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


背景技术:



2.有机水稻是指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长过程。
3.为了保护环境并对土壤进行增肥,现如今对秸秆不再选择焚烧的处理方式,而是将秸秆破碎后,撒入田地中,然后进行深翻,将秸秆、稻草与土壤混匀。并在旋耕前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地,目前秸秆处理一般都是人工进行抛洒,并通过农具对土壤进行翻土,使秸秆与土壤混合,然而,由于人工抛洒秸秆可能会有抛洒不均匀的问题,这会导致土壤肥沃程度不同,且在抛洒完成后还需翻土,使得操作复杂,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储料盒和呈对称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储料盒上固定有加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包括:翻土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翻土机构包括摆动组件以及翻土辊,所述摆动组件驱动所述翻土辊转动,并带动翻土辊摆动至所需位置;破碎组件,设置在所述加工箱内,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料盒接通的行进下料机构,所述行进下料机构包括下料组件和车轮,所述下料组件可间歇输送破碎后的秸秆至翻动后的土壤内,并驱动所述车轮转动;填土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填土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推送板,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的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可通过所述支撑组件驱动所述推送板做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引导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引导组件可在所述支撑组件运动时与所述支撑组件配合,以调节推送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呈对称设置的转动板、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板上的支撑杆、铰接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转动板铰接的气缸,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翻土辊固定连接。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破碎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加工箱上的电机,所述加工箱内转动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固定有相互配合的两个破碎辊,所述传动杆上还固定有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其中一个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电机输
出轴连接。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储料盒接通的导料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导料管连接的从动结构、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二号转动杆,所述从动结构与所述二号转动杆连接,所述二号转动杆与所述车轮固定连接。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从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导料管上的一号转动杆,所述一号转动杆上固定有与所述导料管配合的导料板,所述一号转动杆上套设有与所述二号转动杆连接的皮带。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往复机构上的中空杆,所述中空杆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中空杆连接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上固定有与所述卡槽卡合的固定块,所述弹性结构与所述推送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引导组件连接。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结构活动安装在所述中空杆内的二号活动杆,所述中空杆内固定有与所述二号活动杆抵接的弹簧,所述二号活动杆上固定有与所述引导组件连接的限位轮,所述二号活动杆与所述推送板和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储料盒上且固定有凸起的转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料盒上的支撑套筒、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与所述支撑套筒连接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起卡合的通槽,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中空杆固定连接。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活动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上铰接有连杆,所述支撑套筒上滑动安装有与所述连杆铰接的一号活动杆,所述一号活动杆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筒与所述中空杆固定连接。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且与所述限位轮配合的倾斜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呈对称设置的横板,所述固定板上铰接有与所述倾斜板抵接的铰接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通过翻土机构对田地进行翻土,并通过破碎组件将秸秆破碎,同时,行进下料机构可驱动装置沿着田地间歇行进,并在行进过程中,将破碎后的秸秆均匀撒入经翻土后的土壤中,为了确保秸秆效果更佳,需要将秸秆填埋入土壤内,在往复机构的作用下,驱动填土机构运动,以将翻动后的土壤填埋在秸秆上,同时,在引导组件的作用下,确保填土机构不会与填埋后的土壤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16.图1为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一种实施例中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一种实施例中的部分半剖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一种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引导组件、翻土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1.