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典]季诺维耶夫:苏维埃体系体例“最无情的批评者”和“最后的守护人...

季诺维耶夫:苏维埃体制“最无情的批判者”和“最后的守护人”张建华
一写在前面的话:一个中国学者的敬意和纪念
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季诺维耶夫(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Зиновьев)是苏联和俄罗斯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社会学家,他也是苏联时代最著名的异议作家和持不同政见者(диссидент)。他以其高深的学术功力、犀利的春秋笔法、不的政治观点、独特的批评视角以及绝对化的自由主义立场鹤立于苏联持不同政见体之中,称名于当代国际学术界。在苏维埃体制如日中天之时,他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和学术生命,勇敢地对斯大林模式提出批评;在漂泊和侨居西方之时,他对西方民主体制同样持「详加审查」态度1;当苏联解体、新俄罗斯治乱交替和前程未卜之际,他再次挺身而出,批评激进社会和政治改革,抨击西方化和全球化之弊,大声疾呼珍视苏维埃优秀价值观念,重建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在季诺维耶夫身上体现了自拉吉舍夫
(А.Н.Радищев, 1749-1802)以降,俄国知识份子的体特性:不服膺于权势和世态,忠实自由信条和人类理念,做永远的持不同政见者。这正是笔者一直以来由衷钦佩季诺维耶夫之处。
2006 年 5 月 10 日,季诺维耶夫因患脑癌(Рак
мозга)在莫斯科病逝,终年八十四岁。 5月 15 日,在麻雀山(Воробьевыгоры)莫斯科大学
(Московский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имениЛомоносова)主楼的文化宫为他进行了隆重的民间祭祷和告别仪式。当天的俄罗斯
各大媒体均对此做了长篇报导,称他是「世界范围的思想家和文学家」(Мыслительилитератормирового
масштаба);国际社会学的「主教」(патриарх);「共产主义、西方和后苏联模式的世界观的最严厉的和最后的批评者」(одинизнаиболеежесткихи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ых
критиковкоммунизмаи
мировоззренческоголиберализмазападническогои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готипов);「苏维埃价值体系的最后守护人」(Последныйзащитниксистемысоветской
ценности);「我们的同时代人,柏拉图式的哲学家」(Этобылнашсовременник, философ -
уровняПлатона)。
笔者此时正在圣彼德堡大学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университет)做访问学者,亲身感受到了俄罗斯学术界,乃至国际学术界对他的离世的叹息,对他的学术成就的高度评价2。笔者在国内时一直追踪季氏著作和思想,此次借在俄收集资料之便,特撰此文,并且将他在去世前一天接受采访对话以及著名哲学家德米特里?莱乌特
(ДмитрийРеут)所致悼词(некролог)翻译并附在本文末,以表达一个中国学者对季诺维耶夫的敬意和纪念。
二季诺维耶夫其人其事
季诺维耶夫是俄罗斯人较为常见的姓氏。在20 世纪俄国历史中,有两位季诺维耶夫闻名于世。第一位是列宁的同时代人、亲密战友兼诤友、苏维埃政权早期领导人、最后死于政治斗争的季诺维耶夫
(ГригорийЕвсеевичЗиновьев,原姓拉多梅斯连斯基(Радомысльский), 1883- 1936 )。另一位就是本文的传主、学者和作家季诺维也夫了。
季诺维耶夫于1922 年 10月 29 日出生于科斯特罗马州楚赫罗姆村(ДеревняЧухломаКостромской
область)的一个粉刷匠家庭,他是这个家庭的第六个孩子。1929 年,全家因饥荒逃难到莫斯科。季诺维耶夫少年时代即天资聪慧,17 岁( 1939年)考入莫斯科哲学、文学和历史学院
(Институтфилософии, литературыиистории)。在卫国战争前因参与反对斯大林
(И.В.Сталин)个人崇拜的暗杀活动而被捕,但后来逃脱。在 1940年加入苏联红军,初时当过坦克手、骑兵,后来成为伊尔-2 强击机飞行员,参加了 31 次空战。在卫战争期间先生两次负伤,并获得了苏联红星勋章。1946 年,他考入著名的莫斯科大学哲学系,1951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系做副博士研究生。
季诺维耶夫在1954 年以《马克思〈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Логика ?Капитала? К.Маркса)题目通过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且闻名学界。其他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在研究《资本论》时,往往仅仅把它看成是人类第一次对资本主义社会做出科学分析的著作,仅仅将其视为对该社会特点的描述。正如季诺维耶夫的同事、苏联著作哲学家谢德罗维茨基(Г. П.
