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PM2.5现状

关于北京市PM2.5的现状及相关措施的调查报告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1年11月10日,张力军表示,我国的PM2.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即将出台。2011年11月15日,著名大气环境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表示,PM2.5纳入评价后仅2成城市空气质量达标。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和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性状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空气中固态和液态质点组成的一种复杂的化学混合物,它们的大小从只有几纳米的超细颗粒到几个微米直径以上的粗颗粒。在两者之间是被称为细颗粒的气溶胶,其直径在0.1μm到几个μm,所以大气气溶胶的典型尺度是0.001~10μm,其在大气中的居留期至少为几小时,平均可达几天、一周到数周,甚至到数年(如平流层气溶胶)。
来源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
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标准
PM2.5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据了解,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悬浮颗粒(Particulate)泛指悬浮在气体当中的微细固体或液体。对于环境科学来说,悬浮粒子特指空气中那些微细污染物,它们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当中小于10微米直径的悬浮粒子,被定义为可吸入悬浮粒子,它们能够聚积在肺部,危害人类健康。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对人体危害最大,因为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
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在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
2009年,中国的环保部门曾对灰霾天进行了试点监测,结果显示,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各试点城市发生灰霾的天数在51至211天;其中天津灰霾天达到51天,深圳为115天,重庆133天,上海134天,苏州169天。而我国细颗粒物污染在全球范围内的横向对比同样不容乐观。2010年两位加拿大科学家利用卫星测量数据和计算机模拟信息制作的地图展示了2001年至2006年全球平均PM2.5分布情况,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细颗粒物质分布情况。地图显示,中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很多都处于细颗粒物浓度最高的地区。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于2011年1月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评价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20个国内评价城市普遍未开展细颗粒物监测。值得注意的是,伦敦巴黎纽约等对PM2.5进行频密监测和发布的国际城市,其污染水平也相对较低,与此同时,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如墨西哥城新德里
等城市,也早已开展了PM2.5的频密监测和发布。
危害
中国很多城市到现在还是仅仅监测PM10的密度,认为PM10“可以进入人体上呼吸道,与市民的呼吸系统疾病关系比较密切”。但实际上PM2.5微粒由于体积特别微小,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大大超过PM10。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也认为PM2.5会增加死亡的风险。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1/10大小,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研究结果还表明,PM2.5和PM10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响尤为显著。
《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上增刊登过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及其同事一项新发现:2004年至2006年期间,当北京大学校园观测点的PM2.5日均浓度增加时,在约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病急诊患者数量也有所增加。虽然PM10和PM2.5都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但PM2.5的影响显然更大。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也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
北京市现状
北京市,PM2.5占到了整个空气悬浮颗粒物重量的大半。然而,中国的“影响空气污染指数”(API)却没有把PM2.5纳入监测之列。
目前,中国的API监测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PM10是
直径较大的颗粒。这种大颗粒通常情况下沉降速度非常快,就是说,只有在气象条件很不好且大量污染物持续不断进入空气的条件下,空气质量才会达到所谓的“轻度污染”。而PM2.5体积比PM10要小的多,是大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1/10大小。PM2.5这类细颗粒物对光的散射作用比较强,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导致灰霾形成。也就是说,在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中,PM2.5在空气中密度无论有多大,空气优良状况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标准。
2011年年初《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版征求公开意见,PM2.5可吸入颗粒物尚未列入新标准,但开始作为各地指标的参考值。
2010年数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PM2.5的密度。地图由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制作。他们根据NASA的两台卫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了一张显示出2001年至2006年PM 2.5平均值的地图。在这张图上红(即PM2.5密度最高),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在这张2001-2006年间
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