图6为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一种实施例中引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一种实施例中部分调节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一种实施例中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底座;2、转动板;3、气缸;4、支撑杆;5、翻土辊;6、储料盒;7、加工箱;8、电机;9、传动杆;10、破碎辊;11、齿轮;12、导料管;13、一号转动杆;14、导料板;15、皮带;16、二号转动杆;17、转盘;18、支撑套筒;19、一号活动杆;20、连接板;21、连杆;22、固定板;23、导向杆;24、导向套筒;25、中空杆;26、卡槽;27、二号活动杆;28、固定块;29、弹簧;30、推送板;31、限位轮;32、倾斜板;33、铰接板;34、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另外,本发明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7.请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储料盒6和呈对称设置的固定板22,所述储料盒6上固定有加工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包括:请参阅图1、图3,翻土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翻土机构包括摆动组件以及翻土辊5,所述摆动组件驱动所述翻土辊5转动,并带动翻土辊5摆动至所需位置,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呈对称设置的转动板2、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板2上的支撑杆4、铰接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转动板2铰接的气缸3,所述支撑杆4与所述翻土辊5固定连接。
28.需要说明的是,转动板2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支撑杆4转动的驱动电机,在装置未使用时,需要使翻土辊5与地面分离,以防止对地面造成破坏或翻土辊5自身破损,在气缸3的作用下,驱动转动板2朝向底座1方向摆动,使得翻土辊5朝向底座1方向运动,当需要对耕地进行翻土时,此时气缸3工作,驱动转动板2朝向远离底座1方向摆动,并使翻土辊5摆动至所需位置后,此时驱动电机工作,驱动支撑杆4转动,从而带动翻土辊5转动,在翻土辊5的作用下,对耕地进行翻土处理。
29.请参阅图1、图2-3,破碎组件,设置在所述加工箱7内,所述破碎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加工箱7上的电机8,所述加工箱7内转动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传动杆9,所述传动杆9
上固定有相互配合的两个破碎辊10,所述传动杆9上还固定有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11,其中一个所述传动杆9与所述电机8输出轴连接。
30.进一步来说,为了使耕地更加肥沃,一般都会对秸秆进行破碎,并将破碎后的秸秆撒入耕地内,此时,将完整的秸秆置于加工箱7内,电机8工作,并驱动与之连接的传动杆9转动,从而带动破碎辊10转动,传动杆9还会带动齿轮11转动,两个齿轮11相互啮合,使得另一个齿轮11的反向转动,从而通过另一个传动杆9带动另一破碎辊10反向转动,在两个破碎辊10的作用下,将秸秆破碎呈所需大小,并输送至储料盒6内,储料盒6底部呈倾斜状设置,确保秸秆可完全排出。
31.请参阅图1、图3-4,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料盒6接通的行进下料机构,所述行进下料机构包括下料组件和车轮,所述下料组件可间歇输送破碎后的秸秆至翻动后的土壤内,并驱动所述车轮转动,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储料盒6接通的导料管1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导料管12连接的从动结构、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二号转动杆16,所述从动结构与所述二号转动杆16连接,所述二号转动杆16与所述车轮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从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导料管12上的一号转动杆13,所述一号转动杆13上固定有与所述导料管12配合的导料板14,所述一号转动杆13上套设有与所述二号转动杆16连接的皮带15。
32.再进一步来说,导料板14呈六边形柱状设置,在翻土辊5翻动土壤后,需要将破碎后的秸秆撒入土壤内,初始状态下,导料板14中的两个凸出板与导料管12两侧贴合,从而将导料管12密封,此时秸秆将会落在两个凸出板之间的空隙内,当需要输送秸秆时,此时,一号转动杆13转动,带动导料板14转动,使得置于空隙内的秸秆脱离导料板14,并落入翻动后的土壤内,随着导料板14的持续转动,将会持续输送秸秆,同时,一号转动杆13还会通过皮带15带动二号转动杆16转动,从而带动车轮转动,使得装置沿着翻动的土壤方向运动,从而将秸秆均匀的抛洒在土壤内,其中一号转动杆13可通过步进电机驱动,使得一号转动杆13间歇转动,并使装置在行进一定距离后停止运动,当一号转动杆13停止转动时,导料板14与导料管12配合,确保秸秆不会排出。
33.请参阅图1-3、图5、图8,填土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2上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填土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推送板30,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往复机构上的中空杆25,所述中空杆25上开设有卡槽26,所述固定板22上设置有与所述中空杆25连接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上固定有与所述卡槽26卡合的固定块28,所述弹性结构与所述推送板30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引导组件连接,所述弹性结构活动安装在所述中空杆25内的二号活动杆27,所述中空杆25内固定有与所述二号活动杆27抵接的弹簧29,所述二号活动杆27上固定有与所述引导组件连接的限位轮31,所述二号活动杆27与所述推送板30和所述固定块28固定连接。
34.再进一步来说,初始状态下,弹簧29处于压缩状态,使得二号活动杆27位于远离中空杆25方向的行程末端,且固定块28位于卡槽26内的行程末端,此时两个推送板30距离地面的间距最小,当一号转动杆13停止转动后,需要将翻开的土填埋在秸秆上,此时调节机构运动,使得中空杆25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从而通过二号活动杆27带动推送板30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在推送板30的作用下,将翻开后的土填埋在秸秆上,在两个推送板30运动至将要贴合时,限位轮31将会与引导组件配合,使得限位轮31朝向中空杆25内运动,并
