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蜜蜂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研究——基于对种蜂场的调研分析

2020年12月蜂业硏究
蜂业经济57浙江蜜蜂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研究
基于对种蜂场的调研分析
张柳毛小报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杭州310021)
摘要:蜂业是浙江传统特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作为蜂种资源保护利用的关键载体,种蜂场在良种繁育与推广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经营状况关乎蜂业发展。对浙江6家代表性种蜂场分析发现,种蜂场面临繁种经济效益低、省内蜂农需求不高、人才供给短缺、科技创新不足、管理体系有待优化的问题,需从强化人才支撑、重视种质创新、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管理体制机制4个维度促进种蜂业发展。
关键词:种质资源;良种繁育与推广;蜂产业
Research on the Breeding and Promotion System of Zhejiang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 he Bee Breeding Farms
Zhang Liu,Mao Xiaobao
(Institute ofRural Development,Zhejiang A cade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Hangzhou310021,China) Abstract:Apicultur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but also a beautiful scenery lin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nimal husbandry in Zhejiang Province.As a key carrier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reeding bee resources,bee breeding fanns play a connecting role in the breeding and promotion of superior bee species, and their management status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bee breeding industry and even the whole bee industry. The analysis of6representative bee breeding farms in Zhejiang province shows that bee breeding farms face common problems,which are low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species,low demand of bee farmers,shortage of talent supply, shortag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needs to be optimized.The development of bee breeding industry should be promoted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strengthening the support of talents,attaching importance to germplasm innovation,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funds,and optimiz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Key words:germplasm resources;breeding and promotion of superior varieties;bee industry
浙江是全国传统蜂业主产区,养蜂业历史悠久,全省蜜蜂饲养量、蜂产品产量、产值和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在中国养蜂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省饲养的蜜蜂主要集中在江山、兰溪、慈溪、桐庐、宁海等地,江山养蜂数量和蜂业规模连续多年居全国各县(市)首列,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中国蜜蜂之乡”,获得“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桐庐县的蜂产品加工优势明显,被中国养蜂学会命名为“中国蜂产品之乡”“全国蜂业优秀蜂产品之乡”,获得“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慈溪市蜂机具制造独占鳌头,全市塑料蜂机具产量约占全国的2/3,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蜂机具制造与销售集散地闪。
养蜂业作为浙江传统特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作物增产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何。浙江省一宜高度重视蜂业发展,自2015年启动全省蜜蜂产业振兴计划以来,将发展壮大蜜蜂产业作为全省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按照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优生态链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蜜蜂产业提升项目,在产业层次提升、精准扶贫、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冏。蜜蜂产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成为浙江省畜牧业转型升级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种子是推动农业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为促进蜂
