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我国境内发现的已知最早人类遗址出土于(   
    A. 陕西    B. 云南    C. 河南    D. 北京
2. 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初祖”是(   
    A. 黄帝    B. 炎帝    C.     D.
3.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兵马俑    B. 四羊方尊    C. 地动仪    D. 青花瓷
4. 故事“烽火戏诸侯”中的诸侯,与下列什么制度有关(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奴隶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 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争霸战争频繁    B. 铁器、牛耕使用  C. 封建制度确立    D. 诸子百家争鸣
6.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下图。该变法发生在何处(   
    A.         B.
    C.         D.
7. 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兵家
8.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9. 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缘于(   
    A. 商鞅变法            B. 秦始皇“焚书坑儒”
    C. 陈胜吴广起义        D. 汉武帝削弱封国
10.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是(   
    A.     B.     C.     D.
11. 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2. 秦朝御史大夫分管的是(   
    A. 行政    B. 军事    C. 监察    D. 考试
13. 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开辟丝绸之路
    C. 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 昭君出塞
14. 汉朝时,派使臣出使大秦,他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要经过的地点是(   
    ①今新疆境内  ②河西走廊  ③西亚  ④大秦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15. 下列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C. 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D. 《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16.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 秦朝时期    B. 西汉时期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
17. 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 说汉语    B. 穿汉服    C. 改汉姓    D. 以法治国
18. 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 民族融合    B. 中外交往    C. 国家统一    D. 经济发展
19. 贾思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的著作是(   
    A. 《伤寒杂病论》    B. 《水经注》    C. 《九章算术》    D. 《齐民要术》
20.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重视纳谏    B. 吸取隋亡教训    C. 轻徭薄赋    D. 任用姚崇为相
21. “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 重用贤人    B. 重视生产    C. 提倡节俭    D. 强化皇权
22.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23. “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A. 回纥    B. 南诏    C. 靺鞨    D. 吐蕃
24. 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下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   
    A. 阿备仲麻吕        B. 玄奘
    C. 吉备真备            D. 鉴真
25. 从通行的便利性看,隋朝赵州桥在造桥技术上的创新设计采用(   
    A. 单孔石拱    B. 平拱    C. 多索斜拉    D. 多孔曲拱
26.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B. 唐太宗李世民
    C. 宋太祖赵匡胤            D. 明太祖朱元璋
27.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 唐朝关中地    B. 北宋四川地区    C. 南宋江南地区    D. 元朝中原地区
28. 经过你的分析推理,下列哪一情形在当时是不可能发生的(   
    A. 在宋辽的边境上,契丹族人能买到他们喜欢的宋代丝织品
    B. 在西夏的太学里,党项族人能看到被他们翻译过的汉文书
    C. 在宋辽时期的东北,蒙古族人经常在室内的炕下烧火取暖
    D. 在临安南迁的汉族人品尝来自金的美食
29. 重要历史人物对于历史的发展作用重大,元世祖对元朝的历史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不包括(   
    A. 建元灭宋,统一全国        B. 开凿运河,南粮北运
    C. 建立行省,加强统治        D.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30.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是在(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31. 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 去江南贩运棉布                B. 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 友人送他一部《红楼梦》        D. 购买景德镇青花瓷器
32. 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貌和繁华景象的画是(   
    A. 《秋郊饮马图》    B. 《清明上河图》    C. 《游春图》    D. 《步辇图》
3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B. 郭守敬著有《梦溪笔谈》
    C. 沈括编写了《授时历》                    D. 毕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34.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你可在此书中了解到哪些时期的历史(   
    ①春秋  ②战国  ③汉朝  ④唐朝  ⑤宋朝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④    D. ①②③④⑤
35. 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个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地方(   
    A. 印度洋沿岸    B. 红海沿岸    C. 非洲东海岸    D. 地中海沿岸
36.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与沙俄两次雅克萨之战  ②戚继光抗倭  ③清朝建立  ④清军入关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③②④    D. ②③④①
37.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其设立于(   
    A. 顺治时期    B. 康熙时期    C. 雍正时期    D. 乾隆时期
38. 清政府册封西藏宗教首领的制度始于(   
A. 皇太极    B. 顺治帝    C. 康熙帝    D. 雍正帝
  39. 如果要了解古代农业生产,可以查阅的著作有(   
    ①《齐民要术》  ②《水经注》  ③《农政全书》  ④《天工开物》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③④
40. 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诗歌  ②词  ③小说  ④杂剧及散曲
    A. ③①②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③②    D. ③②④①
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发生在哪一时期?
2)材料一中反映了这次变法的三项主要内容,请你说出是哪三项。
3)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 观察图片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48: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912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历史   下列   反映   变法   时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