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专家介绍

主讲专家介绍
(1)高召兵,博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神经药理学研究国际科学家工作站执行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领域为离子通道药理学。研究工作以癫痫等神经系统重大疾病为中心,建立离子通道药物研发平台,开展新机制和新功能研究,发现新型离子通道,探索潜在靶点的成药性,发展小分子调制剂,开发靶向离子通道的新药。近五年来发表通讯(共同通讯)作者SCI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3项,其作为主要发明人之一的2个靶向离子通道的抗癫痫1.1类候选新药进入临床研究。
(2)李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3-2009年分别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膜受体调控与疾病”研究组任课题组长(PI),曾任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主任(2009-201年),2018年入选医学院特聘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膜受体转运调控与疾病关系研究,特别关注重要神经信号蛋白SUMO/deSUMO动态修饰在神经系统离子通道和受体中的作用及其分子基础的研究。已在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s、J Neurosci、J Biol Chem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30篇学术论文。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基金委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面上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美国IRSF基金会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担任国际学术期刊《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Biology》编委。
(3)唐宗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理系主任,神经精神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同年赴美在犹它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从事博士后等研究工作。2011年受聘江苏省首届特聘教授,同年获江苏省“双创人才”,“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青蓝工程”优秀科技创性团队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疼痛和瘙痒形成的机制及中医药镇痛止痒研究。已发表SCI研究论文40多篇,包括:Cell, Nature Neuro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Neur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Pain等国际重要期刊,目前为多个国际杂志特约审稿人。
(4)安海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启航岗特聘教授、理学院副院长、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学科评议组成员,获得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人才创新支持计划”和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层次人选,河北省物理学会理事,天津市物理学会理事。担任Scientific Reports编委,Frontiers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客座编委,Nature Communications、Chinese Physics Letters、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审稿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离子通道结构与功能关系、离子通道与重大疾病关系、离子通道靶标药物发现。
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Molecular Neurobiology、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Journa
l of Cellular Biology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收录40余篇(总影响因子:126.41)。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0项。获得河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河北省自然科学二、三等奖、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奖项或荣誉称号。
(5)杨巍,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配体门控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TRPM2通道,NMDA受体,TRPV1通道和TRPP3通道)的结构功能关系,以及它们在神经系统中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并针对这些靶点开发脑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包括《Cell Research》, 《Cell Reports》, 《Antioxidant Redox Signaling》, 《J. Biol. Chem.》, 《J. Gen. Physiol》, 《Cell Death Disease》, 《Molecular Neurobiology》, 《Frontier in Pharmacology》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术论文3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一项。目前担任Frontier Molecular Neuroscience编委。近年主持国家科技部蛋白质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大新药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和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等十余项科研项目。曾获得2007年度中国神经学会青年学术论坛一等奖等学术荣誉,2009年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国际奖学金(SBFT-Royal Society Incoming Fellowship),2015年度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优秀青年论文一等奖。2016年入选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浙江省151第二层次人才。
目前担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秘书长,浙江省毒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生物医学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兼职。
(6)姚镜,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细胞稳态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固定PI,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离子通道的生理与生物物理学研究,以阐述离子通道与细胞信号调控的关系为主要研究目标,重点关注与痛觉及伤害性传导密切相关的离子通道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迄今,已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9篇,被引用900余次,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los Biology, PNAS 和Am. J. Hum. Genet.等知名专业期刊上共发表了17篇SCI文章。部分成果还被PNAS, Am. J. Hum. Genet., Plos Biol.以及Faculty of 1000等作为热点论文推荐,相关研究结果被国内外同行在Cell, Nature, Neuron, Nat Chem. Biol., PNAS, EMBO J等知名期刊上正面引用或评述,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主持各类科研项目多项,目前兼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与细胞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离子通道与受体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神经生物物理与神经信息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以及湖北省细胞生物学会和湖北省生物物理学会理事。
(7)龚能,博士,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担任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龚能博士分别于2002年和200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0年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进入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工作,担任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副研究员;2017年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利用狨猴和猕猴模型,龚能博士致力于研究人类高等认知功能的起源和神经机制,如自我意识、共情和亲社会行为、语言和社会
交流行为等。最近的系列工作在国际上首次证明恒河猴能够通过训练获得识别镜中自我的能力,并表现出照镜子的行为,改写了过去公认只有人类和少数类人猿有自我意识的观点,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填补了动物认知能力进化中的一个空白,提供了研究自我意识起源和神经机制的新方向。
(8)容明强,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1983年8月生,湖南师范大学博士,曾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美国贝勒医学院工作学习,入选
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018年入选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人才。容明强教授主要从事多肽药物的开发,在多肽药物的发现和药理药效研究中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已筛选到与镇痛、抗菌、皮肤修复、抗肿瘤等重大疾病相关活性多肽上百种,在PNAS, Mol Cell Proteomics, FASEB J, J Biol Chem, J Proteomics,  J Proteome Res , FrontPharmacol, Amino Acids 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相关研究成果20余篇,申请专利20项,其中8项获得专利授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6项。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0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332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研究   离子通道   神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