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性能验收试验

锅炉性能验收试验
新锅炉调试经过72+24 或168 小时(300MW 以上机组)试运移交生产后,按照有关规定
要求,必须进行机组性能验收试验,以考核锅炉各项技术经济指针是否达到合同、制造厂家
所提供的各项性能保证指针和有关规定要求。
主要试验项目有:
(1) 锅炉额定出力特性试验;
(2) 锅炉最大出力试验;
(3) 机组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
(4) 锅炉汽水品质测定;
(5) 空气预热器漏风测定;
(6) 锅炉负荷特性试验;
(7) 锅炉启、停特性试验;
(8) 变动工况试验;
(9) 汽水及风烟系统阻力测定;
(10)过热器、再热器热偏差试验;
(11)烟气SO2、Nox 排放值测定。
1. 锅炉额定出力特性试验
锅炉额定出力特性试验在汽轮机正常运行、汽轮机高背压运行和汽轮机停
高加运行三种工况下进行。
(1) 汽轮机正常运行时锅炉额定出力试验,机组达到额定负荷,对锅炉进行
全面测量,同时记录锅炉运行参数和主要辅机运行资料。根据要求进行
两个工况的平行试验。锅炉运行性能参数包括:机组负荷、主汽流量、
主汽压力、主汽温度、再热器入口汽压、再热器入口汽温、再热器出口
汽压、再热器出口汽温、给水压力、给水温度。主要受热面各点壁温包
括:屏式过热器、低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再热器。汽水品质包
括:锅水的PH 值、二氧化硅,饱和蒸汽的二氧化硅和钠离子,过热蒸
汽的二氧化硅和钠离子,再热蒸汽的二氧化硅和钠离子含量。锅炉热效
率试验包括:燃煤特性及可燃物分析:水分、灰分、挥发份、低位发热
量、燃煤颗粒、飞灰可燃物、炉渣可燃物等项目。另外还要进行空气预
热器性能考核,在空气预热器的进出口同时测量空侧温度、静压含氧量,
计算得到空气预热器的阻力、漏风系数和漏风率。
(2) 机组高背压运行时锅炉额定出力试验。所测量项目及试验项目同上。

(3) 机组高背压运行时锅炉额定出力试验。同上。
2. 锅炉连续最大出力试验
逐渐增加燃煤量提高锅炉出力,调整并保持主汽和再热器压力、温度达
到额定值。当汽轮机调节阀全开后发现调节级超压,锅炉仍未达到最大连续
出力,以汽轮机最大进汽量为锅炉最大连续出力的试验工况。关小汽轮机调
节汽阀使调节级不超压进的进汽量为汽轮机最大连连连续出力(虽然锅炉本
身还有余量,可以以给水校正后的主汽流量为准)。保持运行2 小时以上,
对锅炉进行全面测量。所要测量和进行的项目同上。
3. 锅炉负荷特性试验
对于135MW 机组来说,机组负荷应分别在112.5MW 、100MW 、87.5MW
三个工况下运行,维持锅炉出口蒸汽压力、温度在额定值,对锅炉进行全面
测量。
4. 机组散热测试
(1) 在机组出力大于90%额定负荷,天气良好。
(2) 对保温结构的表面温度测量采用红外辐射温度计法。
(3) 在汽轮机的高、中、低压缸、主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给水管道、
抽汽管道和锅炉炉墙、炉顶部、汽包、旋风分离器、锅炉的烟风道等
处每处至少5 点(包括管道弯头、炉墙拐角等部位)进行保温结构的
表面温度、环境温度及风速的测量。
5. 锅炉启动、停止特性试验
在锅炉启动、停止过程中进行锅炉冷态、温态和热态启、停特性试验,记录
相关资料。
6. 在机组进行额定负荷试验过程中分别在定压和滑压工况下进行锅炉连续负
荷变化率测试,记录并计算其每分钟的负荷变化率。
锅炉整套启动


