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前景

中国棉纺织业生产、贸易、技术与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棉纺织业的前景将会如何发展呢?下文是棉纺织业的前景分析,欢迎阅读!
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棉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棉纺织业是中国纺织工业中基础最好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是棉纺织企业承担了60%的纤维加工量;第二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2002年,中国棉制纺织品及棉制服装出口216.3亿美元,占全部纺织品服装出口的35%; 第三是高就业行业,目前规模以上(5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的企业)棉纺织企业职工就业总数达到225万人;第四是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涉及一亿棉农的经济利益。
2002年,中国棉纺织生产能力4907万锭,织机74万台,气流纺纱85万头,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统计产品销售收入3164亿元,占全部纺织工业的31.5%。棉纺织业实现利润92亿元,占纺织全行业实现利润的27.3%。 2002年全国棉纱产量850万吨,布产量322亿米,纱、布产
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棉纺织行业的发展对稳定国内市场、保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维系社会稳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二)中国棉纺织产业提升、结构调整的特点及问题
1、中国棉纺织工业出现的新趋势
近几年棉纺织工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产能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四种发展趋势:即向沿海地区集中、向原料产区集中、向出口大户集中、向民营企业集中。椐统计,沿海8省市的生产总量占全国生产量的57.2%。2001年以来,棉纺细纱锭增加1464万锭,90%为民营企业。目前,大中城市国有资本逐步退出棉纺织领域,规模以上4240户棉纺织企业中,国有企业为642户,国有企业的比重从1997年的71.4%下降到目前的15.1%。这种趋势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生产能力控制的格局,体现了市场竞争的结果,也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棉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的政策已经从行政主导型进入到依靠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新阶段。
2、我国棉纺织行业产业链优势仍未充分发挥,行业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任务仍很繁重
我国棉纺织行业有国产的棉花,有从纺纱、织造到服装等最终产品的配套条件,有素质较好的劳动力优势,但目前仍未形成高附加值的棉纺织产业链的优势,主要反映在:
一是棉花流通体制不完善,棉花生产和市场价格波动大,市场交易信誉差;棉花质量存在“三丝”、纤维细度和强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档纺织品的生产。
二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先进设备能力和配套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产品质量、品种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目前我国80年代前生产的纺纱设备占60%,大都使用20—30年以上,不能生产高档纱线;90年代后期生产比较先进的设备仅占20%左右;在74万台织机中,无梭织机占有率不足20%, 与国际先进装备相比,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高档针织用纱、优质高支高密织物、优质多种纤维混纺纱和织物的生产需要,特别是纱疵、毛羽、条干、重量不匀、单强等棉纱指标达不到高档产品的质量要求。2002年,全国生产精梳纱127万吨,不能满足出口产品的需求,进口精梳纱31万吨,占进口棉纱的50%。目前不少企业先进工艺设备不配套,上下游产业链不配套,生产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优势没有形成,因此,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前景分析
21世纪前十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中国棉纺织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我国棉花经营体制改革加快了步伐,价格与国际基本接轨,棉花经营体制从计划向市场化推进,棉纺织行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大大推进了棉纺织工业的发展。2000年后棉纱产量年增长达100万吨,产销率在98%以上,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发展,2003年纱线产量预计达到930—940万吨,进口纱线将达到65万吨。
(一)中国棉纺织发展与调整思路
1、发展指导思想
以调整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为主线,以提高出口面料档次为突破口,突出优化品种、提高质量、扩大出口;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用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推进机电一体化、连续化;坚持与时俱进,发挥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引导全行业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
2、调整基本思路
未来若干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加快市场化进程,稳定原料供应,规范市场准入,加快技术进步,推进企业重组,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市场化进程。国家不再用行政审批手段控制棉纺能力增长,取消细纱机准购证制度,纺纱能力依靠市场机制,优胜劣汰。
---稳定原料供应。积极推进棉花价格与国际接轨,棉花标准与国际接轨,棉花销售形式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棉花经营,加快规范化的棉花现货和期货市场建设,合理规范棉花市场风险。
---规范市场准入。根据市场需求,改革总量控制办法,在规范市场准入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生产能力。新增生产能力通过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市场准入。新增能力必须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加快技术进步。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以提高无卷化、无接头纱、无梭布、精梳纱比重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使国内60%的纺纱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保证出口产品质量及高档面料用纱需求。用信息化带动棉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推广连续化、自
动化和生产、经营管理网络化。促进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鼓励引导投资方向坚持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反对和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推进企业重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坚持制度创新、机制转换与优化结构、技术进步、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提高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促进生产能力向优势地区、优势企业、出口大户、原料产区集中。
---扩大对外开放。合理利用“两种资源”,积极开拓“两个市场”, 跟踪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扩大产品出口。鼓励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造,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由商品输出向资本、技术、劳务输出转变。按照价值链和供应链优化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二)调整发展目标
1、产品产量及出口
按照纺织工业“十五”规划目标,2005年纤维加工量1700万吨, 这一目标在2002年已经完成。预计2005年纤维加工量将达到2100万吨,其中纱线产量预计达到1000万吨,棉制纺织
品及服装出口耗纱量为400万吨,内销纤维消费量约600万吨。2005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将达到750亿美元,其中棉制纺织品服装将达到260亿美元。
2、技术及产品结构
鼓励企业大力发展采用清梳联合机、精梳机、紧密纺纱机、全自动气流纺纱机、喷气纺纱机和各类无梭织机。2005年,精梳纱比重达到30%。高档无梭布比重达到40%,无接头纱比重达到55%。
3、组织结构
重点培育60户大型棉纺织优强企业集团,其技术装备达到国际90年代先进水平,无接头纱、无梭布比重达到70%以上,成纱条干达到2001乌斯特公报5—25%的水平。
中国入世以来,棉纺织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体验到周边发展中国家如巴基斯坦、印度的竞争压力。尽管中国棉纺织业在原料资源、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产业整体配套以及国内外大市场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技术装备水平、劳动生产率及管理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应当加快改革,不断调整,提升产业,做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未来今年我国纺织业的三大发展趋势
第一:纺织公司国内西迁或东南亚建厂
近几年,因为中国劳动力本钱不断趋升,东南亚区域劳工本钱低的优势闪现,加上该区域各国施行的税收及政策优惠,很多纺织服装公司纷繁掘金东南亚,到东南亚出资逐步变成热潮,尤其是对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出资者的爱好更是稠密。2017年中国纺织公司也在顺应这个大潮,融入掘金东南亚的大军中,今年以来,包含天虹纺织、香港溢达集团、红豆集团、鲁泰纺织等数十家纺织公司纷繁到此区域拓宽建厂。而同时在国内经济发达区域的纺织公司也同样在布置新疆等中西部区域建厂。
第二:“互联网+”拓荒纺织新格局
在2015年两会,互联网+被写入基本国策,克强总理的政府陈述中指出,“互联网+”方案推进移动互联网、云核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联系,推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开展。
在2016中国服装论坛·杭州峰会上“国际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预言了互联网纺织的将来,他
曾在多年前出书《失控》一书,预见了云核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等趋势,“当机器人代替了人工呈现在纺织服装职业,将来,时尚不仅是出产服装这么简略。”他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共享、活动等介绍了将来十年、二十年的互联网纺织大趋势。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26: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124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棉纺织   企业   中国   技术   发展   纺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