装于所述盖板的电池注液结构,电池注液结构包括上述的电池注液结构,二次注液时操作简便,并且不会破坏密封结构,补液后密封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53.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54.图1是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第一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55.图2是图1的电池注液结构的关闭流体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56.图3是图1所示的电池注液结构的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57.图4是图1所示的电池注液结构的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58.图5是图1所示的电池注液结构的阀芯(安装有弹性件和阀球)的结构示意图。
59.图6是图1的电池注液结构的开启流体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60.图7是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第二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61.图8是图7的电池注液结构的关闭流体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62.图9是图7的电池注液结构的开启流体通道时的结构示意图。
63.图10是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4.图11是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第四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5.图12是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第五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6.图13是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第六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7.图14是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第七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8.图15是本技术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6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70.10.电池注液结构;
71.11.阀体;
72.111.内壁;
73.112.流体通道;
74.113.积液腔;
75.114.安装部;
76.12.阀座;
77.121.中央孔;
78.122.限位部;
79.123.固定部;
80.124.第二导流口;
81.13.阀芯;
82.131.顶部;
83.132.圆柱部;
84.133.第一导流口;
85.134.定位槽;
86.135.密封槽;
87.14.弹性件;
88.15.止挡部;
89.16.密封圈;
90.20.壳体;
91.30.电芯组件;
92.40.盖板;
93.100.电池;
94.a.液体由电池内部向电池外部的流动方向;
95.b.液体由电池外部向电池内部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96.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97.在对本技术的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技术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98.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10,用于安装于电池的盖板上,电池注液结构10包括阀体11、阀座12和阀芯13。其中阀体11具有贯通的流体通道112和积液腔113,积液腔113由流体通道112的圆周方向向外延伸形成。阀座12固定设置于阀体11上并位于流体通道112内,阀座12设置有中央孔121。阀芯13设置在流体通道112内,阀芯13构造为:
99.当通过流体通道112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电池内部向电池外部(图2中所示的方向a)流动时,阀芯13将流体通道112密封关闭,流体无法流出。
100.当通过流体通道112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电池外部向电池内部(图6中所示的方向b)流动时,阀芯13将流体通道112开启,流体流入电池内部,可以对电池进行二次注液。并且密封结构的性能不会受到注液的影响,实现了密封结构可拆卸。尤其是在电解液价格波动时,可设置为在电解液价格相对较低时,对具有该电池注液结构的电池进行二次注液,以补充电解液,以整体降低电池的使用成本。
101.在本实施例中,阀座的中央孔是中央通孔,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阀座的中央孔也可以是孔口朝向电池外部的盲孔。
102.在本实施例中,阀芯13包括顶部131和中空的圆柱部132,顶部131的直径由电池的内部向电池的外部方向减小,圆柱部132设置于顶部131的靠近电池内部的一端。阀芯的顶部设计成直径由电池的内部向电池的外部方向减小,能够与阀体上的积液腔相配合,实现对流体通道的打开和关闭。
103.在本实施例中,顶部的直径是逐渐减小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顶部的直径也可以突然减小,比如形成“l”形的表面。
104.在本实施例中,阀体11具有界定流体通道112和积液腔113的内壁111,积液腔113靠近电池的外部的内壁形成开关部,阀芯13的顶部131与开关部密封接触或者离开以实现流体通道112的密封关闭或者开启。通过阀芯的顶部和阀体内壁上形成的开关部之间的密封接触实现对流体通道的密封,能够对电池盖板的注液孔进行密封。通过阀芯的顶部和阀体内壁上形成的开关部离开后可以打开流体通道,能够对电池进行二次注液。
105.在本实施例中,阀座12与阀芯13的顶部13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4,弹性件14具有预紧力;
106.当阀芯13将流体通道112关闭时,弹性件14处于第一压缩状态,阀芯13在弹性件14的作用下朝远离阀座12的方向运动;
107.当对电池内部注入流体时,阀芯13在流体的作用下将弹性件14进一步压缩,弹性件14处于第二压缩状态,弹性件14朝阀座12的方向运动,将流体通道112开启。当所述阀芯将所述流体通道关闭时,弹性件能够提供给阀芯以弹性力,实现阀芯与阀体的接触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当对电池内部注入流体时,弹性件会被进一步压缩,从而打开流体通道,实现对电池的二次注液。
