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参菌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发明专利]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11]公开号CN 1557122A [43]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21]申请号200410021821.X [22]申请日2004.02.11
[21]申请号200410021821.X
[71]申请人腾冲县中和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地址679100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中和乡
[72]发明人段会昌 余家贵 [74]专利代理机构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代理人陈左 万兆星
[51]Int.CI 7A01G 1/04C12N 1/14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54]发明名称
参菌人工栽培繁育技术
[57]摘要
一种白参菌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它野外优选
白参菌种,经组织分离法提纯得到野生菌株(Schiz
ophyllumcommune Fr.),按照白参菌生长特征所需
的生活环境,通过人工对组合配料的搭配,驯化繁
育经过优选及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的野生稳定菌种供
人工栽培,并人为控制温度、湿度、空气流通及散
射光照,从而生产出株型更大,内含物质更高且能
高产稳产的白参菌。
200410021821.X权 利 要 求 书第1/2页    1、一种白参菌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由野外优选白参菌种,经组织分离法提纯得到野生菌株,采用PDA、VB琼脂蛋白培养基装入试管中,经高温高压灭菌后接入菌株,培养得母种,也称一级种;将煮熟的小麦或玉米粒放在袋或瓶中,高温高压条件下灭菌后接种母种并培育得原种,也称二级种;通过配制的培养基,接种原种并培育得三级种,也称栽培种或规模扩大化生产种,其特征在于: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成份按重量百分比为
1)、阔叶杂木木屑68~80%、麸皮17~30%、硫酸钙0.5%、碳酸钙0.5%、糖1%、VB0.01%,或是
2)、玉米棒芯粉50~68%、杂木木屑20~28%、麸皮10~20%、碳酸钙1%、糖1%,或是
3)、油菜副产物50~70%、杂木屑10~20%、米糠10~18%、玉米粉8~10%、碳酸钙0.5%、过磷酸钙0.5%,糖1%,
以上配料按料水比为1∶1.2~1.3混合并搅拌均匀,至含水量达50~55%时装入袋内作灭杂菌处理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再套入洁袋内送入培养室,在10-20勒克斯的散射光照射下培养,菌丝满袋即制得栽培种,及时移入栅架内并上架、排场,排场完后向栅架增湿至不低于90%的湿度,常温下每天开窗30分钟,3~5天即可从接种眼上长出白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栽培种培养基由不含脂醚及芳香油的阔叶杂木树种的木屑或玉米棒芯粉或油菜副产物作为主料,麸皮或米糠或玉米粉为辅料,再加入微量的矿物质,V B、糖作为添加剂组成,其中阔叶杂木屑由木屑和刨花各50%构成,油菜副产物由油菜壳30%和油菜秸杆粉70%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接入菌株培养一级种过程中,在10-20勒克斯的散射光照射下进行培养,当菌丝满管后对菌丝做变温炼种处理,即在培养温度的基础上经12小时上调或下调1℃,但最高不超过30℃,最低不低于16℃,经2-5天变温锻炼菌种,供培育二级种使用或放到4℃温度下保存待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其特征在于:各级菌种的菌丝在
200410021821.X权 利 要 求 书 第2/2页扩繁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在10-20勒克斯的散射光照射下进行培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接种母种时,在无菌室中用袋装的采用近两端错位接种,用瓶装的采用深层接种,接种后在常温及有10-20勒克斯散射光照条件下培育,菌丝长满袋或满瓶即得二级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栽培种的接种采用正面双排八眼或三面三排九眼的腹面多点打穴接种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其特征在于:长满菌丝的袋装栽培种移入立体层架式排菇栅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排场时以菌袋或菌棒接种眼向上式或先向下后向上式给菌种造型。
200410021821.X说 明 书第1/5页
