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光比导光板及其光源模块、显示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射式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分光比导光板及其光源模块、显示组件。


背景技术:



2.目前,依据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照明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透射式液晶显示器、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及透反式液晶显示器三种。
3.其中,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主要是以外在环境光作为光源,为了实现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在环境光不足时仍能有效显示,目前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用户和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屏之间设置导光板,以在环境较暗的时候利用前置光源进行显示。而由于前置光源(如led光源)存在一定发散角,使得前置光源发射的光经过现有的导光板后,会从导光板的上下两个面均有出射,而使得入射至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有效能量偏低,而从导光板直接出射的无效能量偏高,直接影响显示器的对比度。
4.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高分光比导光板及其光源模块、显示组件,以提高导光板的对比度。
6.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分光比导光板,包括:
7.导光板本体,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相对设置,所述入光面分别与所述反射面和所述出光面相接;
8.多个第一微结构,多个所述第一微结构向内凹陷设置于所述反射面,每个所述第一微结构包括一斜面,所述斜面面向所述入光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反射面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以使所述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有效出光能量与反射面的无效出光能量的比值介于5:1-10:1,以及所述高分光比导光板在正视场范围内的出光面的有效出光能量与反射面的无效出光能量的比值介于10:1-22:1。
9.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源模块,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和位于所述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入光面一侧的光源。
10.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光源模块和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所述光源模块位于所述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分光比导光板,应用于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通过将第一微结构的面向入光面的斜面设置在合理的角度范围内(27.5
°‑
57.5
°
),可调整入射至该斜面的光线传播角度,使出射光线峰值角度更靠近反射面的法线方向,将出光面的有效光线的出光角度控制在-5
°‑
25
°
视场,反射面的无效光线控制在大于50
°
视场,从而,使得所述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有效出光能量与反射面的无效出光能量的比值介于5:1-10:1,以及所述高分光比导光板在正视场范围内的出光面的有效
出光能量与反射面的无效出光能量的比值介于10:1-22:1,提高画面对比度,尤其是正视场的画面对比度。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分光比导光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微结构在高分光比导光板内的位置示意图;
14.图3为光线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内的传播示意图;
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分光比导光板的第一微结构的斜面与反射面的夹角和分光比的关系示意图;
1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分光比导光板的有效出光和无效出光分别与视场角的一种关系示意图;
1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内第一微结构的一种分布示意图;
1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内第二微结构的一种分布示意图;
1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微结构在高分比导光板中的放置角度示意图;
2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分光比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21.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高分光比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22.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23.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母版制备方法示意图;
24.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头撞击形成微结构的方法示意图;
25.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反射面和出光面出射的光能量与视场角的关系示意图;
28.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第一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8为本技术实施二例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反射面和出光面出射的光能量与视场角的关系示意图;
30.图19a和图19b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第一微结构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31.图20为本技术实施三例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反射面和出光面出射的光能量与视场角的关系示意图;
32.图21本技术实施例四第一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2为本技术实施四例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反射面和出光面出射的光能量与视场角的关系示意图;
34.图23本技术实施例五第一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4为本技术实施五例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反射面和出光面出射的光能量与视场角的关系示意图;
36.图25本技术实施例六第一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6为本技术实施六例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反射面和出光面出射的光能量与视场角的关系示意图;
