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史专题

一、名词解释:
1冷战冷战是指以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这种对抗除了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外,还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等一切领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2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一个演说。在该演说中,杜鲁门公开提出在全世界范围内对苏联和共产主义力量进行反击,并提出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
3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市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反苏反共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称苏联的扩张已构成对西方国家的威胁,东欧已被苏联用铁幕笼罩起来。他鼓吹英美结成军事同盟,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
4日丹诺夫演说:1947年9月,在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大会上,苏联领导人日丹诺夫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他称战后国际政策中两条路线的区分日益明显,与此相适应的是在国际
舞台上活动的政治力量划分而形成了两大阵营,一方是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另一方是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这即两个阵营的理论,它成了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一个理论依据。
5柏林封锁:1948年1949年的柏林封锁是美苏之间在柏林发生的第一次严重对抗。1948年6月18日西占区货币改革柏林封锁开始。
6柏林危机:1958年11月27日苏联给西方主要国家发了一个照会,赫鲁晓夫在同一天表示如果6个月内未能就德国和西柏林问题达成协议,苏联将单独采取行动,以此为标志第二次柏林危机拉开序幕。
7柏林墙:柏林墙的正式名称叫“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
8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秘密建造导弹基地,由此引发美苏之间的一场严重的危机。
9朝鲜战争:朝鲜战争(1950-1953)是冷战时期的第一场热战,也是东西方之间最严重的冲突之一。
10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1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生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并促使中苏两国关系是蜜月期一直向着良性方向发展着,并对两国建立永久的颠扑不破的友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简答题:
1、美国学术界关于冷战起源的派别、观点、代表人物。
1.传统派:苏联挑起冷战
阿瑟·小施莱辛格:《冷战的起源与发展》载《外交季刊》1967年10
2.修正派:美国无法推卸责任
3.后修正派:两个冷战帝国的争夺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现在我们知道了——对冷战历史的再思考》。
2、当从国际、国家和个人三方面分析冷战的起源时,如何认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战后国际环境与美苏意识形态对立及国家利益相悖密切相连。
其次,战后国际环境同美苏两国领导人对对方的认识及处理外交方式之间也有 很大的关系。
最后,意识形态信仰影响了美苏领导人对对方的认识。
总之,国际、国家和个人三方面因素相互联系,共同导致了战后初期冷战的开始。
3、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思潮有哪些?
第一,对避免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渴望。
第二,对两种制度、两种观念斗争的极大关注。
第三,黑白分明观念盛行。
4、比较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有哪些不同。
首先,越南战争比朝鲜战争持续的时间要长。
其次,从战争的形势和战场的范围来看,越南战争也不同于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表现为典型的阵地战,而越南战争则主要表现为游击战和反游击战。
从战争的区域来说,朝鲜战争是以整个朝鲜半岛为战场的,越南战争则发生在越南的部分区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越南战争在起因、过程、苏联的卷入程度以及围绕战争有关东西方大国的相互关系等等方面,显得比朝鲜战争要复杂得多。
5、朝鲜战争与冷战的关系。
(1)美苏冷战导致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和半岛南北的对立。1948年12月和1949年6月,苏、美军队先后撤离朝鲜半岛,但是美、苏仍然控制和支撑着半岛南、北双方的对抗。 
(2)1950年6月25日凌晨4时左右,朝鲜半岛南北之间爆发战争。战争打响后不到24小时,美国立即介入,并在美国的要求下,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通过决议号召联合国会员国援助或协助韩国一方作战。
(3)朝鲜战争是战后初期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局部战争,也是冷战背景下典型的有限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为参战各方提供了经验和教训,也进一步固定了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有关各国的相互关系。
6、通过本章四个案例的分析,美苏对不同类型冲突的具体处理方式有什么区别?
1、柏林危机美苏之间在柏林问题上的对抗虽然十分紧张、激烈,但是最终都没有发展到军事冲突的程度。
2、古巴导弹危机:它使美苏认识到核时代两国直接对抗的危险。这场危机之后美苏采取较为和缓的较量方式。另一方面,古巴导弹危机也使苏联认识到自己的战略核力量落后于美
国。
3、朝鲜战争:这场战争加强了苏、中、朝的政治和军事同盟。 在另外一个方面,美国政府把朝鲜战争看作是苏联的扩张步骤,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抵制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威胁的措施,促使了冷战军事化的进一步加剧。
4、越南战争:这场战争使得美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导致美国实力地位急剧衰落。而苏联却在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时候,大大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尤其是迅速发展了军事实力。
7、新中国难以在对抗的两大阵营面前选择中立的原因。
第一,新中国建国前夕,东西方冷战已经开始,以美苏各自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斗争在世界范围全面展开。在战后初期那种紧张的冷战对抗中,新中国的对外战略选择余地实际上是很小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具有很大军事和经济潜力的一个大国,东西方两大阵营都不会允许他在冷战中保持中立的态度,而是极力使之加入自己的营垒。
第二,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状态,又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战后多年的内战,这使
得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国力很弱,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增强国力和捍卫国家的安全,都有赖于外部大国的支持和帮助,他或求助于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或求助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换句话说,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没有实现彻底的中立和不结盟的资本,因为自立的前提是自强。
第三,在领导人的主观认识上,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国际局势的认识同苏联是一致的,即认为存在着两大阵营对抗的局面,世界上的国家只能在两者之中作出选择,中立或砌墙是不行的。
8、为什么说向苏联一边倒,或者说联苏抗美,是最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同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信仰相一致的战略选择?
首先,担心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武装干涉,决定了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联合的必要性。
其次,由于共同的意识形态纽带,中国共产党一直把自己领导的中国革命视为以苏联为中心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最后,一边倒也是新采取的消除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的怀疑和不信任,从而建立和发展新中国和苏联友好合作关系的战略方针。
总之,一边倒是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根据国际局势的估计,从维护国家利益出发而谨慎和独立制定的一个对外战略方针。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弱点,但当时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政策选择。
三、论述题:
(1)论述:分析冷战的起因。
1.国际因素
战后政治家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有以下几大特点:
首先,和平政治取代了战时政治。
其次,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最后,战后国际体系中充满着动荡与混乱。
2.国家因素
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根本对立,两国国家利益基本相悖。
苏联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战后初期苏联的国家利益是确保安全,特别是西部边境的安全,是战后初期苏联所要追求的国家利益最基本内容。
苏联在战争后期及战后初期所追求的目标是:
第一,确立可靠的西部和东部边界。
第二,帮助建立和支持对苏友好的政府。
第三,确保德国不再发动侵略。
第四,在战后许多重要问题上,苏联努力避免同英美等西方大国对抗,甚至不惜作出一些
妥协和让步,以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是充当自由世界的领导者和在全世界扩展自己的影响是比维护自身安全更为重要的国家利益。
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战后初期美国的政策是:
第一,填补真空,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第二,创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第三,遏制苏联。
3.个人因素
(1)对对方的认识
(2)美苏领导人处理外交的方式或外交风格与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两国间的紧张关系。
总之,战后初期的国际环境,为美苏间的冲突与对抗创造了条件;美苏意识形态信仰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得两国在上述国际环境中迎头相撞,冲突与对抗不可避免;两国领导人或者决策者对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全面对抗的爆发和冷战的到来。
(2)论述:分析中苏分裂的进程、原因及影响:
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也使中苏同盟内部的矛盾有所显露。
中苏两国的分歧和矛盾在1958年台湾海峡危机中突出起来。
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中国在建国伊始推行的一边倒战略必须进行调整。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2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931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苏联   国家   冷战   美国   中国   美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