108.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是弹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可以是其他一些具有弹性的零件。
109.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注液结构10还包括止挡部15,当流体由电池外部向电池内部(图中的方向b)流动时,止挡部15用于限制弹性件14的压缩量。为了防止弹性件变形太多而导致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失去弹性,设置了止挡部用于限制弹性件的压缩量,在本实施例中止挡部15是限制弹簧的压缩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止挡部15限制其他类型的一些
弹性件的压缩量,以保证弹性件能够在弹性范围内,避免弹性件的损伤。
110.在本实施例中,止挡部15包括阀球,阀球的直径大于阀座12的中央孔121的直径。为了防止零件的损伤,实际中需要限制阀芯向阀座的移动距离,因此采用阀球作为止挡部,并且阀球直径大于中央孔的直径,能够实现阀芯向阀座移动时,当阀球抵住中央孔时,阀芯不能再向阀座方向移动,起到保护作用。
111.在本实施例中,阀芯13的面向中央孔121的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134,用于对阀球进行定位。为了防止阀球的位置偏移,设置定位槽进行定位。
11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止挡部15包括凸环或者至少一个凸块,弹性件14套设于凸环或者至少一个凸块。套设于弹性件的凸环或者凸块也是可以限制阀芯向阀座移动的距离,从而保证弹性件的压缩量在弹性变形范围之内。凸环或者至少一个凸块可以是阀芯13的顶部131向阀座12的方向延伸而形成,也可以是采用单独的凸环或者至少一个凸块固定在阀芯13的顶部131而形成。
113.在本实施例中,阀芯13的顶部131和圆柱部132一体成型,沿流体从电池外部向电池内部流动的方向(方向b)上,阀芯13的圆柱部132与阀座12具有距离。一体成型工艺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阀座和圆柱部之间的距离为阀芯向阀座移动留出空间,能够实现流体通道的开启。
114.在本实施例中,阀芯13的圆柱部132上设置有第一导流口133,第一导流口133与阀体11的积液腔113连通。通过在圆柱部上设置第一导流口,使得流体向a方向流动时,会通过导流口充满到积液腔,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流体向b方向流动时,流体可以通过第一导流口流入到电池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口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圆柱部上并与阀体的积液腔连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口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或者更多数量,可以均匀分布在圆柱部上,也可以不均匀分布。
115.在本实施例中,阀座12包括限位部122和固定部123。限位部122面向阀芯13的顶部131,限位部122凸出设置于固定部123上,固定部123与阀体11的内壁111固定连接,中央孔121设置于限位部122的中心。固定部与阀体的内壁固定能够将阀座固定,在阀芯向阀座移动时,限位部能够对阀芯的移动进行限定,避免弹性件被过度压缩而导致弹性失效。
116.在本实施例中,阀座12上设置有第二导流口124,第二导流口124设置于固定部123上,连通电池的内部和外部。在阀座上设置第二导流口能够使得流体通过第二导流口注入到电池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口124的数量是4各,均匀分布在固定部上,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口的数量也可以是其他的数量,例如1个、2个、3个、5个等等。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
117.在本实施例中,阀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阀芯13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部相对应的第二定位部,当流体通道112关闭时,第二定位部定位于第一定位部;当流体通道112开启时,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分离。对电池二次注液完成后,阀芯需要重新与阀体进行密封配合,在阀芯和阀体相配合的位置分别设置相对应的定位部,能够实现阀芯移动与阀体密封配合时不会出现倾斜等现象导致的密封效果不良。
118.在本实施例中,阀体11上靠近阀座1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部114,用于将电池注液结构10安装于盖板。通过在阀体上设置安装部实现电池注液结构与电池盖板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是安装螺纹,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也可以是其他的一些安装结构,
比如粘结、卡合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螺纹采用外螺纹,设置在阀体的外部,此时需要在盖板上开设内螺纹与阀体上的安装螺纹配合。
119.如图7至图9所示,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中电池注液结构10还包括密封圈16,阀芯13上设置有密封槽135,密封圈16设置于密封槽135内,用于将流体通道112密封关闭。密封圈的设置能够避免阀体和阀芯直接接触,影响配合性能,导致密封不良,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密封圈可以采用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
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口124设置在阀座12的限位部122上,也能够使得流体通过导流口注入到电池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口124的数量是1个,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口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例如2个、3个、4个等等。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