38.图27a至图27d为本技术参考例提供的4种第一微结构在高分比导光板中的放置角度对应的有效出光和无效出光分别与视场角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40.请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应用于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高分光比导光板包括:
41.导光板本体1,包括入光面11、出光面12和反射面13,所述入光面11和所述出光面12相对设置,所述入光面11分别与所述反射面13和所述出光面12相接;
42.多个第一微结构2,多个第一微结构2向内凹陷设置于反射面13,每个第一微结构2包括一斜面21,斜面21面向入光面11,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以使所述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有效出光能量与反射面的无效出光能量的比值介于5:1-10:1,以及所述高分光比导光板在正视场范围内的出光面的有效出光能量与反射面的无效出光能量的比值介于10:1-22:1。
43.这里,反射面13和出光面12分别与入光面11呈一角度,反射面13和出光面12可呈一角度或平行。优选地,反射面13和出光面12平行,且均与入光面11垂直。
44.在本实施例中,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出光面12的有效出光能量与反射面13的无效出光能量的比值也即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分光比,以下简称为分光比。一般地,应用于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导光板要求其分光比不小于5:1,且入射至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最佳角度在0~20
°
之间,也即,应用于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导光板的有效出光角度峰值在0~20
°
之间。
45.这里,高分光比导光板的正视场范围具体指-5
°‑
25
°
视场范围。
46.本实施例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可用于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高分光比导光板位于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光线从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出光面12射出后,入射至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上,并经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反射至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光线接收装置或人类观察者等。
47.请继续参考图1,多个第一微结构2向内凹陷形成于反射面13,每个第一微结构2包括一斜面21和另一斜面22,斜面21面向入光面11,且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即,斜面21是朝向入光面11的,斜面21的第一侧边在导光板本体1内起始于反射面13,并向远离入光面11的方向倾斜,使得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从而,光从入光面11入射后,入射或者反射至第一微结构2的光,将大部分通过第一微结构2的斜面21进行反射。也即,第一微结构2通过斜面21对大部分入射或者反射至第一微结构2的光进行反射。
48.可以理解地,第一微结构2的另一斜面22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如弧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等,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此不做限制。
49.在一些实施例中,斜面21的第一侧边在导光板本体1内也可以不起始于反射面13,而是起始于导光板本体1内任意位置。同时,为使斜面21向远离入光面11的方向倾斜,斜面
21的第二侧边至入光面11的距离大于其第一侧边至入光面11的距离,其中,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为斜面21相对的两个边,第一侧边或第二侧边至入光面11的距离为第一侧边的中点或第二侧边的中点至入光面11的距离。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斜面21的一侧边在导光板本体1内起始于反射面13。
51.进一步地,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是指,斜面21与反射面13所在平面的夹角。具体地,请参考图2,线段ab为一参照面在斜面21上截取的线段,其中,参照面为一垂直于反射面13的平面。由于斜面21自反射面13向远离入光面11的方向倾斜,故,线段ab的端点b至入光面11的距离大于端点a至入光面11的距离。
52.同时,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也即为角度cab,也即,α。这里,α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优选地,α的角度范围为32.5
°‑
45
°
;更为优选地,α的角度范围为35
°‑
43
°

53.可以理解地,在较佳情况下,第一微结构2通过斜面21可对超过80%入射或者反射至第一微结构2的光进行反射。
5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2在反射面13的分布规则可以为随机分布或按照预设分布规则分布,如,阵列分布、按一分布密度趋势分布等。
55.这里,第一微结构2之间存在间距。
56.本技术实施例在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反射面13上布设多个第一微结构2,led发出的光耦合入高分光比导光板后,经过第一微结构2的折射和/或反射后,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57.请参考图3,图3为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光线传播模拟示意图,其中,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为α。
58.具体地,部分光线经至少一个第一微结构2反射或折射及反射后,最终从出光面12射出。如,图3中出射角为θ1、θ2、θ3对应的光线。
59.这里,以出射角为θ1的光线l1为例进行说明:光线l1以入射角度γ从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入光面11耦入,在高分光比导光板内以角度δ向前传播,并以角度η入射到第一微结构2的斜面21上,经斜面21反射后,从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出光面12以角度θ1射出。
60.在上述光线l1的传播过程中,满足:
61.sin(γ)=n*sin(δ)
ꢀꢀꢀꢀꢀꢀꢀꢀꢀꢀꢀꢀꢀꢀꢀꢀꢀꢀꢀꢀꢀ
(1)
62.其中:n为高分光比导光板基材的折射率。
63.η=90
°–
α

δ
ꢀꢀꢀꢀꢀꢀꢀꢀꢀꢀꢀꢀꢀꢀꢀꢀꢀꢀꢀꢀꢀꢀ
(2)
64.ε=2*η+δ

90
°ꢀꢀꢀꢀꢀꢀꢀꢀꢀꢀꢀꢀꢀꢀꢀꢀꢀꢀꢀꢀꢀ
(3)
65.由上述公式(2)和(3),得到:
66.ε=90
°–
2*α

δ
ꢀꢀꢀꢀꢀꢀꢀꢀꢀꢀꢀꢀꢀꢀꢀꢀꢀꢀꢀꢀ
(4)
67.令从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出光面的出射角θ1~0
°
,则有ε=0
°

68.则公式(4)简化为:
69.α=45
°–
δ/2
ꢀꢀꢀꢀꢀꢀꢀꢀꢀꢀꢀꢀꢀꢀꢀꢀꢀꢀꢀꢀ
(5)
70.由公式(1)和(5),得到:
71.α=45
°–
arcsin(sin(γ)/n)/2
ꢀꢀꢀꢀꢀꢀꢀꢀꢀ
(6)
72.显然,对于特定折射率的导光板基材,为使光线以垂直角度或较小的角度出射从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出光面12射出,可合理设置第一微结构2的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α。
73.这里,优选地,第一微结构2的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74.同时,部分光线也会从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反射面13射出,并以较大的出射角出射,该部分光线为无效的光线。例如,图3中的光线l2.
