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竞赛定理

重 心
定义: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
        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证明过程又是塞瓦定理的特例。     
已知:△ABC中,D为BC中点,E为AC中点,AD与BE交于O,CO延长线交AB于F。求证:F为AB中点。   
证明:根据燕尾定理,
hca2S△AOB=S△AOC,
又S△AOB=S△BOC,
∴S△AOC=S△BOC,
再应用燕尾定理即得AF=BF,命题得证。   
重心的性质: 
 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坐标为(()/3,()/3);空间直角坐标系——横坐标:()/3 纵坐标:()/3 竖坐标:()/3 
  定义:外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外接圆的圆心。
  外心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外心性质: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且这点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相等。
  设,,分别是三角形三个顶点连向另外两个顶点向量的数量积   
  ===;c=++ 
  重心坐标:( ()/2c,()/2c,()/2c )
 
    定义: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性质:
      锐角三角形垂心在三角形内部   
      直角三角形垂心在三角形直角顶点   
      钝角三角形垂心在三角形外部
,,分别是三角形三个顶点连向另外两个顶点向量的数量积。   
===;c=++ 
垂心坐标:( /c,/c,/c )
九点圆
        三角形三边的中点,三高的垂足和三个欧拉点〔连结三角形各顶点与垂心所得三线段的中点〕九点共圆,这个圆为九点圆  欧拉圆 或 费尔巴哈圆. )
九点圆性质:
    1.三角形的九点圆的半径是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之半; 即=21
    2.九点圆的圆心在欧拉线上,且恰为垂心与外心连线的中点;   
    3.三角形的九点圆与三角形的内切圆,三个旁切圆均相切
,,分别是三角形三个顶点连向另外两个顶点向量的数量积
===;c=++
垂心坐标::( ()/4c,()/4c,()/4c )
欧拉线
  定义:三角形外心重心九点圆圆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就叫三角形的欧拉线。   
  欧拉线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在欧拉线上,即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和外心共线。
欧拉线的性质:
    1、在任意三角形中,以上四点共线。
    2、欧拉线上的四点中,九点圆圆心到垂心和外心的距离相等,而且重心到外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垂心距离的一半。
欧拉线的证法1
 如图 作△ABC的外接圆,连结并延长BO,交外接圆于点D。连结AD、CD、AH、CH、OH。作中线AM,设AM交OH于点G’   
∵ BD是直径   
∴ ∠BAD、∠BCD是直角   
∴ AD⊥AB,DC⊥BC   
∵ CH⊥AB,AH⊥BC   
∴ DA//CH,DC//AH   
∴ 四边形ADCH是平行四边形   
∴ AH=DC   
∵ M是BC的中点,O是BD的中点   
∴ OM= DC   
∴ OM= AH   
∵ OM//AH   
∴ △OMG’ ∽△HAG’ 
=   
∴ G’是△ABC的重心   
∴ G与G’重合   
∴ O、G、H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欧拉线的证法2
    如图 设H,G,O,分别为△ABC的垂心、重心、外心。连接AG并延长交BC于D, 则可知D为BC中点。       
连接OD
O为外心
∴OD⊥BC
连接AH并延长交BC于E
H为垂心
∴ AE⊥BC
∴OD//AE,有∠ODA=∠EAD。由于G为重心,则GA:GD=2:1。   
连接CG并延长交BA于F则可知F为AB中点
同理,OF//CM
∴∠OFC=∠MCF   
连接FD
FD//AC,DF:AC=1:2
∴∠DFC=∠FCA,∠FDA=∠CAD
又∠OFC=∠MCF,∠ODA=∠EAD
相减可得
        ∠OFD=∠HCA,∠ODF=∠EAC
∴△OFD∽△HCA
∴OD:HA=DF:AC=1:2
又GA:GD=2:1
∴OD:HA=GA:GD=2:1   
又∠ODA=∠EAD
∴△OGD∽△HGA
∴∠OGD=∠AGH
又连接AG并延长
∴∠AGH+∠DGH=180°
∴∠OGD+∠DGH=180°
即O、G、H三点共线
欧拉线的证法3
  设H,G,O,分别为△ABC的垂心、重心、外心.
OH=OA+OB+OC     
OG=(OA+OB+OC)/3,   
3 ×OG=OH   
∴O、G、H三点共线      (OH, OA, OB , OC ,OG 均为向量)
费马点
  定义在一个三角形中,到3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费马点
费马点的判定
    (1)对于任意三角形△ABC,若三角形内或三角形上某一点E,若EA+EB+EC有最小值,则E为费马点。
    (2)如果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120°,这个内角的顶点就是费马点;如果3个内角均小于120°,则在三角形内部对3边张角均为120°的点,是三角形的费马点。
费马点性质:
    (1)平面内一点P到△ABC三顶点的之和为PA+PB+PC,当点P为费马点时,距离之和最小。     
    (2).特殊三角形中,三内角皆小于120°的三角形,分别以 AB,BC,CA,为边,向三角形外侧做正三角形ABC1,ACB1,BCA1,然后连接AA1,BB1,CC1,则三线交于一点P,则点P就是所求的费马点.   
      (3).特殊三角形中,若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度,则此钝角的顶点就是费马点 
      (4)特殊三角形中,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此时外心与费马点重合
证明
(1)费马点对边的张角为120度   
  在
    BC=,BA=,=∠B+=,   
  ∴是全等三角形
  ∴∠PCB=
  同理可得∠CBP= 
  由+=,得∠PCB+∠CBP=,
  ∴∠CPB=
  同理,∠APB=,∠APC=   
(2)PA+PB+PC=   
  将△BPC以点B为旋转中心旋转重合,连结PD,则△PDB为等边三角形
  ∴∠BPD=   
  又∠BPA=
  因此A、P、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又∠CPB==,∠PDB== 
∴A、P、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
故PA+PB+PC= 
(3)PA+PB+PC最短   
  在△ABC内任意取一点M(不与点P重合),连结AM、BM、CM,将△BMC以点B为旋转中心旋转重合,连结AM、GM、(同上),则<A1G+GM+MA=AM+BM+CM.所以费马点到三个顶点A、B、C的距离最短。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07: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860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三角形   顶点   垂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