1. 目的:按部颁《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有关规定要求,对施工、
设计和设备质量进行考核,检查设备是否能达到额定出力,是否合乎设计要求。
2.调试对象及范围
2.1 调试对象
2.1.1 锅炉设备概况
锅炉为东方锅炉厂生产的超高压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汽冷分离器、循环
流化床燃煤锅炉,型号为DG-440/13.7-II2 型。
锅炉主要由一个膜式水冷壁炉膛,两台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和一个由汽冷包墙包覆的尾部
竖井(HRA) 三部分组成。
炉膛内布置有屏式受热面:六片屏式过热器管屏、四片屏式再热器管屏和一片水冷分隔
墙。锅炉预留有六个给煤口和三个石灰石给料口,给煤口和石灰石口全部置于炉前,在前墙
水冷壁下部收缩段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炉膛底部是由水冷壁管弯制围成的水冷风室,通

金属膨胀节与床下风道点火器相连,风道点火器一共有两台,其中各布置有一个高能点火油
燃烧器。炉膛两侧分别设置两台多仓式流化床风水冷选择性排灰冷渣器。
炉膛与尾部竖井之间,布置有两台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其下部各布置一台“J”阀回料器。
尾部由包墙分隔,在锅炉深度方向形成双烟道结构,前烟道布置了两组低温再热器,后烟道从
上到下依次布置有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向下前后烟道合成一个,在其中布置有螺旋鳍片
管式省煤器和卧式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采用光管式,沿炉宽方向双进双出。过热器系统中
设有两级喷水减温器,再热器系统中布置有事故喷水减温器和微喷减温器。
锅炉整体呈左右对称布置,支吊在锅炉钢架上。
2.1.2 锅炉各主要工况下的技术设计参数如下:
项目单位数值(BMCR)
汽包压力MPa 14.9
主蒸汽流量t/h 440
主蒸汽温度℃ 538
主蒸汽压力MPa 13.7
再热蒸汽流量t/h 360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319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538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Pa 2.62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MPa 2.47
给水温度℃ 249
排烟温度℃ 131
锅炉设计热效率(低位)% 91.53
喷水比例% 5.17
冷风温度℃ 20
热风温度℃ ~256


过量空气系数/ 1.2
冷渣器出口渣温℃ ≤150
烟气量Nm3/h 433.6×103
风量Nm3/h 406.6×103
燃煤量t/h 73.35
石灰石耗量t/h 3.87
钙硫比Ca/S / 2.2
煤粒度mm 0-9,d50=1.8
石灰石粒度mm 0-1.5,d50=0.45
脱硫效率% 90
床温℃ 890
炉膛平均温度℃ 878
炉膛出口烟温℃ 863
分离器出口烟温℃ 852
低再、低过出口烟温℃ 528
省煤器出口烟温℃ 304
2.1.3 该炉设计煤种为烟煤,煤质特性如下:
名称符号单位
数值
设计煤种
(应用基)
校合煤种
(应用基)
碳Car % 47.08 43.66
氢Har % 3.16 2.97
氧Oar % 7.37 4.60
氮Nar % 0.88 0.75
全硫St.ar % 0.75 0.84
灰分Aar % 34.65 41.78
全水分Mt % 6.11 5.4
挥发分Vd.af % 40.56 43.03
低位发热量Qnet.ar KJ/kg 18780 16480

煤的入炉粒度:
最大粒径dmax=9mm; d50=1.8mm 。
石灰石特性(煅烧前)
名称符号单位数值
碳酸钙CaCO3 % 95.14
碳酸镁MgCO3 % 3.82
水H2O % 0.5
其它% 0.54
最大粒径dmax=1.5mm;d50=0.450mm( 见石灰石入炉粒度要求曲线*)。