Щедровицкий, 1929-1994 )所评论的那样,这种做法实际是混淆了逻辑学(логика)和本体论
(онтологие)的关系。而季诺维耶夫则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体现的逻辑学思想看成建立复杂的历史的发展客体
(объект)理论的思维过程的方法和方式,他提出了著名的「马克思〈资本论〉中从抽象到具体的上升方法」(Метод
восхожденияотабстрактногок
конкретномув「Капитале「К.
Маркса)的命题。他认为《资本论》中的逻辑学思想与其说是以按照确定方式思维的独一无二的历史事实的话,还不如说是作为建立本质上是社会新的状态的理论模式的工具。谢德罗维茨基也曾指出在历史过程中思维的主体(Суверенитет)问题,他认为:「任何社会革命都开始于思维革命」(Вся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вобщественачинаетсясреволюциивмышлении)。3由此,奠定了苏联逻辑学学派──「莫斯科方法论小组」(Московский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йкружок)的学术基础。1953 年,季诺维耶夫与马马尔达什维利
(М.К.Мамардашвили,1930-1990)、谢德罗维茨基和格鲁辛(Б.А.Грушин,1929- )共同创立了国际学术界著名的「莫斯科方法论小组」。该小组的基本观点包括:逻辑学作为经验主义学说(是与一系列的抽象的、非历史的标准模式相对应的),思维则是作为历史的发展活动和进程(与存在于现成
知识模式的思维不同),方法论的逻辑结构是作为一系列的思想和方法论、包括非遗传学分析的方法的基础,赋与研究模式以具体职能都源自于逻辑学。
自1955 至 1976年,季诺维耶夫在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ИнститутфилософииАНСССР)担任高级研究员(старшийнаучныйсотрудник)职务。
1956 年,「莫斯科方法论小组」解散,主要原因是小组成员(主要是在季诺维耶夫和谢德罗维茨基之间)在理解学术研究和现实批判的关系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季诺维耶夫这个时期和后来的学术著作中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对现实问题(包括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和批评,季诺维耶夫后来曾表示:「苏联人给予苏联社会的严厉批评是苏维埃社会的自然现象。我们是建设新社会中革新者。我们应该成为这个社会所理解的革新者,即对其严厉批评方面的革新者。不是自
吹自擂,而是自我批评是我们确立在世界历史中的基础」。4而谢德罗维茨基则认为:「我在关涉到人民生活的传统和文化时,清楚地赋与政治和社会──阶级关系以次要的作用。我不是从政治或者社会──政治关系的角度,而是首先从文化的传统形式的毁灭和破坏的角度来理解一切巨大的社会的和社会文化的实验的最初时期……我视自己著作的意义在于能够促成知识份子复兴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еинтеллигенции)。并且对于我来说,其他的、包括社会──政治生活的变化和矛
盾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让我感兴趣,并且我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直接参与其中。做为哲学家、社会思想家、逻辑学家和方法论者,我的著作的使命和意义仅仅在于发展思维的手段、方法、方式和形式。我的生活和工作应该是寻能够实现这个使命的人,以及为其生活和发展创造条件」5。
1960 年,季诺维耶夫以《多值逻辑的哲学问题》
(Философскиепроблемы
многозначнойлогики)的长篇著述通过苏联最高级别学位──科学博士论文答辩。当年他顺利获得教授头衔,并于1963-1969 年担任莫斯科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主任。 1965-1976 年是苏联著名学术杂志《哲学问题》
(Вопросыфилософии)的编辑部成员。他还曾是芬兰科学院(ФинскойАкадемиинаук.)院士。在此期间,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命题逻辑和推论理论》(Логикавысказыванийитеориявывода)(1962) 、《科学知识的科学理论基础》
(Основынаучнойтеориинаучных
знаний)(1967) 、《综合逻辑》(Комплекснаялогика)(1970) 、《科学逻辑》(Логиканауки)(1972) 、《逻辑物理》(Логическаяфизика)(1972) 等。其中 5本书被翻译成英文和德文介绍到西
方。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3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922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   苏联   政治   历史   逻辑学   苏维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