基金项目: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技术经济研究子项”
中国蜂业
|-q|2020年12月蜂业研究蜂业经济
产业提质与发展,必须通过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有效解决当前良种繁育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1种蜂场发展现状
浙江已形成由国家行政机构引导管理,由农业科研单位、有关高等院校、检测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业良种企业(良种繁育企业、蜂种经营企业)、其他社会组织(专业合作社、众性科技组织等)等组成的蜜蜂良种繁育与推广主体。其中,种蜂场是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目前,浙江省培育出以高产王浆著称的国家级“浙江浆蜂”地方品种和“浙农大1号”意蜂新品系各1个,拥有一级种蜂场8家,其中意蜂种蜂场6家、中蜂种蜂场2家,省级遗传资源保种场3家,每年向省外提供”浙江浆蜂””浙农大1号”等种蜂上万只。作为蜂种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载体,种蜂场也是浙江蜜蜂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⑷。因此,笔者调研走访了省内6个具有代表性的种蜂场,以了解种蜂业的现状和遇到的困难。
1.1萧山区德兴种蜂场
萧山区德兴种蜂场是省一级种蜂场、省畜禽遗传资源(浙江浆蜂)保种场,集保护、选育、扩繁、供种等功能为一体。主要蜂种由场长洪德兴个人选育而成,曾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农
业系统科技成果一等奖。建场30年来,已向全国养蜂业推广浙江浆蜂(萧山)蜂种4万余只。此外,该场还先后承担了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制定的《萧山金蜂王育种操作规程》被杭州市政府采纳为地方农业标准。
种蜂场现有以场长为首的技术人员4名,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国家级重点种蜂场吉林种蜂场均有交流合作。2019年8月底,拥有浙江(萧山)浆蜂核心种蜂124,体规模超过保种协议计划24,通过在养蜂杂志上投放广告进行宣传销售,共向全国各地(不含西藏、澳门)销售种蜂王1179只,售价300元/只,种蜂购买量最大的省份是湖北、安徽、四川。由于种蜂年销售量从3000只下滑至不足2000只,成本却并未随收入同步下降,种蜂业务总体盈利困难,近年来转为育种推广、蜂产品加工销售以及蜂疗服务等多元化经营模式。
1.2桐庐县洋州种蜂场
桐庐县洋洲蜂场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其核心种质资源是从国外引种后经改良选育而成的王浆高产地方意蜂品种。该场是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并参与制定了2014年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浙江浆蜂蜂种繁育技术规程》,现有2名种蜂技术人员,买主均为本地经验蜂农,年销售蜂王不足百只,单价300~500元不等,种蜂业务处于亏损状态。出于种蜂培育对蜂产品销售具有品牌效应的考量,蜂场保留了种蜂业务,但保种规模已经缩小,也不再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现主要盈利点为蜂产品销售,并开设有专营店。4.3兰溪市鸿香源种蜂场
兰溪市鸿香源种蜂场成立于2007年,是兰溪市鸿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省一级种蜂场。该场采用营养杂交、配子选育、蜂王人工授精和分子生物技术,选育出优质、抗!W、高产的种蜂品种鸿香源“浆蜂1号”,通过开展意蜂育种、授粉、保护以及蜂病防治、饲养技术等应用研究,推广种蜂6万余,拥有国家发明专利(蜂种选育),多项国家级、省级种蜂技术项目通过审核验收。
该场常态放置意大利蜂、中华蜜蜂、法国黑蜂等育种蜂35赊,培植蜜、粉、胶源植物300余亩,配套设施1000多平方米,现有自主培养技术人员4 名,与浙江大学有技术合作,常年邀请江西农业大学蜂学教授莅临指导。鸿香源种蜂场与红之乡生态蜜蜂专业合作社同在兰溪市鸿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下,合作社成员蜂农可来种蜂场免费领取蜂种。该种蜂场为公司产业链中的一环,不以盈利为目的,实现成本内部化。
1.4江山市福赐德种蜂场
福赐德中蜂种蜂场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建立于2008年,是省一级中蜂种蜂场、省畜禽遗传资源(浙江中蜂)保种场,集中华蜜蜂标准化繁育、养殖、技术推广服务于一体。现有2名常驻专业技术员,数名养蜂员,其中高级职称2名,配备有性能检测设备,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有技术合作。该场以单王和蜂的形式出售隔离交尾种王、自然交尾种王、当年新育开产王,定价30-550元/只()不等,年销售种蜂上千只,每年略有盈利。买主大多来自浙江省内、安徽等,通
过远程视频指导和(收费)为蜂农提供养殖技术咨询。常年免费为合作社蜂农提供技术培训,省一级保种场部分保种经费用于培训开支。
APICULTURE OF CHINA
2020年12月蜂业研究
螂业经济|2
1.5江山市健康种蜂场
健康种蜂场初建于2002年的浙江省科技厅星火计划,由原江山市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创办,成立的主要目的是蜂种培育,向蜂农提供优良蜂种、饲料、技术及信息等服务,并为蜂农提供标准化养蜂生产示范。2004年,健康种蜂场被评为浙江省_级种蜂场,获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培育的“江山一号”王浆优质高产蜂种获得江山市200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江山二号”蜂胶高产蜂种获得衢州市200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种蜂场于2017年被转让,独立于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之外,现有技术人员3名,其中1人为近年聘用,与福建农林大学技术交流合作较为密切。种蜂场现有蜂150,主要有本地意蜂、江山一号、江山 二号、法意4个品系,年出售蜂王800~1000只,按照蜂种和繁育技术的差异,单价为380元、480元、680元,可实现少许盈利。种蜂买主均非本地人,其中以四川、湖北、江西的经验蜂农居多,主要交付方式
为快递邮寄,换王周期一般为2年。因购买种蜂的蜂农具有养蜂经验,对后续技术服务的需求不大,故种蜂场只是偶尔进行远程技术指导。
1.6长兴县意蜂种蜂场
