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设备对微型显示屏幕的分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分辨率能降低vr设备的易眩晕程度,提升沉浸感。随着屏幕分辨率大幅提升,现有的像素结构难以满足制造工艺要求。
3.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随着分辨率提升,像素之间的非透光区域的面积减小,不足以设置支撑柱,通常通过减小支撑柱的直径来匹配空间,或者牺牲透光区。支撑柱的直径减小一方面导致其支撑效果变差,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盒厚稳定性;另一方面导致支撑柱的工艺难度增加,品质稳定性变差。而牺牲透光区则会导致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下降。如何优化高分辨率显示面板的像素的空间布局,为支撑柱提供足够的空间,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以解决高分辨率显示面板的支撑柱的设置空间不足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7.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至少部分重叠的第一遮光部;
8.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至少部分的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数据线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相邻设置,以及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连接;
9.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柱,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中的至少一者重叠设置。
10.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具有第一源极接触部和第一漏极接触部的第一有源部,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和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源部的两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具有第二源极接触部和第二漏极接触部的第二有源部,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有源部的两端;
11.其中,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关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交界面对称,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关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交界面对称。
12.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交界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源
极接触部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交界面的一侧,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均重叠。
13.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交界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交界面的一侧,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均重叠。
14.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连接,以及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15.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支撑柱设置于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之间。
16.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17.绝缘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上,所述绝缘膜层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对应的第一凹槽和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对应的第二凹槽;
18.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绝缘膜层上,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对应的第一像素电极和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对应的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通过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连接;
19.其中,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所述绝缘膜层上。
20.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凹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凹槽间隔设置。
21.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中,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支撑柱的直径尺寸为4微米至8微米。
2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23.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至少部分重叠的第一遮光部;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至少部分的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数据线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相邻设置,以及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连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柱,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中的至少一者重叠设置。本技术通过将第一遮光部和第二遮光部连接设置,并且使支撑柱与第一遮光部或者第二遮光部中的至少一者重叠设置,增大了支撑柱的设置空间,可以保证支撑柱的直径尺寸,从而保证支撑柱的支撑效果,同时,也避免了缩小支撑柱的直径尺寸所造成的工艺难度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5.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27.图3为图2中的显示面板的c位置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4为图2中的显示面板的c位置另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5为图3中的显示面板的a-a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图4中的显示面板的b-b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显示面板100、第一子像素10、第一薄膜晶体管11、第一遮光部31、第二子像素20、第二薄膜晶体管21、第二遮光部32、数据线40、支撑柱30、第一有源部110、第一源极接触部111、第一漏极接触部112、第一栅极113、第二有源部210、第二源极接触部211、第二漏极接触部212、第二栅极213、第一扫描线51、第二扫描线52、第一过孔60、第一基板71、第二基板72、第一凹槽721、第二凹槽722、第一漏极110d、第二漏极210d、第一像素电极730a、第二像素电极730b、交界面80。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34.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中示出了在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支撑柱ps的排列方式。随着分辨率提升,像素之间的非透光区域ia的面积减小。非透光区域ia设置在相邻的两行子像素之间,而支撑柱ps需要设置在非透光区域ia。像素之间的非透光区域ia的面积减小,不足以设置支撑柱ps,通常通过减小支撑柱ps的直径来匹配空间,或者牺牲透光区。支撑柱ps的直径减小一方面导致其支撑效果变差,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盒厚稳定性;另一方面导致支撑柱ps的工艺难度增加,品质稳定性变差。