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调查报告啊

关于网络调查报告
一:网络的背景:
IP电话号码
我国知名的第三方IT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发布了一份将令网民不安的“网络钓鱼研究 报告”,称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未来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络钓鱼式,而且规模扩大、性质升级。如今本已是木马横行,未来还会有“钓鱼”陷阱遍地。虽然让人难以接受,然而,这很有可能就是未来互联网的真实写照。
    调查基本结论根据网友调查数据(下文有详细数据)和综合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1、高达91.98%的网友都曾经遇到过网络;
2、“中奖陷阱”仍是互联网上,最常见的形式;
3、95.74%的网友表示网络生活被网络所影响;
4、80.58%的网友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5、选择举报网络行为的网友只占26.87%。
报告核心内容
1、网络释义:网络,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200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其中规定,利用互联网进行构成犯罪的,将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案件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立为刑事案件;2000元以下的,立为治安案件。所以,即便网络的金额再小,也是触犯法律的犯罪行为
2、网络现状: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增长,网络交易安全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陷阱不断,2007年全国互联网投诉60多万件,位居服务投诉增长幅度之首;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严峻,黑客攻击事件时有发生。类似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数据显示,2007年北京警方共接报网络案件2000多起,案值少则百余元,多则几千元。受骗者半数以上是20岁到30岁的年轻人,以职员和学生居多。据北京警方介绍,目前最普通的方式是“中奖”,骗子会提供一个银行账号,以中奖需要缴纳税费、保证金、邮寄费、手续费等多个名目,让事主汇钱。此外,骗子还经常向游戏玩家兜售虚拟货币或游戏道具等虚拟用品,玩家汇钱后,骗子就消失了。骗子也常常利用“网络购物”进行,并通过更换网络号码、银行账号、电话号码或使用铁通、网通的“一号通”虚拟捆绑电话,给警方破案造成难度。网络
金额通常仅数百元,事主嫌麻烦往往不报案,一些案件不够警方刑事案件立案标准,骗子很容易逃避打击。
3、调查核心内容:(1)高达91.98%的网友都曾经遇到过网络参与投票的14059名网友中,表示“偶尔遇到网络的”占56.18%,“经常遇到网络”的占35.79%,只有8.02%的网友声称“从没遇到过网络”。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达91.98%的网友都曾经遇到过网络,反映这一现象在互联网领域的普遍性。
(2)“中奖陷阱”仍是互联网上,最常见的形式从调查数据看,72.57%的网友遭遇的主要是“中奖陷阱”,9.89%的网友认为“网络购物”是自己所遭遇的主要网络陷阱,“虚拟游戏装备”和“网络钓鱼”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位。可见,“中奖陷阱”仍是互联网上,最常见的形式。同时,在网络购物领域,也存在不小的问题。
(3)95.74%的网友表示网络生活被网络所影响有93.06%的投票网友表示,对网络非常厌烦。同时,由于网络的存在,36.03%的网友表示自己的网络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59.71%的网友表示,网络对自己是一种困扰,只有4.26%的网友表示对  此感到“无所谓”。约95.74%的网友表示,自己的网络生活被网络所影响。这无疑对中国互联网进步是一个障碍。
(4)80.58%的网友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可喜的是,80.58%参与投票的网友自豪的表示虽然遭遇过网络,“但聪明的我没上当”。不过仍有17.12%的网友,还是不幸的掉入了网络陷阱当中。八成的网友能够识破网络的陷阱,说明网友的防骗意识相当高。
(5)选择举报网络行为的网友只占26.87%60.89%网友表示自己对所遇到的网络采取“不予理会”的态度,与此同时,选择“立刻举报”网络行为的网友占26.87%,还有12.23%的网友更愿意以自己的方式发起“反击”。
4、存在的关键问(1)网络犯罪的成本低从我们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91.98%的网友遇到过网络,其中72.57%以网络中奖陷阱的方式出现,不过仍有80.58%的网友表示自己从未上当受骗。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网友的防骗意识比较令人满意。但是,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网络虽然成功率比较低,但是仍然在网络上大行其
道。我们注意到,选择举报网络行为的网友只占26.87%,更多的网络行为都被轻易的放过了。正是这种网络的低犯罪成本,才使得这种并不高明、甚至形式较为单一的网络行为,频频在互联网中出现。
(2)网友的法律认识较淡薄前面我们多次提到,有八成的网友能够躲避开网络陷阱,不过却有73.13%的网友不会对这一行为进行举报,与此相关的是,78.33%的网友表示自己“不是很清楚”如何对网络的行为进行举报。值得指出的是,93.44%的网友认为需要详细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行为进行规范。这一数据反映出,网民对待网络有着朴素的法律意识,但应当指出的是,早在2000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其中对于网络,有着明确的规定。这种反差提醒我们,虽然广大网友有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对于法律常识、法律条款的认识上,仍有明显的欠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助长了网络现象的孳生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5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867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网络   诈骗   网友   行为   互联网   陷阱   虚拟   表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