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和八大运动

一.古生物
早期生物演化的7大事件:
7澄江动物:Cm1, 筇竹寺阶,              5.32亿年,
生物大爆发;
6小壳化石:Cm1早期 (梅树村阶,5.42亿年);
5裸露动物:Z(6.3亿年);
4真核生物:美国贝克泉组,13-14亿年;
3真核生物?:加拿大甘弗林组, 19.5-20亿年;                  2原核生物:丰富:南非特兰斯瓦:23亿年; 出现:澳大利
亚无花果树,34—35亿;
1化学化石:格陵兰,38亿年;
阐述××地质时代生物界的主要特征(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
代、中生代)
前寒武纪生物界
我国元古宙地层中发育种类繁多的微古生物化石,多产于1900Ma以
后的地层中。中元古宙早期的藻类个体小(直径小于10 ),其膜壳较
薄,纹饰简单。距今1600-1050Ma阶段,开始出现膜壳较厚,个体较
大,纹饰复杂或形状多样的类型,主要为原核生物,距今1050Ma开始
出现了多种丝状藻、球藻,纹饰更加复杂,个体一般较大。同时大量出
现褐藻、红藻等高级藻类,以真核生物为主,除微体藻类之外,新元古
代出现有大量的宏观藻类,肉眼可见。此外太古宙和元古宙发育大量与
蓝细菌类生命活动有关的生物沉积体——叠层石。无壳的后生动物出
现于新元古代后期南华纪全球冰期之后,典型代表为:伊迪卡拉动物
,标志着后生动物的真正出现,生物界完成了从植物到动物的演化过
程,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飞跃。
早古生代生物界
早古生代生物界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的繁盛时期,早古生代又称海生无脊
椎动物的时代。无脊椎动物以三叶虫、笔石、头足类、腕足类、珊瑚及
牙形石最为重要。在震旦纪末、寒武纪初出现了小壳动物——个体微
小,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它是继伊迪卡拉动物之后生
物界又一次质的飞跃,完成了从无壳到有壳的演化历程。寒武系底部的
澄江动物包括多孔动物门、水母动物、腕足动物门、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等等,证明了后生动物在寒武纪初期爆发式出现。三叶虫是
继小壳动物后最早繁盛的带壳动物,它在寒武纪属种繁多,演化迅速,
生态分异明显,化石丰富,是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腕足类
自早寒武世起广泛分布,在奥陶纪达到发展高峰。头足类从晚寒武世开
始出现,奥陶纪迅速发展,志留纪开始衰落。珊瑚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在志留纪达到繁盛。
晚古生代古生物特征:
晚古生代生物界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脊椎动物相继发生重要进化并逐渐征服大陆、陆生植物逐渐繁盛,改变了陆生的古地理景观、海生无脊椎动物丰富多姿,生物类别发生了重大改观。1、脊椎动物的发展与演化:泥盆纪鱼类全类繁盛,故称为“鱼类时代”,尤其是淡水鱼的大量出现,它们生活于内陆河流、湖泊或河口体现了动物界征服大陆的进化过程。晚泥盆世鱼类开始向两栖类的演化,两栖类在石炭纪得到蓬勃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石炭纪晚期原始爬行类出现,代表动物界进一步摆脱了对水体的依赖,二叠纪爬行类有了进一步发展,类型更加多样。2、陆生植物:以裸蕨为代表的陆生植物在志留纪晚期已开始出现,至早泥盆世有进一步发展。石炭纪(第一个成煤期)陆生植物进一步繁荣,地球上首次出现大规模森林。3、海生无脊椎动物:早古生代繁盛的笔石几乎完全灭绝,三叶虫大量减少,晚古生代末(二叠纪)发生了重要的生物灭绝事件。层孔虫、腕足类在晚古生代繁盛,石炭-二叠纪是有孔虫的繁盛期。
中生代古生物特征:(1)中生代裸子植物苏铁、松柏、银杏的繁盛,代表植物界的发展进入更高级阶段。晚三叠世和侏罗纪、白垩纪真蕨类繁盛,以古天山—古秦岭—古大别山一线为界。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繁盛,占统治地位,具新生代植物面貌,高等植物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陆生脊椎动物的发展演化:早中三叠世脊椎动物是晚二叠世类型的延续和发展,迷齿两栖类和爬行类繁盛三叠纪晚期起,恐龙类的大发展和爬行类动物返回海洋生活,标志着爬行动物进入新的演化阶段。侏罗纪陆生恐龙类中的蜥臀类和鸟臀类繁盛。爬行类中的一部分自三叠纪后期返回海洋生活的鱼龙类,在侏罗纪占据海洋领域。空中则有飞龙类。白垩纪爬行动物中的恐龙类突出演变。侏罗纪、白垩纪,真骨鱼和全骨鱼繁盛。(3)无脊椎动画无的发展:a.海生无脊椎动物 菊石类在三叠纪迅速发展,成为中生代海相地层中的重要标准化石。海相双壳类在三叠纪更显繁盛,常与菊石一起组成重要分阶组合。b.淡水湖生生物组合:中国侏罗纪、白垩纪以陆相沉积为主,淡水生物对地层划分具重要意义。
