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工段事故案例分析及处理经验交流--续一

空分工段事故案例分析及处理经验交流续一
一、某空分装置冷箱炸裂喷砂事故分析
1、问题描述
2011年2月24日,某系统操作人员1:00发现冷箱压力出现明显上升,正常指标为0.00Kpa或0.01KPA,发现时为0.04KPA,当时总控人员立即通知现场人员到现场检查充气阀是否开得过大,现场是否有误喷砂情况,没有发现异常,认为是仪表只是有问题,通知仪表人员查看了冷箱压力变送器。冷箱基础温度未发生任何变化。
2:00现场操作人员发现冷箱北侧约20米高度污氮管道连接处有珠光砂喷出。立即通知化验室人员对冷箱下部外冒气体用测氧仪监测,东侧、南侧不报警,西侧报警,手动分析结果冷箱西氧含量36﹪,冷箱南侧31﹪.检查过程中2:30听见钢板破裂的声音,返回检查发现在冷箱南侧约18米高度,距离上塔安全阀40cm距离处出现裂缝,并有液体流出。空分立即停止冷箱进气,上下塔排液,打开一个冷箱珠光砂卸料口和中部珠光砂口以及顶部的排气口,冷箱上下部压力回复正常数值。从先现象判断冷箱漏液,无法直接判断原因,必须扒砂处理。
2、原因分析
﹙1﹚根据化验室分析结果,冷箱西氧含量为36﹪、冷箱南氧含量为31﹪,从而判断漏液不是液氧,成份与液空含量近似,可能是液空管道泄漏。
﹙2﹚管道支撑不合适,原来检查冷箱内管道时,此管道的支撑抱箍断,厂家施工人员对管道支撑进行处理后,原来的废旧支撑应该去掉,但是没有去除,管道和旧支撑磨损造成管道漏液。漏液之后,由于富氧液空在冷箱内部气化,造成冷箱的密封气压力高,高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冷箱无法承受住压力高,造成冷箱破裂。
3、处理措施及建议
﹙1﹚、扒砂后去掉废旧支撑,更换此段管道。对冷箱破裂处进行焊接。
﹙2﹚、冷箱内每次扒砂都应该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是否合适,管
道是否变形,焊缝是否开焊,并且安排专人负责检查
﹙3﹚、如果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总控人员应该注意冷箱的密封气压力是不是有较大的变化,如果有变化看情况处理。
二、某空分装置氧气放空阀及放空管线爆炸事故分析
【简要经过】
2010年11月1日,事发前3号空分装置冷箱高压液氧A泵正在运行;B泵检修后试运行,准备投备用。22:59,高压液氧B泵在预冷泵时发现密封气压差显示故障,现场检查泵密封气系统及机械盘车均未发现问题,判定差压变送器故障,值班人员通知仪控人员处理缺陷。
23:51,运行中的高压液氧A泵密封气压差低于0KPa,联锁动作,高压液氧A泵停运。此时3号空分装置冷箱高压氧气送出管线上阀门状态:送出阀PV3-102开度100%,氧气放空阀PV3-109开度55%。氧气送出管线压力显示4730KPa, 氧气送出管线流量显示52094Nm3/h。
值班人员马XX到现场检查高压液氧A泵状况,23:54:43,在到达3号空分装置高压液氧泵箱附近时,发现氧气防爆间有火光,立即通知本班班长,并通知消防、调度、应急等部门。班长宣布紧急启动氧管线爆燃现场处置方案,并现场组织本班人员灭火,同时安排岗位人员关闭氧气送出阀PV3-102,开大去消音塔氮气阀PV3-110至25%以上,给氧气防爆间充氮气灭火。关闭高压氧气去气化装置的HV370003a/b切断阀,及时打开3号氧气缓冲罐底部排淋阀泄压,工艺人员迅速隔离了3号空分氧气系统。
11月2日0:05,3号氧气防爆间的明火扑灭。
本次火灾导致氧气放空阀PV3-109损坏,Φ8英寸铜质阻尼孔板烧毁。
【原因分析】
1、高压液氧A泵停运导致氧气缓冲罐及氧管线内高压氧气向放空阀PV3-109倒流。氧气气流高速通过放空阀阀芯,因摩擦过热或静电导致燃爆,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3空分氧管线设有氧气缓冲罐,但是杭氧公司在设计时,未考虑到液氧泵停运时,氧气缓冲罐的氧气有可能向氧气放空阀PV3-109和氧气送出阀PV3-102倒流,在设计上虽然设计了止回阀,但设计位置错误,本应设计在氧气送出阀PV3-102之后,但实际设计在界区氧气送出阀PV3-120之后,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防范措施】
1.联锁系统是实现装置本质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对装置的安全起到本质安全保护作用,但杭氧公司在本质安全上针对联锁设计考虑不全面,高压液氧泵故障或误动的条件下,氧气放空阀应限定开启速度,确保安全生产。
2.空分分厂要认真汲取事故教训,做到举一反三排查隐患,要进一步查和完善紧急状况下安全技术处置措施,加强应急处置演练。
3.空分分厂生产技术专业人员要强化工程设计、施工与生产实际的衔接,改善氧气排空管线的配置,
增加排空阀直管段有效长度,减小气体对阀门的冲击。
三、空分装置纯化系统系列运行事故分析氧气调节阀
