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三联动

                                了解眼睛的结构
逐步完成。婴儿出生时,只能看到眼前妈妈的脸,以后虽可看到眼前物体,但都是倒立的。以后再用手脚直接接触眼前物体时,才由眼内感光系统所形成的物体倒像纠正过来。
1919年,德国的谢纳做一实验,他把牛眼后部的巩膜和脉络膜去掉,在其视网膜上看到外面物体的倒像,这个实验证明人眼的屈光系统与几何光学体统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1897年,Straton亲身试验。他将倒像望远镜戴在自己眼上,马上看到眼前物体都是倒立的,后凭自己的经验和理智才可挪动,经过一段时间将物象看成正立的,但去掉眼前倒像望远镜后,却感到物体时倒立的,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所以眼睛是有可塑性的,青少年的眼睛通过合理的训练后,视功能和视力均会有所增加。
三联动包括调节、集合和缩瞳。
1 调节
为看清近物体目标,人眼自动改变屈光力大小的能力,即调节
调节的计算:  调节=1/距离(cm
调节幅度是人眼晶状体将调节就功能发挥到极点的能力,即人眼的最大调节力。测量方法有移近法、负镜法和动态检影。
调节机制:看近睫状肌收缩晶体悬韧带松弛晶体弹性形变调节
调节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
按照年龄计算调节幅度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
最大调节幅度=25-0.4×年龄
平均调节幅度=18.5-0.3×年龄
2 集合
眼球是由6条肌肉悬挂起来的,即: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
人眼视觉的主要功能是忽而看远忽而看近,主要就是靠眼内外直肌的相互协调运动。
人眼看近视眼睛向里向下的运动,即集合。
                            近视的成因
近视的原因归结起来不外乎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所决定。遗传因素的作用约占60%,环境因素作用占40%以上。排除遗传性近视,长时间紧张的近距离阅读是引起近视的主要动因,防治的根本措施就是让其看远,具体措施方面有远眺、远雾视疗法和眼睛保健操等。但我们在看近时,视线被近环境所包围,无法进行锻炼。1963年,徐广第教授用双眼合像视标放在被试者眼前框架上,使地面虚拟的空虚近视消失,并将合像视标放在飞机的前风当上使高空近视消失。后根据视觉生理的双眼三联动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双眼合像法,将近处目标模拟成远处目标,使人眼在近环境包围中仍处于看远状态。由于眼轴散开必然带动调节放松,从而达到假性近视,预防真性近视的目的。
                          棱镜组合式透镜
                            光辉历程
1197912月,卫生部在辽宁鞍山市召开全国青少年近视工作会议,共有70多位学者专家参加,        汇编论文60多篇。
219806月,创办《青少年近视眼防治》杂志。
31980年教育部卫生司提出“雾视法”防治近视,相关部门开始研发和试验。
4198110月,全国学生近视防治工作会议(徐州),郭秉宽(教授)等众多眼科专家提出在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防治近视。
519821月,教育部体卫司等10个中央部委发出“彻底贯彻执行保护学生视力工作实施办法的联合通知”。
619822月,在宁波市召开,全国眼科屈光学研究协作组成立大会,著名眼科屈光学专家缪天荣、吴燮灿主持会议,徐广第致会议结束词。
71985年,国内众多眼科专家学者,在《青少年视力保护》杂志发表文章30多篇,陈巨德教授、贾锐锋教授等做出大量试验。陈巨德用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在小
3年级学生中配戴+1.5D观察4年后,试验组的近视度明显较低,近视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亦有显著差异。贾锐锋用自行设计的双焦镜预防近视,经多年观察认为:“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确实能假性近视,控制真性近视”。
81986年,批示,中小学生视力下降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整个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19861017日,《健康报》
91989年,双焦近视理疗镜
101996年,施密德(schmid)做出“散焦”(defocus)实验说明,戴凹透镜者可使近视度数增加。若配戴凸透镜就可以起到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111998118号,由教育部体卫司召开用低度凸透镜近视的有关单位和学者共30多人参加,由徐广第起草了“用低度凸透镜防治近视(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讨论稿。本次会议是教育部门为防治近视召开的规格最大、讨论最深入的会议。
1219994月,国家教育部体卫司与北京同仁医院、全国青少年近视防治专家在北京同仁医院讲授青少年近视理论和方法,用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防治近视的方
法和效果得到了肯定和推广。
1320045月,教委部、体卫司召开全国学生近视防治工作专家组会议。由国内知名眼科专家李淑珍、任华明、刘玉华和续美如、徐广第教授参加。对双眼合像法研制仪器防治假性近视和在阅读时配戴低度凸透镜(附加基底向内三棱镜)预防真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的效果予以肯定和推荐。
142005年,我国视光学专家、李书印博士、张效房教授在低度凸透镜上附加了适度的基底向内的三棱  镜,定名为防治近视回归镜。已在国内大量销售。
近视
近视发病概况     近视眼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眼病。估计全球近视眼患者在10亿以上。近视眼的  发病与人类种族、性别、年龄、地区和环境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民族有着明显的差异。