75.另外,还有一部分光线在未入射至第一微结构2之前,由于全反射,将一直在高分光比导光板内传播。例如,图3中的光线l3。
76.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3,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高分光比导光板,有效光线的密度大于无效光线的密度,其中,有效光线的密度为从单位出光面12射出的有效光线数量,无效光线的密度为从单位反射面13射出的无效光线数量。
77.进一步地,高分比导光板上第一微结构的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和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分光比满足如下关系:
78.y=0.1159x2+1.7062x+2.9168
ꢀꢀꢀꢀꢀꢀꢀ
(7)
79.在上述公式(7)中,y为分光比,x为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单位为度。
80.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分光比导光板,请参考图4,当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设置在27.5
°‑
57.5
°
时,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分光比可介于5:1-10:1。
81.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4,当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设置在27.5
°
时,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分光比为5:1;当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设置在42.5
°
时,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分光比为9.6:1。
82.进一步地,当高分光比导光板的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设置在42.5
°
时,图5为高分光比导光板的有效出光能量和无效出光能量分别与视场角的关系示意图,请参考图5,高分光比导光板的有效出光角度峰值在0
°
左右,75%的有效出光能量集中在正视场(-5
°‑
25
°
)内;无效出光角度峰值在73
°
左右,只有25%的无效出光能量集中在正视场(-5
°‑
25
°
)内;分光比为9.6:1,正视场内分光比为22:1,极大地提高了本技术高分光比导光板在正视场的分光比。
83.综上,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高分光比导光板,通过将第一微结构的面向入光面的斜面设置在合理的角度范围内(27.5
°‑
57.5
°
),可调整入射至该斜面的光线传播角度,使出射光线峰值角度更靠近反射面的法线方向,将出光面的有效光线的出光角度控制在-5
°‑
25
°
视场,反射面的无效光线控制在大于50
°
视场,从而,使得使所述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有效出光能量与反射面的无效出光能量的比值介于5:1-10:1,以及所述高分光比导光板在正视场范围内的出光面的有效出光能量与反射面的无效出光能量的比值介于10:1-22:1,提高画面对比度,尤其是正视场的画面对比度。
8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高分光比导光板还包括:
85.多个第二微结构3,多个第二微结构3向内凹陷设置于反射面13,每个第二微结构3包括一弧面31,弧面31面向所述入光面11。
86.具体地,多个第二微结构3向内凹陷形成于反射面13,每个第二微结构3包括一弧面31,该弧面31面向入光面11。即,弧面31是朝向入光面11的,弧面31的第三侧边在导光板本体1内起始于反射面13,并向远离入光面11的方向倾斜,从而,光从入光面11入射后,入射或者反射至第二微结构3的光,将大部分通过第二微结构3的弧面31进行反射。也即,第二微结构3通过弧面31对大部分入射或者反射至第二微结构3的光进行反射。
87.在一些实施例中,弧面31的第三侧边在导光板本体1内也可以不起始于反射面13,而是起始于导光板本体1内任意位置。同时,为使弧面31向远离入光面11的方向倾斜,弧面31的第四侧边至入光面11的距离大于其第三侧边至入光面11的距离,其中,第四侧边与第三侧边为弧面31相对的两个边,第三侧边或第四侧边至入光面11的距离为第三侧边的中点或第四侧边的中点至入光面11的距离。
88.在一些实施例中,弧面31为光滑规则弧面。
89.可以理解地,在较佳情况下,第二微结构3通过弧面31对超过80%入射或者反射至第二微结构3的光进行反射。
90.在本实施例中,弧面31凸向入光面11,或者,弧面31凹向入光面11。优选地,弧面31凸向入光面11。
9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微结构3在反射面13的分布规则可以为随机分布或按照预设分布规则分布,如,阵列分布、按一分布密度趋势分布等。
92.进一步地,第二微结构3之间、第一微结构2和第二微结构3之间存在间距。
93.本技术实施例在入光面侧引入多个第二微结构3,在入光面侧将光打散,破坏光的定向传播规律,可消除导光板入光侧的hotspot现象(即,导光板在用led作光源时,由于led光源的发散角受到限制,在导光板靠近led光源的区域出现光柱亮,而产生亮暗不均的现象。这种现象降低了导光板出光的均匀性,同时也影响着背光的主观效果),并调整整个导光板出光的均匀性。
9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2的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为32.5
°‑
45
°

9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2的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为32.5
°‑
52.5
°
时,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有效出光能量与反射面的无效出光能量的比值可介于7:1~10:1。
9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2为棱锥体、棱柱体、部分球体和部分圆柱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97.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3为棱锥体,棱锥体的底面与反射面13在同一平面,则第一微结构2的斜面21即为棱锥体的一侧面,该侧面面向入光面11。
98.可以理解地,第一微结构3还可以为棱台。
99.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3为棱柱体,棱柱体的底面与反射面13在同一平面,且棱柱体的棱边在导光板本体1内自反射面向远离入光面11方向倾斜,则第一微结构2的斜面21即为棱柱体的一侧面,该侧面面向入光面11。
100.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3为部分球体,部分球体可为基于一倾斜面截取的球体的一部分,该部分球体包括该倾斜面和球体的一部分,该倾斜面面向入光面11,且与反射面13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该倾斜面即为第一微结构2的斜面21。
101.可以理解地,部分球体可以为半球体、1/4球体、1/8球体等。