先后顺序:a阜平运动(太古宙末期Ar25亿年前)b吕梁运动(古元古Pt1,18.5亿年前)c晋宁运动(中元古Pt2,8亿年前)d加里东运动(早古生代)e海西运动(晚古生代)f印支运动(晚二叠纪-三叠纪P3-T)g燕山运动(侏罗纪-白垩纪J-K)h喜山运动(新生代以来)
1. 阜平运动:太古宙末期,大约在25亿年左右,发生了一次较普遍的地壳构造运动及其伴生的岩浆活动,这次运动使得太古宙的地层发生褶皱和变质,并扩大了古太古代结晶及底的范围,从而形成一些稳定地块—-太古宙“陆核”。
2.吕梁运动:
古元古代后期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吕梁运动,滹沱系遭受低级变质作用:早期变质年龄在18.5亿年左右(吕梁运动主幕); 晚期变质年龄在17.5亿左右(吕梁运动次幕)。
吕梁运动对华北地区岩石圈构造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它把古元古代初期分裂的陆核重新“焊接”起来,形成了华北地台的原型—-原地台。从此华北地区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华北稳定的大陆板块基本定型。
3.晋宁运动
新元古代后期(850~800Ma),晋宁运动使东西两面的大洋板块向川中“微大陆”俯冲、碰撞,其结果导致了川滇地槽带和雪峰—九岭地槽带转化为元古宙褶皱带。它们和川中古陆核一起,构成巨大的稳定地块—-扬子板块。
4.加里东运动
广西(加里东)运动使扬子陆块与华夏地块碰撞形成了东南造山带,除桂东南钦(州)
防(城)地区残存海槽和滇东一带有陆相泥盆系外,华南其它地区为遭剥蚀的古陆或山地。
海西运动使西欧的海西地槽、北美东部的阿帕拉契亚地槽、欧亚交界的乌拉尔地槽、中亚哈萨克地槽及中国的天山、祁连山、南秦岭、大兴安岭等地槽褶皱回返,形成巨大山系。此时北半球各古地台之间的地槽带变为剥蚀山地。海西运动的完成,标志着古生代的结束。
6.印支运动
定义:晚三叠世海退继续,华南海区逐步上升为陆,秦岭海槽东段也同时封闭,使华南大陆与中国北方大陆连成一体。这一阶段的地壳运动在中南半岛最为显著,并主要表现为褶皱运动,一般被称为印支运动。
意义:印支运动是我国东部构造古地理格局的转折点(以南海北陆转化为东西分异)是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构造体制演化的新阶段。
7.燕山运动
定义:侏罗纪的中、晚期的地壳运动在冀北燕山地区十分显著,使本区发生断裂和强烈的火山喷发,并多次发生局部的沉积间断和不整合,因此这一运动成为“燕山运动”。
此称为被广泛用来代表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一时期的地壳运动,它对我国东部地区具有极大的影响。
意义:目前认为燕山运动为整个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广泛发育于我国境内的重要的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褶皱、断裂变动、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及部分地区的变质作用,燕山运动是我国重要的变形期与成岩成矿期,也是我国基本构造格架的形成期与改造期。燕山运动以后,兴安岭——太行山——武陵
山一线东侧岩浆活动较侏罗纪减弱,且向东迁移。白垩纪中、晚期出现松辽、华北、江汉、苏北等大型盆地。而此线以西的大型盆地趋向萎缩。川滇地区更为明显。燕山运动对整个环太平洋带都有重要影响。古太平洋板块与古亚洲大陆东缘和对美洲大陆西缘的俯冲,形成环太平洋火圈(火山活动带)。
8.喜山运动
始新世末期,喜马拉雅地区褶皱隆起,上升为山系,并伴有花岗岩侵入。海水全部退却。
随着印度板块的不断向北俯冲,喜马拉雅地区形成一系列向北倾斜的逆冲断层,使地壳大规模的逆掩叠复,导致地壳不断加厚,使本区逐渐抬升,终于形成目前世界上最高峻的山脉。这一运动在亚洲大陆广泛发育,使中生代的特提斯海变成巨大的山
脉,更新统的湖泊,河流沉积物隆起高度达
2000多米。喜马拉雅运动可分三幕:第一幕在
始新世末至渐新世初期,海水从青藏高原全部退出,并伴随着强裂褶皱,断裂及中酸性岩浆
侵入;第二幕始于中新世初期有强烈的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变质作用等,形成大规模逆
冲断层的推覆构造,导致大幅度的隆起、岩浆侵入;第三幕从更新世到现在,主要表现为高
原的急剧隆升,周围盆地的大幅度沉降以及老断裂的继续活动,一部分地区火山活动。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58: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895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运动   生物   发展   出现   大陆   形成   地区   活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