2.1.4 工质流程:
2.1.4.1 汽水流程:
给水→省煤器→汽包→饱和蒸汽→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尾
部竖井侧包墙过热器→尾部竖井前、后包墙过热器→尾部竖井中间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
→Ⅰ级减温器→屏式过热器→Ⅱ级减温器→高温过热器→集汽集箱→汽机
2.4.2.2 再热蒸汽流程:

汽机高压缸排汽→事故喷水减温器→低温再热器→微量喷水减温器→高温再热器→汽机
中压缸
2.1.5 锅炉主要辅机设备规范
2.1.5.1 引风机
型式:单吸入离心式风机
型号: Z9 2412V.01.00 SBL6T 型
流量: Q=279973Nm3/h
静压升: H=5634Pa
进口压力:-5407 Pa
介质温度:136 ℃
风机转速:960 rpm
2.1.5.2 一次风机
型式:单吸入离心式风机
型号: L3 N2165.04.00 SBL6T 型
流量: Q=209341Nm3/h
全压升: H=23150Pa
进口压力:0.25 Pa
介质温度:20 ℃
介质密度:1.1985 kg/m3
风机转速:1485 rpm
2.1.5.3 二次风机
型式:单吸入离心式风机
型号: L2 N1941.00.85 SBL6T 型
流量: Q=87606Nm3/h
全压升: H=10863 Pa
进口压力:0.25 Pa
介质温度:20 ℃
介质密度:1.1985 kg/m3
风机转速:1440 rpm
2.1.5.4 J 阀风机
型式:
型号:
流量:
全压升:
进口压力:
介质温度:
介质密度:

风机转速:
2.1.5.5 给煤机规范:
型号: 10-57 耐压式给煤机
运输皮带: 环行裙边胶带
带宽: 650mm
带速: 0.55mm/s
流量: 2.7-27t/h
主驱动头: R87DV123S4(含电机)
驱动功率: 5.5KW
皮带秤形式:ICS-30
称重传感器:9370-100KG
2.1.5.6 播煤风机规范:
型号: L2N 1241.02.81 SBL6T
入口流量: 52771.7Nm3/h
全压升: 17.76kPa
入口压力: 16.11kPa
风机转速: 2970rpm
2.1.5.7 点火风机规范:
型号: L4N 1365.04.93 SBL6T
入口流量: 50280 Nm3/h
全压升: 6.456kPa
入口压力: 16.11kPa
风机转速: 1480rpm
2.2 调试范围
2.2.1 锅炉及其辅助系统
2.2.1.1 炉前燃油系统
2.2.1.2 锅炉烟风系统
2.2.1.3 锅炉汽水系统
2.2.1.4 锅炉给水及减温水系统
2.2.1.5 给煤设备及系统
2.2.1.6 锅炉疏排水系统
2.2.1.7 电除尘及其辅助装置
2.2.1.8 吹灰系统
2.2.1.9 锅炉汽水取样系统
2.2.1.10 锅炉加药系统
2.2.1.11 火检冷却风系统
2.2.1.12 除灰、除渣系统
2.2.1.13 输煤设备及系统
2.2.1.14 石灰石系统
2.2.1.15 仪用及厂用压缩空气设备及系统