121.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4是安装螺纹,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也可以是其他的一些安装结构,比如粘结、卡合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螺纹采用内螺纹,设置在阀体的一端的内壁,此时需要在盖板上设置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122.在本实施例中,阀体11的积液腔113上方的内壁呈倾斜状态,由于阀芯的顶部的直径由所述电池的内部向所述电池的外部方向逐渐减小,并且顶部上还设置了密封圈,为了使得阀体内壁便于与阀芯的顶部相配合密封,并且更有利于保持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将阀体的积液腔上方的内壁面设计为倾斜面。
1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件及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124.如图10所示,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其中阀芯13的顶部131由刚性材料制成,圆柱部132由弹性材料制成,顶部131和圆柱部132固定连接,阀座12与阀芯13的圆柱部132相抵接。阀座与阀芯的圆柱部相抵接,能够增强密封效果,采用分体成型工艺制造阀芯的顶部和圆柱部,并且圆柱部有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实现阀芯移动时,压缩圆柱部,从而阀芯不会被圆柱部限制,便于开启流体通道。实现了需要密封时密封效果显著,需要注液时注液畅通的技术效果。
1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件及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126.如图11所示,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其中阀芯13的顶部131由刚性材料制成,圆柱部132由弹性材料制成,顶部131和圆柱部132固定连接,阀座12与阀芯13的圆柱部132相抵接。阀座与阀芯的圆柱部相抵接,能够增强密封效果,采用分体成型工艺制造阀芯的顶部和圆柱部,并且圆柱部有弹性材料制成,能够实现阀芯移动时,压缩圆柱部,从而阀芯不会被圆柱部限制,便于开启流体通道。实现了需要密封时密封效果显著,需要注液时注液畅通的技术效果。
1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件及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128.图12是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其中止挡部15是一个较大的凸块,弹性件14套设于凸块。这样也是可以在打开流体通道时,阀芯向阀座移动,当凸块与阀座的限位部接触时,阀芯就不能够再向阀座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保证弹簧的压缩量在弹性变形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的结构可以采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129.图13是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其中止挡部15是一个倒立的t字形的凸块,弹性件14套设于凸块。这样也是可以在打开流体通道时,阀芯向阀座移动,当
凸块与阀座的限位部接触时,阀芯就不能够再向阀座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保证弹簧的压缩量在弹性变形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的结构可以采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130.图14是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的第七种实施方式,其中止挡部15是多个小凸块,小凸块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4个等等,可以均匀分布于弹性件的内部,也可以不均匀分布。弹性件14套设于凸块。这样也是可以在打开流体通道时,阀芯向阀座移动,当凸块与阀座的限位部接触时,阀芯就不能够再向阀座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保证弹簧的压缩量在弹性变形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的结构可以采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131.需要说明的是,止挡部15还可以是凸环(图中未示出),弹性件14套设于凸环外。这样也是可以在打开流体通道时,阀芯向阀座移动,当凸环与阀座的限位部接触时,阀芯就不能够再向阀座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保证弹簧的压缩量在弹性变形范围之内。本实施方式中的其他的结构可以采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132.如图15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100,电池100包括壳体20、设置于壳体20内的电芯组件30、连接于壳体20的盖板40和安装于盖板40的电池注液结构10,壳体20具有容纳腔和连通容纳腔和外部空间的开口,电芯组件30位于容纳腔内,且与壳体20的底部固定连接,盖板40与壳体20固定连接,且覆盖壳体20的开口,盖板40上设置有电池注液孔,电池注液结构10设置在电池注液孔中并与盖板40连接。
133.其中,电池注液结构10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结合上述的电池注液结构10,由于电池注液结构中固定在盖板上,并且密封可拆卸,从而便于后续对电池100进行电解液的补充,便于实现电池100的二次使用。
13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组,其中电池组包括图15所示的电池。
13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采用上述的电池包。用电设备可以为多种形式,例如,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电瓶车、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例如,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
136.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注液结构仅仅是能够采用本技术原理的许多种电池注液结构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注液结构的任何细节或任何部件。
