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罗饼科学评价与文化赏析

拖罗饼科学评价与文化赏析
摘  要:拖罗饼是广东省化州市的传统特美食,诞生于唐代贞观年间,至今其发展历史已有九百多年了。拖罗饼是最具地方特的月饼之一,它甜而不腻,皮香料足,泽金黄,形似明月,实属中秋佳节送礼的上好佳品。2018年,广东化州正式被中国烹饪协会评定为“中国拖罗饼之乡”。
关键词:拖罗饼 中国拖罗饼之乡 化州特产 中华名小吃
化州是个小地方,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相信大部分人应该都对化州拖罗饼有一定的了解。化州以其特产化州橘红最为出名,因此又有“中国化橘红之乡”之称,所以化州又被称为“橘洲”、“橘城”。2018年1月4日,“中国拖罗饼之乡”通过复审。自“中国化橘红之乡”后,化州从此又增添了一个“中国拖罗饼之乡”的名号。本篇文章主要是从化州拖罗饼的历史起源、文化传承等方面着手,具体阐释化州拖罗饼在选料、制作等方面上存在的一些科学知识和优点,对化州拖罗饼进行科学评价和文化赏析。
1. 拖罗饼的历史起源及文化解读
1.1. 拖罗饼的历史起源
相传,拖罗饼的起源如下:据说,从前有一个叫罗兴的男子,以做饼为生,每天挑着独制的酥饼到大街上叫卖。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他一边敲锣一边吆喝,敲锣声和叫卖声拖得非常长。因为他做的饼味道独特,香甜可口,以及其独具特的敲锣声,所以总是会引来路人的围观和争先购买。久而久之,人们便将此饼亲切地称为“拖罗饼”。听说,宋代大文豪苏轼后期被放逐于海南时也品尝了此饼,并大加称赞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此外,岭南的著名才子陈鉴亦对其称道:“情深饼相望,锣响人人团圆。”而化州人民更是有“中秋不吃拖罗饼,尝尽百味也枉然”之说。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饮食文化传承
“广东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都是化州拖罗饼获得的美誉。化州特有的拖罗饼技艺不仅被认定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且也被列入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之中。广东省甚至国家对化州拖罗饼的肯定,使得化州拖罗饼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说到化州拖罗饼的传承和发展,那就肯定不得不提及其最大的两位功臣——陈寿和陈衍广。正如前面所说的,罗兴把拖罗饼的味道带给了化州的人民,并且一直流传至今。而陈寿则是拖罗饼制作技艺的第十四代传人,一直致力于化州拖罗饼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为了化州拖罗饼的传承和发展,陈寿和他的儿子陈衍广不光开设培训班教授制饼技艺,培育拖罗饼的传承人,并且建立了系统的拖罗饼档案,出版了有关的书籍。2012年,陈寿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月饼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此外,陈寿的儿子陈衍广——即化州丽登饼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亦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传承人,稳定了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2. 拖罗饼原辅料搭配的科学评价
2.1. 主副食合一,膳食均衡
最原始的拖罗饼主要是以椰丝为主,辅之以白伍仁和白糖。皮薄料香,甜而不腻,嚼劲十足。主副食合一,营养均衡,实属上品。而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地人民在原来拖罗饼的基础上加入了由猪肉等肉类制作而成的叉烧和瓜子仁,这不仅仅丰富了拖罗饼的馅料,而且使其更加的美味可口,满足了当代人民越来越挑剔的
口味。
从营养搭配的角度来看,拖罗饼的配料包含了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中的五大营养素: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是,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在食用月饼的同时都会辅之以茶或水。如此一来,人体每日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也就齐全了。膳食的均衡不仅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调节生理功能,而且有利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正常成长。
2.2. 味美可口,配料营养丰富
拖罗饼以椰丝、叉烧、伍仁、芝麻等为馅料,并以泽金黄的饼皮包裹着,使其味美可口,皮脆酥香,吃后齿颊留香。此外,这些馅料含有充足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富含人体大脑所需的氨基酸,有利于增强人的记忆力,维持生态平衡,营养价值非常高。味美可口、配料营养丰富的特点让拖罗饼拥有更多的食客和追随者。
3. 拖罗饼制作工艺的科学解读
3.1. 拖罗饼的制作方法
