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

出生年月:193097 籍贯:江西德安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职位:主任
  毕业院校:西南农学院
  袁隆平院士19309月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8项国际奖励。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六十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四百公斤左右提高到六百公斤左右,近二十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三千多亿公斤。
  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
  一九六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一九六四年提出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观点,并开始水稻杂交研究。
  一九七三年与他人合作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一九七四年突破制种难关,研究出一套籼型杂交水稻生产技术,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人。
  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七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十一亿亩,增产稻谷一千亿公斤。
  一九七九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荣誉:
  一九七九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一九八0年至一九八一年,赴美任国际水道研究所技术指导。
  一九八一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一九八五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
  一九八七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一九八八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一九八九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一九九一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一九九三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一九九五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一九九六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一九九七年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一九九八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一九九九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二000年五月三十一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资讯 行情 论坛)”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司和股票。
  二000年八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
院长。这是中国首家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
  袁隆平是国家高科技八六三计划生物技术的学科带头人,撰有《杂交水稻制种和高产的关键技术》、《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等论文,主编《杂交水稻》一书。
  虽年届七十,袁隆平仍然活跃在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工作之余他的爱好是看书、听音乐和拉小提琴。
 1.创新,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
  2.时刻关心人民,他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3.不重名利,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的贡献给国家;
  4.对艺术的追求,他擅长小提琴,平时喜欢广博书;
  5.简朴,即使已经成为百万富翁,他的生活依旧简单。
  【袁隆平精神】
  袁隆平院士作为科学家,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成就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一是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他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我认为前辈已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三是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他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课题一上马就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
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我想作为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更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雨后送伞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围绕全局决策,统一认识,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事办成、办好、办到位。加强自身素质休养树后勤人形象。
  同时,袁隆平院士还具有非常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我为我院出了个袁隆平院士而感到骄傲,更为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而感到自豪。
袁隆平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他的了得不仅仅在于从国家和国际的最高奖台上领回了一大堆金灿灿的奖牌,并在农业科技史上塑就了万众景仰的里程碑,更在于他的努力为中国庞大人口的口粮丰足上了保险,为全人类远离饥饿铺就了希望之路。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杂交稻是世界级科技难题。发达国家较早涉足并投入巨大。能在中国首先突破得益于袁隆
平的创新思维和一往无前的执着探索。起步于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重大使命,袁隆平在失败——探索——再失败——再探索的反复试验中,实现了对既往理论的重大校正,突破了被认为毫无可能的多种关键技术,艰难而执着的一步步走向成功。他的眼里永远有下一个目标,他的脚下一直是从头攀登的原点。从异形稻到杂交稻再到超级稻,从三系法育种到两系法再到一系法。袁隆平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创新、一直在突破。天梯不尽攀爬不止,难关未绝奋争不息,永不止步的科学探索成就了袁隆平的伟大事业,同时提示了对大成就者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规律。
