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mini-led显示产品的背光模组的背光源为蓝光源,同时在背光模组内设置量子膜,以实现高域的显示效果。但是,当背光源为蓝光源时,显示区域的周边会出现漏蓝光的现象,导致出现蓝边影响显示效果。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产品都是在蓝光源上设置反射片,并在反射片的四周丝印黄油墨或量子粉,或者在产品模组的四周贴黄反射条,用于中和产品四周的蓝光,从而消除产品四周的蓝边。这些方式需要在产品组装时增加辅助材料,增加了产品的生产组装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中框的黄入光面中和照射到中框上的蓝光,解决了现有背光模组在消除蓝边时需要增加辅助材料,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腔的支撑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蓝光源,所述容置腔具有出光口,所述支撑壳包括背板、以及连接于所述背板上的中框,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出光口相对设置,所述蓝光源设置于所述底壁上;所述中框形成所述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黄入光面,所述黄入光面用于将所述蓝光源照射到所述黄入光面上的蓝光混合黄得到白光并将白光反射出所述出光口。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侧壁本体、以及覆盖于所述侧壁本体上的黄层,所述黄层的表面为所述黄入光面。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本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容置腔;所述黄层覆盖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黄层还覆盖于所述第二表面和/或所述第三表面上。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本体与所述黄层一体成型。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黄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微米。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蓝光源在所述侧壁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黄入光面内。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蓝光源靠近所述侧壁的一侧与所述黄入光面抵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括背底板、以及连接于所述背底板周缘的背侧板,所述中框与所述背底板和所述背侧板均抵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黄入光面包括用于散射光线的微结构;或者所述黄入光面上覆盖有光散射膜。
15.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容置腔侧壁也就是中框包括黄入光面,蓝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黄入光面上之后,黄入光面会将蓝光混合黄得到白光并将白光反射出容置腔的出光口,使得出光出的光为白光,解决了显示区域周边漏蓝光的问题,提升了显示效果,而且不需要额外增加辅助材料,黄入光面就可以实现中和蓝光的效果,极大的降低了背光模组的生产组装成本。
1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相对设置。
17.本技术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背光模组,本技术的容置腔侧壁也就是中框包括黄入光面,蓝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黄入光面上之后,黄入光面会将蓝光混合黄得到白光并将白光反射出容置腔的出光口,使得出光出的光为白光,解决了显示区域周边漏蓝光的问题,提升了显示效果,而且不需要额外增加辅助材料,黄入光面就可以实现中和蓝光的效果,极大的降低了背光模组的生产组装成本。
1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19.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显示模组,本技术的容置腔侧壁也就是中框包括黄入光面,蓝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黄入光面上之后,黄入光面会将蓝光混合黄得到白光并将白光反射出容置腔的出光口,使得出光出的光为白光,解决了显示区域周边漏蓝光的问题,提升了显示效果,而且不需要额外增加辅助材料,黄入光面就可以实现中和蓝光的效果,极大的降低了背光模组的生产组装成本。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爆炸图;
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正视图;
24.图4是图3中a-a截面图;
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图5中b-b截面图;
27.图7是图6中i处的黄入光面的放大示意图一;
28.图8是图6中i处的黄入光面的放大示意图二;
29.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背板;10、容置腔;101、出光口;102、底壁;103、侧壁;1031、侧壁本体;11、背底板;12、背侧板;
32.2、蓝光源;
33.3、中框;30、黄入光面;301、微结构;302、光散射膜;311、第一表面;312、第二表面;313、第三表面;32、黄层;
34.4、支撑壳;
35.100、背光模组;200、显示面板;30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8.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0.还需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背光模组在消除蓝边时需要增加辅助材料,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42.实施例一