137.上述是对本技术提出的电池注液结构的几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下将对本技术提出的电池注液结构的使用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138.结合附图1至图15,本技术提出的电池注液结构的使用过程是:阀体通过安装部安装与电池的盖板上,阀座固定设置于阀体上并位于阀体的流体通道内,阀芯设置在阀体的流体通道内,当流体的流动方向为a方向时,流体通过阀座上的孔充满整个阀芯的内部,并通过阀芯上的第一导流孔充满导阀体上的积液腔,弹性件设置在阀芯的顶部与阀体的限位部之间,并且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由于阀座与阀体固定,因此阀芯在弹性件的预紧力
以及流体流动方向上的力的共同作用下抵持在积液腔上方的内壁处,阀芯的顶部与阀体的积液腔上方的内壁形成密封。导致流体无法流出,流体通道关闭。此时如果阀芯的顶部和阀芯的圆柱部是一体结构,则阀芯的圆柱部与阀座的固定部之间存在一段距离;如果顶部由刚性材料制成,圆柱部由弹性材料制成,则阀座与阀芯的圆柱部相抵接。止挡部(阀球)在流体的作用下位于阀芯的顶部的定位槽附近。
139.当需要进行二次补液时,向阀芯上方的流体通道内注入电解液,此时由于弹性力的作用,阀芯的顶部抵持在积液腔上方的内壁处,阀芯的顶部与阀体的积液腔上方的内壁形成密封,随着阀芯上方的电解液逐渐增多,电解液的重力而阀芯产生一定的压力,当堆积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弹性件的预紧力不足以支撑堆积的电解液对阀芯造成的压力时,弹性件将进一步被压缩,从而使得阀芯向下移动,由于阀芯与阀座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或者阀芯的圆柱部可以弹性被压缩,阀芯的顶部与阀体的积液腔上方的内壁分离,电解液流入积液腔,并通过阀芯上的第一导流口,阀座上的孔流过阀座,进入电池的电解液容纳腔中,实现电池的二次注液。
140.由于刚开始注液时,流体通道开口较小,此时仍然会有电解液在阀芯的上方堆积,使得弹性件更进一步被压缩,止挡部(阀球)随着弹性件的压缩而向阀座方向移动,当阀球移动到阀座的限位部时,由于阀球的直径大于限位部中心的中央孔的直径,此时阀球抵接限位部,弹性件不再被压缩,保持此时的状态直到注液完成。
141.当止挡部是凸环或者凸块等形式时,止挡部随着弹性件的压缩向阀座方向移动,知道与阀座的限位部相抵接后,弹性件不再被压缩,保持此时的状态直到注液完成。
142.当电解液注液完成之后,阀芯收到弹性件的弹力向电池外部顶起,阀芯的顶部与阀体的积液腔上方的内壁形成密封,实现电池注液密封。
143.通过上述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果的使用过程,可以得出本技术的电池注液结构,能够实现密封并且是可拆卸的密封,密封效果良好并能实现电池的二次补液。
14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电池注液结构,用于安装于电池的盖板上,电池注液结构包括阀体、阀座和阀芯。其中阀体具有贯通的流体通道和积液腔,流体通道供电解液流通,积液腔由流体通道的圆周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积液腔用于电解液流动时的暂时存储。阀座固定设置于阀体上并位于流体通道内,阀座设置有中央孔。阀芯设置在流体通道内,阀芯构造为:当通过流体通道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电池内部向电池外部流动时,阀芯将流体通道密封关闭,流体无法流出。当通过流体通道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电池外部向电池内部流动时,阀芯将流体通道开启,流体流入电池内部,可进行二次注液,并且密封结构的性能不会受到注液的影响,密封结构可拆卸,能够实现在不破坏密封结构的前提下对电池的二次注液,还能够实现不需要注液状态下防止电解液的泄露。
145.本技术提出的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密封效果良好,能够对电解液进行补充,实现电池的二次使用,并且操作简便,不需要破坏电池注液结构。
146.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技术提出的电池注液结构和电池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技术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相反,每个实施例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例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例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
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
147.本技术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相反,每个实施例的组成部分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例的每个组成部分也可与其它实施例的其它组成部分结合使用。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14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49.在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150.以上仅为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申请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申请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注液结构,用于安装于电池的盖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具有贯通的流体通道和积液腔,所述积液腔由所述流体通道的圆周方向向外延伸形成;阀座,固定设置于所述阀体上并位于所述流体通道内,所述阀座设置有中央孔;阀芯,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内,所述阀芯构造为:当通过所述流体通道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电池内部向电池外部流动时,阀芯将所述流体通道密封关闭,所述流体无法流出;当通过所述流体通道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所述电池外部向所述电池内部流动时,阀芯将所述流体通道开启,所述流体流入所述电池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顶部和中空的圆柱部,