白参菌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栽培食用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白参菌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
背景技术
白参菌又名入担柴,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裂褶菌科。野生白参菌对外界的生存
生长条件选择很严,又有很强的季节性,它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宽,可在8℃~30℃范围内生长,而以16℃~24℃为最适温度;它对湿度的要求较严,如空气湿度达到85%以上时,白参子实体从分化到成熟只需七天时间就可完成,若空气湿度低于65%时,其子实体便即脱水死亡,当发现它脱水后虽迅速补水也不能还生,白参菌相对于其它菌喜散光光照,喜新鲜空气,白参菌喜生长在桦木、楠木、栎木及壳斗科阔叶树种开始糟腐的树桩及倒伏的树干上。凡生长过一次白参菌的原址都不会再第二次长出白参菌来。野生白参菌多为单瓣,少复瓣,瓣的长度多在1~2cm,它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还具有自身独特的清香味,它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同时又是药用菌,经常食用或泡水饮,具有清肝明目,健胃润肠之医药功能,还对妇科、小儿盗汗、神经衰弱、头昏耳鸣,便秘痔疮等症有一定疗效,故历来被山民当作山珍稀品采收和出售。现代科学知,白参菌对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癌抗癌具有一定疗效。但由于白参菌是一种野生菌,朵形较小,朵的成熟时间又不一致,传统的采收方法费工时,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能进行人工引种栽培白参,并在人为的科学的调控下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将会取得优异的经济收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经检索,已有一份发明专利申请,CN00112649.0、名称为“人工培养裂褶菌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提出了人工引种培育白参菌的方法,但存在以卜缺点:
1、在该专利申请说明书第一页最后一行第十七个字起,即“在试管中加入培养基接入菌株封口灭菌,压力在1.5千克/平方厘米,保持30分钟,待
200410021821.X说 明 书 第2/5页压力降到零时取出放置斜面培养,培养温度为20~28℃,8~12天,菌丝长满斜面即可用于繁殖原种”,它是先对试管中的培养基上接入菌株,即是菌种,再去灭杂菌,结果是接在培养基上的菌种将随同杂菌一起在灭菌条件下同时死亡,它已不可能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长出菌丝供繁殖原种使用了。
2、白参菌是典型的好气性真菌,它的生长离不开硫元素,但如果硫的用量过大,被菌分解出的硫量就多,游离硫极易形成多量的硫化氢气体而抑制菌株的生长,甚至杀死菌株。而在该专利申请的四个配方中所用石膏粉都占1~2%,显得用量过多,无益于白参菌的栽培、生长。
3、该专利申请中先加入尿素后再在高压或常压、100℃温度下灭菌,而尿素在此灭菌条件下已被分解失效。
4、在该专利申请中用玉米面10~20%,其用量过高,易引发杂菌的感染;而且该配方所加入的矿物质品种多,元素重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参菌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它按照白参菌生长特征所需的生活环境,通过人工对组合配料的搭配,驯化繁育经过优选及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的野生稳定菌种供人工栽培,并人为控制温度
、湿度、空气流通及散射光照,从而生产出株型更大,内含物质更高且能高产稳产的白参菌。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野外优选白参菌种,经组织分离法提纯得到野生菌株(Schizophyllum commune Fr.),采用PDA、VB琼脂蛋白培养基装入试管中,经高温高压灭菌后接入菌株,培养得母种,也称一级种;将煮熟的小麦或玉米粒放在袋或瓶中,高温高压条件下灭菌后接种母种并培育得原种,也称二级种;通过人工配料,接种原种并培育得三级种,也称栽培种或规模扩大化生产种,移入大栅架码后人为控制温度、湿度、空气流通及散射光照培育出生产销售型白参,即可采收、加工、出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由野外优选白参菌种,经组织分离法提纯得到野生菌株,采用PDA、VB琼脂蛋白培养基装入试管中,经高温高压灭菌后接入菌株,培养得母种,也称一级种;将煮熟的小麦或玉米粒放在袋或瓶中,高温高压条件下灭菌后接种母种并培育得原种,也称二级种;通过配制的培养基,接种原种并培育得三级种,也称栽培种或规模扩大化生产种,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16: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105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栽培   人工   参菌   培养   接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