分子筛吸附剂对水、二氧化碳及碳氢化合物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吸附剂表面存在大量柱状真型小孔,根据小孔直径的不同,在低温状态下对吸附组分的分子链长短,其吸附效率也不相同。分子筛纯化系统净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空分装置的运行,对相同的设备,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影响净化效果,降低生产效率。所以说,只有保证纯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才能保证整个空分系统的正常运转。
事故分析
1、分子筛纯化系统带水事故分析:
带水事故一,预冷系统`冷却泵、冷冻泵循环水量太大,造成空冷塔布水器处理水量超限,即布水器液面太高淹没气体通道,水以气液夹带进入分子筛吸附器。特点:带水快,一般几分钟就有大量水带入,由于水量大使分子筛表面粉化,强度降低,分子筛微孔大量堵塞,吸附容量减小。靠再生已无法使分子筛吸吸附效率达出厂标准。须更换工作中的一罐分子筛。
带水事故二,循环水加药不当造成低温结晶,结晶体堵塞布水器水通道、空冷塔水冷塔填等,空冷塔冷却水流不下来,漫过空冷塔气体管道,水逐渐以气液夹带进入分子筛吸附器。结果和带水事故一基
本相同。
带水事故三,空冷塔下部液面计失灵(大部分出在液面计正压管堵塞),实际液面远高于DCS上显示液面,操作人员又没有及时发现,使液面漫过空冷塔气体管道,水逐渐以气液夹带进入分子筛吸附器。结果和带水事故一基本相同。
带水事故四,预冷系统`冷却泵、冷冻泵启停频繁或冷却水、冷冻水调节幅度太大,使空冷塔内形成液悬。水以气液夹带进入分子筛吸附器。结果和带水事故一基本相近。
带水事故五,空冷塔上部冷冻水水量过小,布水器水道通气使水雾化,水以雾状进入分子筛吸附器。特点:带水速度较慢,发现时一般带水量不是太大,再生两三个周期,分子筛吸附剂还可以使用,但分子筛吸附剂寿命已降低。
带水事故六,预冷系统冷水机组出现故障,冷冻水温度升高,使空冷塔出口空气温度升高,当温度大于15℃时,饱和空气含湿量大于分子筛吸附剂处理能力,水慢慢地在分子筛吸附器聚集。结果和带水事故五基本相同。
带水事故七,空压机压力波动大且频繁造成空冷塔处理空气量忽的忽小,流速也忽大忽小,空冷塔内冷却水受到气流冲击,将水带入分子筛吸附器内,结果和带水事故五基本相同。
带水事故八,水冷塔下部液面计失灵(大部分出在液面计正压管堵塞),实际液面远高于DCS上显示液面,操作人员又没有及时发现,液面漫过污氮气进口管,水倒灌到正在再生的一罐分子筛吸附器里。特点:带水速度较快,电加热器温度上不去,小于110℃。严重时,需要更换再生的一罐分子筛,较轻时,先排管道中的水,再再生两三个周期,分子筛吸附剂还可以使用,但分子筛吸附剂寿命已降低。
带水事故九,空压机停车后,忘关水冷塔补水阀,或空压机开车前,没关水冷塔补水阀,水冷塔液面漫污氮气进口管,水倒灌到须再生的一罐分子筛吸附器里。结果与带水事故八基本相同。
2、分子筛纯化系统CO2超标事故分析:
CO2超标事故一,分子筛带水CO2超标。
CO2超标事故二,恶劣环境造成CO2超标,厂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酸性气体,如:硫化氢、氧化硫、氧化氮等,或总循环水成酸性导致进分子筛纯化器的气体成酸性,在吸附过程中分子筛吸附剂与水和酸性气体发生反应,使分子筛吸附剂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降低吸附容积,导致出分子筛气体CO2超标。
CO2超标事故三,再生不彻底造成CO2超标。根据实践经验,13X 分子筛吸附剂再生时加热温度控制
在170℃左右,出口温度达到85℃以上时停止加热,进入冷吹期,冷吹峰值根据分子筛吸附器结构的不同、分子筛吸附剂床层厚度的不同,冷吹峰值也不相同,一般控制在140℃以上为最佳。再生温度过低时,被吸组分不能完全解吸,即分子筛吸附剂微孔内还残留一部分被吸附组分未被赶走,再进行吸附时,吸附容积就会降低,造成CO2超标。
CO2超标事故四,由于操作人员失误,操作时分子筛吸附剂床层受到气流冲击,床层表面凸凹不平,气体短路,吸附容积降低造成CO2超标。
CO2超标事故五,分子筛使用时间过长,部分分子筛吸附剂粉化,床层降低,或分子筛吸附器床层破勋,分子筛吸附剂泄漏,使吸附容积降低造成CO2超标。
四、安徽某公司空分装置"4.14”氧气管道爆炸事故
2005年4月14日上午10时左右, 安徽省某公司机动科组织有关人员(总调度、机动科长、仪表负责人、生产维修工人)共8人进入调压站进行气动调节阀更换作业。作业人员首先关闭了管线两端阀门隔断气源,然后松开气动调节阀法兰螺栓,在松螺栓过程中发现进气阀门没有关紧,仍有漏气现象,又用F型扳手关闭进气阀门。在漏气情况消除后,作业人员拆卸掉故障气动调节阀,换上经脱脂处理的新气动调节阀,安装仪表电源线和气动调节阀控制汽缸管线,并用万用表测量。上述工作完毕,制氧工艺主管张某接到在场的调度长批准令,到防爆墙后边,开启气动调压阀约2~3s后,就听到一声沉闷巨响,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46: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854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分子筛   冷箱   氧气   事故   人员   吸附   管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