而牺牲透光区则会导致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下降。如何优化高分辨率显示面板的像素的空间布局,为支撑柱ps提供足够的空间,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技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35.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子像素10和第二子像素20,第一子像素1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1至少部分重叠的第一遮光部31;第二子像素20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21和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21至少部分的第二遮光部32,所述第一子像素10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0沿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数据线40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21相邻设置,以及所述第一遮光部31和所述第二遮光部32连接;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支撑柱30,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支撑柱30与所述第一遮光部31和所述第二遮光部32中的至少一者重叠设置。
36.本技术通过将第一遮光部31和第二遮光部32连接设置,并且使支撑柱30与第一遮光部31或者第二遮光部32中的至少一者重叠设置,增大了支撑柱30的设置空间,可以保证
支撑柱30的直径尺寸,从而保证支撑柱30的支撑效果,同时,也避免了缩小支撑柱30的直径尺寸所造成的工艺难度增加的问题。
37.请参阅图2至图6,其中,图2为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的显示面板100的c位置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显示面板100的c位置另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显示面板100的a-a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显示面板100的b-b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及图4中示意了在俯视图方向上各个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忽略了实际中部分结构被遮挡而不可见的情形。
38.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请参阅图2至图4,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子像素10和第二子像素20,其中,第一子像素10和第二子像素20沿显示面板100的数据线40的延伸方向交替排列。第一子像素10和第二子像素20的交界面80设置于两者之间。
39.在本实施例中,交界面80是指第一子像素10和第二子像素20相交的界面。例如,显示面板100的奇数行为第一子像素10,显示面板100的偶数行为第二子像素20。第一子像素10和第二子像素20也可以根据需要交换或调整,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40.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10与第二子像素20的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薄膜晶体管11与第二薄膜晶体管21的摆放方式不同。例如,第一子像素10和第二子像素可以关于交界面80对称设置。
41.请参阅图3和图4,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分布的数据线40与扫描线,其中,数据线40沿竖直方向延伸,扫描线与数据线40交叉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扫描线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扫描线51和第二扫描线52。其中,第一扫描线51与第一子像素10对应设置,第二扫描线52与第二子像素20对应设置。数据线40与第一薄膜晶体管11的源极电连接,用于为第一子像素10提供数据信号。第一扫描线51与第一薄膜晶体管11交叠位置为第一薄膜晶体管11的第一栅极113,当第一扫描线51提供的电压信号满足第一薄膜晶体管11的开启条件时,从数据线40提供的数据信号经第一薄膜晶体管11输入给第一像素电极730a,驱动液晶偏转。
42.数据线40与第二薄膜晶体管21的源极电连接,用于为第二子像素20提供数据信号。第二扫描线52与第二薄膜晶体管21交叠位置为第二薄膜晶体管21的第二栅极213,当第二扫描线52提供的电压信号满足第二薄膜晶体管21的开启条件时,从数据线40提供的数据信号经第二薄膜晶体管21输入给第二像素电极730b,驱动液晶偏转。
43.显示面板100包括透光区域与非透光区域,透光区域用于显示画面,非透光区域用于设置走线及薄膜晶体管等器件。非透光区域与第一遮光部31和第二遮光部32重叠。第一子像素10包括第一遮光部31,第二子像素20包括第二遮光部32,第一遮光部31与第二遮光部32连接,即第一遮光部31位于第一子像素10靠近第二子像素20的一侧,第二遮光部32位于第二子像素20靠近第一子像素10的一侧。第一遮光部31与第二遮光部32之间不存在间隙。第一薄膜晶体管11位于第一子像素10内并被第一遮光部31至少部分遮挡,第二薄膜晶体管21位于第二子像素20内并被第二遮光部32至少部分遮挡。
44.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与数据线40重叠的第三遮光部(图中未示出),第三遮光部可以与第一遮光部31和第二遮光部32连接设置,第三遮光部用于遮挡数据线40。
45.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支撑柱30,支撑柱30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71与第二基板72之间,用于保持显示面板100的液晶盒厚。在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支撑柱
30与第一遮光部31和第二遮光部32中的至少一者重叠。在部分实施例中,支撑柱30可以位于第一遮光部31与第二遮光部32的交界位置,从而使支撑柱30的设置空间最大,其次,支撑柱30距离透光区域较远,减小漏光风险。
4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指的支撑柱30的直径尺寸是指在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支撑柱30的尺寸。当支撑柱30的截面为圆形时,直径尺寸指支撑柱30的截面的直径,当支撑柱30为圆形以外的其他图形时,直径尺寸指的是支撑柱30的外接圆的直径尺寸。本技术对支撑柱30的形状不作限制。
47.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30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支撑柱30的数量可以根据支撑效果进行调整,当需要更好的支撑效果时,可以增加支撑柱30的数量。本技术对支撑柱30的数量不作限制。图3至图6中的支撑柱30的数量和位置仅仅是示例性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支撑柱30位于第一遮光部31或者第二遮光部32内。
48.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49.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1包括具有第一源极接触部111和第一漏极接触部112的第一有源部110,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111和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112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源部110的两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21管包括具有第二源极接触部211和第二漏极接触部212的第二有源部210,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211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212设置于所述第二有源部210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111和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211关于所述第一子像素10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0的交界面80对称,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112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212关于所述第一子像素10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0的交界面80对称。
