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附件: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部门(学院): 项目编号:
篇二:红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红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杨洋  赵宏岩
摘要:红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泉。不仅承载着革命先烈们为了自由与民族而奋斗、献身的精神,也承载着党与人民一起奋斗的艰苦历程。新时期,发挥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红文化;教育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 马克思主义背景下中国红文化
红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活的灵魂,以战争年代和和平时期所建立的博物馆、标志物以及传承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红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人民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原则。红文化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来源,秉承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求新求变的思想观念。红文化是蕴含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沃土,滋养和推动着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厚文化根基所在。
从定义上讲红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在革命、建设实践中,通过吸收本民族优秀文化和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中国国情,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承载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所形成的特殊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精神文化。
二、红文化的特征研究
(一)民族性
红文化是反帝反封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体系。战争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历史的变迁,必然会形成一种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国家和人民期待自由和独立。因此,红文化作为此次革命的思想产物和指导思想,本身就存在民族性的基因。
(二)科学性
红文化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旧中国,它与生俱来就具有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基本性质。红文化来源于实践,能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能切实的做到实事求是、理论和实践的一致,中国共产党在红文化的指导下,最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本身也是对其科学性的肯定。
(三)大众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
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红文化扎根在广大人民众之中,同时它体现了最广大人民众的根本利益。
(四)时代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生是因为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土、财物的疯狂瓜分和我国封建统治者的闭关锁国、狂妄自大、不求上进等因素所引起的,红文化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国家面临巨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再加上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均以失败告终,说明了单独的农民阶级、封建改良派和民族资产阶级都无法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具体相结合,提炼出了表现中国政治与经济发展方向的系列思想,具有深刻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特征。
(五)教育性
红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起源于革命的实践,表现了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广大人民众的价值取向与精神风貌,表现了党和人民众的顽强斗志、奋勇精神、不畏强权勇于进取的品质。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
程中, 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用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影响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 红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运用的价值
(一)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红文化象征着先辈们在革命中的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创新素质、健康情感等,这些都说明红文化自其产生那天起,就具有天然的育人功能,这种功能为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发展方向。红文化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渊源、精神纽带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和价值取向上是一脉相承的,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红文化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传承与弘扬。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和利益观,与红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本源性优质资源和优秀文化根基,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积极研究和开发红文化资源,运用红文化资源成果,推进其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助于大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
首先,红文化是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素材,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红资源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的凝结和升华,它天然具有理想信念教育的导向功能。利用红资源超越时空的强烈感染力、说服力、影响力、震撼力和形象、生动等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其次,红文化是形象、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再次,红文化是鲜活的公民道德教育材料,有助于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文化都记录了广大革命者与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英雄业绩与高尚品德,折射了他们的不凡的经历与高尚的道德情操。红文化中蕴含的弥足珍贵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革命先辈们的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红资源,比如向大学生展示历史文献资料、影像资料等,邀请老红军、烈士后代到学校讲座等,有利于把讲不透的革命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把原来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进而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讲革命故事、唱红歌曲、看红经典、重走革命道路等红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把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迹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大学生面前,成为活生生的教材,达到"寓教于游、寓学于乐"的效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和消除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逆反心理和厌倦情绪,让大学生在历中更容易接受、消化和吸收红文化中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琢虹.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文化的有效运用[j1.党史文苑,2009,(2):79一80
[2]李康平,李正兴.论红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教育学术月 刊,2008,(8):44一46
[3]汪立夏.红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以江西省高校红文化教育进校园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4]周海燕.红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2,5
[5]萧思健,周晔主编.文化育人之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篇三:利用红文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利用红文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红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态,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英勇顽强、忠贞不屈的光辉历史,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汇、交流、交锋。而高校作为信息和知识的集散地,在面临多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冲击时,大学生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道德上难免会受到消极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面对这种影响,高校需要用一种科学的、健康的、有效的先进文化来教育和引
导大学生。红文化作为中国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无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由此,积极探索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路径十分必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红文化的内涵、形成、特征,并阐明红文化最重要的价值--教育价值,进而论述红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其次根据实证调查,从客观角度上分析了红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实情况及问题,并从学生自身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分析了红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薄弱的原因;最后,提出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渗透性原则、示范性原则,深入挖掘红文化资源,完善红文化的传播策略,拓展红文化教育渠道,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红文化大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1
【目录】:摘要9-10abstract10-12引言12-15第一章红文化的相关理论概述15-231.1红文化的内涵15-171.2红文化的形成17-191.3红文化的特征19-201.4红文化的教育价值20-23第二章红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23-252.1红文化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232.2红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23-242.3红文化奠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根基24-25第三章红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5-343.1关于红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的实证调查25-303.1.1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表现253.1.2当前大学生对红文化的认知及实践状况25-303.2红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薄弱的原因分析30-343.2.1学生自身原因313.2.2学校原因31-323.2.3社会原因32-34第四章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路径研究34-454.1红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原则34-364.1.1主体性原则344.1.2导向性原则34-354.1.3渗透性原则354.1.4示范性原则35-364.2深入挖掘红文化资源,确保红资源有效利用36-374.2.1深化认识,加强红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36-374.2.2加强整合,确保红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374.2.3推进创新,优化红文化资源的开发活力374.3完善红文化的传播策略,注重红文化传播效果37-414.3.1提高红文化传播者的素养38
4.3.2创新红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38-394.3.3拓宽红文化的传播媒介39-404.3.4把握红文化受播者的心理40-414.4拓展红文化教育渠道,培养学生的主体自觉性41-454.4.1将红文化带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抓住课堂主渠道41-424.4.2将红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42-434.4.3将红文化纳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轨道,营造校园良好氛围43-45结语45-46参考文献46-48附录48-49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9-50致谢50-51个人简况及51-53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4:2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900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红色   大学生   思想   教育   政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