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谈“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为艺术而艺术”是19 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文艺观念之一。因为它具有某种宗教彩,在基督教没落之后一度成为某些知识分子,特别是文化精英的精神寄托与思想避难所。西方研究唯美主义的学者莱昂·柴就认为“,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所有形式的唯美主义都是在19 世纪后期宗教信仰衰落之后出现的。”另一个研究王尔德和唯美主义的英国学者约翰·斯托克也认为,“唯美主义⋯⋯;是历史环境的产物,诞生于宗教确定性的崩溃与科学方法的兴起。”由于这一短语本身富有浪漫与审美特,它在19 世纪初产生之后广为流传,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文艺家的通用语汇。即使在今日,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比如当政治性或商业化主导社会思潮之时,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知识分子,仍然时时对它情有独钟。可见“, 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具有相当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虽然就艺术观念本身而言,它既不明确,也不清晰,所表达的艺术思想也流于浅薄。但是,无论是在批评史上,还是在东西方文学实践中,它的作用都是难以忽视的。
“为艺术而艺术”(l’art pour l’art ) 口号是法国人的发明。但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即这一口号所覆盖的文艺思想,如艺术的独立性,艺术的无功利性,艺术与生活的分离,以及纯形式等内容,却来源于德国古典美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为艺术而艺术”实际上
是对康德与席勒美学的一种粗浅而通俗的表述。我们知道,德国古典美学深奥的思辨性与晦涩的语言,
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备感艰难,而“为艺术而艺术”的成功之处也正在于此。它汲取了德国美学的要义与精髓,又除去其繁琐的细节,以精炼的法语铸造成一句响亮的口号,成为法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一面醒目的旗帜。威廉·冈特在《美的历险》(1945) 中曾作过如下生动的描述:“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短语声音嘹亮。不管它意味着什么,这声音本身就足以激励战场上怯懦的人,让迅猛的骑手奋勇冲杀。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它不胫而走,跨越英吉利海峡,在英国这块古老而守旧的土地上发展壮大,继而传往日本与中国。“为艺术而艺术”的理想凝聚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作家、艺术家、批评家,最终使艺术,至少在唯美主义者眼里,成为一种拯救人类的宗教。
一、德国与法国
作为后发展国家,18 世纪末的德国可以算作是欧洲的“第三世界”。它不仅在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也破败落后。但落后的德国却以辉煌的思想文化而傲然于世。恩格斯对当时法国和德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有过详细的描述。恩格斯说“, 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但是由于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之无法像法国和英国资产阶级那样取得政治和经济上的成果,
于是他们“从现实逃向观念的领域”, 而这正为当时德国思想文化、艺术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歌德、席勒、康德、黑格尔,像这样的大诗人、大思想家层出不穷,这些文化巨匠中不乏现代性的反对者,对欧洲的科学和现代化进程深表忧虑。这一点可以从席勒与歌德的一次谈话中看出来。席勒与歌德在
一次科学会议之后偶然相遇,两人对科学把生活量化,把一切自然事物分解为可计算的单位这样的做法深为不满。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科学的世界观毁灭心灵,其操作方法使我们的存在物质化。而这种对科学与进步的深刻怀疑正是德国浪漫主义、有机主义以及追求感性理性统一的德国古典美学得以产生的思想土壤。
而法国的情况如何呢? 法国曾经是国力昌盛、富有文化传统的国家。然而拿破仑战争的失败使国家元气大伤,文化上的衰败更是触目惊心。法国大革命已经把贵族阶级几乎赶尽杀绝,而连年的战争又使法国丧失了整整一代有为的青年。战后人们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理想异常匮乏的世界上”,代之而起的是唯利是图、精打细算的中产阶级。“这些人从历史进化的浩劫里捞到了油水,现在一变而为社会的骨干。” 当时中产阶级有一个不光彩的绰号, 叫做“非利士人”(Philistines) ,意思是“小市民”或“市侩”。最喜欢使用这个词的就是它的对立面“, 波西米亚人”。“波西米亚人”最初是指生活在巴黎拉丁区的流浪艺术家,后来泛指一切思想上与生活上独立不羁的文人墨客。这些无职业、无固定住所、穷困潦倒的文化人是被
当时的社会彻底边缘化了的族,与主流意识形态中的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现代性观念格格不入。由于当时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以及现代化印刷业的发达而带动的廉价书刊的大量销售,“波西米亚人”所奉为神明的诗歌艺术几乎无人问津。忙忙碌碌的中产阶级哪里有贵族式的闲暇去关注诗歌艺术呢? 这样做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太高,不符合中产阶级勤勉的生活态度和实用的思想
信条。“波西米亚人”无法改变被社会孤立的处境,他们的作品不能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又不愿意改作大仲马那样的通俗小说,于是他们与生活脱节的情况日甚一日。人们通常认为艺术家钻进象牙之塔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社会和艺术理想,实际上,在这种理想成形之前他们已经被社会隔绝了,这种理想只是对他们生活状况的一种理论表述。任何时候都没有像19 世纪初法国文人那样如此强烈地需要这种表述。他们渴望有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边缘化的生存状况赋予一定的意义,而且是一种崇高的、孤芳自赏的诗意。而德国古典美学则填补了这一精神空白。
二、科佩与巴黎
德国美学思想传入法国,主要归功于当时旅居德国的3 位著名的法国文人,他们是作家、文艺评论家史达尔夫人(Madame Ger2maine de Staёl ,1766 —1817) 、作家、政治家贡斯当(Benjamin Constant ,
1767 —1830) 以及哲学家库赞(Victor Cousin , 1792 —1867) 。
19 世纪初,史达尔夫人因反对拿破仑政权而被法国政府流放,来到德国的魏玛(1803 —1804) ,在这里她有幸结识了歌德与席勒,随后又在柏林结识了费希特与奥·威·施莱格尔。德国美学与德国浪漫派的文艺观点与史达尔夫人的思想一拍即合。因为不能返回法国,史达尔夫人只得在瑞士的科佩居住,这里离法国相对较近。由于史达尔夫人的思想性格魅力与聪明才智,她在科佩的别墅云集了一大批欧洲名士,一时竟成为文化圣地。除了贡当斯之外,还有其他诗人、教授、历史学家以及德国和波兰的皇
亲贵胄。这些人攻击法国古典主义,推崇德国浪漫派,被文学史家称为“科佩集团”。
史达尔夫人虽然没有使用过“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短语,但她是最早把德国美学以及康德、席勒等人介绍给法国读者的人之一。她的划时代的著作《论德国》于1810 年完成,1813 年在英国出版,随后送往法国。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德国古典美学以及浪漫派艺术。她在德国文化中发现的是超凡脱俗的精神自由和个人主义的浪漫艺术理想。她说,德国人不像人们通常所做的那样把模仿自然看作是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他们看来,理想之美是所有杰作的根源。因此,对史达尔夫人而言,审美而非文艺的清规戒律,是艺术的源泉。
根据西方学者的考订,是“科佩集团”的另一成员贡斯当最早把“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短语笔录于文字的。贡斯当与史达尔夫人旅居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2:32: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936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艺术   德国   法国   美学   文化   思想   社会   古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