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期末常考知识点归纳

1、天然水中各物质分类: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溶解物质。
2、天然水中八大离子:K+ Na+Ca2+ Mg2+ Cl—HCO3-、SO42-、CO32-。    八种主要离子的含量都占溶解质总量的95—99%以上
3、矿化度:天然水中各种元素的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
4、矿化过程:各种溶解质在天然水中的积累和转化。
5、矿化作用:溶滤作用、吸附性阳离子交替。。氧化。。还原。。蒸发浓缩。。混合。。
6、胶体对各种阳离子的吸附能力H+>Fe3+>Al3+>Ba2+>Ca2+>Mg2+>K+>NH4+>Na+>Li+
7、海水盐度: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物质的质量。
8、狭义水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一定时间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动态水体。(大气降水是淡水资源最主要补给来源)应用价值:水量、水质、水能。
9、水资源特性:循环再生性与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10、水资源条件和问题:总量不少,人均、亩均水量少。地区分布不均,与人口、耕地分布不适应。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水旱灾频繁 ,抗旱防洪艰巨。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增加防洪困难,降低水利工程效益。地下水是我国重要水资源,合理开发,防过量。天然水质好,人为污染愈严重,防止水质恶化,保护水源是当务之急。
1、水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水循环的基本过程)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大循环(外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主要特点:蒸发、降水基本环节,垂向交换;水汽输送、径流形式,横向交换。海面上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相反;海洋有效水汽输送:(两者之差)海洋上空向陆输送水汽多于陆上空向海。保持相对平衡。
3、小循环(内部循环):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海洋小循环),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陆地小循环)。
4、水体的更替周期:指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一次所需时间。(水体循环速度愈快,周期愈短,可开发利用水量就越大)
5、蒸发:据蒸发面,分水面蒸发、陆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散发)。总称流域总蒸发。
6、土壤干化过程:定常蒸发率阶段、蒸发率下降阶段、蒸发率微弱阶段
7影响蒸发的因素:(1)供水;(2)动力学因素(包括水汽分子的垂向扩散,大气垂向对流运动,大气中的水平运动和湍流扩散);(3)热力学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平流时的热量交换)。(4)土壤特性和土壤含水量影响(主要影响土壤蒸发、植物散发)
8、紊动扩散(紊动混合):大气扩散运动的主要形式。
9、影响水汽输送因素:大气环流、地理纬度、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和地形。
10、影响降水因素: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下垫面。地形、森林、水体、人类活动。
11、下渗过程的阶段划分:①渗润阶段②渗漏阶段(前两者统称渗漏,非饱和水流运动)
③渗透阶段(饱和水流运动)
12、影响下渗的因素:①土壤的特性的影响:取决于土壤的透水性和土壤的前期含水量。土壤颗粒越粗糙,空隙直径越大,透水性越强,下渗能力越大。②降水特性的影响:包括降水强度,历时,降水时程分配及空间分布等。其中降水强度直接影响土壤下渗强度及下渗水量,在相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下渗率随雨强度增大而增大。降水的时程分布对下渗也有一定的影响,相同条件下,连续性降水的下渗量小于间歇性下渗量。③流域植被、地形条件的影响:有植被的地区,具有滞水作用,增加下渗时间,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大了下渗量。相同条件下,地面坡度大、漫流速度快,历时短,下渗量就小。④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大与抑制。
13、径流形成的过程:流域蓄渗过程、坡地汇流过程、河网汇流过程
14、影响径流的因素:气候因素,流域下垫面因素,人类活动因素。
1.产流机制:水在沿土层的垂向运行中,供水与下渗矛盾在一定介质条件下的发展机理和过程。
2、产流机制类型:超渗地面径流的产流机制、壤中径流的产流机制、地下径流的产流机制
饱和地面径流产流机制。规律:①任何机制首要条件是要有供水,对地面径流是降水,对其它径流则是由上而下的下渗水流。②不仅有供水,且要有足够的大于下渗率的供水强度。③对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则还需要在界面上产生临时饱和带;对饱和地面径流,还必须达到表层全层饱和,才具备了产流的充分条件。④不管哪种产流,都要有侧向运行的动力,如水力坡度、水流归槽的条件。⑤无论哪种,都是发生在包气带的某些界面上。
3、流域汇流影响因素:降水特性、流域地形坡度、流域形状、水力条件
4、水情要素:表达水文情势(指径流分布变化,洪水枯水的特征)变化的尺度,包括水位、流速、流量等。
5、明渠流中,Re<300为层流;天然河道呈紊流状态。
6、环流的类型:纵轴环流、横轴环流、斜轴环流(前三旋转轴呈水平状)、竖轴环流(垂直状)
7、湖泊类型:①按湖盆成因分类:构造湖、火口湖、堰塞湖、河成湖、风成湖、冰成湖、海成湖、溶蚀湖。②补排情况分类:吞吐湖、闭口湖。③按矿化度分类: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盐水湖。④按营养物质分类:贫营养湖、中营养湖、富营养湖。
8、水库:拦河坝(挡水建筑物,拦蓄水量)、输水建筑(引水发电、灌溉)、溢洪道(泄洪建筑物,宣泄洪水,是水库太平门)。
9、分级:死库容、兴利库容、防洪库容、超高库容。
1海洋的组成:海水所处地理位置及水文特征的不同,可分为洋、海、海湾、海峡等。
裂隙水2、海:靠近大陆,深度浅,面积小,兼受洋、陆影响,具有不稳定的理化性质,潮汐现象明显,并有独特海流系统的水域。分为地中海和边缘海。
3、海洋形态结构:据海底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洋中脊三个单元。
4、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后两者构成大陆向大洋盆地的过渡带)
5、海水运动结构:洋流系统、潮汐系统、波浪系统、混合系统。
6、风成波形态特点:迎风侧坡度小,背风侧坡度小。
7、风浪大小决定因素:风速、风时、风区。
8、涌浪:随传播距离增长,波高渐小,波长和周期却不断增加,涌浪变得越平缓,波形越接近摆线波。
9、洋流:即海流,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
10、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11、水团的形成:水团是形成于同一源地(海区),其理化特性和运动状况基本相同的海水。
1孔隙率:以空隙体积与包括空隙在内的岩土体积之比表示。
2、裂隙率:裂隙体积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3、蓄水构造:由透水岩层与隔水层相互结合而构成的能够富集和贮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体。
4、蓄水构造分类:单斜蓄水构造、背斜、向斜、断裂型、岩溶型。
5、地下水流系统特征:空间上的立体性;流线组合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流动方向上的下降与上升并存性;涉及区域范围一般比较小。
6、地下水基本类型划分:一、按地下水的贮存埋藏条件分类1、包气带水:结合水(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毛管悬着水、毛管上升水)、重力水(上层滞水、渗透重力水)2.、饱水带水:潜水、承压水。二、按岩土的贮水空隙的差异分类: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7、地下水的排泄方式:点状排泄(泉)线状排泄(向河流泄流)面状排泄(蒸发)
8、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气象气候、水文、生物与土壤、人为。
9、类型:渗入蒸发型、渗入径流、过渡型。
10、水环境容量:是一定水体在规定水质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与水体特征、污染物特征、水质目标有关。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48: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774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径流   影响   因素   过程   分类   降水   蒸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