长兴意蜂蜂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长兴县意蜂种蜂场是国家意蜂良种基地、浙江省一级种蜂场、浙江省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基地和浙江省种子种苗工程基地,其核心种质资源是由场长邱汝民选育而成,拥有发明专利16项,已连续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提供”长兴意蜂”蜂种和生产用王2万余只。
该场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扬州大学等均有技术合作。为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加强蜜蜂育种研究,提高蜂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养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公司以全省特畜牧业振兴计划实施为契机,与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了湖州市首家蜜蜂研究所,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合作成立优质高产意蜂及蜂产品研发中心,探索创新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依托、蜂业企业为平台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体系。该场实行培育一个蜂王奖励100元的激励制度,蜂场现有高级畜牧师1名,助理畜牧师1名,助理农艺师1名,并拥有多名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蜜蜂育种员。年销售意蜂2000余只,单只定价258~880元不等,以来场自选及快递发送的方式将蜂王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利润较为可观,也为蜂农提供免费电话视频咨询和付费上门技术指导服务。
2存在的问题
2.1繁种经济效益偏低
近年来蜂农换种比例稳中有降叫浙江省主要种蜂场蜂王的买主多为省外蜂农,而省内蜂农对于种蜂的购买需求不强,或许与浙江蜂产业发展较早、蜂农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有关。上世纪60、70年代起,萧山、平湖、长兴等地的蜂农就有意识地对蜂种进行选育和推广,蜂农间自主交流的情况很常见,大多数蜂场都存在自行引种换种繁育的现象。加之繁种效益越来越低,尽管省一级种蜂场每年能获得补助资金,但仍然难以做到种蜂业务收支平衡,种蜂场提升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发展动力不足。
2.2专业人才供彌缺
由于工资待遇不高、专业技术要求高、社会地位不够高、工作环境复杂等因素,蜂业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人才结构老龄化、后续接力不足。调研走访的几家种蜂场都存在技术人员老龄化的问题,如桐庐县种蜂场的一位育种技术人员已年近80岁。蜂农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且缺乏“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年轻三农从业人员加入。如何提高蜂业整体从业水平、如何吸引年轻人才进入、如何让养蜂成为一项体面、有奔头的职业,是摆在蜂业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
2.3科技创新力度不足
一方面,近年来受生产消费习惯变化的影响,对蜂蜜产量高的蜜种需求增大,而大多数种蜂场规模较小,
且缺少人才、资金、科技的支撑,研发实力弱、创新力度不足,难以换种培育或兼顾多品种保种,种质品牌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另_方面,存在部分空壳种蜂场,这些种蜂场大多只进行选育工作,缺乏自主培育蜂种的能力。
2.4管理体系有待优化
有部分为争取补助资金而成立的空壳种蜂场,并未真正开展种蜂业务,降低了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中蜂与意蜂养殖过程中,产生冲突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解决纠纷关系到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而蜂业协会调解能力有限。
3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一方面深化新型农民职称评审改革,拓宽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通道,增强蜂农的职业自豪感,引导有高级职称的蜂农
中国蜂业
|2020年12月蜂业研究ou蜂业经济
利用自身技能专长,成为多元化农技推广队伍中的生力军。另一方面,推进养蜂业信息化,利用网络新
媒体等渠道,加大对蜂业的宣传,举办各类蜂旅活动,推广休闲养蜂、宠物式养蜂,培养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养蜂的爱好,挖掘蜂业发展的人才新动力同。
二是重视种质创新和科技研发。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专项补助项目总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科研单位技术指导经费,确保所有良种繁育基地均有科技支撑,促进蜜蜂良种繁育基地良性运行,提升品种选育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培育抗病品系,并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浙江种蜂业核心竞争力O
三是优化蜂业管理体制机制。首先,进一步明确中蜂与意蜂的放蜂安全间距和盗蜂损失责任承担,划定种蜂保护区域,以加强对中蜂遗传资源的保护。其次,严格把关蜜蜂种蜂场、良种繁育基地申报工作,推进种蜂场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的同时鼓励多元化经营,以企业为主体促进育种的商业化进程。再者,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激发种蜂业主体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热情。优化蜂业培训体系,针对蜂农的培训应重点围绕蜂药使用、新标准新细则学习、职业农民职称评审等,提高培训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李奎,王海燕.浙江省养蜂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浙江畜牧兽医,2018,43(6):16-18.