拖罗饼的制作方法非常考究。首先制作其皮面就必须要选择上等的白面粉、白糖浆、碱水、生油以及鸡蛋等材料,同时椰丝、叉烧、伍仁、芝麻、调味料、花生油等作为馅料的材料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拖罗饼的饼皮要通过其独特的配方,依据白面粉、白糖浆、碱水、生油以5:4:1.4:1的比例混合用力反复揉搓精制而成。而最至关重要的馅料则要经过浸、洗、凉、炒、焖、配、调、配等多重复杂的工序制作而成。做饼时,先要将和好的面团分段扯开并擀成薄薄的面饼,再放入制作好的馅料且揉成球状,然后将其放进饼模压制成型。接着在成型的饼上面涂上一层调配好的蛋液并且撒上些许白芝麻,最后将制作好的饼放进饼盘推进烘炉中烘烤,烘烤约二十分钟即可取出食用。传统的拖罗饼呈圆形状,直径约为10厘米,厚度约为1.5厘米,泽金黄,食而不腻,乃化州所独有。
3.2. 制作方法的特点
椰丝、叉烧、伍仁、芝麻等作为馅料,不仅使得拖罗饼馅香料足,而且丰富了其口感和味道,使其在饼业中独具一番风味。之所以将其压制成型,是为了让拖罗饼看起来更加的美观,以达到勾起人们食欲的效果。就像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传承人陈衍广所说的,尽管如今可以用仪器来替代以前的柴火来调节炒椰丝的火候、温度等,但是手工和耐心仍然是制
作拖罗饼的每一道工序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拖罗饼的传统制作方法不仅保持了其最原始的味道,而且更加凸显了传统文化的特和工匠精神。
4. 拖罗饼未来的发展建议
4.1. 改良创新,发扬祖传技艺
作为化州传统的风味小吃,拖罗饼的风味独特,味美可口。但是其制作工序非常繁琐,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要是想将化州拖罗饼的制作技艺推广开来,这无疑是传承人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传承人要学会在继承拖罗饼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不断改良制作技艺,以将化州拖罗饼的制作技艺发扬传播,让化州拖罗饼走出广东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4.2. 与时俱进,加大宣传力度
当今社会已是一个媒介化的社会,甚至可以说社会的一切其实几乎都已呈现在了媒介上,媒介渐渐地在影响着整个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都是以媒介为窗口观看和审视着这个社会和现实,深深地被这个媒介化的社会所影响着。因此,建议传承人可以与时俱进,抓住机遇,
利用当今流行的各大新媒体平台加大对化州拖罗饼的宣传力度,将化州的拖罗饼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扩大化州拖罗饼的影响力。
4.3. 着力培养继承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每一种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其最功不可没的传承人。任何一种传统技艺之所以流传至今并且经久不衰,关键就在于文化继承人在后期对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可见,文化继承人在传统文化继承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化州人民如果想要将拖罗饼文化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的话,那就肯定离不开对传承人的培养和发展。或者,可以通过开设相应的培训班来培养化州拖罗饼技艺的传承人。当然,政府或相关部门也应该努力倡导更多的人学习拖罗饼技艺,以确保化州拖罗饼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萍. 化州拖罗饼[EB/OL]. 茂名史志网.
[2] 作者不详. 喜讯!化州被评为“中国拖罗饼之乡”[EB/OL]. 茂名传媒论坛, 2018-01-06.
[3] 李文才. “中国拖罗饼之乡首届月饼文化暨名优品牌博览会”举行[EB/OL]. 南方日报, 2016-09-01.
[4] 李文才. 非遗传承人陈衍广:改良创新发扬祖传技艺[EB/OL]. 南方网, 2017-12-10.
[5] 陈荣辉. 好好吃的拖罗饼. 中国石化新闻网[EB/OL], 2016-09-09.
[6] 作者不详. 好消息!素有“中国化橘红之乡”之称的化州,又多了一个“响当当”的名称[EB/OL]. 茂名画报, 2018-01-06.
[7] 广东阿苗.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化州拖罗饼. 新浪博客,2016-10-27.
[8] 作者不详. 好多人都不知道,化州拖罗饼的起源竟有两个版本. 搜狐网, 2017-09-21.
[9] 朱杰祺. 橘乡味蕾食在化州. 茂名新闻网, 2017-11-03.
[10] 车杰蓉;李君平. 丽登饼业老总陈衍广和他的化州拖罗饼[N]. 茂名晚报, 2017-12-04.
[11] 黄梅丽. 家庭科学饮食指南. 金盾出版社[M], 2019-04.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4:38: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893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拖罗饼   化州   制作   技艺   传承   文化   传统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