带动二号活动杆27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块28沿着卡槽26的长度方向运动,推送板30将会朝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行进一定距离,确保在推送板30复位时,不会与填埋后的土壤发生干涉。
35.请参阅图1、图3、图5、图7,所述固定板2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的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可通过所述支撑组件驱动所述推送板30做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储料盒6上且固定有凸起的转盘17、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料盒6上的支撑套筒18、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2上且与所述支撑套筒18连接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上固定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起卡合的通槽,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中空杆25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2上的导向杆23,所述导向杆23上活动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导向套筒24,所述导向套筒24上铰接有连杆21,所述支撑套筒18上滑动安装有与所述连杆21铰接的一号活动杆19,所述一号活动杆19与所述连接板20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筒24与所述中空杆25固定连接。
36.再进一步来说,初始状态下,两个导向套筒24位于相互远离的行程末端,当需要填埋土壤时,此时一号转动杆13停止转动,使得秸秆停止下料,同时,转盘17转动,带动凸起运动,在凸起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板20朝向远离底座1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一号活动杆19沿着支撑套筒18的长度方向运动,一号活动杆19还会带动连杆21运动,在连杆21的作用下,使得两个导向套筒24沿着导向杆23的长度方向运动,且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导向套筒24还会带动中空杆25运动,使得两个推送板30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以将土壤填埋在秸秆上方,当两个推送板30运动至相互靠近的行程末端时,在转盘17的作用下,使得两个推送板30相互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当推送板30复位后,转盘17停止转动,此时一号转动杆13再次转动,重复上述步骤,从而实现在秸秆下料后,对秸秆进行填埋的目的。
37.请参阅图5-6,引导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2上,所述引导组件可在所述支撑组件运动时与所述支撑组件配合,以调节推送板3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2上且与所述限位轮31配合的倾斜板32,所述固定板22上固定有呈对称设置的横板34,所述固定板22上铰接有与所述倾斜板32抵接的铰接板33。
38.最后来说,初始状态下,在弹簧29的作用下,使得限位轮31与横板34处于分离状态,当二号活动杆27沿着导向杆23长度方向运动一定距离后,限位轮31将会与倾斜板32抵接,在倾斜板32的作用下,使得限位轮31沿着倾斜板32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抬升推送板30的高度,当限位轮31运动至与铰接板33远离底座1方向的一面抵接时,驱动铰接板33围绕着铰接点转动,限位轮31继续沿着倾斜板32的长度方向运动,并与铰接板33分离后,铰接板33复位,当限位轮31运动至行程末端时,限位轮31相互朝向初始位置运动,在弹簧29的作用下,使得限位轮31继续沿着倾斜板32运动,当限位轮31运动至与铰接板33朝向底座1方向的一面抵接时,在铰接板33的作用下,使得限位轮31在铰接板33上运动,并进入横板34内,从而确保推送板30始终处于抬升状态,直至限位轮31运动至与横板34分离,推送板30复位。
39.以本技术记载的所有特征结合的实施例为例在使用时,当需要对耕地进行翻土时,此时气缸3工作,驱动转动板2朝向远离底座1方向摆动,并使翻土辊5摆动至所需位置后,此时驱动电机工作,驱动支撑杆4转动,从而带动翻土辊5转动,在翻土辊5的作用下,对耕地进行翻土处理,同时,将完整的秸秆置于加工箱7内,电机8工作,并驱动与之连接的传动杆9转动,从而带动破碎辊10转动,传动杆9还会带动齿轮11转动,两个齿轮11相互啮合,使得另一个齿轮11的反向转动,从而通过另一个传动杆9带动另一破碎辊10反向转动,在两
个破碎辊10的作用下,将秸秆破碎呈所需大小,并输送至储料盒6内,此时,一号转动杆13转动,带动导料板14转动,使得置于空隙内的秸秆脱离导料板14,并落入翻动后的土壤内,随着导料板14的持续转动,将会持续输送秸秆,同时,一号转动杆13还会通过皮带15带动二号转动杆16转动,从而带动车轮转动,使得装置沿着翻动的土壤方向运动,从而将秸秆均匀的抛洒在土壤内,当一号转动杆13停止转动后,需要将翻开后的土壤填埋在秸秆上,此时,转盘17转动,带动凸起运动,在凸起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板20朝向远离底座1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一号活动杆19沿着支撑套筒18的长度方向运动,一号活动杆19还会带动连杆21运动,在连杆21的作用下,使得两个导向套筒24沿着导向杆23的长度方向运动,且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导向套筒24还会带动中空杆25运动,使得两个推送板30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以将土壤填埋在秸秆上方,当二号活动杆27沿着导向杆23长度方向运动一定距离后,限位轮31将会与倾斜板32抵接,在倾斜板32的作用下,使得限位轮31沿着倾斜板32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抬升推送板30的高度,当限位轮31运动至与铰接板33远离底座1方向的一面抵接时,驱动铰接板33围绕着铰接点转动,限位轮31继续沿着倾斜板32的长度方向运动,并与铰接板33分离后,铰接板33复位,当限位轮31运动至行程末端时,限位轮31相互朝向初始位置运动,在弹簧29的作用下,使得限位轮31继续沿着倾斜板32运动,当限位轮31运动至与铰接板33朝向底座1方向的一面抵接时,在铰接板33的作用下,使得限位轮31在铰接板33上运动,并进入横板34内,从而确保推送板30始终处于抬升状态,直至限位轮31运动至与横板34分离,推送板30复位。