102.在还有一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3为部分圆柱体,部分圆柱体可为基于一倾斜面截取的圆柱体的一部分,该部分圆柱体包括一倾斜面和部分圆柱体,该倾斜面面向入光面11,且与反射面13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该倾斜面即为第一微结构2的斜面21。
103.可以理解地,部分圆柱体可以为1/2圆柱体、1/4圆柱体、1/8圆柱体等。
104.显然地,以上仅为第一微结构2的一些具体结构的举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一微结构2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此,其还可以为其他规则的或不规则的结构,而只需确保其具
有一斜面,该斜面面向入光面11,且与反射面13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10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2的斜面21为光学光滑面,所述斜面21的粗糙度ra为30nm-150nm。例如,斜面21的表面粗糙度为100nm等,从而可对入射或反射至其上的光线进行镜面反射。
10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微结构3为半球形、圆柱形、水滴状和马蹄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107.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微结构3为半球形,半球形的底面与反射面13在同一平面,则第二微结构3的弧面31即为半球形的部分球面,该部分球面面向入光面11。这里,可以理解的,第二微结构3还可以为部分球形,即球形的一部分,如,1/2球形、1/4球形、1/8球形等,第二微结构3的弧面31为该部分球形的全部或部分球面,该全部或部分球面面向入光面11。
108.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微结构3为圆柱形,圆柱形的底面与反射面13在同一平面,且圆柱的轴在导光板本体1内自反射面13向远离入光面11方向倾斜,则第二微结构3的弧面31即为圆柱形的部分侧面,该部分侧面面向入光面11。
109.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微结构3为水滴状,水滴状的轴线在导光板本体1内自反射面向远离入光面11方向倾斜,第二微结构3的弧面31即为水滴状结构的部分外表面,该部分外表面面向入光面11。
110.在还有一实施例中,第二微结构3为马蹄形的轴线在导光板本体1内自反射面向远离入光面11方向倾斜,第二微结构3的弧面31即为马蹄形结构的部分外表面,该部分外表面面向入光面11。
111.可以理解地,以上仅为第二微结构3的一些具体结构的举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二微结构3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此,其还可以为其他规则的或不规则的结构,而只需确保其具有一弧面,该弧面面向入光面11,且较佳的,弧面为规则曲面。
1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微结构3的弧面31为光学光滑面,所述弧面31的粗糙度为30nm-150nm。例如,弧面31的表面粗糙度为100nm,从而可对入射或反射至其上的光线进行镜面反射。
113.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微结构2之间的第一间距随所述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微结构2至所述入光面11的第一平均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一平均距离满足以所述第一平均距离为自变量、以所述第一间距为因变量的指数函数关系。
114.这里,请参考图6,以相邻的两个第一微结构m和n为例,第一平均距离是指第一微结构m至入光面11的距离d1和第一微结构n至入光面11的距离d2的平均值,即,第一平均距离d3为(d1+d2)/2。其中,在确定第一微结构m至入光面11的距离d1和第一微结构n至入光面11的距离d2时,分别基于第一微结构m和第一微结构n的相同的结构位置进行确定,例如:分别基于第一微结构m上距离入光面最近的点和第一微结构n上距离入光面最近的点确定d1和d2。可以理解地,确定d1和d2时,还可以基于第一微结构m和第一微结构n上距离入光面最远的点、几何中心、重力中心等进行确定。
11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均距离d3与第一间距d1的指数函数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116.d1=a*(d3)b+d0
ꢀꢀꢀꢀꢀꢀꢀ
(8)
117.在上述公式(8)中,a、b均为常数,且0《a《1,1《b《5,d0为一第一微结构2至入光面11的预设距离,如:d0为与入光面11距离最小的第一微结构2至入光面11的距离。
118.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入光面11至远离入光面11方向,第一微结构2在反射面13上的分布密度呈增大趋势。其中,从入光面11至远离入光面11方向是指,在导光板本体1的反射面13上,从入光面11至其相对面的方向。例如,从入光面11至远离入光面11方向为图5所示的方向s。沿方向s,第一微结构2在反射面13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
119.进一步地,可将反射面13自入光面11起依次划分多个区域,在自入光面11起的多个区域中,与入光面11距离越大的区域的第一微结构2的密度越大。这里,多个区域可以为反射面8上相同面积大小的区域,也可为不同面积大小的区域,且,多个区域的面积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置为一个较小的面积单位,如,平方毫米、平方微米等,以更为精确的控制第一微结构2在导光板本体1上的分布。
120.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6,将反射面13自入光面11起依次划分区域a、区域b、区域c和区域d,第一微结构2在区域a、区域b、区域c和区域d的密度依次增大。
121.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微结构3之间的第二间距随所述两个所述第二微结构3至所述入光面11的第二平均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且所述第二间距与所述平均距离满足以所述第二平均距离为自变量、以所述第二间距为因变量的指数函数关系。
122.这里,请参考图7,以相邻的两个第二微结构p和q为例,第二平均距离是指第二微结构p至入光面11的距离d4和第二微结构q至入光面11的距离d5的平均值,即,第二平均距离d6为(d4+d5)/2。其中,在确定第二微结构p至入光面11的距离d4和第二微结构q至入光面11的距离d5时,分别基于第二微结构p和第二微结构q的相同的结构位置进行确定,例如:分别基于第二微结构p上距离入光面最近的点和第二微结构q上距离入光面最近的点确定d4和d5。可以理解地,确定d4和d5时,还可以基于第二微结构p和第二微结构q上距离入光面最远的点、几何中心、重力中心等进行确定。
12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平均距离d6与第二间距d2的指数函数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124.d2=e*(1/d6)f+d`
ꢀꢀꢀꢀꢀꢀꢀꢀ
(9)
125.在上述公式(9)中,e、f均为常数,且0《e《1,1《f《10,d`为一第二微结构3至入光面11的预设距离,如:d`为与入光面11距离最小的第二微结构3的至入光面11的距离。
