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子部类书类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卷十八

书库子部类书类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卷十八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十八卷目录
药部汇考三
本草纲目一〈神农本经名例 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 采药分六气岁物 七方 十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欲 五宜 五禁 五走 五伤 五过 五味偏胜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沈 四时用药例 五运六淫用药式 六腑五脏用药气味补泻〉
草木典第十八卷
药部汇考三
《本草纲目一》《神农本经名例》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也。
陶弘景曰:今按上品药性,亦能遣疾,但势力和厚,不为速效。岁月常服,必获大益,病既愈矣。命亦兼申天道仁育。故曰:应天一百二十种者,当谓寅卯辰巳之月,法万物生荣时也。中品药性,疗病之辞渐深,轻身之说稍薄,袪患为速,延龄为缓,人怀性情。故曰:应人一百二十种,当谓午未申酉之月,法万物成熟时也。下品药性专主攻击毒,烈之气,倾损中和,不可常服。疾愈即止,地体收杀。故曰:应地一百二十五种者,当谓戌亥子丑之月,法万物枯藏时也。兼以闰之盈数焉,若单服或配隶,自随人患参而行之,不必偏执也。
掌禹锡曰:《陶氏本草》、《例神农》,以朱书别录,以墨书。《本经》药止三百六十五种,今此言,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是并别录副品,而言此一节,乃别录之文,传写既
久错乱所致。遂令后世捃摭此类,以为非神农之书,率以此故也。
李时珍曰:神农本草药分三品,《陶氏别录》倍增药品,始分部类。唐宋诸家大加增补,兼或退出虽有朱墨之别,三品之名,而实已紊矣。或一药而分数条,或二物而同一处,或木居草部,或虫入木部,水土共居,虫鱼杂处,淄渑罔辨,玉珷不分名已,难寻实何由。觅今,则通合古今诸家之,药析为十六部,当分者,分当并者,并当移者,移当增者,增不分三品。唯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每药标一总名,正大纲也,大书气味、主治、正小网也。分注释名,集解,发明,详其目也。而辨疑、正误、附录附之,备其体也。单方又附于其末,详其用也。大纲之下明注本草及三品,所以原始也。小纲之下明注各家之名,所以著实也。分注则各书人名,一则古今之出处不没,一则各家之是非有归。虽旧章似乎剖析,而支脉,更觉分明,非敢僭越,实便讨寻尔。
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陶弘景曰:用药犹如立人之制,若多君少臣,多臣少佐,则气力不周也。然检仙经、世俗诸方,亦不必皆尔,大抵养命之药。多君养性之药,多臣疗病之药,多佐犹依本性所主,而复斟酌之上品。君中复有贵贱,臣佐之中亦复如之。所以门冬远志别有君臣,甘草国老,
大黄将军,明其优劣皆不同秩也。岐伯曰:方制君臣者,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中下三品之谓也。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张元素曰:为君者最多,为臣者次之,佐者又次之。药之于證所主同者,则各等分,或云力大者为君。李杲曰: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补泻在味。随时换气,主疾为君。假令治风、防风为君,治寒附子为君,治湿防己为君,治上焦热、黄芩为君,中焦热黄连为君,兼见何證以佐使药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本草上品为君之说,各从其宜尔。
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
韩保升曰:凡天地万物皆有阴阳大小,各有类并有法象。故羽毛之类皆生于阳而属于阴,鳞介之类皆生于阴而属。于阳所以空青法木,故青而主肝。丹砂法火,故赤而主心。云母法金,故白而主肺。雌黄法土,故黄而主脾。磁石法水,故黑而主肾。馀皆以此例推之。子母兄弟若榆皮为母,厚朴为子之类是也。
根茎花实苗皮骨肉
张元素曰:凡药根之在土中者,中半已上,气脉之上行也。以生苗者为根,中半已下,气
脉之下行也。
以入土者为稍,病在中焦与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稍。根升稍降,人之身半已。上天之阳也,用头。中焦用身,身半已。下地之阴也,用稍。乃述类象形者也。
李时珍曰:草木有单使一件者,如羌活之根,木通之茎,款冬之花,葶苈之实,败酱之苗,大青之叶,大腹之皮,郁李之核,檗木之皮,沉香之节,苏木之肌,胡桐之泪,龙脑之膏是也。有兼用者,远志、小草、蜀漆、常山之类是也。有全用者,枸杞、甘菊之类是也。有一物两用者,当归、头尾、麻黄、根节、赤白、茯苓、牛膝。春夏用苗,秋冬用根之类是也。羽毛、鳞介、玉石、水火之属往往皆然,不可一律论也。
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韩保升曰:本经三百六十五种中,单行者七十一种,相须者十二种,相使者九十种,相畏者七十八种,相恶者六十种,相反者十八种,相杀者三十六种,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苜蓿根陶弘景曰:凡检旧方用药,亦有相恶相反者,如仙方甘草丸有防己、细辛。俗方玉石散用栝楼、乾姜之类服之,乃不为害。或有制持之者,譬如寇贾辅汉程,周佐吴大体既正,不得以私情为害,虽尔不如不用尤良、半夏有毒须,用生姜取其相畏、相制也。
寇宗奭曰:相反为害,深于相恶者,谓彼虽恶我,我无忿心,犹如牛黄、恶龙骨。而龙骨得牛黄更良。此有以制伏故也。相反者,则彼我交雠必不和合。今画家用雌黄胡粉相近,便自黯妒可證矣。李时珍曰:药有七情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如人参、甘草、黄檗、知母、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古方多有用相恶、相反者,盖相须、相使同用者,帝道也。相畏、相杀同用者,王道也。相恶、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在用者,识悟尔。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寇宗奭曰:凡称气者,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是药之性。且如鹅白脂,性冷不可言气冷也,四气则是香臭腥臊。如蒜、阿魏、鲍鱼、污袜、则其气臭,鸡鱼鸭蛇则其气腥。狐狸白、马、茎人、中白则其气臊沉,檀龙、麝则其气香是也。则气字当改作性字,于义方允。
李时珍曰: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臊是气。其说与《礼记》文合,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卒难改易,姑从旧尔。
王好古曰:味有五气,有四五味之中,各有四气。如辛则有石膏之寒,桂附之热,半夏之温,薄荷之凉是也。气者,天也。味者,地也。温热者,天之阳。寒凉者,天之阴。辛甘者,地之阳。咸苦者,地之阴。本草五味不言淡,四气不言凉,只言温、大温热、大热、寒、大寒、微寒,平、小毒、大毒、有毒、无毒、何也。淡附于甘,微寒即凉也。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49: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631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故色   有毒   别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