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技术指南(草案)

体外循环技术指南(草案)
(2014年9月)
编写体外循环(特指心肺转流)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根据全国临床工作需要,参考美国体外循环技术协会2013版指南之蓝本而制订。
本“指南”的目的是指导医疗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各医院专业人员在实施前需要与心脏外科团队充分沟通和达成共识后执行。
减温减压装置技术要求本会将根据本专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适时进行评估及修订。
本指南按要求执行强度分“标准”及“指引”两种水平。“标准”为必须遵循的强制性要求;“指引”为建议执行。
指南分以下十五个部分:
1.人员资质
2.体外循环及相关设备
3.转流前核查清单
4.体外循环记录
5.围术期沟通
6.安全措施
7.体外循环监测
8.术中抗凝
9.血液管理
10.气体交换
11.灌注血流量
12.血压
13.温度控制
14.质量改进
15.责任
1.人员资质
1.1 标准
1.1.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公立、民营医院的灌注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具有
医师、护士或医学类技师的资格证及执业证,并同时具有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颁发并在有效时间内的“体外循环合格证”,部队医院可参照执行。
1.1.2 每台体外循环手术必须有一名以上灌注师负责并操控体外循环。
1.1.3 每例体外循环手术转机的相关参数设定、物品选用由责任灌注师决定。
1.1.4 体外循环过程中手术室区域内应有体外循环辅助人员作相应的协助工作。1.2 指引
1.2.1 各单位应参考学会“指南”制定适合本单位情况的标准要求,执行对灌注师
的教育、培训、年度考核。本单位自行制定的标准或常规,原则上不低于“指南”的标准要求。
2.体外循环及相关设备
2.1 标准
2.1.1 体外循环相关设备:
i.人工心肺机:含血泵(四个或以上泵位)、计时器(两个以上通道)、温
度监测(两个以上通道)、压力监测(两个以上通道)、液平面报警或空
气报警、血泵手动驱动装置。
ii.空氧混合器。
iii.连续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iv.热交换水箱。
v.变温水毯。
vi.血液回收机。
vii.可调试的低负压吸引装置。
viii.全血活化凝血时间(ACT)测定仪。
ix.血气分析仪。
2.1.2 相关设备通过医院主管部门按政府质监规定及制造商的建议进行定期维护检
测并建立相应记录。
2.1.3 体外循环工作人员日常应参加设备的维护,做好维护保养记录,出现异常状况
及时通告,在“异常状况”解除之前停止该设备使用并做明显标识。
2.1.4 保证各种备用体外循环消耗品的足够库存和有效时限。
2.2 指引
2.2.1体外循环及相关设备:
i.连续血液参数监测仪。
ii.脑氧监测仪。
iii.麻醉气体挥发罐。
iv.IABP。
v.离心泵及其他中短期人工心肺支持系统。
vi.胶体渗透压测定仪。
vii.血栓弹力图监测仪。
viii.备用人工心肺机。
ix.备用热交换水箱。
3. 体外循环前核查清单
3.1 标准
3.1.1 核查清单内容包括:
i. 泵头工作状态、压泵转向、松紧度调节、联动泵设定、泵管管径选择。
ii. 水箱工作状态及设置。
iii. 各报警连接及功能测试。
iv. 各管路连接位置及牢靠度确认。
v. 体外循环装置排气状态。
vi. 气源连接及供气状态。
vii. 蓄电池工作状态。
viii. 手摇杆位置。
ix. 预充液成份确认。
x. ACT确认。
xi. 心脏停搏液成份及灌注参数设定。
xii. 术中可能使用的消耗品准备情况。
xiii. 体外循环备用药物检查(品种、剂量、标注、有效期)。
3.2 指引
3.2.1体外循环开始前责任灌注师用纸质或电子核查清单,逐项核对并签名,作为医
疗文件保存。
3.2.2 核对工作由两位灌注师或责任灌注师与相关人员共同完成。
3.2.3 灌注师应该对其他辅助灌注设备进行核对(如主动脉球囊反搏器,体外膜肺氧、
合装置等)。
4. 体外循环记录单
4.1 标准
4.1.1 体外循环记录单作为患者医疗文件应按照规定妥善保存。
4.1.2 体外循环前记录:
i.患者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温、住院号/病案
号,血型、术前诊断、拟施行的手术。
ii.体外循环使用设备及消耗品(品牌、规格、型号)。
iii.预充液成份,心脏停搏液种类。
iv.肝素化前后ACT值。
4.1.3 体外循环过程中记录:
i.体外循环开始和结束时间。
ii.升主动脉阻断和开放时间。
iii.心脏停搏液种类及灌注量。
iv.定时记录动脉灌注流量、血压/灌注阻力、中心静脉压、体温、静脉血氧饱和度和红细胞比容(Hct)。
v.即时记录体外循环过程中的主要手术操作或特殊事件、药物使用、容量补充、血气分析主要结果、ACT值。
4.1.4 体外循环术后记录:
i.最后诊断和外科手术名称。
ii.总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时间、局部脑灌时间。
iii.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的ACT值。
iv.药物、血和液体用量及出入量总结。
v.责任灌注师对记录单进行签名确认。如操作体外循环的灌注师为非临床医生资质者,记录单及用药处方应由相关医师签名。
4.2 指引
4.2.1 外科或麻醉医生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口头下达给灌注师的重要操作指令(已经
执行的)。
4.2.2 电脑灌注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例如血流量、压力和温度的值)应该依据所在机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4:33: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578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体外循环   灌注   记录   指南   工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