50.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6,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1包括第一有源部110和第一栅极113,第一有源部110包括第一源极接触部111和第一漏极接触部112;第一栅极113异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源部110上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21包括第二有源部210和第二栅极213,第二有源部210包括第二源极接触部211和第二漏极接触部212;第二栅极213异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源部110上方;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21关于交界面80对称,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111和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211均与所述数据线40重叠,所述第一栅极113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第一扫描线51一体设置,所述第二栅极213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第二扫描线52一体设置。
51.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在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关于第一遮光部31和第二遮光部32的交界面80对称。第一薄膜晶体管11包括位于第一有源部110上方的第一栅极113,第一栅极113与第一有源部110由绝缘膜层隔开。第一栅极113与第一有源部110交叠。第一有源部110包括沟道部及设置于沟道部两端的第一源极接触部111和第一漏极接触部112,第二有源部210包括设置于沟道部两端的第二源极接触部211和第二漏极接触部212。
5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栅极113与第一扫描线51一体设置,即第一扫描线51与第一栅极113同层且连接设置。这也就是说,第一扫描线51与第一有源部110交叠处为第一栅极113,从而简化制作工艺。
53.在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第二薄膜晶体管21包括位于第二有源部210上方
的第二栅极213,第二栅极213与第二有源部210由绝缘膜层隔开。第二栅极213与第二有源部210交叠。
54.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栅极213与第二扫描线52一体设置,即第二扫描线52与第二栅极213同层且连接设置。这也就是说,第二扫描线52与第二有源部210交叠处为第二栅极213。
5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30与第一遮光部31或第二遮光部32中的至少一者重叠设置。在部分实施例中,支撑柱30可以与交界面80重叠,从而使支撑柱30的设置空间最大,其次,支撑柱30距离透光区域较远,减小漏光风险。
56.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112设置于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111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10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0的交界面80的一侧,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212设置于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211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10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0的交界面80的一侧,所述支撑柱30与所述第一遮光部31和所述第二遮光部32均重叠。
5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112与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212设置于所述第一扫描线51与所述第二扫描线52之间,所述支撑柱30与所述第一遮光部31和所述第二遮光部32均重叠。
58.请参阅图3和图5,第一漏极接触部112与第二漏极接触部212相互靠近,第一漏极接触部112位于第一扫描线51远离第一源极接触部111的一侧,第二漏极接触部212位于第二扫描线52远离第二源极接触部211的一侧。第一漏极接触部112和第二漏极接触部212沿数据线4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例如,在图3中,第一漏极接触部112和第二漏极接触部212在数据线40的延伸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微米,从而保证制程安全距离。
59.在部分实施例中,当支撑柱30与所述第一遮光部31和所述第二遮光部32均重叠时,可以支撑柱30的设置空间最大,其次,支撑柱30距离透光区域较远,减小漏光风险。
60.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111设置于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112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10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0的交界面80的一侧,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211设置于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212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10和所述第二子像素20的交界面80的一侧,所述支撑柱30与所述第一遮光部31和所述第二遮光部32均重叠。
6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111与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211设置于所述第一扫描线51与所述第二扫描线52之间,所述支撑柱30与所述第一遮光部31和所述第二遮光部32均重叠。
62.请参阅图4,第一源极接触部111与第二源极接触部211相互靠近,第一源极接触部111位于第一扫描线51远离第一漏极接触部112的一侧,第二源极接触部211位于第二扫描线52远离第二漏极接触部212的一侧。
63.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源极接触部111与与第二源极接触部211间隔设置。例如,第一源极接触部111与第二源极接触部211在数据线40的延伸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微米,从而保证制程安全距离。
64.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111与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211连接,以及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111与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211通过第一过孔60与所述数据线40电连接。
65.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6,第一源极接触部111与第二源极接触部211连接,
即第一源极接触部111与第二源极接触部211重叠,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共用同一源极接触部,从而减少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在数据线40的延伸方向的尺寸,进而减小第一遮光部31和第二遮光部32在数据线40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增大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提升显示效果。同时,也简化了制程。
66.其中,第一源极接触部111与第二源极部通过第一过孔60与数据线40电连接,数据线40提供的数据信号经第一过孔60导通提供给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
67.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支撑柱30设置于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40之间。
6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30设置于所述第一扫描线51、所述第二扫描线52之间,以及所述支撑柱30设置于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40之间。
69.在部分实施例中,支撑柱30可以设置于第一扫描线51与第二扫描线52之间,从而使支撑柱30距离透光区较远,减少漏光风险。