126.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入光面11至远离入光面11方向,第二微结构3在反射面13上的分布密度呈减小趋势。
127.这里,沿方向s,第二微结构3在反射面13的分布密度逐渐减小。
12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微结构3仅设于预设区域内,该预设区域可为部分或全部反射面11。
129.例如,该预设区域可为反射面11上自入光面11起至远离入光面11的1/3-1/2的区域。也即,预设区域占整个反射面的1/3-1/2,起始于入光面11与反射面13的相接处。
130.进一步地,可将预设区域自入光面11起依次划分多个区域,在自入光面11起的多个区域中,与入光面11距离越大的区域的第二微结构3的密度越小。这里,多个区域可以为预设区域内相同面积大小的区域,也可为不同面积大小的区域,且,多个区域的面积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置为一个较小的面积单位,如,平方毫米、平方微米等,以更为精确的控
制预设区域在导光板本体1上的分布。
131.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7,将预设区域自入光面11起依次划分区域e、区域f、区域g和区域h,预设区域在区域e、区域f、区域g和区域h的密度依次减小。
132.由于具有斜面设计的第一微结构2的导光效率高,在入光面11附近设置的数量较少,同时,增加导光效率偏低的第二微结构3,两者结合能够有效减少前光模组在led灯条附近的热斑或光斑现象,提升画面显示品味。
13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2的长度和宽度的范围均为10um-40um。
13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2的深度范围为3um-20um。
13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微结构3的长度和宽度的范围均为5um-20um。
13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微结构3的深度范围为3um-15um。
137.这里,建立空间坐标系,以更好地表述第一微结构2和第二微结构3的尺寸。具体地,请参考图8,以第一微结构2在空间坐标系中的尺寸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入光面11至其相对面方向为x轴方向,第一侧面14至其相对面方向为y轴方向,反射面13至远离其相对面方向为z轴方向。
138.则,第一微结构2在x轴方向的长度l和y轴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均为10um-40um,优选为20um-30um,更佳地为25um-30um;第一微结构2在z轴方向的长度h(即,深度)为3um-20um,优选为10um-20um,更加地为10um-15um。
139.相应地,第二微结构3在x轴方向的长度和y轴方向的长度宽度的范围均为5um-20um,优选为10um-20um,更佳地为15um-20um;第二微结构3在z轴方向的深度为3um-15um,优选为3um-10um,更加地为3um-5um。
140.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光面11上设置有v形棱镜结构4。
141.具体地,请参考图9和图10,入光面11上设置v形棱镜结构4,可以调整光源的光线进入高分光比导光板的角度分布。
142.在本实施例中,v形棱镜结构4为棱镜体、柱透镜体、或棱镜体与柱透镜的混合体。
143.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板本体1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例如,导光板本体1的折射率为1.59。
14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板本体1可以由单一高分子材料构成,也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材料分层组合而成。
14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微结构2与导光板本体1为一体化结构,和/或,多个第二微结构3与导光板本体1为一体化结构。
14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光板本体1和第一微结构2以塑胶材料一体成型,和/或,导光板本体1和第二微结构3以塑胶材料一体成型,其中,塑胶材料可为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
14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制备方法,请参考图11,包括:
148.步骤s1:提供一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包括入光面和反射面;
149.步骤s2:提供一导光板模仁;
150.步骤s3:使用所述导光板模仁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反射面通过纳米压印形成多个第一微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微结构包括一斜面,所述斜面面向所述入光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反射面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151.基于上述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包括多个第一微结构的高分光比导光板。
152.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模仁一侧具有多个与第一微结构对应的凸起结构。
153.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制备方法,上述步骤s3还可以为:
154.步骤s3’:使用所述导光板模仁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反射面通过纳米压印形成多个第一微结构和多个第二微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微结构包括一斜面,所述斜面面向所述入光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反射面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所述第二微结构包括一弧面,所述弧面面向所述入光面。
155.基于上述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包括多个第一微结构和多个第二微结构的高分光比导光板。
156.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模仁一侧具有多个与第一微结构和多个第二微结构对应的凸起结构。
15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包括:
158.步骤s31’:使用导光板模仁在导光板本体的反射面通过光固化成型形成多个第一微结构和多个第二微结构。
159.在本实施例中,光固化成型可采用uv固化。
160.具体地,上述步骤s1包括:
161.步骤s11:提供一基材层,该基材层可以为单一高分子材料构成,也可以为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材料分层组合而成;
162.步骤s12:在基材层表面均匀涂布感光胶水,形成感光胶层,从而,获得导光板本体,其中,感光胶层靠近基材层的一面即为导光板本体的反射面。
163.具体地,感光胶水的涂布方式可以是通过涂布头,将感光胶水均匀涂布在基材层表面。