  发病率特点
东方人、犹太人>...>黑人
亚洲>其他州(其中中国、日本发病率最高)
女性>男性
城市>农村
大学>中学>小学
近距离工作者>其他职业者
近视的发病率
历届委员的近视率高达70-80%
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近视又是一个怎样刻不容缓的问题,可想而知,近视的防控是如此重要!
20多年来青少年学生近视眼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当今社会一大热门话题。 近视眼的
发病现状:
  1949年上海市学生视力低常率为4.35%
  1960年徐州市近视眼发病率为
  小学4.81%  初中9.8%  高中11.66%
  中国教育部调查公布:
          小学      初中      高中
2002  20.23%    48.18%    71.29%
2004  32.5%    59.4%      77.3%
无论是对个人、对社会都形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2007年调查结果
高中一年级84.3%  高中三年级90%  有六个高三班的女生100%
1999年,中国近视眼发病率跃居世界二。
2002年北京晚报分析已居世界第一且仍呈上升趋势
中国2012年中国青少年因高度近视引起失明者已达150万人,目前我国高中毕业生近视平均度数为 450-600D,医学观察发现400度是眼底发  ,生病变的起点,是失明目前高考有90%以上的学生 ,因视力问题,使专业选择受到不同程度地限制的起点已雄踞世界老大!
2010年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湖北招飞行员,视力0.7就算合格。报名200人只有17人合格,合格率8.5%
 
  东方航空公司招飞行员裸眼视力要求
  2010  0.7      2011  0.6
  空军招飞行员
  20120.5以上    20130.4以上
国防部征兵办公室: 2010年冬季征兵视力标准
高中学历:裸眼视力:                               
                右眼不低于4.70.5)
                左眼不低于4.50.3)
    大专以上学历:裸眼视力:                                 
                右眼不低于4.60.4)
                左眼不低于4.50.3)
  同时也明确规定初中文化程度青年将首次不再列入平时征集范围
近视的病因
近视眼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高度近视眼可能属常染体隐性遗传,也有报道为常染体显性遗传,中低
度近视眼为多因子遗传,而以环境因素的作用为主。
2、发育因素: 婴幼儿时期眼球较小,常为生理性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各屈光成分协调生长,逐步达到正视,若视网膜过度发育将导致近视眼的形成。
3、环境因素:    青少年学生与近距离工作者中近视眼较多,研究表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有密切关系,尤其是照明不足,阅读距离过近,阅读时间过久,字体不清或过小,以及姿势不良等都与近视的发生有关。可能的机制包括睫状肌功能减退、眼外肌压迫眼内压相对升高等。从广义上说,大气污染、微量元素的缺乏、营养失调等均影响近视眼的发生,但属于次要因素。
按是否有调节作用参与分类:
1.假性近视:散瞳后近视度数消失,呈正视或远视。由于持续性调节痉挛造成。
2.真性近视:散瞳后,近视屈光度未降低,或降低〈0.5D
3.混合性近视:散瞳后,近视度数明显降低,但未恢复为正视。
真假“假性近视”
有些学者把它称为“调节性近视”,由于持续性调节痉挛而产生视力模糊。但实际上"假性近视"并非是近视眼,经睫状体麻痹剂滴眼后,远视力可恢复正常。
    两者临床表现相似。
近视的症状
      1. 视力下降
      2. 视疲劳
      3.  眼位      外斜或外隐斜
      4.  近视回归镜眼底      眼底可呈豹纹状
      5.  突眼          眼轴变长
      6 .飞蚊症    轻度玻璃体混浊
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段正常视力为
2岁:0.4—0.5
3岁:0.5—0.6
4岁:0.7—0.8
5岁:0.8—1.0
6岁:1.0或以上
排除遗传性近视,长时间紧张的近距离阅读是引起近视的主要动因,防治的根本措施就是让其看远,具体措施方面有远眺、远雾视疗法和眼睛保健操等。
                      棱镜组合式透镜的起源
高空近视
当远处空间无远目标存在时,两眼眼轴处于自由集散状态,两眼眼轴就不自由的在1米距离左右集散,会带动调节功能,形成+1.00D的调节,即形成约-1.00D的空虚近视。
由于飞机在云层之上飞行,因无远目标吸引不能使两眼眼轴散开,因而形成高空近视使驾驶员观察目标的距离降低一半。
双眼合像法的发明人,我国著名的眼屈光学专家徐广第教授,早年致力于航空视觉研究。20世纪60年代,我国空军飞行员发现,在进行高空飞行时,易发生空虚近视,使飞行员的目视距离大大缩短,直接影响到战斗力。
为克服高空近视对飞行员视力的影响,以徐广第教授为首的专家团在空军部队的大力配合下,经过多年的实验与探索,设计出双眼合像法,解决了飞行员因空虚近视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空军的战斗力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30: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tex/1/3527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近视   视力   防治   调节   凸透镜   低度   飞行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