4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包括底座(1)、储料盒(6)及呈对称设置的固定板(22),所述储料盒(6)上固定有加工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包括:翻土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翻土机构包括摆动组件以及翻土辊(5),所述摆动组件驱动所述翻土辊(5)转动,并带动翻土辊(5)摆动至所需位置;破碎组件,设置在所述加工箱(7)内,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料盒(6)接通的行进下料机构,所述行进下料机构包括下料组件和车轮,所述下料组件可间歇输送破碎后的秸秆至翻动后的土壤内,并驱动所述车轮转动;填土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2)上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填土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推送板(30),所述固定板(2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的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可通过所述支撑组件驱动所述推送板(30)做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引导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2)上,所述引导组件可在所述支撑组件运动时与所述支撑组件配合,以调节推送板(3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呈对称设置的转动板(2)、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板(2)上的支撑杆(4)、铰接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转动板(2)铰接的气缸(3),所述支撑杆(4)与所述翻土辊(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加工箱(7)上的电机(8),所述加工箱(7)内转动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传动杆(9),所述传动杆(9)上固定有相互配合的两个破碎辊(10),所述传动杆(9)上还固定有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11),其中一个所述传动杆(9)与所述电机(8)输出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储料盒(6)接通的导料管(1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所述导料管(12)连接的从动结构、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二号转动杆(16),所述从动结构与所述二号转动杆(16)连接,所述二号转动杆(16)与所述车轮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导料管(12)上的一号转动杆(13),所述一号转动杆(13)上固定有与所述导料管(12)配合的导料板(14),所述一号转动杆(13)上套设有与所述二号转动杆(16)连接的皮带(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往复机构上的中空杆(25),所述中空杆(25)上开设有卡槽(26),所述固定板(22)上设置有与所述中空杆(25)连接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上固定有与所述卡槽(26)卡合的固定块(28),所述弹性结构与所述推送板(30)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引导组件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活动安装在所述中空杆(25)内的二号活动杆(27),所述中空杆(25)内固定有与所述二号活动杆(27)抵接的弹簧(29),所述二号活动杆(27)上固定有与所述引导
组件连接的限位轮(31),所述二号活动杆(27)与所述推送板(30)和所述固定块(28)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储料盒(6)上且固定有凸起的转盘(17)、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料盒(6)上的支撑套筒(18)、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2)上且与所述支撑套筒(18)连接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上固定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起卡合的通槽,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中空杆(25)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2)上的导向杆(23),所述导向杆(23)上活动安装有呈对称设置的导向套筒(24),所述导向套筒(24)上铰接有连杆(21),所述支撑套筒(18)上滑动安装有与所述连杆(21)铰接的一号活动杆(19),所述一号活动杆(19)与所述连接板(20)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筒(24)与所述中空杆(25)固定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2)上且与所述限位轮(31)配合的倾斜板(32),所述固定板(22)上固定有呈对称设置的横板(34),所述固定板(22)上铰接有与所述倾斜板(32)抵接的铰接板(3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储料盒和呈对称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储料盒上固定有加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山有机水稻田间土壤的秸秆还田增肥翻耕机包括:翻土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翻土机构包括摆动组件以及翻土辊;破碎组件,设置在所述加工箱内,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料盒接通的行进下料机构,所述行进下料机构包括下料组件和车轮;填土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填土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推送板,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的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可通过所述支撑组件驱动所述推送板做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引导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


技术研发人员:

汪童 姚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衡山福云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8

技术公布日:

2022/12/12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40: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44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组件   秸秆   土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