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蚁族_体知觉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_希望的调节作用

蚁族”体知觉压力与主观幸
福感的关系:希望的调节作用
江红艳1,余祖伟2,陈晓曦*
(1.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275;2.广州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91)
【摘要】
目的:探讨“蚁族”体知觉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希望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知觉
压力量表、成人希望特质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感平衡量表对389名“蚁族”体进行施测。结果:①“蚁族”体知觉压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②希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同时,希望可调节知觉压力对消极情感的影响。结论:希望对知觉压力与“蚁族”体主观幸福感某些方面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关键词】
希望;幸福感;知觉压力;“蚁族”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11)04-0540-03
Influences of Perceived Stress on Subject Well-being of “Ant Tribe ”:Moderating Effect of Hope
JIANG Hong-yan ,YU Zu-wei ,CHEN Xiao-xi
School of Busines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st perceived stress,hope,and subject well -being,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hope of “Ant Tribe ”.Methods:389“Ant Tribe ”were assessed by 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Adult Dispositional Hope Scale,SWLS,and PANAS.Results:①Perceived stres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ife satis -faction and positive affects,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gative affects.②Hop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ife satis -faction and positive affects,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gative affects.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also con -firmed that perceived stress influenced negative affects with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hope.Conclusion:Hope has a mod -erating effect on the perceived stress and some aspects of subject well-being.
【Key words 】
Hope ;Subject well-being ;Perceived stress ;“Ant tribe ”
【基金项目】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07B098)
通讯作者:余祖伟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在城市化和劳动力市场转型的背景之下,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一个特殊体———
“蚁族”。因该体数量庞大且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力量,“蚁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体”的典型概括。该体高知、弱小、聚居,是继三大弱势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体[1]。该体具有3个突出的特点:①受教育程度高;②收入相对偏低;③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聚居[2]。国内学者对“蚁族”体健康状况进行了初步考察。马敏等人发现,“蚁族”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李颖认为“蚁族”体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感淡漠等情绪问题[3]。另有一些研究者从理论上提出了解决“蚁族”体健康状况的对策[4,5]。然而,以往“蚁族”研究大多停
留在思辨论述阶段,实证研究较少。零星的实证研究初步探查了“蚁族”体的心理状况,缺乏对该体幸福感等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
指标之一[6]。探讨“蚁族”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能够为“蚁族”体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该体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和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积极心理学为我们系统考察“蚁族”体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认为,压力等消极事件会对个体幸福感产生影响,但是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对风险压力事件的消极影响起到缓冲作用[7]。近年来,作为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希望日益受到学者关注。Snyder 等人的希望理论认为,希望是经由后天学习而形成的思维和行为倾向,可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动力和路径(agency and pathway )。动力部分能够启动个体行动并支持个体朝向目标不断迈进;路径部分是一系列有效达到目标的方法、策略,它负责寻最佳策略,以及此路不通时能够及时变通方法[8]。希望的动力和路径部分,能够通过自我引导的决心、能量和内控知觉来达到目标,在出现消极压力事件而导致目标受阻时,高希望个体能够到替代性途径来实现所期望的目标[9],因而可以缓解消极压力事件的不良影响。同时,以往相关实证研究表
·540·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19No.42011
明,希望作为一种心理能量能够有效缓解风险性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心理
资源[10]。因此,本研究拟以“蚁族”体为被试,旨在探讨知觉压力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希望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
选择节假日时间在广州、深圳两地的“蚁族”居住聚集处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9份,有效回收率为77.8%。其中,男性207人,女性182人;19-25岁286人,26-30岁103人;专科学历177人,本科学历212人;月工资收入1000元以下26人,1000-2000元167人,2000-3000元196人。
1.2测量工具
1.2.1知觉压力量表采用杨廷忠和黄汉腾修订的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11]。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由14个反映压力的紧张感和失控感的条目组成。分值越高表明感知的压力越大。
1.2.2成人希望特质量表采用Snyder编制,陈灿锐修订的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ult Dispositional Hope Scale,ADHS)[12]。它分为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两个维度。采用4点计分,量表总分越高表示个体的
希望水平越高。
1.2.3主观幸福感量表采用Diener等人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13]和Bradburn等人编制的情感平衡量表(PANAS)[14]。前者用于评价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份;后者用于测量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成份—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2结果
2.1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变量间的相关
表1列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和相关矩阵。知觉压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知觉压力与消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希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而希望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知觉压力与希望呈显著负相关。
2.2希望的调节作用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对希望在知觉压力与主观幸福感间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第一步,人口学变量纳入回归方程。第二步,将自变量(知觉压力)和调节变量(希望)纳入回归方程。第三步,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构成的调节项(知觉压力×希望)纳入回归方程。
如果调节项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则
认为希望的调节作用显著。为了减少多重共线性的
影响,回归分析中使用的预测变量都已中心化[15]。具
体结果见表2。
简单斜率检验结果表明,知觉压力对消极情感
的影响仅在低希望组达到统计显著水平(β=0.367,
P<0.001),即知觉压力越大,所体验到的消极情感越
多,而在高希望组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水平(β=0.182,
P>0.05)。这表明,希望在知觉压力与消极情感之间
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见附图。
表1各变量的描述统计与相关矩阵
注:*P<0.05,**P<0.01,***P<0.001,下同。
表2希望、知觉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分层回归分析
附图希望调节知觉压力与消极情感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3讨论
本研究发现,“蚁族”体知觉压力对主观幸福
感的三个维度都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压力对个体幸
福感的影响已受到众多研究者关注。以往研究发现,
客观压力事件与个体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相关[16,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Á      #        $!