媒体报道及公众关注度
125日北京大雾,大气污染物浓度急剧上升,PM2.5罪魁祸首。
124日晚,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北京PM2.5监测数据再次爆表,超过了最高污染指数500,此时的PM2.5浓度522
新浪微博用户惊呼:
空气已经发疯,
在北京喝西北风也会中毒!
北京市政府对PM2.5污染采取的措施
事件回放
 2011年10月底11月初,北京市等地区出现了连日雾霾天,引发市民和微博热议。
 2011年11月16日,环保部第二次公示《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将PM2.5纳入国家标准。
 2011年12月22日,环保部要求2012年,北京、天津、河北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
 2011年12月31日,环保部原则通过《空气质量标准》。
 2012年1月5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称,要“打一场提升空气质量的攻坚战”。同日,北京市环保局称启动PM2.5监测。
 2012年1月7日,北京市环保局首次公布PM2.5历史研究数据,称过去10年,PM2.5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以降低PM2.5为重点打一场提升空气质量攻坚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与来京调研的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一行座谈。刘淇强调,北京市将在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的基础上,顺应人民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降低PM2.5(细颗粒物)为重点,打一场提升空气质量的攻坚战。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参加。

  刘淇说,新年(2012年)伊始,环保部领导就来到北京检查、指导工作,体现了环保部对北京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从1998年至今,北京连续实施了16个阶段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调整搬迁了首钢主流程,关停了焦化、水泥、化工等行业的200多家重污染企业。首钢是一个拥有十几万职工的百年老厂,年产值和利税分别达几百亿元和几十亿元,首钢主流程的调整搬迁,显示了市委市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决心。二是严
格了环境准入。研究制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方法和总量减排实施方案,为建立基于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环境准入机制奠定了基础。三是优化了能源结构。全市清洁能源的比重大幅提高,实施了国Ⅳ机动车排放标准,今年还将实施国Ⅴ机动车排放标准,老旧汽车淘汰顺利推进。四是加大了城市绿化美化力度。全市林木绿化率由2005年的50.5%增至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2平方米增至15平方米。2011年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286天,占全年天数78.4%,与1998年相比,提高了51个百分点,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氮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分别下降了76.7%、25.7%、39.4%和60.6%,这些充分说明了空气污染物总量逐年下降,空气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在筹备和举办奥运期间,环保部的指导和兄弟省区市的支持配合,为北京举办一届有特、高水平的奥运会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帮助北京兑现了绿奥运的承诺,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广大人民众的认可,也留下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这个宝贵的奥运机制遗产。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环保部的支持和帮助,北京市委市政府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pm2.5监测  刘淇强调,北京市将在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的基础上,顺应人民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降低PM2.5为重点,打一场提升空气质量的攻坚战。他说,十几年来,北京大气
治理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北京的空气质量与首都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众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为此,北京市提出了今年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2%、“十二五”末实现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例达到80%的目标,面临艰巨任务,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好大气治理工作。以降低PM2.5为重点,打一场提升空气质量的攻坚战,是一项民生工程。要主动发布PM2.5等相关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主动制定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我们将加快出台《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2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从调整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工地扬尘、严控工业挥发物等方面入手,全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水平。

  刘淇指出,北京市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离不开环保部的支持和帮助。希望环保部在制定机动车报废标准、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善以人为本的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进一步推动北京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水平,收获更多的蓝天白云。北京市将落实好“四个服务”的要求,为环保部顺利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希望环保部领导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环保工作。

  周生贤讲话说,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在提升空气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绿奥运环保承诺圆满兑现,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北京市还提早谋划、主动研究制定《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2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努力把空气质量提高到新水平。一系列监测数据显示,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在继续好转。

  周生贤指出,国家制定并准备实施的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中国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标准的提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现在具备了提高标准的物质和经济基础。环境治理是个长期的过程,环保部将适时发布新标准,分步实施,逐步跟国际接轨。

  关于北京以降低PM2.5为重点提升空气质量工作,周生贤指出,PM2.5的扩散和传输有其自身规律,涉及内因和外因,还有极端天气等复杂因素。北京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以及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都会对PM2.5的产生、扩散产生影响,需要对其复杂成因进行具体分析。环保部将从四个方面支持北京打好治理PM2.5的主动仗。一是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
从经济政策、环境标准、科学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方面,协调周边省区市统一行动;三是在应急方案方面,与北京市及相关部门共同协商、研究对策;四是在环保能力建设方面给予支持。环保部将举全部之力,全力以赴,帮助北京市打一场漂亮的提升空气质量攻坚战。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8:22: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788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