[2]张柳,孙战利,张社梅.供给侧背景下推进特农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以蜂产业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1): 63-71.
[3]施金虎,杨金勇,李奎,等.浙江省蜂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与建议[J].中国蜂业,2019,70(12):54-56.
[4]张社梅,毛小报,刘剑.浙江省种蜂场经营模式比较及经验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6):71-75.
[5]刘剑,赵芝俊.我国2012-2017年养蜂成本收益情况与产业展望[J].蜜蜂杂志,2019,39(9):10-14.
[6]代君君,舒蕊,刘健,等."互联网+”助推现代蜂业发展[J].中国蜂业,2016,67(10):54-56,59嬉
(上接第56页)
协同进化的结果。而蜜蜂则不能,因此熊蜂的授粉效率要高于蜜蜂。(3)授粉效果:在为蓝莓授粉时,熊蜂从一朵花至另一朵花的飞行距离较短,采集效率高,而且每次外出采集时间较长,授粉效果好。蜜蜂为野生蓝莓授粉时每次从采集花粉和花蜜到回归蜂巢的平均工作时间仅为5分钟,而且容易飞到其他蜜源植物上采集,授粉效果不佳。
三、缅因州野生矮丛蓝莓蜂授粉现状
蓝莓的授粉和种植管理都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缅因州野生矮丛蓝莓的充足授粉,每年种植
者们都需要向养蜂人提前预定30000~80000蜜蜂进行授粉,由此可见蓝莓种植产业对养蜂业的依赖程度。在租赁的授粉蜜蜂中,超过80%的蜂来自缅因州外来蜂,最远的甚至有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蜜蜂,但最多的授粉蜂来自美国南部地区(如乔治亚州、佛罗里达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从州外而来的蜂大多数采取转场的方式专门为蓝莓进行授粉,一部分蜂还参与苹果和蔓越莓等其他作物授粉,只有很少的蜂在缅因州定地生产蜂蜜。
缅因州野生矮丛蓝莓授粉应用的租赁蜂一般为8框/箱和10框/箱两种规格,也有1.5倍规格的带继箱蜂,蜜蜂为蓝莓授粉标准中建议每蜂中要有8~10框的蜂和子脾。蜂运输时以组为单位进行运输,每组4~6蜂。当前缅因州蜜蜂的授粉密度为每英亩1~8,差异比较大。缅因州大学合作企业建议蜜蜂的授粉密度为每英亩2~4,当本地传粉蜂数量为中等水平时,建议租赁蜜蜂的授粉密度为每英亩2;当本地传粉蜂严重缺乏时,建议租赁蜜蜂的授粉密度为每英亩4。蜂势的差异也导致租赁价格存在较大差异,一般在85-135美元/之间,即使不同势价格差异较大,但多数种植者更愿意租赁强。近年来租赁蜂的价格也逐年上涨,已经成为缅因州野生矮丛蓝莓生产中的主要支出。
除租赁蜜蜂外,商业化的授粉熊蜂也是缅因州野生矮丛蓝莓的主要授粉昆虫。在缅因州,多数小农场主们为了节约成本,只购买授粉熊蜂来弥补野生熊蜂数量的不足。其购买的熊蜂品种主要为Bombus impatiens,每授粉熊蜂的势约为200只蜂,而且蜂中绝大多数为采集工蜂。e
编辑:李瑞珍
APICULTURE OF CHINA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3:3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218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蜂场   蜜蜂   蜂业   发展   授粉   农业   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