.  /012      "
34      !    # $      #
-Á      ’        #          !
5-Á    #$
6  /012734
-Á      ’        ##        ’!
5-Á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第19卷第4期·541·
然而,客观压力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压力的知觉。个体知觉到的压力要比客观压力事件本身对个体心理影响更大。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蚁族”体知觉压力对个体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根据Selye的压力理论,个体具有最合适的压力水平,一旦压力水平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个体应对压力的资源就会减少,能量消耗,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18],导致幸福感水平降低。“蚁族”体顶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大城市苦苦挣扎、奋斗,面临着住房、经济、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持久的压力感会不断减少他们的个体资源,甚至耗尽他们的个体能量,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其对生活的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下降,消极情感增加。
希望对“蚁族”体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希望可以调节知觉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这
验证了希望作为一种心理力量,是个体应对消极事件的弹性资源[10]。Farran等人提出,个人情绪结果与个人如何解释目标的实现过程紧密相关,消极的情感来自于个人对目标实现可能面临失败的知觉[19]。Snyder的希望理论认为,尽管个体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障碍会引起消极的情绪反应,但不同希望水平个体的应对策略有所差异。高希望特质者具有较强的动力思维(will thoughts)和较多的路径思维(way thoughts)[20]。较强的动力思维不仅可以启动和推动高希望个体沿着设计的路径趋向目标行动,而且可以支持个体在遇到消极压力事件时依然坚持不懈。更多的路径思维则使高希望个体在遇到阻碍和挫折时,知觉到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路径。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感知到路径是无效的,就会尝试另外一条路径趋向其所渴望的目标,从而缓解了压力对个体心理的消极影响,表现出较少的消极情感。而低希望特质者由于动力思维太弱、路径思维太少,在遇到压力等阻碍出现路径不通时,容易消极退缩、回避,出现更多的消极情感。希望有效缓解了“蚁族”体知觉压力对消极情感的不良影响。本研究启示我们,“蚁族”体虽然处境不利,容易感受到各种压力。然而,生活压力并不一定必然导致较低的幸福感水平。希望可以显著缓解压力对“蚁族”体幸福感的不良影响,应当深入挖掘“蚁族”体身上积极的希望特质,同时施加相应的心理干预,以帮助他们缓解生活压力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马敏,冯丹,訾非.“蚁族”的
消极完美主义人格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5):601-604
3李颖.透析《蜗居》背后“蚁族”就业心理危机.咸宁学院学报,2010,30(5):87-88
4朱磊,魏姝.基于公民权视角的城市“蚁族”体再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2010,10:25-29
5汤啸天."蚁族":一个呼唤善待的体.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3:28-31
6佟月华.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4):294-295
7Rutter M.Resilience:Some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Con-temporary Pediatrics,1994,11:36-48
8Snyder CR,Harris C,Anderson JR,et al.The will and the ways: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dividual-differ-ences measure of hop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0(4):570-585
9素雪原.初中生希望与自信关系的初步研究.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Michael FV,Huebner ES,Shannon MS.An analysis of hope as a psychological strength.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006,44:393-406
11杨廷忠.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压力的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760-764
12陈灿锐,申荷永,李淅琮.成人素质希望量表的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1):24-26
13Diener E,Diener M.Cross-cultural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8(4):653-663
14Baumeister RF,Campbell JD,Krueger JI,Vohs KD.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interpersonal success,happiness,or healthier lifestyles?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03,4:1-44
15Aiken LS,West SG.Multiple regression:Testing and inter-preting interactions.Sage Publications,Newbury Park:CA, 1991
16陈立芳,马绍斌,范存欣.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结构模型.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3):266-268
17李艳兰.自我效能感、婚姻调适、职业压力与中小学班主任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 363-368
18Rice VH.Handbook of stress,coping,and health: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research,theory,and practice.London: SAGE,2000
19Farran CJ,Herth KA,Popovich JM.Hope and hopeless-ness,Thousand Oaks,CA:Sage,1995
20Snyder CR,Ilardi SS,Cheavens J,Michael ST,et al.The roles of hopeful thinking in preventing problems and en-hancing strengths.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2000,9:249-270
(收稿日期:2011-02-16)
·542·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19No.42011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0:31: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899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压力   希望   蚁族   群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