所述顶部的直径由所述电池的内部向所述电池的外部方向减小,所述圆柱部设置于所述顶部的靠近所述电池内部的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界定所述流体通道和所述积液腔的内壁,所述积液腔靠近所述电池的外部的内壁形成开关部,所述阀芯的所述顶部与所述开关部密封接触或者离开以实现所述流体通道的密封关闭或者开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与所述阀芯的所述顶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预紧力,当所述阀芯将所述流体通道关闭时,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所述阀芯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朝远离所述阀座的方向运动;当对电池内部注入流体时,所述阀芯在所述流体的作用下将所述弹性件进一步压缩,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所述弹性件朝所述阀座的方向运动,将所述流体通道开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注液结构还包括止挡部,当所述流体由所述电池外部向所述电池内部流动时,所述止挡部用于限制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包括阀球,所述阀球的直径大于所述阀座的所述中央孔的直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面向所述中央孔的表面上开设有定位槽,用于对所述阀球进行定位。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包括凸环或者至少一个凸块,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凸环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凸块。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所述顶部和所述圆柱部一体成型,沿所述流体从所述电池外部向所述电池内部流动的方向上,所述阀芯的所述圆柱部与所述阀座具有距离。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部上设置有第一导流口,所述第一导流口与所述阀体的所述积液腔连通。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包括限位部和固定部,所述限位部面向所述阀芯的所述顶部,所述限位部凸出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阀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中央孔设置于所述限位部的中心。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设置有第二导流口,
所述第二导流口设置于所述限位部或者所述固定部上,连通所述电池的内部和外部。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所述顶部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圆柱部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顶部和所述圆柱部固定连接,所述阀座与所述阀芯的所述圆柱部相抵接。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的直径由所述电池的内部向所述电池的外部方向逐渐减小。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孔是中央通孔。16.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注液结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阀芯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密封槽内,用于将所述流体通道密封关闭。17.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对应的第二定位部,当所述流体通道关闭时,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当所述流体通道开启时,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分离。18.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靠近所述阀座的一端设置有安装部,用于将所述电池注液结构安装于所述盖板。19.一种电池,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芯组件、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盖板和安装于所述盖板的电池注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注液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注液结构。20.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21.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注液结构及电池,涉及电池封装技术领域。该电池注液结构用于安装于电池的盖板上,电池注液结构包括阀体、阀座和阀芯。阀体具有贯通的流体通道和积液腔,积液腔由流体通道的圆周方向向外延伸形成。阀座固定设置于阀体上并位于流体通道内,阀座设置有中央孔。阀芯设置在流体通道内,阀芯构造为:当通过流体通道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电池内部向电池外部流动时,阀芯将流体通道密封关闭,流体无法流出;当通过流体通道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为从电池外部向电池内部流动时,阀芯将流体通道开启,流体流入电池内部。通过以上设计,可实现电池注液结构既能够对电池内部的电解液进行密封,又能够便于密封的打开,可对电池进行二次补充注液。行二次补充注液。行二次补充注液。


技术研发人员:

李茂松 徐卫东 蔡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7

技术公布日:

2022/12/19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1:24: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47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电池   流体   阀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