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04685.8
(22)申请日 2014.11.26
B22D 41/00(2006.01)
C21C 7/00(2006.01)
G06F 19/00(2011.01)
(71)申请人攀枝花钢城集团瑞钢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617008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南山循
环经济发展区迤资工业园区攀枝花钢
城集团瑞钢工业有限公司
(72)发明人问峻松
(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51124
代理人许泽伟
(54)发明名称
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解
决当前无法定量、准确判定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
修或小修的问题。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先建立钢
包包龄与包壁温度的对应关系,建立钢包包龄与
包壁耐材残余厚度的对应关系;然后,得到包壁
温度与包壁耐材残余厚度的对应关系,并建立包
壁温度与镁碳砖残余厚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再根
据钢包使用中的包壁温度和该关系模型反推确定
包壁耐材残余厚度,并与工艺中钢包下线大修或
小修要求进行比较;最后判断钢包是否需要下线
大修或小修。该方法避免了通过目测判断不准确,
导致钢包过早下线大修或小修,造成生产成本上
升的问题;也避免了钢包过晚下线大修或小修,
造成钢包包壁穿钢,出现生产事故的问题。(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525926 A (43)申请公布日2015.04.22
C N 104525926
A
1.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钢包包龄与包壁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钢包包龄与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包壁温度为钢包使用过程中的钢包包壁外侧的最高温度;
B、根据A步骤的两组关系得到包壁温度与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包壁温度与镁碳砖残余厚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C、根据钢包使用中的包壁温度和B步骤中的关系模型确定包壁耐材残余厚度,并将该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与工艺要求钢包下线大修或小修范围进行比较,判定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包包龄为钢包使用的绝对使用炉次、绝对使用时间、相对使用炉次或相对使用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钢包在大修或小修过程中通过目测确定局部损坏严重区域,使用中监测损坏严重区域的温度作为包壁温度。
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属于冶金炼钢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钢包在钢水炉外精炼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冶金容器作用,目前炼钢炉外精炼用钢包大部分工作层均采用镁碳砖砌筑,基于炉外精炼过程中因工艺要求吹氩操作和通电升温时电极弧光对耐材造成侵蚀,钢包只有在冷修过程中才能准确检测包壁(含熔池和渣线部位)镁碳砖厚度,钢包在正常周转或热修状态下只能凭使用过程中的相关统计数据和目测检查钢包包况,根据经验判断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无法实现定量准确地判定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
[0003] 此外,炉外精炼过程的操作变化也会对钢包耐材侵蚀造成一定的影响,更增加了对钢包包壁镁碳砖残余厚度准确判断的难度,无法为定量判断钢包是否下线提供决策依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实现定量判断钢包在线使用过程中是否达到下线大修或小修要求的目的。
[0005]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包下线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A、建立钢包包龄与包壁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钢包包龄与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包壁温度为钢包使用过程中的钢包包壁外侧的最高温度;[0007] B、根据A步骤的两组关系得到
包壁温度与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包壁温度与镁碳砖残余厚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0008] C、根据钢包使用中的包壁温度和B步骤中的关系模型确定包壁耐材残余厚度,并将该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与工艺要求钢包下线大修或小修范围进行比较,判定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
[0009] 在炼钢炉外精炼工艺不变的情况下,钢水控制温度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钢包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钢包使用次数的增加,钢包包壁镁碳砖的厚度也随之逐渐变薄,包壁耐材残余厚度越薄,钢水热传导的厚度越薄,包壁温度与钢水的热传导越快速,包壁温度升温越快,包壁温度的最终温度越高,包壁温度变化能够反映钢包耐材厚度的变化,通过包壁温度确定包壁耐材残余厚度是合理的。
[0010] 进一步的是,所述钢包包龄为钢包使用的绝对使用炉次、绝对使用时间、相对使用炉次或相对使用时间。
[0011] 进一步的是,钢包在大修或小修过程中通过目测确定局部损坏严重区域,使用中监测损坏严重区域的温度作为包壁温度。
[0012] 钢包在大修或小修过程中通过目测确定局部损坏严重区域,这些区域为耐材残余厚度较小,容易损伤而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这样提高了使用中温度监测的针对性,使用中
只要监测对应的损坏严重区域即可得到包壁温度。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通过钢包包壁温度确定包壁耐材残余厚度,再定量判断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的方法,避免了通过目测经验判断不准确,导致钢包过早下线大修或小修,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也避免了钢包过晚下线大修或小修,造成钢包包壁穿钢,出现生产事故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 钢包下线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 A、根据钢包绝对使用炉次与包壁温度的统计数据,建立钢包包龄与包壁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钢包每次冷修时对包壁耐材残余厚度,比如镁碳砖残余厚度进行统计,建立钢包包龄与镁碳砖残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包壁温度为钢包使用过程中的钢包包壁外侧的最高温度。
[0017] B、根据A步骤中的两组关系,得到包壁温度与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包壁温度与镁碳砖残余厚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0018] C、监测钢包在使用中的包壁温度,例如钢包渣线区域的包壁温度,取各个监测温度的最大值,根据B步骤中的关系模型,反推确定包壁耐材残余厚度,再将该推算的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与工艺要求钢包下线大修或小修范围进行比较,判断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
[0019] 由于B步骤中包壁温度与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点对点的关系,可采用线性内插法,再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包壁温度与镁碳砖残余厚度之间的关系模型。B步骤的关系模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不同的生产工艺、钢包类型,该模型相应变化,但是均可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建立特定生产工艺的关系模型。
[0020] 本发明钢提供了一种通过包壁温度判定钢包耐材残余厚度的方法,方法简便实用,可较准确地判断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为判断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提供定量化的依据。在生产工艺未变的情形下,可以不断地完善步骤B中的模型,使反推得到的包壁耐材残余厚度更加准确。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1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25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钢包   包壁   温度   下线   厚度   耐材   使用   关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