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


背景技术:



2.当前我国城镇中小河流多为土质岸坡,河道岸坡易坍塌导致河道淤积,引发严重的水污染和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在淤积严重的河道中,普遍存在底泥资源化利用困难、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包括坡脚区、固化土岸坡区和生态护坡区,所述坡脚区包括堆石层、木桩和固定框,所述堆石层靠近河道底部,所述堆石层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木桩,所述木桩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固定框,所述固化土岸坡区包括底泥固化层和防护板,所述底泥固化层上播撒草种发育为植被层,所述生态护坡区包括固土植被层和坡面截水沟,所述固土植被层是对原有岸坡实施植被修复形成的固土植被层,能够抵抗坡面降雨侵蚀作用,此区域有自然植被的保护,只需要做好防止垃圾和落石掉落即可。
6.优选地,所述堆石层设置为堆石或格宾网笼,堆石层靠近河道底部,即此区域水的流速较大,因此需要采用堆石或格宾网笼来保护固化土岸坡区,以免冲刷侵蚀造成岸坡崩塌破坏。
7.优选地,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网,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枝干层和碎石层,所述固定框的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撑杆,通过设置的木桩可以阻挡水流的冲击和防止土壤的流失,但设置的木桩之间有间隙,只能阻挡较大的土块或石子,因此在木桩一侧设置有固定框,通过在固定框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枝干层和碎石层,能够就地取材,将河岸周边的树枝、干草木和碎石填充在固定框的内部,实现对木桩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减小了水流的冲击,也能够防止土壤流失,在下雨时,雨水从岸坡流向河道,且设置的枝干层和碎石层也能起到过滤作用,将雨水中的泥土进行阻挡并将雨水过滤,不会阻碍雨水流向河道。
8.优选地,所述底泥固化层为底泥固化技术形成的固化岸坡层,所述底泥固化层上播撒草种发育为植被层,底泥固化层指在河道枯水期间,将底泥疏浚堆积在岸坡,通过底泥固化技术,堆积在岸坡松散的泥沙颗粒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化面,且底泥固化技术可当日配料当时施工,具有工期短、施工灵活、土壤稳定、效果好等优点,底泥固化面上可以撒播湿生植被草种或铺设湿生草皮,经过一段时间后,植物根系逐渐向固化土中延伸,交错的根系与土壤固结更加牢固,草皮中少数较发达的根系长进固化土中,草与固化土完全融为一体,极大增强岸坡土壤的整体固定作用,底泥固化层,具有抵抗水力剪切作用,主要解决
土质河岸的坡面侵蚀问题,控制水土流失。
9.优选地,所述防护板包括防护底板和防护侧板,所述防护底板和所述防护侧板一体化连接,所述所述防护底板和所述防护侧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所述防护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防护侧板上开设有若干组滤水孔,便于雨水通过流入河道,设置的防护板能够对土壤起到遮挡作用,减缓土壤下滑。
10.优选地,所述坡面截水沟由混凝土或浆砌石材料做成,较小底坡渠道,将水截排至河道。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着河道防洪基本功能,结合河道系生态建设的原则,河道常水位以下,采用防冲护岸结构,例如堆石、干砌石、木桩等;河道常水位以上,考虑生态与安全相结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底泥固化处理护坡将底泥疏浚堆积在岸坡,通过底泥固化技术,堆积在岸坡松散的泥沙颗粒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化面,极大增强岸坡土壤的整体固定作用,底泥资源实现再利用,当流速低时尽量采用草皮等绿护岸,在河道转弯的凹岸以及其它流速较大的地方,采用格宾网笼、干砌石、生态袋、土工三维网垫等,通过中小河流河道岸坡改造和护岸工程,能够有效避免岸坡坍塌破坏,具有防洪排涝功能,又能实现底泥资源化利用,营造河道绿岸坡的河道岸坡生态结构。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的防护板的放大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的治理后的生态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0、坡脚区;11、固化土岸坡区;12、生态护坡区;101、堆石层;102、木桩;103、固定框;104、安装支撑杆;1031、枝干层;1032、碎石层;111、底泥固化层;113、防护板;1131、防护底板;1132、防护侧板;1133、安装杆;1134、加强杆;1135、滤水孔;121、固土植被层;122、坡面截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实施例:
22.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包括坡脚区10、固化土岸坡区11和生态护坡区12,坡脚区10包括堆石层101、木桩102和固定框103,堆石层101靠近河道底部,堆石层101的一侧设置有木桩102,木桩10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框103,固化土岸坡区11包括底泥固化层111和防护板113,所述底泥固化层111上播撒草种发育为植被层,所述生态护坡区12包括固土植被层121和坡面截水沟122,所述固土植被层121是对原有岸坡实施植被修复形成的固土植被层121,能够抵抗坡面降雨侵蚀作用,此区域有自然植被的保护,只需要做好防止垃圾和落石掉落即可。
23.进一步的,堆石层101设置为堆石或格宾网笼,堆石层101靠近河道底部,即此区域水的流速较大,因此需要采用堆石或格宾网笼来保护固化土岸坡区11,以免冲刷侵蚀造成岸坡崩塌破坏。
24.进一步的,固定框103的内部设置为中空,固定框103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网,固定框10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枝干层1031和碎石层1032,固定框103的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撑杆104,通过设置的木桩102可以阻挡水流的冲击和防止土壤的流失,但设置的木桩102之间有间隙,只能阻挡较大的土块或石子,因此在木桩102一侧设置有固定框103,通过在固定框10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枝干层1031和碎石层1032,能够就地取材,将河岸周边的树枝、干草木和碎石填充在固定框103的内部,实现对木桩102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减小了水流的冲击,也能够防止土壤流失,在下雨时,雨水从岸坡流向河道,且设置的枝干层1031和碎石层1032也能起到过滤作用,将雨水中的泥土进行阻挡并将雨水过滤,不会阻碍雨水流向河道。