70.在部分实施例中,在数据线40的延伸方向上,支撑柱30的直径尺寸可以为4微米,支撑柱30距离第一遮光部31的边缘的间距大于或等于7.35微米,从而保证无漏光风险。支撑柱30可以设置于相邻的两条数据线40之间,从而避免支撑柱30在受外力挤压时造成对数据线40的挤压。
71.请参阅图1,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非透光区域ia的空间较小,常常将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像素电极层接触而形成的凹槽hl设置于扫描线上,在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支撑柱ps与凹槽hl重叠,支撑柱ps有滑入凹槽hl的风险。当支撑柱ps滑入凹槽hl中,容易导致支撑效果变差。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一张光罩,对凹槽hl处填充绝缘材料使其与周边膜层平齐,增加了制作成本。另外,由于填充材料的制程波动,在各个区域填充后的绝缘材料的高度不一致,会液晶盒厚的批次稳定性仍有很大影响。
72.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绝缘膜层和像素电极层,绝缘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21上,所述绝缘膜层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1对应的第一凹槽721和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21对应的第二凹槽722;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绝缘膜层上,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1对应的第一像素电极730a和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21对应的第二像素电极730b,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30a通过所述第一凹槽721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1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730b通过所述第二凹槽722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21电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柱30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721和所述第二凹槽722之间的所述绝缘膜层上。
7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71和第二基板72,所述支撑柱3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71和所述第二基板72之间,所述第一遮光部31和所述第二遮光部32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71靠近所述支撑柱30的一侧,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21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72靠近所述支撑柱30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扫描线51和第二扫描线52,所述第一扫描线51与所述第一子像素10对应,所述第二扫描线52与所述第二子像素20对应。
74.在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21上设置有多层绝缘膜层,所述绝缘膜层上开设有第一凹槽721,第一凹槽721与所述第一扫描线51重叠,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11的第一漏极110d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30a通过所述第一凹槽721电连接。所述绝缘膜层上开设有第二凹槽722,第二凹槽722与所述第二扫描线52重叠,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
21的第二漏极210d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730b通过所第二凹槽722电连接;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721、所述第二凹槽722和所述支撑柱30间隔设置。
75.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基板71和第二基板72之间的液晶层,其中,第一基板71可以是彩膜基板,第二基板72可以是阵列基板。第一遮光部31和第二遮光部32设置于第一基板71朝向第二基板72的一侧,支撑柱30设置于第一遮光部31和/或第二遮光部32朝向第二基板72的一侧。这也就是说,支撑柱30设置于第一基板71和第二基板72之间,用于维持液晶盒厚。
76.第二基板72上设置有阵列分布的第一子像素10、第二子像素20、数据线40、扫描线、第一薄膜晶体管11、第二薄膜晶体管21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像素10和第二子像素20的区别在于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的位置设置不同。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关于交界面80对称。
77.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基板72上的公共电极(图中未示出),在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内,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层交替设置,形成横向电场,驱动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偏转。
78.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可以为单栅薄膜晶体管,也可以为双栅薄膜晶体管。其中,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为单栅时,可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79.请参阅图5和图6,在显示面板100的剖面图方向上,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同层设置。这也就是说,第一有源部110和第二有源部210同层设置,第一栅极113和第二栅极213同层设置,从而可采用同一张光罩制作显示面板100的各层结构,简化显示面板100的制作工艺。
80.请参阅图3和图5,在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上设置有多层绝缘膜层,绝缘膜层上与第一扫描线51重叠处设置有第一凹槽721,第一像素电极730a覆盖第一凹槽721的侧壁与底部,并与第一薄膜晶体管11的第一漏极110d电连接。数据线40提供的数据信号经第一薄膜晶体管11输入给第一像素电极730a,从而驱动液晶偏转。
81.绝缘膜层上与第二扫描线52重叠处设置有第二凹槽722,第二像素电极730b覆盖第一凹槽721的侧壁与底部,并与第二薄膜晶体管21的第二漏极210d电连接。数据线40提供的数据信号经第二薄膜晶体管21输入给第二像素电极730b,从而驱动液晶偏转。
82.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凹槽721在垂直于显示平面的方向上的深度尺寸为大于或等于2微米。在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第一凹槽721与支撑柱30在数据线40的延伸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75微米,从而避免显示面板100在受外力作用时支撑柱30滑入第一凹槽721内。由于第一凹槽721与支撑柱30在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设置有间距,因此,支撑柱30没有滑入第一凹槽721的风险,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液晶盒厚的稳定性和显示品质。另外,也省略了填充第一凹槽721需要额外使用的一张光罩,简化了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再者,由于撑柱30与第一凹槽721不重叠设置,不会造成各个位置的支撑柱30的盒厚不稳定。
83.请参阅图4和图6,在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上设置有多层绝缘膜层,绝缘膜层上与第一扫描线51重叠处设置有第一凹槽721,第一像素电极730a覆盖第一凹槽721的侧壁与底部,并与第一薄膜晶体管11的第一漏极110d电连接。数据线40提供的数据
信号经第一薄膜晶体管11输入给第一像素电极730a,从而驱动液晶偏转。第二薄膜晶体管21的设置与第一薄膜晶体管11相似。第一有源部110和第二有源部210连接设置,第一有源部110和第二有源部210共用同一个源极接触部,从而减少第一薄膜晶体管1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在数据线40的延伸方向的尺寸,进而减小第一遮光部31和第二遮光部32在数据线40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增大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提升显示效果。
