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兴华案引发的专利权共有人利益分配的思索

专利共有人权益的平等保护
作者:特邀主持人师安宁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发布时间:2009-11-08 08:05:27
【核心观点】
专利共有权的确认不受是否被登记为专利持有人之法律状态的限制;专利共有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适用“约定优先”的原则;没有约定共有权归属的,应当根据专利技术权和专利申请权来源的合法性进行综合判定;未约定共有权行使规则的,应当适用法定原则。
【精品案例】
专利共有权益如何分配
1989,王兴华、王振中、梅明宇三人与黑龙江无线电一厂签订专利技术转让合同,在提供了全套技术图纸和设计资料后由无线电一厂支付入门费1.3万元。1990年11月1日,又以王兴华一人的名义与无线电一厂重新签订了排他性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约定:“王兴华将其所有的单人便携式浴箱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88202076.5)有偿转让给无线电一厂使用,无线电一厂可在全国范围内独家使用该专利并拥有销售权;合同有效期内,由于工艺或生产等其他方面的需要,双方均可对专利进行技术改进设计,但不影响和改变专利的属性,不影响本合同的执行;无线电一厂在合同生效之日再付给王兴华1.2万元入门费”;同时约定了
专利费的分段提取方式。
至1996年3月前,无线电一厂对上述专利技术进行了改进,先后生产出S-400A型浴箱、S-400B 型浴箱。其中后一项技术改进成果于1994年3月11日被授予第93211464.8号实用新型专利权。1994年,王兴华与王振中、吕文富、梅明宇等之间因88202076.5号专利权发生权属纠纷,经哈尔滨中院判决确认,该专利权属为王兴华、王振中、吕文富共有;效益分配比例为王兴华45%,王振中35%,吕文富15%,梅明宇5%,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在上述专利权属纠纷解决前的1991年3月20日,王兴华即与无线电一厂签订了终止合同协议书,但无线电一厂仍继续使用该专利技术并一直支付专利使用费,直至1993年7月10日。王兴华及王振中、吕文富、梅明宇四人遂将无线电一厂起诉,要求其继续给付使用费。
此案各方争议的焦点集中在,以王兴华一人名义签订的“终止合同协议书”是否有效、无线电一厂的专利改进技术是否落入原专利的保护范围、无线电一厂是否应当补充支付专利使用费等方面。经提审后最终确认,以王兴华一人名义签订的终止合同协议构成对其他专利权人的损害;无线电一厂应当向四原告补充支付专利使用费324万余元。
【法义精研】
专利转让与专利许可合同的不同法律价值
本案中,王兴华等人与无线电一厂最初协议的内容是专利权转让,后又调整为专利排他许可合同。这就涉及到对二者法律价值的判定问题。
笔者认为,专利转让是最为彻底的一种专利权处分形态。专利转让协议生效后,原专利权人将丧失一切专利权益,而只能享有并获得具有债权性质的对价。专利许可合同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许可合同生效后原专利权人根据不同的许可性质与内容,可以保留专利收回权、专利监督权、专利再许可权或分许可权、专利收益权等权益。只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即在独占性质的许可中且专利有效期被许可期用尽的,则此时的独占许可接近于专利“转让”,但与专利转让不同的是,专利许可人仍保留专利监督权。
专利共有权的制度性演进
本案中,王兴华是专利权证书载明的专利持有人,而王振中等三人则既非专利许可合同的直接相对人,也非该专利权的法定持有人,却在最终的裁判结论中获得了专利共有权人的地位并受到了保护。这涉及到对我国专利权共有制度中“专利所有人”与“专利持有人”法律概念的界别和运用。
我国的专利法曾被多次修正,分别为1984版、1992版、2000版和2008版。王兴华等人与黑龙江无线电一厂的专利许可行为发生于1991年前后,其时有效的专利法是最早的1984版专利法,这是本案纠纷实体裁判的依据。
1984版专利法没有设置明确的专利共有权制度,但规定了“专利权的所有人和持有人统称专利权人”。1992版专利法继承了这一制度,仍规定了专利所有人和专利持有人两项制度。“专利持有人”是指专利证书载明的专利权主体;“专利所有人”是指受民法、合同法保护的享有该项专利所有权的全部专利权人。在单一专利权主体中,二者具有重合性。但在专利权共有的情形下,则部分专利所有人不一定是专利证书所载明的专利持有人。
令人惊异的是,2000版的专利法取消了专利所有人和专利持有人制度,同时又未规定专利共有制度,从而使得专利共有权制度产生了立法上的空白,有关共有权纠纷的确认只能依靠民法和合同法来调整。值得欣慰的是,2008版专利法专门规定了专利共有权制度:“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这是对旧法中专利所有人和专利支持人制度的继受和完善。王兴华一案虽然不可适用新法解读,但可以想见,如果用2008版专利法调整本案的话,则有关法律关系将一目了然。即王振中等三人虽没有行使专利申请权,没有成为专利持有人,但并不影响其根据与王兴华的约定而享有专利所有权。因此,有关专利许可费应当共享,且行使专利权时应当获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那么,以王兴华一人名义与无线电一厂所签合同在被拒绝追认的情形下当然是无效民事行为。
派生专利权与原专利权的利益共享制度
黑龙江无线电一厂拒绝补充支付专利使用费的一项重要抗辩理由是,其拥有改进技术的专利权,有关法院也通过司法鉴定的方式证明无线电一厂的实用新型专利没有全部落入王兴华等人的专利技术保护范畴,从而认定没有构成侵权,因此无需支付专利使用费。显然,这种认知混淆了审理专利侵权纠纷与专利合同纠纷的不同司法任务。
四版专利法都对在技术改进基础上产生的派生专利权与其所依存的原专利权之间设定了利益共享制度,并且赋予了相互之间享有获得强制许可的权利。即:“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也就是说,当无线电一厂取得了改进技术成果的派生专利权时,并不意味着其与王兴华等人的原有专利权之间毫无关系或其专利权具有绝对独立性特征。相反,无论是原专利权人或是派生专利权人,均负有容忍对方对本方专利的利益共享权。否则,将要受到强制许可制度的制约。加之,无线电一厂与王兴华
人在专利许可合同中本身有“技术改进不影响本合同的执行”的约定,故对无线电一厂的改进专利技术是否落入原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鉴定在本案中没有司法价值。
民商法案例征集
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民商事真实案例,并请注明提交人真实姓名、通讯地址和。本栏目及特邀专家不承担对案件事实方面的判断责任及法律咨询义务。案例请发至:********************。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22: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421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专利   专利权   制度   有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