164.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s12之后,步骤s31’具体包括:
165.使用导光板模仁对感光胶层进行压印。压印时,可通过使导光板模仁具有凸起结构的一侧与感光胶层紧密接触,然后,通过一紫外灯照射,使感光胶层上形成的图形结构在与导光板模仁剥离前成型,从而,将导光板模仁表面的图形结构转印到基材层表面,在导光板本体的反射面形成多个第一微结构和多个第二结构,且,第一微结构包括一斜面,斜面面向所述入光面,斜面与反射面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第二微结构包括一弧面,弧面面向所述入光面。
16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包括:
167.步骤s32’:使用所述导光板模仁在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反射面通过热压压印形成多个第一微结构和多个第二微结构。
168.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169.步骤s321’:对导光板本体进行加热,使导光板本体的反射面软化;
170.步骤s322’:通过导光板模仁对软化后的导光板本体的反射面进行压印;
171.步骤s323’:对导光板本体进行冷却固化,冷却后的导光板本体在反射面侧具有多个第一微结构和多个第二微结构,且,第一微结构包括一斜面,斜面面向所述入光面,斜面与反射面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第二微结构包括一弧面,弧面面向所述入光
面。
17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包括:
173.步骤s21:提供一基板;
174.步骤s22: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多个第一凹坑和多个第二凹坑,获得模具母版,其中,所述第一凹坑的轮廓与所述第一微结构的轮廓相同,所述第二凹坑的轮廓与所述第二微结构的轮廓相同;
175.步骤s23:对所述模具母版进行金属生长和原模分离,得到所述导光板模仁。
17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2,包括:
177.步骤s22’:在基板上通过3d灰度光刻形成多个第一凹坑和多个第二凹坑,获得模具母版。
178.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179.步骤s221’:提供第一凸形貌模型和第二凸形貌模型,该第一凸形貌模型的轮廓与第一微结构的轮廓相同,该第二凸形貌模型的轮廓与第二微结构的轮廓相同;
180.步骤s222’:通过激光曝光的方式,在涂覆有光刻胶的玻璃基板上制作出具有多个第一微结构和第二微结构的光刻件,通过金属生长和原模分离技术,将所获得的光刻件上的图形结构转移至金属模板,获得具有多个凸图形结构的金属模仁。
18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2,包括:
182.步骤s22”:在所述基板上通过激光直写形成多个第一凹坑和多个第二凹坑,获得所述模具母版。
18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2,包括:
184.步骤s22
”’
:利用模头与所述基板进行相对运动,以在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一凹坑和多个第二凹坑,获得模具母版。
185.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186.步骤s221
”’
:提供第一凸形貌金刚石模头和第二凸形貌金刚石模头,其中,第一凸形貌金刚石模头的轮廓与第一微结构的轮廓相同,第二凸形貌金刚石模头的轮廓与第二微结构的轮廓相同;
187.步骤s222
”’
:通过机械撞击的方式,在基板上撞击出具有多个第一凹坑和多个第二凹坑的模具母版。这里,基板可为镜面金属材料制成的板子。
188.这里,以利用模头与所述基板进行相对运动,以在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一凹坑为例进行说明。
189.请参考图12和图13,基板如为一张镜面金属材料板,通过第一凸形貌金刚石模头6(即,金刚石刀头)的上下运动,在镜面金属材料板上打击形成中的第一微结构形貌,其分布方式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分布方式。
190.采用上述模头撞击形成微结构的方式,可以通过一次撞击即形成相应微结构,从而可以一次性形成与模头结构形貌相似的微结构。
191.可以理解地,可以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通过第二凸形貌金刚石模头在基板上撞击出多个第二凹坑。
192.请参考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源模块,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和位于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入光面11一侧的光源5。
193.这里,光源5可以是led发光元件,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入光面11射入至高分光比导光板内。光源5发出的光线的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
194.请参考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光源模块和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7,所述光源模块位于所述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7的出光侧。
195.具体地,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7设置于导光板本体1出光面12的一侧,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7与导光板本体1的出光面12相对设置,组装时出光面12靠近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7,进而使得从出光面12射出的光线会射入至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7上。进一步的,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7与导光板本体1之间可以是贴合胶层,也可以是空气层。
196.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组件基于高分光比导光板,其对比度可大于8:1。
197.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以下将基于具体的实施例给出以不同角度设置的第一微结构2的斜面21的高分光比导光板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98.实施例一
199.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导光板本体1的上表面(即,反射面13)具有多个不规则排列的第一微结构2。例如:当第一微结构2为棱锥或部分棱锥(即,棱台结构)时,具体地,以图8中的第一微结构2的设置为例,图8中第一微结构2具有面向入光面11(也即,靠近入光面11)的斜面21,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为α,第一微结构2的背向入光面11(也即,背离入光面11)的斜面22与反射面13的夹角为β,棱锥的底面的长度为l,宽度为w,棱锥的高为h,其中,α=42.5
