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荣主编手写速记教程指瑕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 NO.5,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30 范立荣主编《手写速记教程》指瑕
邓享璋
(三明学院 中文系,福建  三明  365004)
摘  要:范立荣主编《手写速记教程》的速符系统性强,科学性高,内容编排合理,易于识记。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如下五端:一是一符多音多义现象过多,影响认读的准确性;二是一致性不够,存在前后矛盾的现象;三是缺少归纳、比较,影响知识的系统化;四是术语偏差,解释不到位;五是疏忽大意,编印错误有待纠正。
关键词:速记;速符;体系比较
中图分类号:H0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5-0230-3速记教程
“亚伟式”速记在中国具有广泛的众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笔者长期在高校的文秘、新闻和法律等专业讲授速记学课程,先后使用了范立荣、耿风华《速记・速读・速写》[1]、耿风华《手写速记与电子速
记》[2]和范立荣主编《手写速记教程》[3]等教材(以下分别简称“范耿本”、“耿本”和“范本”,未特别说明的则指“范本”)。此三种教材均采用“亚伟式”速记符号,体系一脉相承。该体系符号美观、书写流畅,一致性高;与汉语拼音相对应,声符-韵符-音符-略符,层层推进,系统性强;读法-写法-词语连写-速符应用,内容安排合理,便于识记。由于优势明显,各教材的发行量均很大,也得到了我们历届学生
的欢迎。当然,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觉得该符号体系和
教材也有可资改进之处。现以被列为中国秘书速记岗位资
格证书专用教材的“范本”为中心,就其拼音速记部分,
指出不足,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一、一符多音多义现象过多,影响认读的准确性
(一)拼音速记的基本原理是“从记音入手,通过‘记音’达到‘记义’的目的”。[3](P19)这一工作是以汉语拼音为中介实现的,设计与声母、韵母相对应的声符、韵符,进而组合成与音节相对应的音符。汉语是声调语言,一个音节除了声母和韵母,还有声调的要素,但速符记声母、记韵母却不记声调,也就是说,声母、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的音节都记为同一个速符。于是,“tī梯踢、tí题提蹄啼、tǐ体、tì替
剃涕剔惕屉”等音节/字均转写为同一个速
符。这一方面提高了书写的速度,同时也增加了认读的难
度。这也许是设计原理上的缺陷,属于硬伤。对于容易混
淆的词语,可考虑在其音符上临时增加调型符号或调类号。
(二)系统中有许多多音符,需要特别记忆。如声符b、
p、f、r 同时分别代表音符bo、po、fo、ri 和bu、pu、fu、
er,声符d、t 同时分别代表音符de、te 和da、ta,声符g、
k、h 同时分别代表音符ge、ke、he 和guo、kuo、huo,音符ga、ka、ha 同时分别代表gua、kua、hua,音符a 又代表zuo,音符ei、gei、kei、hei、zei、dei 同时分别代表ui、
gui、kui、hui、zui、dui。
(三)跨线点与u 音点相同,有时不容易区分。如,
“士兵”与“试比武”二者写法相同,人名“崔莺莺”也有连写上的困难。
二、一致性不够,存在前后矛盾的现象
(一)速符系统中,圈形符可归纳为i 和u 两类。i 类圈:i、a、ia、ie、u e、in、ing、iong、ai、uai;u 类圈:
u、ua、uo、e、un、ueng/ong。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与声符组合成音符的“组合方式”上,还有系统地反映在多音节词、短语的“连写方式”上(详见后文说明)。 从韵符与韵母的对应来看,作者的意图显然是要把开口呼和齐齿呼韵母记为i 类圈,而把合口呼韵母记为u 类圈(关于ong、iong 韵母的归类有不同的看法)。但是,uai、e 等的处理属于例外。教材把uai 韵符归入i 类圈,可能是由于它
与属于i 类圈的ai 韵符形状相似(ai 是“破圆圈”,uai 是“破
扁圈”),这么处理本无可厚非,但它的连写方式显然增加了学习者的记忆负担。非零声母的uai 组音符中,教材均将其中的uai 韵符处理为一个小扁圈(即ie 符),这是简化的结果,应告诉学生还可以有声符加破扁圈(大小均可)的选择。e 韵符处理为u 类圈,虽考虑到了与ie、u e 韵符的配
套(ie 是“小扁圈”,u e 是ie 的提高符,e 是带曲线头的小扁圈),但将开口呼的e 定为u 类圈无疑是系统的缺陷。另外,教材为撮口呼韵母的u 与u n 设计了单独的韵符,u e 韵符也可考虑如何体现撮口呼韵符的特点。 (二)ong/ueng、in、ing、en 和eng 组音符处于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三音节词
的第二个、第三个音节,也就是非词首位置时,三种教材的表示方法有同有异。请看表1: 表1  处于非词首位置的ong/ueng、in、ing、en 和eng 组音符的表示方法
ong/ueng en eng in jin、qin、xin ing jing、qing、xing 圈形符 +  +  +  提高符 + +  + +  跨线符  +  + + 范耿本 出尾线提高点 提高点 跨线点 出尾线提高点提高点 跨线点 跨线点 耿  本 出尾线提高点 提高点 跨线点 提高点 提高点 出尾线 出尾线跨线点 范  本 出尾线提高点 提高点 出尾线跨线点提高点 提高点 出尾线 出尾线跨线点
说明:标题行中的in、ing 分别代表j、q、x 声母以外的in、ing 组音符。标“+”号的表示有此属性。
作者简介:邓享璋(1971.10- ),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网络出版时间:2013-02-20 17:18
网络出版地址:wwwki/kcms/detail/53.1133.D.20130220.1718.130.html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22: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87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速记   韵母   音符   韵符   教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