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科技馆讲解稿  食品
                        游洁洁 李斐然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注重夯实科学研究基础,科研创新能力与产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计570项,其中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主体计划项目近40项;总到位科研经费4亿元,共获国家和部省、市科技成果奖共4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共11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共89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419项。共发表26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EI/ISTP共收录868篇,科研实力雄厚。 
学院共有9个科研机构,分别是食品组分与物性研究中心,食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研究中心,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研究中心,食品加工与配料研究中心,谷物与淀粉工程研究中心,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食品资源与综合利用研究中心,功能脂质与健康研究中心。我们首先可以看到《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它是由 陈坚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该项目 已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 危害物产生途径和转化规律的分子基础 (2) 加工食品安全性预警机制与风险等级确定依据  (3) 食品安全加工全程
优化原理与控制策略 综上所述,发现和认识加工过程危害物生成的分子基础、互作关系及调控机制,为全程安全控制的食品制造过程设计和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建立食品加工过程感知网络,为全程监控食品加工过程、提升加工食品安全性提供了技术可行性;评估加工食品危害物的风险、调查人膳食暴露水平,为提升加工食品安全性提供基础数据和科研依据;在此基础上,确定食品加工过程中单一和多元危害物阻断、抑制、控制和消除策略,发展出多方法、多手段综合集成的食品加工过程安全的时空预测-监测预警-动态反馈分析-调控优化的全过程优化与调控理论,实现食品制造过程的理性重构与食品产品功能的优化,最终使食品制造过程全程安全控制成为可能。 作为食品领域第一个973项目,开展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相关理论和技术方面研究,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非常重大。
食品组分与物性研究中心的中心主任为徐学明教授,还有众多优秀的教授,包括一级学科带头人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教授,曾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胥传来教授等,该中心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碳水化合物化学与生物学功能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与利用。食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心主任为张灏教授,该中心主要致力于优良食品微生物的资源挖掘与其高效利用,食品加工与配料研究中心主要分为三个方向:酶技术、食品加工、食品化学。食品资源与综合利用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果蔬菜保鲜机理,果蔬干燥,速冻等高效保质加工机制及工程技术,
肉制品加工过程风味调控机制及工程技术,水产品养殖及加工,动物营养与饲料研发新技术。这边所展示的便是“项目果蔬食品的高品质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项目获得2009年度省科技进步奖,该项目采用真空油炸脱水、冻干及其联合干燥、热风及其联合干燥、特种脱水等高效保质联合干燥创新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果蔬食品干制品普遍存在的加工和后续保藏过程中品质变劣快、不稳定等难题,并推动了高耗能干燥行业的节能减排。这项技术为我国优势果蔬脱水产品扩大出口份额和拓展国内市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这项技术的应用推广,更是造福了一方农民,延长了农业产业链,解决农民的增产不增收问题。目前,国内跟这项技术进行配套种植的果蔬基地面积有近20万亩。
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分为油脂、植物蛋白、功能脂质三个方向,汇聚了众多优秀的教授,包括中心主任王兴国教授,他与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及标准化安全生产》获国家科进步二等奖,还有现任理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的曹栋教授等众多科技骨干。这边便是相关介绍。其目前,我国油脂油料进口依存度62%,主流油脂加工技术工艺是国外引进的溶剂浸出法,该方法存在部分营养成分流失及溶剂残留等问题。《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及标准化安全生产》项目与之不同,其技术明确了花生油中的风味物质,建立了风味控制工艺操作规
程与标准。通过以低温凝絮无水脱磷为核心的技术工艺,取代了无机酸水化脱胶、化学脱酸、高温减压 脱臭过程,避免了溶剂、反式酸和苯并芘有害因素,使风味物质及脂溶性维生素、植物甾醇、多酚等营养成分得到较多保留。创建了紫外瞬时照射在线降解油脂中黄曲霉毒素技术与设备,建立了固态发酵法去除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新工艺。
      该项目将大型压榨制油工艺列为研究方向,在预处理、压榨与精炼、稳定性储藏、有害物质去除等环节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产业化生产中得到成功应用。《高含油油料加工关键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及标准化安全生产》项目是由鲁花集团与江南大学联合申报成功的,该项目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类型,保障食品安全,实施节能减排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项目以大豆油脚为原料,系统研究了油脚精制除杂制备食用浓缩磷脂、浓缩磷脂制备粉末磷脂、磷脂精制制备磷脂药品和保健品、磷脂化学改性及酶改性关键技术及设备。项目从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开始,历时20多年,共完成国家级磷脂研究课题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使用新型专利1项,研制开发磷脂药品3种,磷脂保健品4种,起草国家磷脂标准2项;在全国建设了46条磷脂生产线,累计创经济效益20亿元,近37家企业创利税22912万元。 
益生菌是一类足量摄入后能对宿主产生有益影响的活微生物。益生菌具有优良的生理功能,如降胆固醇、抑制病原菌、维持肠道平衡、缓解高血压等。利用益生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来生产具有特定功能性质的食品是功能性乳制品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本项目选择高效的筛选模型,将体外高效筛选技术和体内功能评价验证结合起来,在建立功能性益生乳酸菌筛选模型的基础上,筛选出七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乳酸菌;建立了益生菌的高密度培养模式、利用预培养和冷冻干燥活性保持技术实现了高活力益生菌发酵剂的活力保持和制备;开发了含有功能性益生菌的发酵乳制品十余种并推向市场,获得了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保健食品批号4个,获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本项目真正实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性益生菌主导的乳制品生产技术,并且在产品中保持益生菌的较高浓度和存活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与国际企业竞争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乳制品加工领域,包括酸乳制品、发酵乳制品和干酪以及乳制品发酵剂等产品的生产;作为食品配料,还可应用于其他食品与饮料中。项目技术在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建立了年产8万吨的益生菌乳制品生产线,开发了十余种益生菌乳制品,年销售额达6亿元,调查显示益生菌乳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应用推广前景。
下面我们所看到《生鲜食品综合包装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它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计划项目。是一种采用电解水处理结合调气包装对生鲜食品保鲜的方法。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具有高效广谱杀菌,安全环保,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强速性、弱酸性或碱性电解水,对生鲜(鲜切)果蔬、生鲜鱼虾、生鲜肉制品等生鲜食品杀菌,并结合气调包装,延长生鲜食品在冷藏条件下的保质期。该方法生产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惠源教授是国家“十五”农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首席专家,他带领“稻米及其副产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课题组10个人,经过5年攻关,研发出多孔淀粉、米糠健康食品等6项成果,均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20061,6项成果已在全国10家大企业投入生产,一年内转化稻米100万吨,产生约50亿元产值、5亿元的利税收入。这些研究成果意味着稻谷除提供人们的主食大米外,还可转化为营养丰富、功能卓越的健康食品原料,或者转化为优质廉价的医药、化工等工业原料,大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例如,以前被视作糟粕的米糠,只能用作喂猪、养鱼的饲料,每吨价格1000,开发成米糠营养素后,每吨售价可达3000美元。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4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369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食品   技术   研究   中心   加工   项目   磷脂   国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