°
,β=80
°
,w=20um,l=20um。
200.图16为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反射面13和出光面12出射的光能量与视场角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16可知,从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反射面13出射的光能量分布具有特定的出光角度峰值。此时,反射面13的出光峰值角度在垂直方向(光在导光板内传播方向)以大角度出射,出射光角峰值角度ω=71
°
,峰值中心点相对能量0.88,而0
°
视场为0.25。出光面出光能量以小角度出射,能量集中在正视场(-5~25
°
)附近,峰值角度在垂直方向视场角峰值角度为θ=0.9
°
,峰值中心点相对能量5.31。相比于现有导光板,其出射光峰值角度更靠近导光板的反射面13的法线方向。此时,整个出光面12及反射面13的出光比为9.3:1;正视场角出光比约为22:1。
201.进一步地,当改变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α的大小时,不同的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α的角度值与分光比及出光角度的关系如下表1所示:
202.表1第一微结构的角度值与分光比及出光角度的关系
[0203][0204][0205]
基于上表1可知,通过调控导光网点微结构的角度α,可以调控从导光板反射面13与出光面12的出射光能量的峰值角度,以及出光比,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比如,反射式液晶需要出射光尽可能沿导光板法线附近,如0
°‑
20
°
,且需要具有较高的分光比,尤其是正视场的分光比。如此,优选α范围:32.5
°‑
45
°
,最优为35
°‑
43
°

[0206]
微结构β的角度值对出光方向及视场角大小影响不大,可以不作为重点调控参数。因此,对导光网点微结构的该角度不做特别要求。微结构的深度及宽度会影响出射能量的强度,由于强度同时与导光板网点密度有关,在此不做展开详述。
[0207]
实施例二:
[0208]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7,当第一微结构2的形貌可以为如图17所示的1/4圆柱时,其中,α范围为32.5
°‑
50
°
,深度h范围为2um-20um,圆柱曲率半径范围为5um-30um。
[0209]
具体地,例如,α=42.5
°
,深度h=9um,圆柱曲率半径r=18um时,导光板基材pc,厚度0.4mm。具有上述形貌的第一微结构2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当光线从入光面11耦入时,从反
射面13和出光面12出射的光能量与视场角的关系如图18所示。
[0210]
如图18所示,反射面13的出光峰值角度在垂直方向(光在导光板内传播方向)以大角度出射,出射光角峰值角度为ω=73
°
,全视场角半峰宽为92
°
。出光面出光能量以小角度出射,出射光在垂直方向视场角峰值角度为θ=0.9
°
,全视场角半峰宽为47
°
。整个出光面12及反射面13的出光比为9:1;正视场角出光能量分光比约为22:1。
[0211]
实施例三:
[0212]
如实施例一所述,请参考图19a,当第一微结构2的形貌可以为如图19a所示的1/8圆球时,其中,α范围为32.5
°‑
50
°
,深度h范围为2um-20um,圆球曲率半径范围为5um-30um。
[0213]
具体地,例如,α=42.5
°
,深度h=6um,圆球曲率半径r=18um时,导光板基材pc,厚度t=0.4mm。具有上述形貌的第一微结构2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当光线从入光面11耦入时,从反射面13和出光面12出射的光能量与视场角的关系如图20所示。
[0214]
可以理解地,第一微结构2的形貌还可以为图19b所示的结构,请参考图19b,该结构中,α范围为32.5
°‑
50
°
,深度h范围为2um-20um,圆球曲率半径范围为5um-30um。
[0215]
如图20所示,反射面13的出光峰值角度在垂直方向以大角度出射,出射光角峰值角度为ω=73
°
。出光面出光能量以小角度出射,出射光在垂直方向视场角峰值角度为θ=0
°
,全视场角半峰宽为33
°
。整个出光面12及反射面13的出光比为9:1;正视场角出光能量分光比约为22:1。
[0216]
实施例四:
[0217]
如实施例一所述,请参考图21,当第一微结构2的形貌可以为如图21所示的1/8圆柱时,其中,α范围为32.5-50
°
,深度h范围为2-20um,圆柱曲率半径范围为5-30um。具体地,例如,α=42
°
,深度h=um,圆柱曲率半径r=18um时,导光板基材pc,厚度t=0.4mm。具有上述形貌的第一微结构2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当光线从入光面11耦入时,从反射面13和出光面12出射的光能量与视场角的关系如图22所示。
[0218]
如图22所示,反射面13的出光峰值角度在垂直方向(光在导光板内传播方向)以大角度出射,出射光角峰值角度为ω=73
°
。出光面出光能量以小角度出射,出射能量峰值角度在垂直方向视场角峰值角度为θ=0.9
°
,全视场角半峰宽为34
°
。整个出光面12及反射面13的出光比为8.5:1;正视场角出光能量分光比20:1。
[0219]
实施例五:
[0220]
如实施例一所述,请参考图23,当第二微结构3的形貌可以为如图23所示的1/2圆柱状结构时,区别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的1/2圆柱状结构水平放置,其中,深度h范围为2um-20um,圆柱曲率半径r范围为5um-30um,宽度范围w为32.5
°‑
50
°
[0221]
具体地,例如,r=15um,深h=9um时,w=20um,导光板基材pc,厚度t=0.4mm。具有上述形貌的第一微结构2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当光线从入光面11耦入时,从反射面13和出光面12出射的光能量与视场角的关系如图24所示。
[0222]
如图24所示,反射面13的出光峰值角度在垂直方向(光在导光板内传播方向)以大角度出射,出射光角峰值角度为ω=71
°
,全视场角半峰宽为98
°
。出光面出光能量以小角度出射,出射能量峰值角度在垂直方向视场角峰值角度为θ=22.5
°
,全视场角半峰宽为98
°
。整个出光面12及反射面13的出光比为2.5:1;正视场角出光能量相对较大。由于出射角度峰宽较大,可以有效降低入光处led的热斑效应。
[0223]
实施例六:
[0224]
请参考图25,当第二微结构3的形貌可以为如图25所示的球冠结构时,其中,深度h范围为2um-20um,圆柱曲率半径r范围为5um-30um。
[0225]
具体地,例如,r=15um,深9um,导光板基材pc,厚度t=0.4mm。具有上述形貌的第二微结构3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当光线从入光面11耦入时,从反射面13和出光面12出射的光能量与视场角的关系如图26所示。
[0226]
如图26所示,反射面13的出光峰值角度在垂直方向(光在导光板内传播方向)以大角度出射,出射光角峰值角度为ω=75
°
,全视场角半峰宽为167
°
。出光面12的有效出光能量峰值角度在垂直方向视场角峰值角度为θ=31.5
°
,全视场角半峰宽为98
°
。由于出射角度峰宽较大,可以有效降低入光处led的热斑效应。
[02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可以有效控制导光板出光角度以及导光板上下表面分光比的第一微结构,可以使导光板的有效出光面以及无效反射面的出光比约为10:1,并同时可以通过调控有效出光面与无效反射面出射光的方向,使有效出光面出射光峰值角度在0
°‑
20
°
,无效出光面出射光峰值角度大于50
°