25.进一步的,底泥固化层111为底泥固化技术形成的固化岸坡层,底泥固化层111上播种湿生植被草种或湿生草皮,底泥固化层111指在河道枯水期间,将底泥疏浚堆积在岸坡,通过底泥固化技术,堆积在岸坡松散的泥沙颗粒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化面,且底泥固化技术可当日配料当时施工,具有工期短、施工灵活、土壤稳定、效果好等优点,底泥固化面上可以撒播湿生植被草种或铺设湿生草皮,经过一段时间后,植物根系逐渐向固化土中延伸,交错的根系与土壤固结更加牢固,草皮中少数较发达的根系长进固化土中,草与固化土完全融为一体,极大增强岸坡土壤的整体固定作用,底泥固化层111具有抵抗水力剪切作用,主要解决土质河岸的坡面侵蚀问题,控制水土流失。
26.进一步的,防护板113包括防护底板1131和防护侧板1132,防护底板1131和防护侧板1132一体化连接,防护底板1131和防护侧板1132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134,防护底板11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133,防护侧板1132上开设有若干组滤水孔1135,便于雨水通过流入河道,设置的防护板113能够对土壤起到遮挡作用,减缓土壤下滑。
27.进一步的,坡面截水沟122由混凝土或浆砌石材料做成,较小底坡渠道,将水截排至河道。
28.本着河道防洪基本功能,结合河道系生态建设的原则,河道常水位以下,采用防冲护岸结构,例如木桩102、堆石、干砌石等;河道常水位以上,考虑生态与安全相结合,因地制宜,通过底泥固化处理护坡将底泥疏浚堆积在岸坡,通过底泥固化技术,堆积在岸坡松散的泥沙颗粒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化面,极大增强岸坡土壤的整体固定作用,当流速低时尽量采用草皮等绿护岸,在河道转弯的凹岸以及其它流速较大的地方,采用格宾网笼、干
砌石、生态袋、土工三维网垫等,通过中小河流河道岸坡改造和护岸工程,能够有效避免岸坡坍塌破坏,具有防洪排涝功能,又能实现底泥资源化利用,营造河道绿岸坡的河道岸坡生态结构。
2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坡脚区(10)、固化土岸坡区(11)和生态护坡区(12),所述坡脚区(10)包括堆石层(101)、木桩(102)和固定框(103),所述堆石层(101)靠近河道底部,所述堆石层(10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木桩(102),所述木桩(10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固定框(103),所述固化土岸坡区(11)包括底泥固化层(111)和防护板(113),所述生态护坡区(12)包括固土植被层(121)和坡面截水沟(1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石层(101)设置为堆石或格宾网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03)的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固定框(103)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网,所述固定框(10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枝干层(1031)和碎石层(1032),所述固定框(103)的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撑杆(10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固化层(111)为底泥固化技术形成的固化岸坡层,所述底泥固化层(111)上播撒草种发育为植被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13)包括防护底板(1131)和防护侧板(1132),所述防护底板(1131)和所述防护侧板(1132)一体化连接,所述防护底板(1131)和所述防护侧板(1132)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134),所述防护底板(11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133),所述防护侧板(1132)上开设有若干组滤水孔(113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截水沟(122)由混凝土或浆砌石材料做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岸坡生态结构,涉及河流治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坡脚区、固化土岸坡区和生态护坡区,坡脚区包括堆石层、木桩和固定框,堆石层靠近河道底部,堆石层的一侧设置有木桩,木桩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框,固化土岸坡区包括底泥固化层和防护板,生态护坡区包括固土植被层和坡面截水沟。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着河道防洪基本功能,结合河道系生态建设的原则,河道常水位以下,采用防冲护岸结构;河道常水位以上,考虑生态与安全相结合,因地制宜,通过底泥固化处理护坡将底泥疏浚堆积在岸坡,通过底泥固化技术,堆积在岸坡松散的泥沙颗粒凝结成具有整体强度的固化面,极大增强岸坡土壤的整体固定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

李艳富 滕兆明 王永红 夏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9.08

技术公布日:

2022/12/1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5:50: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12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河道   所述   木桩   防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