43.参考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支撑壳4以及设置于支撑壳4内的背光源,背光源为蓝光源2,蓝光源2可为发蓝光的灯条。该支撑壳4具有容置腔10,且容置腔10具有出光口101,蓝光源2设置于容置腔10内。上述容置腔10包括底壁102和侧壁103,底壁102与出光口101相对设置,侧壁103位于底壁102的周缘,蓝光源2设置于底壁102上,且蓝光源2的出光侧朝向出光口101;侧壁103包括黄入光面30,黄入光面30用于将蓝光源2照射到黄入光面30上的蓝光混合黄得到白光并将白光反射出出光口101。
44.上述支撑壳4包括背板1、以及连接于背板1上的中框3,中框3与背板1之间形成容置腔10,也就是背板1形成底壁102,中框3形成侧壁103,蓝光源2设置于背板1上,中框3包括黄入光面30。本技术以中框3包括黄入光面30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壳4也可以为背板1结构,也就是背板1结构形成容置腔10,在背板1结构上形成黄入光面30。
45.需要说明的是,蓝光源2发出的光的波长在455nm至492nm之间,黄入光面30反射光的波长在577nm至597nm之间,蓝光源2发出的蓝光和黄入光面30反射的黄光相互中和形成白光,避免背光模组边缘漏蓝光,影响显示效果。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背光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容置腔10侧壁103也就是中框3包括黄入光面30,蓝光源2发出的光照射到黄入光面30上之后,黄入光面30会将蓝光混合黄得到白光并将白光反射出容置腔10的出光口101,使得出光口101射出的光为白光,背光模组的边缘就不会漏出蓝光,提升了显示效果;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一直接在设置蓝光源2的容置腔10的侧壁103上形成黄入光面30,利用黄入光面30来达到消除背光模组的边缘漏蓝光的问题,不需要额外设置辅助材料,比如反射片或者黄反射条等,因此可以有效的降低背光模组的制作成本,而且不需要对辅助材料进行装配,也进一步的降低了背光模组的装配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背光模组的装配效率。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侧壁103包括侧壁本体1031、以及覆盖于侧壁本体1031上的黄层32,黄层32的表面为黄入光面30,也就是通过中框3的黄层32形成黄入光面30。由于本技术解决漏蓝光问题的关键在于蓝光和黄入光面30反射的黄光混合产生白光,因此只要保证黄入光面30是黄即可,通过黄层32形成黄入光面30,只对黄层32有颜的要求,至于黄层32的制作材料以及侧壁本体1031的制作材料都没有具体要求,这样可以降低对制作背光模组的局限,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材料制作侧壁本体1031和黄层32,降低背光模组的制作成本。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6,侧壁本体103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311和第二表面312、以及连接于第一表面311和第二表面312之间的第三表面313,第一表面311靠近容置腔10;黄层32覆盖于第一表面311上。也就是在侧壁本体1031靠近容置腔10的一侧表面上设置黄层32,这样设置于容置腔10内的蓝光源2发出的光线就会照射到黄层32上,以使黄入光面30将蓝光源2照射到黄入光面30上的蓝光混合黄得到白光并将白光反射出出光口101,从而达到消除背光模组边缘漏出的蓝光的效果,提升显示效果。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黄层32还覆盖于第二表面312和/或第三表面313上。也就是侧壁本体1031的整个表面都覆盖有黄层32,相当于侧壁103的整个外观都是黄,也就是中框3为黄,这样可以保证照射到侧壁103上的蓝光都能与黄光混合得到白光从出光口101射出,确保背光模组的边缘不会有蓝光漏出,有效的提升了显示效果,而且将黄层32覆盖侧壁本体1031的整个表面也使得黄层32的设置更加便捷,操作更加简单。
50.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黄层32表面为黄入光面30,通过黄入光面30就可以消除背光模组边缘漏出的蓝光,因此黄层32的厚度设计就尤为重要。如果黄层32过薄,则黄层32可能会出现透光的现象,使得黄入光面30的颜不是完全的黄,影响黄入光面30反射的黄光与蓝光混合之后的颜,从而无法完全消除背光模组边缘漏出的蓝光,影响显示效果。如果黄层32过厚,虽然可以使黄入光面30的颜是完全的黄,使其可以有效的中和蓝光,但是黄层32的设置会比较耗费时间,影响背光模组的装配效率,而且由于黄层32过厚,很难使黄层32实现厚度均匀。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将黄层32的厚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10微米,这样既能保证黄层32不会透光,不会影响黄入光面30对于蓝光的中和效果,而且黄层32的设置时间不需要很长,有效的提高了黄层32的设置效率,进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装配效率。
5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侧壁本体1031,也就是中框本体可以是塑料的,也可以是金属的,如果中框本体是塑料的,那么黄入光面30形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先注塑成型中框本体,再在中框本体的表面覆盖黄材料,比如黄油漆、黄反射片或者黄荧光粉等;当然,黄入光面30形成的具体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在塑胶粒子中掺杂黄粉或母再注塑成型或者挤塑成型,或者,在塑胶粒子中掺杂量子粉再注塑成型或者挤塑成型。
52.如果中框本体是金属的,那么黄入光面30形成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先采用金属工件制作中框本体,再在中框本体的表面喷黄油漆,或者在中框本体的表面电镀黄层32,或者将中框本体的表面氧化成黄,当然不仅限于上述的方式,也可以在中框本体的表面贴附黄泡棉,泡棉的原材料价格低、制作工艺成熟,成本较低,具体可以在黄泡棉的一侧设有固定胶,黄泡棉通过固定胶固定在中框本体的表面。