,进而有效提高进入显示面板的光能量,不仅会提高光源能量利用率,同时还会提升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尤其是正视场的对比度;斜坡第一微结构的导光效率高,在靠近入光口的位置设置较低密度的第一微结构,通过增加比如尺寸较小的凹陷的第二微结构,由于其导光效率偏低,且出射光方向分布较宽,和第一微结构结合能够有效减少前光模组在led灯条附近的热斑或光斑现象,提升画面显示品味。
[0228]
参考例:
[0229]
本参考例中,当改变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α的角度范围至不在角度范围27.5
°‑
57.5
°
内时,不同的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α的角度值与分光比及出光角度的关系如下表2所示:
[0230]
表2第一微结构的角度值与分光比及出光角度的关系
[0231][0232]
根据上表2,可知,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α在角度范围15-25
°
以及65
°‑
75
°
内时,导光板的分光比均小于4:1。
[0233]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7a至图27d,为斜面21与反射面13的夹角α时,高分光比导光板的有效出光和无效出光分别与视场角的关系示意图;其中,在图27a中,α=15
°
;在图27b
中,α=20
°
;在图27c中,α=70
°
;在图27d中,α=75
°

[0234]
根据图27a和图27b,可知,当α=15
°
或20
°
时,高分光比导光板的有效出光峰值角度均大于30
°
,而在正视场-5
°‑
25
°
范围,其出光强度近乎为0,不能满足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使用要求。
[0235]
根据图27c和图27d,可知,当α=70
°
或75
°
时,高分光比导光板的有效出光峰值角度在-30
°
之外,而在正视场-5
°‑
25
°
范围内,其出光强度非常弱,不能满足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使用要求。
[0236]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0237]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
[0238]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包括:导光板本体,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相对设置,所述入光面分别与所述反射面和所述出光面相接;多个第一微结构,多个所述第一微结构向内凹陷设置于所述反射面,每个所述第一微结构包括一斜面,所述斜面面向所述入光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反射面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7.5
°‑
57.5
°
,以使所述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有效出光能量与反射面的无效出光能量的比值介于5:1-10:1,以及所述高分光比导光板在正视场范围内的出光面的有效出光能量与反射面的无效出光能量的比值介于10:1-2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微结构,多个所述第二微结构向内凹陷设置于所述反射面,每个所述第二微结构包括一弧面,所述弧面面向所述入光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结构的所述斜面与所述反射面的夹角为32.5
°‑
4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结构为棱锥体、棱柱体、部分球体和部分圆柱体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结构的所述斜面为光学光滑面,所述斜面的粗糙度ra为30nm-150nm。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微结构之间的第一间距随所述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微结构至所述入光面的第一平均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一平均距离满足以所述第一平均距离为自变量、以所述第一间距为因变量的指数函数关系。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微结构设于预设区域内,所述预设区域为所述反射面上自所述入光面至远离所述入光面的1/3-1/2的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结构为半球形、圆柱形、水滴状和马蹄形中的一种或几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结构的长度和宽度的范围均为10um-40u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结构的深度的范围为3um-20um。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结构的长度和宽度的范围均为5um-20um。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结构的深度范围为3um-15um。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微结构之间的第二间距随所述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微结构至所述入光面的第二平均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且所述第二间距与所述平均距离满足以所述第二平均距离为自变量、以所述第二间距离为因变量的指数函数关系。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上设置有v形棱镜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棱镜结构为棱镜体、柱透镜体、或棱镜体与柱透镜的混合体。16.一种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所述的高分光比导光板和位于所述高分光比导光板的入光面一侧的光源。17.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源模块和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所述光源模块位于所述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分光比导光板及其光源模块、显示组件,高分光比导光板应用于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出光侧,包括:导光板本体,多个第一微结构向内凹陷设置于反射面,每个第一微结构包括一斜面,斜面面向入光面,斜面与反射面的夹角角度范围为27.5


技术研发人员:

方宗豹 方慧 张恒 江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12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5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07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微结构   光面   所述   反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