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高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4
高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目标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赋能工程”,聚焦省内重点领域细分产业链,以行业、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引导,统筹项目、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在大数据与物联网、光纤通信与芯片器件、新型显示、先进制造、新材料等5个重点领域进行分类部署,形成关键领域先发优势,支撑“数字经济”、引领“科技新基建”,为加快培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推动新业态新模式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大数据与物联网领域,重点围绕大数据处理技术、器件制备与平台构建、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等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拟支持7个方向。
光纤通信与芯片器件领域,重点围绕光纤光缆制备、芯片与器件研发、设备与应用等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拟支持9个方向。
新型显示领域,重点围绕显示材料制备、显示器件研发、检测设备等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拟支持4个方向。
先进制造领域,重点围绕制造技术、零部件与设备研发、制造信息化等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拟支持4个方向。
新材料领域,重点围绕新型材料的设计开发、制造流程及工艺优化等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拟支持4个方向。
二、申报要求
1.符合《湖北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中的申报要求。
2.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参与单位应为省内注册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高校科研院所,具备良好的研发基础条件和运行机制,技术力量雄厚,财务制度健全。
3.优先支持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开展项目技术攻关。
4.单项资助额度为200万元。
三、具体方向和任务
(一)大数据与物联网领域
1.面向智能计算的大数据处理分析平台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面向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典型智能计算场景大规模处理需求,研究基于异构平台的高时效大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并实现深度学习典型应用示范。包括:支持异构体系结构的数据流编程模型;异构体系结构数据流运行时系统,支持加速器细粒度并行;轻量级异构资源监控机制,支持张量级资源动态采样;跨CPU和加速器大数据处理技术,支持数据和计算高效划分、负载均衡。
考核指标:研制1套面向智能计算的大数据分析系统软件,系统支持不少于2种编程模型;相比业界典型分析系统软件Tensorflow,典型智能计算模型参数规模扩展能力提升不少于50%,计算性能提升不低于50%,单机单GPU卡支持分析模型参数规模不少于3亿个;平台服务不少于省内2家相关企业,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
2.微纳传感材料与器件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发微纳传感材料与器件,研究器件系统集成技术、优化工艺,制备可量产、可应用的微纳传感样机和产品,
开展具有实时、便携和快速分析功能的检测技术及方法研究。
考核指标:掌握高通量、高性能的微纳传感器芯片及其阵列制备关键技术,传感器芯片3-4种,单芯片上
传感单元数量不少于9个,传感单元的重复性>90%,攻克微流控器件与传感器件、数据采集及处理单元的集成难题。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
3.数据中心智能运维与数据安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采用人工智能提升数据中心业务安全级别,开展机器学习使能的智能自动优化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研究多源异构环境下数据使用者的身份管理、鉴权及权限管理问题;开展自动化数据变更监控研究。
考核指标:开发智能运维系统和智慧节能解决方案,与国际商用运维系统相比运维效率相当;支持千次/秒的身份认证吞吐量;动态恶意样本、静态病毒检出率不低于国内先进产品水平,误报率不高于0.1%;实现TB级数据实际查询能力。申请专利10项以上。
4.云端融合的智慧物联网平台开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开发自主可控的智慧物联网终端操作系统,研究基于轻量级虚拟化的异构计算资源云端协同高效调度技术,研发异构计算大数据高性能引擎,开发智慧物联网应用框架和AI框架,在行业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操作系统支持X86、ARM架构芯片,支持至少10万个节点接入,支持远程升级和标定更新、
物联网标识解析,支持CPU、GPU、FPGA等计算资源调度,并通过压力测试和反渗透测试,至少在省内2个行业开展应用。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
5.物联网国产自主可控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可对物联网芯片、物联网设备固件、物联网设备密码算法等进行漏洞自动化挖掘与智能修复方法和技术;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可信环境入侵检测、可信性认证以及访问控制策略;研究多维度安全自主可控特征框架,对网络信息态势进行准确理解、预测及威胁清洗,实现主动安全防御功能和可迁移自适应安全可靠功能。
考核指标:支持对运行在物联网设备上的3种以上操作系统的接口进行自动化漏洞挖掘,发现网络协议及嵌入式操作系统各不少于20个的未知内核错误,并提供不同种类的漏洞代码复现和自动生成漏洞修复模块;支持不同等级安全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不少于10 种,在轻量级设备上延迟不超过 0.5 秒;支持多种跨平台物联网设备特征构建,具备物联网自主可控态势预测方案,针对可疑行为源头追溯准确率达到 95%以上,系统状态实时预测和识别准确率达到 95%以上且延迟小于2秒。
6.单波50G PON光接入系统研究及工业互联网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高速率、小型化50G光模块关键技术;开展工业互联网汇聚网关OLT与接入网关ONU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单波50G PON光接入系统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汇聚网关OLT支持至少1:64分光比,网络功率、OLT光模块出光功率、支持Type C 保护倒换、上行突发收敛时间等主要技术指标满足要求。具备内置刀片服务器实现防火墙和路由器功能;ONU网关支持容器功能,支持多个厂家协同,实现特定协议到统一协议的转换或多种协议互转,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支持工业协议不少于10种。
7.面向典型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根据汽车、光电子、装备制造或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企业内部典型需求和产业链协作需求,研发适合行业特点,具有市场前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兼容各种工业协议,实现传感器、PLC、数控系统、数字仪表数据的快速读取,具备供需对接、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典型功能,集成GPS信息,实现车辆管理、传感器数据采集、运输路径优化等功能。
考核指标:开发出针对企业内部产业链协作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15种以上的典型工业软件,提供PAAS功能,支持客户自主构建APP,建立表单和仪表板,支持私有云和公有云2种部署方式。
(二)光纤通信与芯片器件领域
8.大容量特种光纤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大容量特种光纤,开展光纤设计工艺研究;结合环保要求,开发多用途、经济性好、强
耐候性、耐背景辐照的光纤技术和工艺,并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开发符合海洋、核电等特殊环境性能要求的纯硅芯光纤结构,实现与现有G.652D相兼容的传输性能,传输距离不小于100km;强耐候性耐辐照光纤老化试验后相关性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
9.小型化低功耗大容量有源光缆研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为满足高密度、低功耗、大容量光互联需求,研究多通道阵列化的激光器发射和接收芯片设计与制备工艺,开展超高速光-电/电-光转换模组设计与研究、线缆小型化的结构设计,开展量产和测试工具研发。研制小型化、低功耗、大容量有源光缆。
考核指标:单根线缆容量不小于300Gbps,单端功耗小于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32: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184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支持   研究   开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