2.2.2 与以上系统及其辅机相关的热工信号、联锁保护、程控及自动控制系统。
3. 调试方法、工艺或流程
按机组整套启动试运曲线,进行锅炉点火、升压工作,逐步投入锅炉各附属
设备及相关系统,使机组达到满负荷安全稳定运行,完成机组72+24 小时试运行,
在机组试运行过程中,进行有关锅炉调整试验工作并配合热工专业投入相关保护、
自动及顺序控制系统。
4.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
4.1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4.1.1 锅炉酸洗吹管结束,临时管道恢复正式系统。
4.1.2 安全门调整校验结束,动作值符合要求。
4.1.2 锅炉中温烘烤已结束,内衬材料烘烤达到效果。
4.1.3 前阶段发现的缺陷及影响启动的结尾工作、整改项目均已处理完毕。
4.1.4 锅炉本体的刚性梁良好,各部的膨胀指示器良好,刻度清楚,基准点指示确。
4.1.5 锅炉本体的平台、扶梯、栏杆及护板完好,信道畅通,现场整洁,沟道盖板齐全,临
时设施及脚手架已拆除,施工杂物清理干净。
4.1.6 设备和系统的安装、保温、油漆工作全部结束。
4.1.7 通风、照明(包括事故照明)及消防设施齐全、可靠。
4.1.8 锅炉所有电动门、调整门及风、烟挡板开关灵活,开度指示正确,手动门应开关灵活,
操作安全、方便,标示牌正确齐全。
4.1.9 锅炉所有辅机经试转且验收合格。
4.1.10 下列系统及设备应具备投入正常运行条件
4.1.10.1 燃烧设备
4.1.10.2 主、再热蒸汽系统
4.1.10.3 给水及减温水系统
4.1.10.4 烟风系统
4.1.10.5 燃油系统及自动点火装置
4.1.10.6 输煤系统、给煤系统
4.1.10.7 Ⅰ、Ⅱ级旁路系统
4.1.10.8 锅炉热工表盘,测量仪表及监控保护、联锁系统(FSSS、SCS、DAS 等)
4.1.10.9 压缩空气系统
4.1.10.10 冲灰水、工业水、消防水、疏/放水、锅炉上水泵系统
4.1.10.11 锅炉吹灰系统,空预器吹灰系统
4.1.10.12 加药、取样、排污及蒸汽加热系统
4.1.10.13 电气除尘器及锅炉除灰、除渣系统
4.1.10.14 石灰石系统
4.1.11 灰沟清理干净、畅通,地沟喷嘴、盖板完好。
4.1.12 运行所需的记录表格,系统图应齐全。
5.2 调试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

5.2.1 批准点火的锅炉应该是经验收合格的锅炉,验收工作应有运行人员参加,此后安装人
员不得进入炉膛或烟道内工作,并不得再操作设备。
5.2.2 锅炉点火前,按″锅炉运行规程″的要求,对机组各系统及所属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
将发现的问题汇报启动指挥部,及时联系消缺。
5.2.3 锅炉上水
5.2.3.1 汽包就地水位计投入,且照明良好、清晰,否则不予上水。
5.2.3.2 上水的水质应经化验合格,其温度<90℃。上水时间不得少于2 小时,冬季不得少于
4 小时,当水温接近汽包壁温时,可以加快进水速度。
5.2.3.3 控制进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度差≯40℃,否则不得进水。
5.2.3.4 上水前/后应记录汽包及水冷壁联箱的膨胀指示值。
5.2.3.5 水位上至汽包水位计-100mm 时,停止上水,注意水位应无变化,否则要查明原因。
5.2.3.6 投炉底蒸汽加热,必须将系统彻底疏水,控制加热速度。控制汽包壁温升速度<2℃
/min,管道和水冷壁不应产生水冲击声,当汽包平均壁温达到100~120℃时,停止
进行加热,并解列和隔绝炉底蒸汽加热系统。
5.2.4 联锁保护试验
5.2.4.1 锅炉总联锁试验(辅机联锁)及相应的热工保护联锁。
5.2.4.3 锅炉安全保护系统试验(FSSS 模拟信号)。
5.2.4.4 汽包水位保护试验
锅炉除渣设备6 调试步骤、作业程序
6.1 联系值长、汽机、化学、燃料等专业,准备锅炉点火,汽机抽真空。
6.2 启动燃油泵,燃油系统打循环至炉前。
6.3 进行电除尘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投振打、加热装置)。
6.4 锅炉通风
按顺序依次启动J 阀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播煤风机,保持炉膛负压
-100Pa,通风吹扫5 分钟(通风量应为满负荷风量的25%)。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2:1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652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锅炉   系统   试验   进行   运行   设备   机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