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的通俗化写法

科技新闻的通俗化写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可以预见,与国家发展科技创新的战略相适应,海量的科技新闻必将在人们的生活中涌现。由于科技新闻涉及人类科技活动的各个领域,理论深,专业术语多,不是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人很难弄得十分明白。这就容易导致一些科技新闻写得枯燥乏味,使其传播价值和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曾说:“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新闻实践证明,要想增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保证其传播效果,就应该在科技新闻写作的通俗化方面下工夫,着力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通俗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科技新闻报道并没有与读者越走越近,这早已引起院士们的重视。1995年3月,近百名中科院院士联名倡议,加强和改善我国的科普工作,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通俗性;2010年9月,中科院院士孟兆桢等百名院士再次发出“科学传播——科学家的责任与使命”的倡议;2011年3月,百余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名致信《中国科学报》,呼吁全社会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让科技走近大众,走进百姓生活,引起代表们热议。
    院士和代表们的一再的倡议透露出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科技事业相比,与人
们不断增长的科技要求相比,科技新闻报道工作存在明显的缺位或不足。中华博大网一项调查显示,逾七成美国人看不懂报纸科技新闻。科技新闻脱离大众,受众“看不懂”,深深地钳制了科技新闻的传播。 前国家计委主任、国务委员宋健认为:科技成果如何尽快为社会所了解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新闻报道。(《宋健谈科技新闻报道》,《新闻战线》,1991年第02期)我国每年有近万项科技成果和专利发明,涉及的领域广,技术难易程度不同,因而如何用有效的文字、图片使更广泛的读者了解科技成果的功能和效果,值得科技界和新闻界共同努力。
    很明显,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科学概念、科技知识,实现科技新闻的通俗化,让大家“读得懂”,并真正从中学到东西,受到启发,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地研究。下面仅从科技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的使用等几个方面做粗浅的探索。
    一、科技新闻要在标题上下工夫
    读者看新闻,首先接触到的是标题。科技新闻标题除准确、醒目、得体外,还要有吸引眼球的“卖点”,要有画龙点睛的功效。
    如,2007年年初,科研人员在家用信鸽的脑中植入芯片,再装上刺激发生器,原本四处飞翔的家鸽立即变成了受人控制的机器鸟,根据计算机发出的指令,可准确地完成起飞、盘旋、转向飞行等指令。报道这一科技新闻,《半岛都市报》(2007.2.27)的标题是“鸽戴‘皇冠’,你说咋飞它咋飞”,《北京青年报》(2007.3.15)的标题是“我科学家实现电脑遥控动物”,新华网(2007.03.15)的标题是“‘机器人鸟’在山东问世 能准确起飞盘旋”,都非常生动形象,抓住了读者。
    一条好的科技新闻标题要标出情感、标出动感、标出气势、标出气氛、标出跨度、标出声响,强调口语感、形象化,雅俗共赏。
    1995年11月16日,京九铁路全线铺通,第八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科技日报总编辑陈泉涌制作的新闻主标题是《京九铁路拧上最后一个螺栓》,副标题是《百万大军踏破铁鞋》。这样的新闻标题,动感非常强,体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科技新闻的导语要出奇制胜
    科技新闻“难懂”,主要在于科技理论深奥,术语枯燥,再加受专业、学识等限制,记者往
往一时难以“吃透”新闻事件,为防止“失实”或报道偏颇,记者多采用“某某有重大科技突破”“某某研制成功”“某某成果通过专家鉴定”等撰写导语,然后就是“数据+事例+鉴定意见+达到某种水平”等模式,有的直接摘录鉴定报告内容,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读者在阅读科技新闻时,都有各自的参照标准和价值判断。读者不同的参照标准与价值判断,却有两个明显的共同趋向,一是科技新闻与自己利益或关注点相关,二是科技新闻与国计民生相关。因此,要善于运用手中的新闻材料,精心撰写导语,突出读者关注的“亮点”。
    如,2007年12月,科研人员在地膜研制、解决白污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腐殖酸和植物秸秆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活化抽提,生产土壤所需的有机肥、腐殖酸、木质素、纤维素和多糖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高分子,与各种添加剂、硅肥、微量元素、农药和除草剂混合,制取多功能可降解黑液态地膜,用于农业生产。随后,为解决储存和运输等问题,科研人员通过真空喷雾干燥,又将其干粉化。这样一条术语多、内容枯燥的科技新闻如何提炼导语呢?笔者根据农民关心的“方便、价格、效果”等关键点,提炼导语为“用热水一泡,地膜粉就可融化为液体地膜,可以直接现场喷施,增产幅度与普通塑料地膜的增产幅度相当,每亩地成本比普通塑料地膜低5到10元,如加上铺膜、放苗和回收残膜的费用,液态地膜将降
低使用成本30%以上。”(《科技日报》2007年12月18)这样的导语,既通俗易懂,又突出了“亮点”。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美国新闻学者海敦说过,导语是能否吸引人往下看的关键。要把科技新闻的导语写得引人入胜,就要着力把握与主题相关的情节、主题,抓住与读者的关注点,以点带面,并多采用特写等表现手段,使之具有抢眼的效果。
    三、科技新闻要做好“翻译”工作
    科技新闻既然是给普通读者看的,就要做好“翻译”工作,把复杂的、专业的知识“翻译”成普通读者能看懂、听懂的知识,在表达方法上追求浅、俗、真,即浅近明白、通俗易懂、情理皆真。“话须通俗方传远”,科技新闻只有通俗易懂,看的人才会多,其传播效果才会好。还是地膜的例子,如果报道“通过活化抽提,生产土壤所需的有机肥、腐殖酸、木质素、纤维素和多糖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高分子,与各种添加剂、硅肥、微量元素、农药和除草剂混合制取多功能可降解黑液态地膜。”六七十字的句子,包含的名词术语就有“活化抽提”“腐殖酸”“木质素”“纤维素”“交联剂”等,实在让人难以卒读,更谈不上弄明白了。
    近来,我国主流媒体在报道科技新闻方面特别注意了报道的通俗化问题,利用了比喻、比拟、象征等多种方法,利用读者熟悉的事物,加强了“翻译”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天宫一号与神州九号自动交会对接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壮举,引起极大的关注。“6月18日下午14时许,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搭载男女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在太空顺利实现首次载人自动交会对接。”“如果说此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是在‘坐飞船’,这一次,刘旺开创了中国人太空‘开飞船’的历史。这个‘舵手’不好当:他要将飞船与天宫之间的角度严格控制在1°之内,横向偏差不超过0.2米到0.3米——对于重量超过8吨、长达9米的飞行器而言,难度相当于‘百米穿针’”。(2012.06.18,新华网)这里,记者避开了大量的科技术语,成功使用“舵手”等比喻,并用“百米穿针”恰当说明了交会对接的难度。通俗化、大众化的传播手段收到极好的效果,使得这一“高”“精”“尖”的科技新闻报道不仅普及了航天知识,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信心。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4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39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科技   新闻   读者   标出   导语   地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