    袁隆平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的胸襟与品德。初期探索,卧薪尝胆,来自方方面面的打击接二连三,能坚持下来已属难能可贵,有所突破更是弥足珍贵。然而袁隆平对渗透着血汗的成果从不视为己有,一有突破便立即告知同行,让大家共享成果。他一次次用个人成就垫高了全国同行的起跳点,迅速造成千军万马高起点上协同攻关的局面。科研进程和推广效果因此千百倍提升,庞大团队中的杰出成就和人物因此灿若星。舍一己之名利,促全局之伟业,袁隆平的道德选择令人肃然起敬,而立足全局评判得失的思维方式更是大有深意。当今社会,合作是基本攻关方式,大课题必须策力,为个人争功争利是全局的公害,但愿合作共事的人们都能用袁隆平的尺子量一量自己。
    袁隆平给人的突出印象是本朴素、低调平实。田里作业,他是一位地道的农民,高层论坛演讲,他是幽默睿智的科学大师。辉煌的殿堂和简陋的茅舍对于他仅仅是工作场所的转换,倾心科研不计较生活的背后,是科学大家对生活的超世俗理解,是杰出人才对人生深刻领悟,作为举世称颂的大师,永远的本与朴素正是他高风亮节的一部分。有句老话说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用在袁隆平身上似乎颇有道理
昨日上午,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揭牌仪式在郫县犀浦镇石亭村隆重举行。
  提起杂交水稻,我们的脑海就会在第一时间浮现出袁隆平这个闪光的名字
。这位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先生,昨日上午与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郭永祥,成都市委常务副书记邓川一同为西南第一个杂交水稻科研基地——成都分中心揭牌。
  袁隆平年事已高,除了繁重的科研和生产管理工作外,还有许多繁杂的社会事务随时随地上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欣然接受了我们的专访。(相关报道见今日02)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把那么长,稻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和朋友们走路累了就到水稻底下乘凉。
  这是袁隆平年轻时的梦想,梦想指向的,是一位科学家朴素的济世情怀。当荣获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以列沃尔夫奖、美国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世界粮食安全奖13项国际大奖的袁隆平一次又一次地载誉归来,当全世界都得以在他种植的水稻底下乘凉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这种情怀中博大的爱。
  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袁隆平给予了中国乃至全世界伟大的贡献。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认为袁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是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袁隆平是中国这块沃土孕育出来的大知识分子。传统士大夫文人深富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经邦济世情怀与重农文化精髓,在袁隆平的身上有很明显的体现。当1960-1962年中国连续3年粮食几乎颗粒无收,无数农民饿死之际,袁隆平立下志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他成功了。有人奇怪袁隆平为什么不申请专利,那样的话,他
就会成为世界级大富翁。可袁隆平的回答是,我没有想这么多,谁想种都欢迎,而且越多越好。
  民以食为天。袁隆平的理想就是解决中国人乃至全地球人的吃饭问题。正是在这天大理想支撑下,袁隆平才以其极大的毅力,投身于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中,实现了为中国和世界增产粮食的美好愿望。
  经世济用,伦锦德厚。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如果说,东方魔稻是袁隆平奉献给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份宝贵的物质财富的话,那么,袁隆平朴素的济世情怀和关怀民生疾苦的崇高追求,则是他馈赠给我们的一份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要对袁隆平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首先应当将他的职业做一个精确的定位,他是一位科学家,一位农业科学家。但是目前对于农业科学家的定义却并不十分确切,我认为比较客观的一种说法是: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就,撰写出一定的农学著作及对当时当地和后世农业有一定影响的人。农业科学家的首要职责是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袁隆平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和他的团队所取得的成就是不需要赘述的,全球水稻的产量是最好证明。他之所以被推上当下所处的极高地位,这不仅仅是他个人成就
使然,这反应的更多是全世界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粮食产量直接影响到7亿农民的生活,粮食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所有国民的基本生活状况,这个让粮食产量翻番的科学家自然很容易出现在全民的关焦点上。他的研究是一个大众的研 究,是惠及全民的研究,所以受到全民的关注。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饱受饥寒的古老农业文明国家,每年都能吃饱饭的愿望是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底层百姓的夙愿,靠天吃饭的极不稳定产量经常带来巨大的饥荒,就连解放后的三代人也没能逃脱挨饿的困境。但是,这些所有关于饥饿的悲剧随着杂交水稻的诞生而消失了,每一个受过饥寒的人能不纪念感谢袁隆平吗?这种贴近民意的科学研究是百姓最渴望的研究,是最有用的研究。他被推上当下这样高的地位实在是民意所向。我们研究机理的目的是为了借此创造出惠及人类生存、生活的发明,如果牢牢抓住他在机理上研究上的不足而否定袁隆平的贡献实在是有失偏颇,这是对科研意义的本末倒置。 袁隆平的研究是服务大众的研究,而不是只为一小撮人服务的贵族研究,他研究的成果是每一个国民都在生活中切实享受到的科技进步,而不是那些普通百姓消费不起的昂贵成果;他的研究带来的利益是雪中送炭的关怀,而不是锦上添花的装饰和奢侈享受。他不是幸运儿,而是埋头田间失败千万次依然坚持的科学家,他是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科学家。他做的这类科研才是最底层、也是最大体的人民最需要的科研,他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推崇反映出大多数普通百姓对科研最淳朴的夙求,这些实在是他所当值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8:23: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236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稻   杂交   研究   中国   农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