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为了全面提升我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学科特鲜明、高水平教师汇聚、精英人才辈出、知识创新成果丰硕、社会贡献卓越,具有较高国际声誉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根据国家、辽宁省及大连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战略意义
(1)进入21世纪,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社会竞争的重要战略手段、战略资源和战略地位的标志,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也对高校的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高校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头。知识和技术创新要产生各种成果,并最终落实为不同形式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状况或拥有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高校的科技
创新能力。我国高校依托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氛围宽松、国际交流通畅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生力军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下一步东北区域振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作为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重点大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积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工作的协调管理能力,不断汇聚和发挥知识产权体优势,全面参与东北亚及其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增强区域支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制定和实施本校知识产权战略是提高我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3)实施我校知识产权战略,要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十六字方针,着力完善我校知识产权相关管理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知识产权保护氛围,以大幅度提升我校知
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意识为重点,以全面提升我校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的,鼓励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发明创新和智力创作的积极性,全面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高等学校的智力优势,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战略目标
(4)10年发展目标
到2020年,把我校建设成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高水平学校。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有效建立;知识产权学院成立,从而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库;出现一大批高水平地能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在全国高校中我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位于前列并成为知识产权管理示范高校。
(5)5年发展目标
——专利。全校专利申请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至2015年专利申请总量达到4000件。年均专利申请量达到800件。鼓励发明专利,使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幅超过20%,鼓励教师申请国防专利,支持教师申请国际专利,使国际专利申请量进一步提高。
——技术秘密。尊重和保护技术秘密,提高我校及相关产业的技术秘密保护意识和运用能力。建立技术秘密内部管理制度,实现我校技术秘密的规范化管理。
——著作权。完善著作权登记备案制度,确保全校著作权年度登记量显著增长,其中软件著作权拥有量成倍增长。
——标识和商标。积极将校名、校徽、校训以及标志性建筑物的外形和图案申请注册为商标,鼓励学院、研究所、实验室、校办刊物、讲坛、栏目、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等特定名称与徽标的注册。
(三)战略重点
(6)今后一个时期内,知识产权工作5大战略重点是:
——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制度,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激励与考评机制;
——打造一批高价值核心知识产权,促进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
——提高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构建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平台。
三、专项任务
(一)专利
(7)面向国家、省市发展需求,重点在我校相关优势领域创造或拥有一定数量的核心专利,支撑我国高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把我校建设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较强的科研基地。
(8)明晰职务发明成果范围,建立既有利于激发职务发明人的创新积极性,又有利于促进专利技术转移实施的利益分配机制。
(9)完善专利登记与审查制度,在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的前提下提高专利授权率。
(10)完善专利技术评估程序和评估机制,科学掌握专利技术资产价值,加大技术转移力度,提高专利成果转化实施率。
(11)实施“核心专利创造和转化工程”。紧密结合国家科技规划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重大项目的组织策划,加强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加强重大科技成果的酝酿、培育、组织与集成,构筑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创造核心专利并进行“专利池”建设。
(12)支持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工作,推动联盟内的知识产权共享。
(13)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计划”,在全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会议与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科技创业技能。
(14)培养和强化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人员的自主科研创新能力,将专利拥有量列入理工类研究生的毕业考核指标。
(二)标识和商标
(15)切实对我校所拥有的校名、校标、校训、校徽、域名以及其他校内标识进行保护,
维护学校相关合法权益。
(16)实施重点商标培育工程,扶持学校相关产业的产品申请注册商标。用3-5年的时间,培育国内著名商标2个,省内著名商标5个。
(三)著作权
(17)积极发展并做强我校著作权产业,形成著作权产业集。
(18)对我校自主研制的计算机软件、编制的程序代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出版物和数字内容产品积极申请著作权进行严格保护,保护创作者的知识产权。
(19)进一步完善著作权质押、作品登记和转让合同备案等制度,拓展著作权利用方式,降低著作权交易成本和风险。
(20)进一步完善学生论文、毕业设计发表管理机制,规范学生论文、毕业设计发表审批程序,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切实保证在校学生的作品质量。
(四)国防知识产权
(21)鼓励相关教师积极申请国防专利,加大申请国防专利的资助力度;建立国防知识产权的统一协调管理机制,加强国防知识产权管理。
(22)促进国防知识产权有效运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国防知识产权保密解密制度,在确保国家安全和国防利益基础上,促进国防知识产权向民用领域转移。
(五)技术秘密
(23)增强科技研究人员、实验员、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博士后流动站人员等技术秘密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技术秘密管理制度。对各部门,例如: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学校全资或者控股企业等正在或者能够应用的专有技术实行技术秘密登记备案制度。
四、战略措施
(一)推进本校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24)修订完善《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强化并规范学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增设科技成果展前审核机制,做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修订完善《大连理
工大学专利管理和专利资助办法》,科学调整资助范围和力度,完善专利技术创新奖励扶持政策,分别制定国防专利、国际专利、学生专利等资助的具体实施细则,充分调动我校教职员工和学生职务发明的积极性,鼓励师生进行原创性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
(25)修订完善《大连理工大学关于促进技术转移的实施细则》,优化我校技术转移机制,进一步加大技术转移力度,拓宽技术转移模式,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修订完善《大连理工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暂行规定》,与教师职称考核与评定密切结合,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激励机制,鼓励发展科技产业,多渠道、多层面的实现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市场化、资本化。
(26)制定《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评估转移实施办法》,明确学校开展知识产权评估的对象,规范知识产权评估与转移管理流程,界定知识产权转移类别与利益分配的关系等,合理有效促进知识产权转移与应用,推进产学研的深入发展。
(27)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分析相关技术领域专利布局模式,实施知识产权规避策略,把握知识产权壁垒与自由操作领域,强化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28)修订完善《大连理工大学技术合同管理条例(试行)》,规范和加强有关知识产权合同的签订、审核和管理工作,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利益分享等各项权益以及其他相应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29)制定《大连理工大学著作权管理办法》,完善著作权登记备案程序,界定权利归属和实施方案,合理制定奖励措施,鼓励著作权的开发和应用,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促进我校著作权的产业化发展。
(30)制定《大连理工大学标识和商标的使用管理办法》,严格管理程序,强化监督力度,确保学校相关无形资产的增值。
(31)制定《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秘密管理办法》,建立学校技术秘密登记备案制度,鼓励技术秘密的许可使用,合理制定技术秘密的利益分享规定。
(二)加大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力度
(32)进一步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资金支持。逐年递增知识产权发展资金、知识产权评估资金、知识产权奖励资金等各项投入。
(33)培养知识产权专职管理人员队伍。提高知识产权专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优化知识产权岗位设置,革新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做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工作。对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较大成绩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
(三)大力完善知识产权的服务功能
(34)搭建和完善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网站,逐步构建全校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信息库。
(35)建立面向产业和教师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开通维权,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措施,保障相应权利人权益不受损害。
(36)加强我校专利中心(国防)建设,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点,鼓励教师申请国防项目,增加国防专利申请量。
(37)加强与社会上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专利事务所、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及相关专业律师事务所的联系,充分有效利用其服务资源,为我校提供高水平服务。
(四)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38)培养和引进知识产权管理、交易、评估、诉讼、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专职管理知识产权人员队伍建设,提升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39)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学校教学系统,有步骤、有计划地设立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创办具有理工院校特的知识产权学院,开展知识产权学历教育,争取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硕士和博士首批学位授予点,培养和吸引一批知识产权专业方向的高层次人才,建立相对完善的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库。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5:37: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13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知识产权   专利   完善   管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