53.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本体1031与黄层32一体成型。也就是中框3为一体成型结构,为了使中框3表面为黄,可以采用塑胶粒子中掺杂黄粉或母再注塑成型或者挤塑成型,或者,在塑胶粒子中掺杂量子粉再注塑成型或者挤塑成型,这样就可以得到具有黄外表面的塑料中框3,确保中框3靠近容置腔10的一侧表面为黄,使得照射到中框3上的蓝光能够很好的被黄光中和,消除背光模组边缘漏出的蓝光,提升显示效果。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蓝光源2在侧壁103上的正投影位于黄入光面30内。也就是蓝光源2在中框3上的正投影位于黄入光面30内,这样在底壁102的厚度方向上蓝光源2的高度就小于中框3的高度,从而确保蓝光源2向侧面发射的蓝光都能照射到黄入光面30上,能够很好的中和蓝光。
55.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中框3的高度大致是蓝光源2的高度的5倍。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蓝光源2靠近侧壁103的一侧与黄入光面30抵接。本技术的蓝光源2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可发蓝光的灯条或者可发蓝光的led灯,将基板靠近侧壁103的一侧与黄入光面30抵接,就可以保证蓝光源2发出的蓝光一部分照射到侧壁103的黄入光面30上,一部分向上直接从出光口101照射出,不会出现蓝光照射到底壁102的情况,这样背光模组边缘漏出的蓝光就会全部被黄入光面30中和,而不会出现照射到底壁102上再从出光口101反射出去的现象,导致从底壁102反射出出光口101的这部分蓝光从背光模组边缘漏出,影响显示效果。
5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框3与底板连接在一起,将蓝光源2与黄入光面30抵接就可以使中框3对蓝光源2产生挤压力,从而增强蓝光源2在底板上的固定效果。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背板1包括背底板11、以及连接于背底板11周缘的背侧板12,中框3和蓝光源2均设置于背底板11上,中框3与背底板11和背侧板12均抵接,也就是中框3连接于背底板11和背侧板12之间的连接处,这样中框3与背侧板12之间没有缝隙,不会增大背光模组显示区域四周的非显示区域,从而不会增大显示装置的边框,而且背侧板12与中框3抵接可以使背光模组的边缘就是中框3对应的位置处,这样中框3上的黄入光面30对蓝光进行中和形成白光,就可以很好的消除背光模组的边缘处漏出的蓝光形成的蓝边,提高显示效果。
59.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强中框3与背板1的连接牢固性,可以在背底板11的四周边缘设置限位凸起,中框3位于限位凸起与背侧板12之间,而且中框3与限位凸起抵接,这样
可以将中框3卡紧在限位凸起和背侧板12之间,使得中框3与背板1的连接更加牢固,而且限位凸起可以起到对中框3设置位置的定位作用,使得中框3在装配时更加便捷。
60.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底板11的周缘处设有多个卡钩,中框3的周缘处设有多个卡扣,卡扣可与卡钩相互卡接,使背底板11和中框3相互固定。卡扣和卡钩的连接方式使背板1和中框3的安装步骤简单,无需螺钉等其他紧固件,节省成本。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黄入光面30包括用于散射光线的微结构301。这样黄入光面30在利用黄入光面30反射出的黄光中和蓝光的同时还可以具有散射光线的功能,将照射到黄入光面30上的蓝光进行散射,这样黄入光面30会将一部分蓝光吸收掉,使得照射到黄入光面30上的蓝光与黄光混合之后得到的白光的亮度降低,从而背光模组边缘的显示亮度就会降低,使得显示区域和中间和边缘的亮度能够保持均匀一致,提升显示效果。
6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黄入光面30可以为雾面,也可以在黄入光面30上贴附网点层,以使黄入光面30不仅可以反射光线,也可以散射光线,这样就可以在蓝光源2发出的蓝光照射到黄入光面30上时先将一部分蓝光吸收掉,然后再将剩下的蓝光与黄入光面30反射的黄光混合得到白光,如此既能够消除背光模组边缘因蓝光泄露出现的蓝边,而且还可以降低背光模组显示区域边缘的显示亮度,从而有效的提升显示效果。
6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黄入光面30上覆盖有光散射膜302。通过光散射膜302就可以使黄入光面30具有散射光线的功能,这样黄入光面30就会将一部分蓝光吸收掉,使得照射到黄入光面30上的蓝光与黄光混合之后得到的白光的亮度降低,从而背光模组边缘的显示亮度就会降低,使得显示区域和中间和边缘的亮度能够保持均匀一致,提升显示效果。
64.需要说明的是,光散射膜302的尺寸大小与黄入光面30的大小一致。
65.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黄入光面30上贴附带有散射粒子的高散射反射膜,且高散射反射膜为透明的,这样既能满足黄入光面30对蓝光中和的要求,又可以降低黄入光面30反射出出光口101的白光的亮度,从而降低背光模组的显示区域的边缘的显示亮度,使得整个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更加均匀,提高显示效果。
66.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黄入光面30具有散射光线的功能,还可以采用掺杂了黄颜料的pet材料制作中框3,以使中框3表面的反射率低于预定值,形成散射反射面,也就是黄入光面30既能反射黄光与蓝光进行混合,还能够散射蓝光以降低蓝光的亮度,从而达到消除背光模组显示区域边缘的蓝边以及使显示区域的显示亮度更加均匀的目的。
67.实施例二
68.参考图9,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200与背光模组100相对设置。
