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结型钢纤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结型钢纤维,属于混凝土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混凝土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通常在其中加入钢纤维,钢纤维均匀混合在混凝土后,可以对混凝土起增强、增韧、阻裂作用,对混凝土的增强性能以及钢纤维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现有的钢纤维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较差,钢纤维在混凝土中如果超过最大变形量,将会被拉直从而可以被轻易的从混凝土中拉出,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下降,从而出现混凝土开裂等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打结型钢纤维,解决现有钢纤维与混凝土黏结性能较差,容易被拉直并从混凝土中拉出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结型钢纤维,包括钢纤维本体,所述钢纤维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活结,所述活结的横截面直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直径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连接部横截面直径的10~50倍,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为所述第二连接部横截面直径的10~50倍。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直径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直径范围为0.15~0.7mm。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活结一端均设置有弯曲端。
10.进一步的,所述活结的直径大小为所述活结横截面直径的3~10倍。
11.进一步的,所述活结的缠绕圈数为1~3圈;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活结一体成型。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4.1、该打结型钢纤维,通过活结的结构变形对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相对运动起到缓冲作用,使得钢纤维本体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进行自由伸缩,避免钢纤维本体在达到最大变形量时被拉直和从混凝土中拉出,从而对于混凝土的形变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等现象,保证了混凝土的工作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结型钢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钢纤维本体;2、活结;3、弯曲端;4、第一连接部;5、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结型钢纤维,包括钢纤维本体1,所述钢纤维本体1包括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所述第一连接部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之间设有活结2,所述活结2的横截面直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的横截面直径或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横截面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部4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连接部4横截面直径的10~50倍,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长度为所述第二连接部5横截面直径的10~50倍。
21.具体的,钢纤维本体1与混凝土完成混合工作后,通过活结2增加了钢纤维本体1与混凝土的结合面积,从而增大了钢纤维本体1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减少钢纤维本体1被拔出的几率,保证了钢纤维本体1的抗拉与抗弯强度;当混凝土由于热胀冷缩等原因进行形变时,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进行相对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活结2的结构变形对于第一连接部4与第二连接部5的相对运动起到缓冲作用,使得钢纤维本体1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进行自由伸缩,避免钢纤维本体1在达到最大变形量时被拉直和从混凝土中拉出,从而对于混凝土的形变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等现象,保证了混凝土的工作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制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的长度,避免两者在相对运动时,过多的第一连接部4或者第二连接部5运动至活结2的内部,从而避免活结2散开,保证了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22.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4的横截面直径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横截面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部4的横截面直径范围为0.15~0.7mm,当第一连接部4、活结2和第二连接部5的横截面直径相同时,使得钢纤维本体1便于进行生产加工,保证了装置的实用性。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24.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远离所述活结2一端均设置有弯曲端3。
25.具体地,通过弯曲端3增大了钢纤维本体1与混凝土之间的锚固力,使得钢纤维本体1不易被拉直,进一步增加了钢纤维本体1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保证了钢纤维本体1的工作效果。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结2的直径大小为所述活结2横截面直径的3~10倍,对于活结2的直径进行限制,避免活结2的直径过大或者过小,影响活结2的结构变形工作,保证了其工作时的稳定性。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结2的缠绕圈数为1~3圈,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调整活结2的缠绕圈数,从而调整活结2的结构变形状态,保证了其适用性。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4、所述第二连接部5与所述活结2一体成型,保证了钢纤维本体1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其工作效果。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打结型钢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纤维本体(1),所述钢纤维本体(1)包括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所述第一连接部(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之间设有活结(2),所述活结(2)的横截面直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的横截面直径或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横截面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部(4)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连接部(4)横截面直径的10~50倍,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长度为所述第二连接部(5)横截面直径的10~50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结型钢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的横截面直径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横截面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部(4)的横截面直径范围为0.15~0.7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结型钢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的横截面均为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结型钢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远离所述活结(2)一端均设置有弯曲端(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结型钢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结(2)的直径大小为所述活结(2)横截面直径的3~10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结型钢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结(2)的缠绕圈数为1~3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结型钢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所述第二连接部(5)与所述活结(2)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加固技术领域的打结型钢纤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钢纤维与混凝土黏结性能较差,容易被拉直并从混凝土中拉出的问题。其包括钢纤维本体,钢纤维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活结,活结的横截面直径与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直径或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直径相同;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混凝土加固工作,通过活结结构变形,使得钢纤维本体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进行自由伸缩,避免钢纤维本体在达到最大变形量时被拉直和从混凝土中拉出,从而对于混凝土的形变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等现象,保证了混凝土的工作效果。保证了混凝土的工作效果。保证了混凝土的工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石荣珠 许斌 段鸿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3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4:31: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94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活结   横截面   混凝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