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原始创新,促进经济发展——201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速览...

支持原始创新,促进经济发展——201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获奖项目速览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科技》 2011年第5期
    2010年,按照《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经过专家初评、复核,经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报请上海市政府批准,授予25项成果自然科学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0项;授予32项成果技术发明奖,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4项;授予240项成果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6项,二等奖68项,三等奖136项。授予德国数学家德乐思(Andreas Dress)国际科技合作奖。201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98项(人)。据了解,201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呈现出九大特点。
    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涌现出一批原创性突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研究成果。论文总数和总被引用次数大幅增长,标志着基础科学产出质量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据统计,获奖项目发表论文总数8966篇,比上一年度增加8.5%;被SCI、EI收录3449篇,比上一年度增加6.3%;被国内外同行引用次数34237次,比上一年度增加46.5%。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程度显著提高,基础研究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发挥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徐至展院士提出并创立了国际同类研究最高水平的周期量级强场超快极端条件,被国际著名物理学家J.Wolf评价为“代表了有希望产生高能量周期量级激光源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已成为国际极端非线性光学全新学科领域中最突出成就的组成部分,为该学科的创立、发展和应用做出重大贡献,对光通讯、遥感、环境监测、微纳制造等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成果获奖,充分发挥技术发明创造在创新驱动中的关键作用,增强国家竞争力。获奖项目中,已获国内外发明专利596项;获实用新型专利809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204项,合计2609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明显增多,科技对于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陆卫研究员针对半导体照明材料在空天、海洋等特殊环境下应用的高可靠性难题,发明了高可靠性氮化镓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材料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项,并实现LED白光照明材料在国际上的首例空天应用,比美国、日本等国家至少提前了4年。研究成果已实现产业化,中高端发光二极管年产量达1840KK粒规模的生产能力,3年产值达4.5亿元。
    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一批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研究的科技成果获奖,为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基础支撑。获奖项目中,一批通过参与重大新药创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国家重大专项,取得的创新科技成果,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点流域污染物减排和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周畅博士面对国外采取严格技术封锁、国内需求不断扩大的现状,领衔开展先进封装光刻机研究,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封装分步投影光刻机,申请了74项发明专利,获得30项软件著作权,设备功能上与唯一竞争对手国际知名半导体公司ULTRATECH的AP300型步进光刻机相当。能够应用在凸点制造、互连布线制造等领域,对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意义深远。
    加快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重大装备等产业领域的一系列高新技术突破,将为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今年的获奖项目中,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有65项,占21.9%;新材料技术领域有40项,占13.5%;新能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有39项,占13.1%;信息技术领域有52项,占17.4%。高新技术领域比重不断增强,高新技术突破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海安乃达驱动技术有限公司贡俊总经理策划并组建了安乃达公司-上海大学-电驱动公司的产学研联合团队,以攻克关键技术和抢占技术制高点为突破口,突破电动车辆用高密度永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建立车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平台,成功开发出与燃料电池、纯电动轿车整车配套的电驱动系列化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配套上汽、一汽、东风、奇瑞等国内主流汽车企业,参与同步开发的车型占行业50%以上。实现从核心技术到产业化技术全面跨越式发展,使我国车用电机行业成为国际汽车工业电机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
    发展民生科技,服务和谐社会发展
    一大批科技成果惠及民生,在民生健康、城市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2010年获奖项目中,具有知识产权、促进民生发展的成果有151项,占全部获奖成果的50.8%。科技为健康城市、绿城市、安全城市的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脊柱前方毗邻大血管和重要脏器,脊柱中央容纳脊髓和神经根,颈椎侧方有椎动脉,这些重要结构造成了脊柱肿瘤切除的高风险。上海长征医院肖建如教授针对脊柱肿瘤手术难度及风险极大、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这一临床难题,提出了颈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改良外科分期及手术策略,已实施脊柱肿瘤手术2013例次,临床收治患者例次居国内单中心首位,肿瘤切除率由40%提升至95%,复发率明显降低。
    发挥海洋科技优势,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在海产养殖、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海洋油气资源、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一批与海洋科技产业直接相关的项目获得奖励,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及其周边省市海洋经济的发展。
    在海产养殖方面,上海海洋大学严兴洪教授等完成“坛紫菜良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项目,针对野生种坛紫菜种质出现严重退化,造成产量、品质及抗病力降低等问题,对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新品种选育以及新品种的推广进行了系统研究。创建了坛紫菜细胞工程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紫菜良种——“申福1号”,其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亩产值增加30%以上。在浙江、福建等省市养殖20多万亩,3年新增产值12.5亿元,新增纯收入6.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的活力一大批企业牵头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奖,提升了行业发展水平,有力促进上海经济发展。获奖项目中,企业牵头独立完成的成果125项,占42.1%;大专院校牵头完成的成果100项,占33.7%;科研院所牵头完成的成果38项,占12.8%。企业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总数首次超过高校和科研院所,雄居榜首,凸显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也进一步反映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发展态势。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卫民等开发的荣威550轿车,成为上海首个获得一等奖的整车项目。
合资品牌在中高端轿车的技术垄断,严重阻碍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上汽集团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创立了整车架构、开发平台和车型开发的自主开发模式,建立了一套适合自主品牌整车产品开发的流程和体系,在正向设计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新建设了荣威550冲压、车身、油漆和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完全掌握了安全、动力总成、底盘、电器、车身等关键总成核心技术,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级轿车。08年上市以来,销售收入超过140亿元。为自主品牌整车开发树立了榜样,大大增强了中国汽车工业走自主创新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加强国内合作和交流,支援西部经济发展
    许多获奖项目不仅促进了上海本地经济发展,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尤其是一批促进西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项目获得奖励。获奖项目中,有148个项目在上海以外的地区进行推广,占应用技术类获奖项目总数的54.4%。通过技术辐射,推动了全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一批服务发展大局、支援西部开发的项目,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钾资源开发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同时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稳定边疆意义重大。青藏高原的察尔汗盐湖是国家唯一大型的钾肥生产基地,华东理工大学于建国教授研究团队经过整整十年的联合科技攻关,在盐湖钾镁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核心装备与工程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反应结晶耦合-热分解法制备无水氯化镁工程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和“年产100万吨氯化钾工业装置冷结晶粒度控制技术与产业化应用”二项重要成果。项目实施二年来,直接为西部企业新增产值达2.22亿元。
    培养造就创新人才,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一批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发明与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企业第一线科研人员逐步成为本市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青年科技人才已成长科技创新生力军。今年,全上海共有2401人次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据统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93.2%,中级以上职称占91%,女科技工作者占19.5%。
    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来自企业的有125人,既有资深的教授级高工,也有年轻的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占获奖总数的42.1%,企业第一线科技人员逐步成长为本市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对于确立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具有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获奖人员中,55岁以下获奖者占获奖人员总数的90.8%,中青年科技人员成为本市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45岁以下占66.5%,特别是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占28.7%,青年科技人才已逐步成为本市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东华大学丁勇生教授仅43岁,他领衔的课题组创建的以DNA计算和生物网络为核心的自然计算研究体系,可解决控制和优化中的共性科学问题,开辟了智能系统和网络智能的新领域,促进了“生物”与“智能”这两条主线的交叉创新研究。多次主办和参加国际学会会议,并作大会报告。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4:2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097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创新   技术   科技   获奖   项目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