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家科学技术奖拟推荐项目公示表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拟推荐项目公示表
一、项目名称:重要林木病害绿药(菌)剂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技术
二、提名单位及提名意见
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森林保护技术领域。
森林承载着国家生态安全、林业产业和景观文化等多项功能。我国人工林规模世界第一,松、杨、油茶等人工纯林,生态结构比较脆弱,但病害频发,具有爆发性和潜伏性,对森林生态和林业产业带来毁灭性破坏。林木病害专用绿药剂匮乏,药剂使用技术单一,防控难度大。本项目围绕重要林木病害绿防控的重大需求,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个绿高效防控药剂新产品并完成了产业化,创制了系列林木健康生态调控的微生物菌剂,创建了精准、高效、安全的药剂使用技术,集成创新了以绿药(菌)剂防控为核心的林木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实现了松材线虫病、杨树溃疡病、油茶病、山核桃干腐病的高效绿防控,攻克了重要林木病害防控难度大的难题,推动了森林保护技术发展,对我国森林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山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创新点体现在:
①研发了5%阿维菌素乳油和2.3%甲维盐微乳剂绿注干药剂新产品,创新了基于药剂系统传导的注干施药技术,解决了爆发性重要林木全株性病害的绿药剂防控难题。针对林木爆发性病害侵染途径复杂、施药困难大等问题,阐明了树木蒸腾作用驱动阿维菌素、甲维盐在树体内传导扩散和动态分布等规律,明确了基于快速传导、稳定长效的药剂形态,创制了5%阿维菌素乳油、2.3%甲维盐微乳剂
等绿注干药剂,完成了2个农药新产品登记和产业化,实现了松材线虫病等爆发性林木病害的高效绿防控,扭转了过去依赖国外药剂的局面,提高了效果,降低了成本。
②研发了0.3%四霉素水剂和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绿药剂新产品,创新了药剂成膜施药技术,解决了潜伏性重要林木病害绿药剂防控难题。针对林木病害潜伏能力强、防控困难等问题,阐明了四霉素、喹啉铜等药剂在树干表皮成膜特征和渗透规律,明确了四霉素、喹啉铜等药剂抑制病菌孢子萌发扩散和深入皮层组织抵达靶向部位的作用机制,创制了0.3%四霉素水剂、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等绿药剂,完成了2个农药新产品登记和产业化,创新了树干喷药、涂抹成膜等实用技术,实现了杨树溃疡病、山核桃干腐病等潜伏性病害的高效绿防控。
③研发了高效防病促生的系列微生物菌剂,实现了林木病害长效安全防控和减药增效。建立了重要林木有益微生物资源库,获得了一批具有高效拮抗、稳定定殖、促进生长、诱导抗病、加快病斑愈合等功能的微生物菌株并阐明了其机理,创制了枯草芽孢杆菌Y13、多粘类芽孢杆菌CF05、放线菌J10、苏云金芽孢杆菌ZJ85等系列微生物制剂,建立了绿、安全的林木健康生态调控新模式,实现了油茶病、山核桃干腐病病害长效防控和减药增效,提高了产品品质。
④集成创新了以绿药(菌)剂防控为核心的林木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形成了以绿药(菌)剂防控为核心,以遏制病害流行关键环节为目标,以检疫检验、监测预警、绿药剂防控、生态调控、
技术规程为手段的“五位一体”林木病害防控技术体系,在多省市重要生态公益林、经济林以及重要风景区中完成了示范和推广应用,为森林病害绿防控提供了典范。
项目历经20余年,在重要林木病害绿防控方面获得了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获得农药新产品登记4个,完成了产业化,近三年新增工业产值2.5亿元,新增税收4000余万元,授权发明专利25件,发表学术论文156篇,其中SCI收录44篇,专著2部。项目实施以来,推广总面积累计2800万亩次,挽回经济损失18.79亿元,实现生态和社会效益47.65亿元,保活了西湖、黄山、庐山、九华山等重点风景区的古松树,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客观评价
1、成果内容获得奖励情况
(1)2014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成果名称:浙江松林重大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2015年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成果名称: 油茶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2、专家评价报告
2018年12月30日,中国林学会组织以尹伟伦院士为主任、曹福亮院士和张星耀研究员为副主任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对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完成的“重要林木病害绿药(菌)剂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技术”项目成果进行了评价,认为该项目针对我国林木病害防控缺乏专用绿药剂的重大关键问题,创制了防治松材线虫病、杨树溃疡病、油茶病、山核桃干腐病的4种绿药剂新产品和系列微生物菌剂等,对森林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山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创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阿维菌素乳油、2.3%甲维盐微乳剂、0.5%四霉素水剂、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等高效绿药剂新产品,完成了新产品登记和产业化,为这几种病害绿高效防控提供了新药剂。项目揭示了药剂在松树体内的传导机制和分布规律,研发了高效的注干施药技术;明确了油茶病病原菌和山核桃干腐病病原,筛选研制了系列微生物菌剂,建立了绿、安全的林木病害生态调控新模式。项目集成创新了以绿药剂防控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在多省市重要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中开展了推广应用,大幅提高了林业病害绿防控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获得农药新产品登记4个,发表学术论文156篇,其中SCI收录44篇;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25件。
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突出,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应用单位防控效果评价
2018年10月29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对黄山景区松林注干施药项目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完成了对黄山风景区10011株松树进行了打孔注药防治,经核定,在防治区域内未发现病死松树,松树成活率100%”,建议“加大松树打孔注药力度,扩大防治成果,保护松林资源安全”。
2017年11月25日,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林业局对黄山区2017年松树打孔注药项目进行验收,验收结果“15000株松树打孔注药后,松树死亡数量为11棵,松树成活率达99.9%”,建议“加大松树打孔注药力度,扩大防治成果,保护森林资源”。
2018年10月30日,湖北省宜昌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经实地勘察后,得出“打孔注药防治14177棵松树,共死亡松树13棵,存活率99.91%”。
2012年11月30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风景管理局经多年勘察和统计,得出“自2007年以来,在杭州的西湖、灵隐、钱江、凤凰山等重点景区推广应用了浙江农林大学研制的2%甲维盐松材线虫病注干防治剂,累计使用20万支,防治区死树率从百分之十下降到万分之三左右,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0.5亿元,维护了杭州重点景观的美观度和完整度,具有非常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科技查新报告
经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科技查新证实:国内外所检文献范围内,该项目研发的5%阿维菌素乳油、
2.3%甲维盐微乳剂、0.5%四霉素水剂、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以及“五位一体”林木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国内外未见具体述及。
五、应用情况
该项目创制的林木病害防控专用绿药剂已在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微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生产厂家进行了产业化。项目成果自2009年起,针对我国松材线虫病、杨树溃疡病、油茶病、山核桃干腐病等林木重要病害,在浙江、安徽、湖南、江苏等多省市重要林木病害发生区域以及国家重点风景区,开展了注干防控技术、无公害防控技术以及综合防控技术体
系的示范应用,推广总面积累计2800万亩次,挽回经济损失18.79亿元,实现生态
和社会效益47.65亿元,保活了西湖、黄山、庐山、九华山等重点风景区的古松树。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7:30: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127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防控   绿色   病害   药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