69.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显示模组包括的背光模组100包括背板1、中框3、背光源、光学膜片以及扩散片,本技术的中框3是设置于背板1内侧的,而且中框3可以供光学膜片搭设,扩散片则设置于光学膜片上,背光源设置于背板1上,且位于中框3内侧,这样背光源发出的光线就会照射到中框3的内侧面上,这里的背光源可以是蓝光源2,将中框3的内侧面设置为黄,这样就可以使照射到中框3的内侧面上的蓝光混合黄形成白光,从而使得背光模组100的周边处不会有蓝光漏出来,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70.实施例三
71.参考图10,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300以及如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设置于壳体300内。
72.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显示装置包括的显示模组的结构以及实现的有益效果均与上述实施例二的显示模组的结构以及实现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73.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显示装置包括的显示模组的显示面板20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智能交互大屏,也可以是智慧黑板,或者是mini-led显示屏,本技术实施例三不做具体限定。
74.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的背板1位于显示装置的背面,背板1从背面支撑、遮挡、保护显示装置的内部结构。背板1上还可以设置壁挂结构,以将显示装置挂装在墙体、挂架上。中框3固定在背板1的内侧,可以从侧面遮挡、支撑、保护显示装置的背光源等。
7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腔(10)的支撑壳(4)、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0)内的蓝光源(2),所述容置腔(10)具有出光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4)包括背板(1)、以及连接于所述背板(1)上的中框(3),所述中框(3)与所述背板(1)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10),所述容置腔(10)包括底壁(102)和侧壁(103),所述底壁(102)与所述出光口(101)相对设置,所述蓝光源(2)设置于所述底壁(102)上;所述中框(3)形成所述侧壁(103),所述侧壁(103)包括黄入光面(30),所述黄入光面(30)用于将所述蓝光源(2)照射到所述黄入光面(30)上的蓝光混合黄得到白光并将白光反射出所述出光口(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03)包括侧壁本体(1031)、以及覆盖于所述侧壁本体(1031)上的黄层(32),所述黄层(32)的表面为所述黄入光面(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本体(103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311)和第二表面(31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311)和所述第二表面(312)之间的第三表面(313),所述第一表面(311)靠近所述容置腔(10);所述黄层(32)覆盖于所述第一表面(31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层(32)还覆盖于所述第二表面(312)和/或所述第三表面(31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本体(1031)与所述黄层(32)一体成型;和/或,所述黄层(3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源(2)在所述侧壁(103)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黄入光面(30)内;和/或,所述蓝光源(2)靠近所述侧壁(103)的一侧与所述黄入光面(30)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包括背底板(11)、以及连接于所述背底板(11)周缘的背侧板(12),所述中框(3)与所述背底板(11)和所述背侧板(12)均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入光面(30)包括用于散射光线的微结构(301);或者所述黄入光面(30)上覆盖有光散射膜(302)。9.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100);显示面板(200),所述显示面板(200)与所述背光模组(100)相对设置。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0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300)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置腔的支撑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蓝光源,所述容置腔具有出光口,所述支撑壳包括背板、以及连接于所述背板上的中框,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出光口相对设置,所述蓝光源设置于所述底壁上;所述中框形成所述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黄入光面,所述黄入光面用于将所述蓝光源照射到所述黄入光面上的蓝光混合黄得到白光并将白光反射出所述出光口。本申请解决了现有背光模组在消除蓝边时需要增加辅助材料,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张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重庆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22: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13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黄色   光面   模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