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长效管理

关键词: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长效管理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城镇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加剧,大部分城市的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黑臭水体较多,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众反映十分强烈。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以消除”的控制线目标[1]。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迫在眉睫,成为各级人民政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工作。住建部、环保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要求》:不但要求近期消除黑臭现象;而且要求远期建立长效机制,标本兼治,保证黑臭现象不反弹,让城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和提升。
2城市黑臭水体成因与机理
城市黑臭水体往往呈现出透光度极低的黑褐或者黄绿,并且会散发出令人不适的气味。
2.1水体外源污染
外源污染物直接排入水体是导致黑臭水体的主要原因,其中工业污水,化学药品以及入河雨水管混接城市生活污水都是产生水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2]。
2.2水体内源污染
水体在自然状态下不断容纳外界排入的各种污染物和动植物腐败后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富含营养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难溶于水的气体,这些气体上升过程中会导致底层淤泥翻滚从而导致水体发黑;并且水体中的微生物与河底淤泥之间产生反硝化、甲烷化反应会使得水体发臭[3]。
2.3水循环不畅
河道淤积,水流缓慢以及水力条件不足等问题也诱发黑臭水体形成,当水力停留时间较长时,水体中的藻类以及微生物可以通过水体中的有机物快速繁殖生长,进而导致水体变和形成异味[4]。
3实际案例与治理措施
3.1案例背景
合肥市包河区万达景观河总长约为380m,水域面积约为12000㎡。河道位于包河区万达小区北侧,西接合肥包公园,下穿马鞍山路,向东止于巢湖路。景观河道所属区域为合肥市中心城区,商业体和高档住宅林立,人流量大,景观要求高。河道雨污管线现状渗漏严重,对水体污染影响较大。河道与东西两侧水系不连通,排水不畅,并且河道亲水平台两侧挡墙渗水严重,环境和社会影响恶劣。
3.2原状问题
经排查,河道南岸有6处雨污水合流排口以及1处管道连接处漏水,北岸有1处雨水排口,河道下有两道污水管过河,现状渗漏严重。现状污水管道两次过景观河道,因为高程限制,管道上方几乎没有保护覆土,管道破裂渗水情况严重;河道南侧新月桥以西段污水管道西高东低现象,低点污水管道堵塞,排水不畅,北侧溢流井在雨季倒流,造成河道污染严重。项目实施的目的是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景观效益。
3.3治理措施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治水体会,作者将黑臭水体治理经验总结了一个基本技术路线:溯源排查→先行截污→源头分流→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生态修复,以此来彻底治理城市河流黑臭水体。本次景观河治理项目,也合理的从基本路线上选取了相应措施,最终取得了很好地治理效果。
3.3.1溯源排查治理城市河流黑臭水体,首先要了解入河排口(暗渠)的数量以及其空间位置。以本次景观河水体整治为例,委托专业检测单位,以可见的各排口为起点,采用排水管道内窥镜和管道机器人等技术设备和生态颜料投放观察等辅助手段,沿排口向上对污染源头进行全面排查,并且为了查漏补缺,以防漏掉个别隐蔽排口,对景观河附近马鞍山路、芜湖路以及巢湖路进行管线检测,最终形成完善的溯源调查成果。
3.3.2先行截污通过对景观河排口完整的溯源分析,外源污染来源主要来自于周边住宅小区、酒店、洗车店以及农贸市场等产生的生活污水错接混接至雨水管网中导致的;其次过河污水管的渗漏也造成了河体污染。这些生活污水通过排口排入景观河中,造成河体持续污染,最终形成黑臭水体。本工程在先行截污的同时,对过河污水管进行合理的路线改迁,目的是杜绝外源污染物再进入水体。混流源头涉及面广,分布点多。因此进行彻底的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因此,先行开展污水截流工作,将混流污水全部截流进污水管道,并同步启动源头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治标与治本同时进行,是当前黑臭水体治理有效可行的临时工程措施。
3.3.3源头分流先行截污可以作为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短期临时措施,源头分流才是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的根本措施。在本次治理景观河以及包河区其他水体的同时,我们开展了针对包河区内上百个小区的雨污混接改造工程,以求从根本上解决该区域内黑臭水体的外源污染问题。
3.3.4内源治理在解决外源性污染问题后,就要对黑臭水体现状较差的内源环境进行治理,在内源治理的同时,需要先和主管环保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处理后的内源污染物垃圾有地可收。本次景观河整治项目中,首先对河道水体以及沿岸垃圾进行清理,彻底清除现状垃圾,经跟环保部门沟通后,用垃圾袋直接运送至垃圾处理站,清理垃圾的同时,同步对水生植物以及岸带植物进行修整。在河体污染物处理好后,对河底的底部淤泥进行清淤疏浚,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淤泥污染调查,明确疏浚深度,制定详细的清淤和污泥处置方案。清淤工作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妥善处置,严格按照环保部门要求运送至指定地点进行集中分解处置。
3.3.5活水循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完成黑臭水体的外源治理与内源治理后,可根据水体条件决定是否采用活水循环的措施,水体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容易给微生物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因此城市封闭性水体有采用活水循环处理的必要性,活水循环可以有效地杜绝水体污染问题复发。本次景观河与南淝河相通,因此做活水循环的意义不大。3.3.6清水补给对于部分缺水的城市水体,在完成底部淤泥清淤后,应实施雨水调蓄池等工程措施,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作用,将城市再生水、城市雨洪水、地表清洁水进行深度净化后,等作为水体的补充水源,增加水体流动性和环境容量,既可以一直保证水体的清澈,也可以稀释污染物浓度,为防止黑臭水体复发上了一道保险。
3.3.7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的主流处理方式为生态净化、人工增氧和岸带修复三个方面。人工湿地、生态浮床以及水生植物种植等都是对水体生态净化修复采取的措施。通过构建土壤—微生物—植物构建的生态系统,去除水体中残留的氮、磷等污染物,改善水体生态的同时,提升景观效果。人工增氧主要采用断面跌水、增设喷泉等方式进行曝气,可以有效提高水体中溶解氧水平,有效保证了整治后水体的水质保持,既能增加水体的复氧功能,又能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同时还具备了景观提升的效果。岸带修复是城市水体污染防治的长效措施,在完成外源性污染物截断后,内源性治理的同时进行岸带修复改造,通过恢复岸
线和水体的自然净化功能,以增强水体的污染治理效果。本次景观河在近岸带设置生态浮床,用浮床中的挺水植物根茎拦截下雨时地表径流中的泥沙和垃圾,减少入河污染量;同时通过水生植物净化系统构建、水生动物落构建、增氧曝气(景观喷泉)设备等措施降解水体营养物质,降低水体氮磷、COD含量,去除和稳固内源污染,提高水体透明度,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生态浮床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7:57: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750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体   城市   污染   治理   进行   景观   污水   河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