8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722在垂直于显示平面的方向上的深度尺寸为大于或等于2微米。由于第二凹槽722与支撑柱30在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设置有间距,因此,支撑柱30没有滑入第二凹槽722的风险,保证了显示面板100的液晶盒厚的稳定性和显示品质。另外,也省略了填充第二凹槽722需要额外使用的一张光罩,简化的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再者,由于在第二凹槽722与第二凹槽722不重叠设置,不会造成各个位置的支撑柱30的盒厚不稳定。
85.在本技术的所有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遮光部31和第二遮光部32在数据线40的延伸方向上连接设置,避免了相邻行串的问题。
86.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112与所述第一凹槽72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212与所述第二凹槽722间隔设置。
8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薄膜晶体管11的第一漏极110d通过过孔与第一漏极接触部112电连接,在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第一凹槽721与该过孔不重叠,从而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分辨率。
88.第二薄膜晶体管21的第二漏极210d通过过孔与第二漏极接触部212电连接,在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第二凹槽722与该过孔不重叠。从而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分辨率。
89.在本技术的显示面板100中,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支撑柱30的直径尺寸为4微米至8微米,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其中,当支撑柱30的直径尺寸接近尺寸下限时,其制程工艺难度较大。通过增加支撑柱30的设置空间,可以增加支撑柱30的直径尺寸,从而降低支撑柱30的制程难度。
9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
9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vr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92.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93.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至少部分重叠的第一遮光部;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和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至少部分的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数据线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相邻设置,以及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连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柱,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中的至少一者重叠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具有第一源极接触部和第一漏极接触部的第一有源部,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和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源部的两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具有第二源极接触部和第二漏极接触部的第二有源部,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有源部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关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交界面对称,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关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交界面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交界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交界面的一侧,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均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交界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交界面的一侧,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均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连接,以及所述第一源极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源极接触部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设置于相邻的两条所述数据线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绝缘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上,所述绝缘膜层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对应的第一凹槽和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对应的第二凹槽;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绝缘膜层上,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对应的第一像素电极和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对应的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通过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所述绝缘膜层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第一漏极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凹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漏极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凹槽间隔设
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支撑柱的直径尺寸为4微米至8微米。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一遮光部,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二遮光部,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沿显示面板的数据线的延伸方向排列,第一遮光部和第二遮光部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柱,在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支撑柱与第一遮光部和第二遮光部的至少一者重叠设置;本申请通过将第一遮光部和第二遮光部连接设置,并且使支撑柱与第一遮光部或者第二遮光部中的至少一者重叠设置,增大了支撑柱的设置空间,可以保证支撑柱的直径尺寸,从而保证支撑柱的支撑效果,同时也避免了缩小支撑柱的直径尺寸所造成的工艺难度增加的问题。柱的直径尺寸所造成的工艺难度增加的问题。柱的直径尺寸所造成的工艺难度增加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余文强 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4

技术公布日:

2022/12/19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12: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407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像素   面板   凹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